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我只在乎你读后感精选

我只在乎你读后感精选

《我只在乎你》是一本由郑执著作,新星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9.00元,页数:35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我只在乎你》读后感(一):遥远年代里,“我只在乎你”

“人要往前走,总要丢下一些人,往往是最亲的人。”

这句话来自《我只在乎你》,24岁的郑执决定给父亲写一本书,于是就有了这本。

那时候他还不是“东北三杰”,《生吞》《仙症》还没有出生。只有一个儿子对父辈的想象和一腔真诚。

时隔十年,全新版本归来。郑执做了一些修订,在书的最后面我们看到了三次改定时间。同时也保留了很多很多,当时的赤城和单纯,对家乡和历史的回望,都原汁原味地保留了下来。

书里双线叙事,父亲苏敬钢对爱情至纯无暇,誓死不渝;对兄弟满腔热血,生死拼杀。儿子苏凉生在80年代末,成长于新世纪前后,浑浑噩噩。两代人的故事交叉展现,背后是东北这篇土地三十多年的变迁。

时代的一粒尘,普通人身上的一座山,在这部小说里体现得淋漓尽致。风云变幻的时节,有人坚守自己的爱和义,有人乘风而上追逐名利,有人借着浪潮追求自我和梦想。

遥远年代的纯爱,就像邓丽君的《我只在乎你》歌词,纯粹得让人难以置信。而苏凉那种不安的随时想逃跑的状态,倒更像现在的我们。

读到故事的最后,父辈的陨落也意味着一个时代彻底翻覆。像大多数离开东北的孩子一样,苏凉也离开了那片热的血和冷的雪兼有之的土地。

《我只在乎你》读后感(二):以24岁的姿态来读这本小说吧

既然作者说了“这个故事非讲不可,只能以二十四岁的姿态”,那我也以二十四岁的姿态来读它。

《我只在乎你》讲的是一对东北父子在各自年轻时期的故事。一条线讲的是父亲苏敬钢从一名不要命的混混,到不如意的工厂职工,再到失去妻子的单亲父亲;另一条线讲的是从小缺乏母爱的儿子苏凉在经历了挫折和历练之后逐渐成长并理解父亲的过程。

作者非常会讲故事,这样的双线叙述没有任何的凌乱感,反而是把故事讲的更深更透。关于这点,在他后来写的小说《生吞》中读者也能体会到。

相比起来我更喜欢父亲的故事,这是作者以他本人的父亲为原型所创作的。老年苏敬钢不苟言笑,谁能想到年轻时的他也是个可以为了义气和爱拼命的人。在那个世纪之交的东北,苏敬钢也曾勇敢地燃烧过自己,试图在新的世界里站稳脚跟,却最终被磨平棱角,选择认命地留守在这座城。

天寒地冻的东北总是能生出内心热腾腾的人。苏凉虽然名叫苏凉,其实和父亲一样看似少言寡语其实内心滚烫。父子俩的情感故事也很多相似之处。也许是因为都爱得太执拗,总是错过对身边亲近的人表达爱的蕞佳时机。蕞终命运安排父亲永远留在这座城,儿子则踏上了一场没有终点的旅途。

这是一个关于爱情、亲情、义气和命运的故事。P.S 东北作家可太会讲故事了,改成电视剧吧,一定很好看。

《我只在乎你》读后感(三):欢迎来到穷鬼乐园

在2019年的《一席》演讲中,郑执用一张照片将所有人带到了沈阳的一家老啤酒屋。在这里,一个人只要花十块钱,就可以从白天喝到黑夜,喝到不省人事。

许多又穷又爱喝的人,总是揣着自带的下酒菜,窝在店里打发时间。等吃饱喝足了,有的蹒跚离去,有的就在脖子上挂一块牌子,加入到门口空地上站着的几个人中,牌子上写着“电工、水电焊、泥工、瓦匠”之类的。因此,这个啤酒屋又被老沈阳人戏谑地称为“穷鬼乐园”。

郑执《一席》演讲:面与乐园

在郑执还是孩子的时候,就看到过父亲在穷鬼乐园和朋友一起喝酒。“他们在里面推杯换盏,隔着玻璃可以看见我父亲在大笑。”在郑执的面前,父亲一直是不苟言笑的。而在玻璃另一边大笑的父亲,让他觉得好奇又陌生。

父亲去世后,郑执第一次以成年人的身份走进穷鬼乐园,坐在“穷鬼”们中间,听他们讲那些似真似假的人生故事。

后来,郑执以父亲为原型写了一本长篇小说,书写最熟悉的东北城市和那些与父亲一样平凡的“穷鬼”们,这本书就是《我只在乎你》。

郑执《一席》演讲:面与乐园

那时,他写下他们不为人所知的、或精彩或唏嘘的人生,也在追问:“如果此地终将消亡,这些灵魂又将何处安放?”

时隔12年,《我只在乎你》历经修订再度出版,就是如今的郑执对这个问题的回答。

01. 这是一个“非讲不可”的故事

我们为什么需要文学?相信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答案。对于郑执来说,文学与人、与这忙碌世间是浑然一体的。

“好的文学作品,一定会让人看到自己。哪怕是你生命中那些最细微与隐秘的感受,也一定有一部文学作品是写你的。”郑执在《我在岛屿读书》中如是说。

《我在岛屿读书》(第二季)

是的,我们永远也不会知道,这个世界上,每时每刻,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着怎样的传奇。而郑执的笔总是指向那些野蛮生长的小人物,他犹如一位温柔、细心的修复师,通过写作,为他们拂去满身尘埃,为他们补上被岁月磨平、曾经鲜亮的色彩。

《我只在乎你》就是这样一部被“修复”的作品。

故事的背景是处于世纪之交的东北。那时,新事物、新机遇接连涌现;过去的、旧的大到体制、思想,小到街道建筑、生活习惯,都在悄然发生改变,令人应接不暇。而就在这样一个不断升温的时代,原先坚实稳固的东北文明却摇摇欲坠,赖以生存的一切逐渐坍塌,有的人开始找寻新的出路,逃出升天;还有一部分人,被永远留在了原地。这幅缭乱的市井生存图景,被郑执拓录了下来。

图片拍摄场地:EI Nido

小说的主人公苏敬钢就是“留下”的一个。郑执以父亲的经历为原型塑造了这个人物,却又在他的身上“修复”了一群人的生命色彩。通过双线叙事、父子互文的手法,从苏敬钢本人和儿子苏凉两个视角,描摹出一个普通人的蹉跎一生。

苏敬钢就像千千万万个中国父亲一样,扮演着生活的多重角色。父母骄纵的儿子,不懂爱人的丈夫,沉默的父亲,重情重义的朋友,混迹于市井的江湖英雄……逡巡在角色之中,他轰轰烈烈又磋磋磨磨的人生,就这样晃晃荡荡地展现在读者面前。在苏敬钢的身上,能够看见我们的父亲、丈夫、朋友,甚至可以看见那个冲动、迷茫又孤独的自己。

郑执《一席》演讲:面与乐园

12年前,郑执正处于人生的转折点,他将对父亲的怀念、少年的心绪和对生活入微的观察都写进了这本《我只在乎你》。如今,回望这部些许蒙尘的“少作”,他再次提笔,为那些遗留在岁月中曾经蓬勃的生命重新上色。正如他在新版序言中写的:“这个故事非讲不可,且只能以二十四岁的姿态。”那些人,那些事,“非讲不可”;那段曾经书写他们的时光,不可替代。

02. 我们多么想,活在自己在乎的一切里

今年热播的《漫长的季节》让东北文学叙事中“父亲”的形象再次出现于大众视野。如果说那个追寻儿子死亡真相的父亲王响是为子复仇的勇士,那苏敬钢便是一位孤独又固执的守候者。

年轻的苏敬钢天不怕地不怕,敢闯敢拼,重情义,小弟前呼后拥,对他都是一口一个“三哥”地叫着。在自己那一片小天地里,他就如“英雄”一般存在。但在喜欢的女孩左娜面前,苏敬钢又会变得小心翼翼、体贴入微。虽然嘴笨又死脑筋,但不论对朋友还是爱人,他都是实干派。那时,所有人都围绕在自己的身边,苏敬钢也曾春风得意。

然而,万花筒般的世界人心浮动、欲望翻涌,苏敬钢从“三哥”变成了“老三”,下岗潮席卷整个城市,身边的人也一个接一个地离开。面对生活翻天覆地的变化,为了维持自己的小家,苏敬钢跑出租、开面馆、做服装,却仍然没有留住左娜的心。她说:“你最不懂的是我。”

苏敬钢确实不懂,不懂左娜对梦想和机遇的渴求,不懂为什么爱一个人也要放手。他始终站在原地,固执地选择自己的小家,选择死守在这片生养自己的土地上。

图片拍摄场地:EI Nido

曾经的市井英雄逐渐褪色,苏敬钢从意气风发到沉默衰老,从一呼百应到无人问津。就连儿子苏凉都一心想要逃离这个家,觉得他就是一个唯唯诺诺、难沟通、没本事的倔老头。

他曾经拼命守护的一切,就这样在时间的风里一片片瓦解,支离破碎。而他却像一座沉默、坚实的雕像,托举着自己在乎的一切,守候着脚下这一方地,等待着那些离去的人归来。他寂寞、执着,但他没有遗憾。

我们该怎么定义“活着”呢?一种答案也许是:

有爱的人,并为之挣扎于人世间,快乐也好,痛苦也罢,活在自己在乎的一切里,才叫活着。

03. 致应有尽有的时代里,一无所有的人

《我只在乎你》是一个人的灿烂谢幕,也是一群人的怅惘悲歌。干了半辈子的工作没了,生活了几十年的家拆了建、建了拆,身边的人来了又走……在一部分人收获满满的时候,还有许许多多的人两手空空,无所归依。其实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都有这么一些人,在丰盛的世界里,一无所得。

但最渺小的人,也可以有最纯粹的热烈。在小说里,有的人一心一意守护在爱的人身边,至死不渝;有的人为朋友两肋插刀,即使失去生命也在所不辞;还有的人为梦想,勇敢踏出舒适圈,甘愿一生颠沛流离。他们都不是完美的人,也不是最幸福的人,他们或贫穷、或固执、或懦弱、或狡猾、或自私,但即使一无所有,他们也都在奋力地活着。

郑执《一席》演讲:面与乐园

或许,多年以前,郑执在穷鬼乐园的玻璃外,看到那样开怀大笑的父亲,感受到的就是这样炽热的生命力。

他将这些蓬勃的力量注入到这部小说里,让那些或远去、或死守在这里的灵魂永远活在最热烈的故事中,成为我们永恒的记忆,也给予我们更多生活的勇气。

如果此地终将消亡,这些灵魂又将何处安放?《我只在乎你》或许就是最好的答案。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