绿林网

《我的世界我的梦》读后感100字

《我的世界我的梦》读后感100字

《我的世界我的梦》是一本由姚明著作,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5.00,页数:22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我的世界我的梦》读后感(一):my world my dream. oh shit..

姚明退役了,大个子的职业生涯结束了.想起还读过这本书.就来写点什么.

人总是不断消失在过去的日子里的.咳.

亲不亲,家乡人么.

因为有了姚明才去看 休斯顿火箭..

告别的时候谢谢那么多人.哈哈...我感觉现在退役是个明智的选择.现在退役还有钱,还能去享受生活..在坚持.如果弄出残疾了,赚再多的钱也是划不来的. 这貌似就是功成身退最好的诠释吧..

看见别人的梦想实现,自己还在原地.心里的失落感油然而生.

个子高就把这个专长发挥到极限. 那是他的世界他的梦.

原本总以为和别人不一样的我,越来越发现,自己也没什么不同...

学尖了,学滑了,有的话也不敢说了.一直郁闷的原因我想是找到了

一切其实就是因为没有像样的才华,没有拿得出手的特长.

细数下我的世界我的梦....

学过画画, 素描呀..还学过坑爹的国画.宣纸笔墨买的不少,画的却很少.

学过吉他,弹出个卡农.自己就感觉天下无敌.. 浪费了我那把 马丁尼Mcg30的 好琴..围棋..书倒是买好多...棋艺却很糟糕.

还学过跆拳道...无奈身体弱小,被揍的半途而废....

学过书法....字写的却还是不敢恭维....

钓鱼,游泳.打牌.踢球.只要是玩...没有坚韧的毅力坚持下来.

我就是一正版祸害钱的机器.....

在在最能吃苦的时候寻求了安逸,在最能学习的时候,打了游戏.

细想一想,自己都感觉自己废了.

梦越来越远.写跑题了.思维忽然断线.

我听见梦想破碎的声音,却无从拾起.

我依旧还在等待,却不知道等的是什么....

(写的有点颓废了.其实我他tnn最向上了..

我喜欢纪伯伦的一句话:生命的确是黑暗的,除非有了激励;一切的激励都是盲目的,除非有了知识;一切的知识都是徒然的,除非有了梦想..无论现在怎样..我的梦想不会变. 我会继续我的 赌徒の轨迹 )

《我的世界我的梦》读后感(二):“我”也曾有很多的梦

姚明的自传《我的世界我的梦》买了有段很长时间了,但一直放在书柜里没有翻动。这几天偶有闲遐的时间便取出阅读。

首先我不是个篮球迷,对篮球的理解和认识也只是上小学时,听体育老师说是一个美国人叫‘奈.史密斯’发明了篮球,每队五人比赛,远距离投进的球能得3分,近距离投进球能得2分而以。还有就是看过些篮球巨星迈克.乔丹的片子与《灌篮高手》的动画片。因此我对姚明书中的有关篮球的评说大家可想而知。但我通过这次阅读让自己对‘篮球’这项运动,特别是对‘中美’两国在篮球这项运动上的投入与差距,有了个清楚的认识。

我对篮球的认知很浅薄,所以,带着探知与好奇的心情,我打开书走进了姚明的世界。读这本书时对“姚明”的关注与好奇远远大于对篮球这项运动本身的兴趣,相信这也是很多读过这本书的读者与我相同的吧。书中姚明的经纪人‘章明基’说过:

“从18世纪早期到现在,中国一直是一个落后,相对贫弱的国家。对姚明的关注实际上是一种希望中国回到往日辉煌的表现。”

这句话我觉也算是一个很多中国人心目中不是梦的梦吧!我想这就是我购买和读此书的原因之一,而非篮球。但更多的是作为一个在中国与姚明同时代出生的人,我更多的是想了解他的所想所遇,他是一个超人还是个与我们一样的普通人,他的成功是必然还是偶然?由于我们基本上不可能面对面的交谈,必竟姚明他是个书写了历史或还在书写历史的人,而我连他的球迷都算不上。

从书里文字行间“姚明”风趣坦诚略带调侃的话语间,我感觉他越来越像个与我一样的普通人。除去身高外我们有太多相同的东西,包括对一些对现代社会问题的理解,到小时候对电玩的狂热,仿佛那就是曾经真实的自己,梦中的自己。带着这种感觉,就这样我在三天内把它读完了。走出姚明书中的世界,对姚明和他身处的环境有了个新的理性的认识。

我认为姚明更适合留在,或着说应该多在NBA打球。这点无论是为国争光,还是在个人利益的环境上,我觉的都是应该的。但这也不是说他一定要留在美国,姚明曾不止一次说过:

“要是在为中国国家队打球,还是以后留在NBA,我一定会选择回国家队打球。”

可我想我们大家都觉的,如果姚明要是能和他的球队得一次NBA的总冠军,得一次NBA的总冠军戒指,以此来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带回先进的篮球理念与技术,如他书中所写:让更多的中国人和中国球员了解真正的篮球与美国的NBA。其意义远远要比在国内参加什么华而不实的,与某某队商业炒作式的比赛重要。

姚明是一个被人们称为‘小巨人’的人,可他也是个血肉之躯并伤病缠身的人。当个人的梦想一但与祖国和民族的荣辱挂钩,任何美好的梦想那都将会变的很沉重。让我们多给姚明一些时间,让他能安心的在NBA打球,而不是拖着疲备和伤病的身躯,下个月飞到国内打与某某队的友谊赛,然后几天后飞回美国打NBA,几个月后在飞回中国。和指责他吃日本饭开日本车之类的话。

和姚明在书的背后写的一样,我也曾有很多的梦想,只是现在对我来说这些梦想的99%永远也不可能实现了,与姚明渐渐接近实现自己的梦想,甚至可以选择自己的梦想不同。我现在只能接着寻找适合自己的梦想。

我现在的梦想就是像姚明那样,在自己喜欢的地方有处房子,但可能不会是夏威夷,我也不喜欢哥特式的风格,我的房子是两层的,是白色的,黑灰色或红色的屋顶,有很大的园子绿绿的草地,当自己有一天累了的时候住在那里。在蓝蓝的天空下,清馨的微风中,自己能以书为伴度过余生。这可能就是我那1%的梦想。

《我的世界我的梦》读后感(三):《我的世界我的梦》书评

我最近在读一本书叫我的世界我的梦,是姚明的自传,由里克布切和张弛整理。姚明是一位中国人,229公分,140公斤,是在全亚洲第一位NBA选秀的状元,在2002成为火箭队的中锋。他退役时,创造了许多光荣的记录,包括八次NBA全明星,两次NBA年度第二队,三次NBA年度第三队, NBA最佳新秀阵容第一队,和在2016年登上NBA的名人堂。但这本书不是在介绍他有多大的成就,而是让读者了解和认识到姚明的内心世界。

虽然这本书里充满了无数有趣的部分,但有几个让我印象深刻。第一就是姚明在描述打完他第一场NBA的比赛是不顺利的;姚明只打了11分钟,惟一投篮的一球也没进。在这极大压力的情况下,姚明完全没有进入状况,他也非常害怕也许第二天就回被送回中国了。姚明不像很多其他的篮球明星第一场比赛就打的风光,但他没有让这次的失败阻碍他,反而感到是一个学习的机会和过程。从这里我非常的欣赏姚明,因为大部分的人都是关注着他成功的光荣,但其实他要到达那一步是经过一道艰难的路程。我认为姚明本身的篮球技术虽然是顶尖的,但最终还是凭借他巨大的勇气和决心实现了他的篮球梦,成为目前在中国在亚洲最成功的篮球运动员。

另一个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姚明的个性,和我的想象恰恰不同。透过看他打球的方式和不停的灌篮,我以为姚明是一个非常有攻击性的球员。但出乎意料的,姚明是一位谦虚和相当温和的人。比如有几次其他队的球员在记者面前说姚明的“垃圾话”,姚明并没有被激怒,反而记者问姚明希望他反击时,他总是很小心的回答,希望不要与他人争论或制造麻烦。我觉得姚明这个特征也帮助他融入NBA的文化和群体里,让他很容易被大家接受和喜欢。另一个例子是在一个访谈里,姚明说他刚开始不喜欢灌篮,因为他觉得对对手很不尊敬没有礼貌,但是因为教练的要求,所以才开始更多灌篮。这里看得出姚明是不喜欢当一个强硬的球员,和再一次又看出来他柔和的一面。在书里,他的队友形容姚明是输球时不会去怪别人,自己赢球时也不会觉得自己多了不起,每次都会称赞整个团队打的多好。另外一点让我很惊奇的,是姚明的幽默感和喜欢跟别人交流和接触的性格。我本来以为姚明是很安静和无趣的人,因为在场上他看起来总是没什么表情,很冷漠的样子。没想到他非常喜欢开自己的玩笑,比如说自己的名字发音不准就会变成“要命”。在读这本书时我常常会大笑起来,姚明真的是一个具有幽默感的人。姚明也非常注重与队友的互动和关系。一加入球队,姚明很快就跟斯蒂夫(球队的老大)相处的很好,也很快的跟另一个菜鸟新人称兄道弟,也常常会送每一个队友礼物。姚明虽然英文也说的不好,但他非常渴望能认识和跟球员相处。这个性格也是帮助姚明融入NBA文化的群体里。作为一个读者,你会觉得他跟你很亲近,不知不觉的就回喜欢上他。

读了这本书也对我有很多启发。姚明的成功是极其不简单的,他还没去NBA就已经受伤过好几次,他进入了一个完全不一样的世界里打球,他也背负了十三亿中国人对他的期望和压力,最终还是成功了。他不仅仅得到了很多荣誉,他更是创造了一个桥梁让全世界的人认识新一代的中国。姚明给我最大的启发是:当你有一个积极和拼搏的态度加上纯正的性格你是能成功的。但是你不可以松懈,一定先要把自己准备好,当机会来的时候,你才能把握时机,表现出你最好的状态,因为机会是不会等人的。

《我的世界我的梦》读后感(四):姚明:生活的艺术,与篮球无关!

我们不谈篮球,也不谈NBA,你可能爱好别的运动,那其实体育运动之所以迷人,本质上都同样的原因,就是权势、金钱、地位,在赛场上没有任何作用,一切靠实力说话。

或者你根本不爱运动,没关系,我觉得这本书本质上讲得是姚明的生活哲学,他只是恰好是在打篮球。

以下是我从这本书总结的感悟。

一、光鲜背后,一地鸡毛

老实说这也是我看爱自传的原因,大部分作者都会坦诚的说明他们曾经犯过的错误、面对的问题、遭遇到的困境。

1. 体育场冬天没暖气,夏天没空调。有时候场地太热,他的原话是“热得我都想在游泳池里面睡觉”

2. 7岁得了肾病,药物产生副作用,至今左耳是聋的。

3. 曾经被淘汰出国家队,让他陷入了认知和理想的双重破灭。

4. 在去NBA之前,被经纪人骗过,别人写的合同想拿走他一半的收入。

5. 刚到美国训练时没有钱,一天只能吃两个汉堡包,瘦成了皮包骨。

6. 一身伤病,因伤退役,估计再不退役的话可能就只能坐轮椅了。等等。

还有在感情这方面,也有我们普通人一样的困惑,为了追女朋友叶莉,也差不多辛苦追了两年才追到手。

二、刻意练习,极度专注,注重过程

他的父母都是职业篮球运动员没错,但是父母的知识、技能和经验并不会通过子宫传送给你,所有的经验都需要自己去练习才能掌握,人人常说追寻你的热情,其实热情只是某一时刻的激情,你必须做这件事得到了很多正反馈,你也就有了巨大的热情做这件事。这就会形成一个正向的循环。

在这篮球这件事上面他是极度专注的,不问世事就知道打球,篮球里面又只集中精力在中锋,技术已经达到了炉火纯青,神乎其技的地方,他没有打算去成为一个全面的球员。

他的心态也是非常积极的,胜不骄,败不馁,他的原话是:“对于失败的看法,我跟许多人不同。如果成功的可能性不高的话,我的许多同胞或许根本不会去尝试。而我,无论成败,我觉得我都要从过程中去学很多东西。”

三、主动沟通

奥尼尔在媒体上说了一些难听的话,但姚明还是主动给他送了圣诞贺卡,上面写着:“你是我唯一景仰的人,我的目标是和奥尼尔一样棒”。

巴克利对他说:“姚明得19分我就亲驴屁股”,姚明回复:“那我就天天得18分吧”。

与王治郅的打招呼,也是他先主动。

姚明带着我们东方古老的中庸智慧,融入了美国当地的文化氛围,他承受挫折,接受挑战,适应角色然后自我超越。

四、情绪控制

韩信忍受胯下之辱,我们小时候都听说过这个故事,那时候没什么感觉,现在我觉得韩信太伟大了。

"士可杀不可辱"出自西汉时期的《礼记·儒行》,是韩信生活的同一时期,也就是说这时已经有了不能忍受别人侮辱的文化,韩信没有受这种文化的影响,更加没有让自己的情绪失去理智,他做了情绪的主人,而不是沦为情绪的奴隶。

同样,在篮球这种激烈的体育竞技对抗中,肯定发生过很多言语甚至肢体的冲突,但是姚明没有将这种情形的影响扩大,我们很少看到他负面情绪暴发的新闻。

五、制定目标

姚明从一开始就有目标。原话是:“人如果有目标的话,他就会想办法尽快达到目标,如果没有目标,他就会松懈下来。”

王治郅(第一位在NBA打球的中国球员)是他最开始的目标,当他们的水平接近的时候,又总会有机缘让他确定新的目标。

六、感恩

整本书很少有抱怨,很多地方写的都是感恩。

他的原话是“感恩国家给了我打球的机会并教会了我打球”、“王治郅和我从来不是朋友,但是我会一直喜欢并且尊敬他。”等等。他是完全的体现了我们传统文化所倡导的大侠精神,姚明这两个字至少有十亿美金的商业价值,但是成为篮球管理层之后,那就不适合再做商业代言了,正所谓是“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他的这些生活哲学听上去是不是很熟悉,对了,很多我在原来哈佛幸福课讲过的,他一直在切身实践积极心理学,如果我前面的你没看过,推荐往前面翻一翻去看一看。

姚明我的世界我的梦 电子版图书下载获取,请微信搜索:内寻读书

我是老彭,我把书读薄,概括观点,浓缩精华,如果你对这本书感兴趣,可以再亲自读这本书,把本读厚,一定会有更多的感悟。

《我的世界我的梦》读后感(五):幽默,真的很重要啊

其实是姚明口述,姚之队记录的一本书,一开始看还是觉得有点别扭...因为感觉主要受众其实是美国球迷,很多关于中国文化的一些解释..稍微有点不顺畅,看到后面习惯了就还好。

还是不错的一本书,值得翻一翻,倒不是说要研究如何成为姚明一样成功的人,只是不断总结和琢磨还是挺有意思的事情,姚明自己也说他是在失败中摸爬滚打出的。(他确实不算最有天赋的球员)

印象最深的还是姚明的幽默吧,如果仅仅是自我解嘲这种level很低的幽默也就算了,他居然会段数更高的比如“一眼洞察对方漏洞”、“让对方心情很好的插科打诨”、“随手利用双方小默契”等等方式的幽默,真是太好玩了,当然,他说他是遗传了父亲的幽默感和母亲的认真,实在是奇妙的组合。

同样,他身上中国的传统和与美国个人主义文化契合的精神也组合的非常有意思,他在美国球员里显得非常的中国化,不滥交不嗑药不疯玩,在中国球员里显得非常的美国化,有自己想法,开朗,乐于交谈,敢于说出自己的目标。也许,这就是为啥他能在美国适应的那么好的原因吧~

姚之队的身影在书里也无处不见,我以前居然土鳖的以为姚之队主要都是中国人...哎,太不具有国际视角了!(((跺脚)))姚明的成功应该是:个人+团队+时代吧~

书看下来确实就像姚明自己在书的开头说的一样,他在《笑傲江湖》中学到了很多,他说令狐冲一来是有自己的原则,明白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二来是在很多情况下都能很放松。虽然篮球天赋姚明可能不如很多天才,但是这两点其实也是很难得的天赋啊。

最后一章“我有太多太多的梦”姚明说到:"…我没有拥有一支篮球队的梦想。拥有一支球队不仅仅牵涉到商业以及运动,还有太多的政治,太多的黑暗面。这些我实在是不喜欢。"哈哈,然后...然后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所以,姚老板告诉我们梦想是可以变化的,就算你以为你永远不会做的事情到了机缘巧合的点也许你就做了,没准还能做的很棒。

差不多就这些,顺手做的书摘如下:

--------------书摘的分割线------------------------------

从失败中的教训中获取的经验更为宝贵

总之,这就是美国,只要你努力过了,即使不成功也能够出名。中国历史漫长,比美国长得多。在中国,只有胜者或未捷身先死的人才能扬名,败者会被人遗忘。

16名队员,只有两个人入选国家队,我和刘炜

国家队有个替补队员,原来在国家青年队是首发队员。有一次,青年队出国打锦标赛,有人却忘了给他办新的护照,结果未能成行。也许没有这次意外的话,他的运动生涯会截然不同。但没有人会记住这些事情。这似乎无关紧要。

狮子率领羊群可以击败羊带领的一群狮子。很重要的一点是,我要决定什么时候该当狮子,什么时候当羊。你不可能总是非此即彼,泾渭分明,不同的时候你要扮演不同的角色。

有一本武侠小说帮助了我:金庸的《笑傲江湖》。他行事非常有原则,知道自己在什么情况下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如果我能企望和追求一件事,那就是当我身处困境时,也能像令狐冲那样放松。

正如所有门派的打斗,你准备进攻和防守前会有许多不同的站位。如果我想击你的脸部,开始时会握紧拳头,在你面前高高举起。但如果我什么动作都不做,你就猜不出我要打击的部位了。因而你不知道自己该如何反应,因为无法揣摩出我的意图。我就这样打篮球,出击的时候我不先出手,我要让你猜我将会做什么。对手如何反应会向我透露一些关于他的信息,他一定会显示他的强项,然后我就能据此设法回应。你得用自己感觉舒服的方式打球,或者用你比对手感觉舒服的方式打球。

不论你身处何地、从事什么职业,实现一个目标的过程都是一样的。就好比上楼得一步一步来。如果你知道目标在何方但还很遥远时,就不要老是张望。只要看着脚下,走你的路。然后终于有一天你抬起头,伸出手,发现目标已近在咫尺。

不管做什么事,过程很重要;为达到目标,走完全过程是至关重要的。即使没有马上实现目标,在过程中总能学到东西。…重要的不是对失败作好心理准备,而是不畏惧失败。

王重光教练:防守的时候,对进攻对方的估计,要和拿球时判断他们的防守一样。他还教我防守和进攻一样可以做假动作。更重要的是,不管在球场哪一头,都要让对方担心你对他们做的动作,而不是考虑他们想对你做的动作。

有时候比赛开始时坐板凳有好处,因为你可以趁机观察对方的进攻队员。你可以看他们喜欢怎样打,发现他们那些打法是好是坏,看出他们的弱点。这样,当你上场的时候,他们对你一无所知,而你已经对他们了如指掌了。

你知道我不想看这个的另外一个原因吗?因为我想让自己感觉平静。我认为这最重要。我告诉自己,不管发生了什么事情,这场比赛只不过48分钟。他可以挤垮我,他可以打倒我,他可以做任何事情,但是只是在那48分钟内。我要做的就是尽我所能来阻止他,并且如果可能的话把他推开。但是比赛结束,他得了31分,我知道了他有多强大。所以,在我们得下一场比赛中他得了更多分。我知道了自己还不够壮,还不能推开他。

通常在比赛后我喜欢谈论关于比赛的事情,我想想发生的事情和怎么做可能会使结果不一样,就觉得非常有趣。谈话是一种放松的方式。可在第一次跟奥尼尔对抗后,我没办法呼吸,我不想思考任何事情。当我躺在床上后,我却不能停止思考。比赛太让人兴奋了。而且我也知道了奥尼尔有多强大。我一直在回想着比赛,游戏都不能让我疲惫下来。

我23岁了还和父母一起住,这也是一个学习的经历。我有个朋友说过,有时你得恭维父母。在家里,是他们抚养你成人的,当然你要尊敬他们,如果他们有话说,就这他们说。但是当你走出去到了外面的世界,有时你必须做你认为正确得事情,即使有悖父母的意愿。也许你做得不对,但是至少你经历了尝试的过程,如果你错了,你可以调整。但是,你可以即按自己得想法做事,同时也尊重父母的。不管怎样,你都得尊敬他们。

好的方面是,现在我可以看到自己从父母那儿得到的真传。我妈妈是个认真的人,有时我觉得她不懂怎样开玩笑。有时我跟她开玩笑,发现她认为我是认真地。我爸爸比较放松一些。从妈妈那儿,我继承了想要完全了解一个情形的欲望,一点也不能含糊不清。而从我爸爸那儿我遗传了他的幽默感,特别是当我真的不能把事情弄明白的时候。他的哲学是,退一步,给自己时间调整,然后再去试。你最终得弄清谜底,但是中途休整一下没什么不对。

我得承认,第一次听说王治郅被选中时我很嫉妒。就好像刘炜进了国家青年队后向我展示他的运动衫,“这多好呀,”他说,而我只是想把那运动衫撕成两半。

我觉得有这样的感觉没什么不对,重要的是你怎么行动。如果你因为别人拥有你想要的东西而恨那个人,那你就错了。如果你因为别人拥有你想要的东西而对那个人不好或者生气,那你也错了。重要的是你如何利用自己的嫉妒心理,你应该把它当成你更勤奋工作,并且努力得到那个人拥有的一切的动力。总有方法能够在实现愿望的同时又不伤害别人。我不在乎王治郅是否去了NBA并且成为大明星。在某种意义上,我还希望他能成功,因为这样对我和全中国都好。

…假如我真成为一个汽车销售员,我会告诉我的客户这些都是二手车,因为我才是第一个开过它们的人。

…我没有拥有一支篮球队的梦想。拥有一支球队不仅仅牵涉到商业以及运动,还有太多的政治,太多的黑暗面。这些我实在是不喜欢。

在美国,人们会说“你不能又想留着蛋糕又想吃掉它”,我们中国人也有相同的,我们说:鱼与熊掌不能兼得。也许是不能。但是我要去常识:不管我在哪里都能鱼与熊掌兼得。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