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废墟的忧伤读后感精选

废墟的忧伤读后感精选

《废墟的忧伤》是一本由吴晓东著作,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69.00,页数:36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废墟的忧伤》读后感(一):以为看了很多书,其实我们并没有看懂

每个学文学的学生,没有一个不知道吴晓东老师的,即使没有听过吴晓东老师的课,也一定用过吴晓东老师的评论文章来做过作业。对于北大中文系的学生来说,他们是幸运的,他们可以听到吴晓东老师的课,可以跟吴晓东老师探讨文学,可以得到吴晓东老师的指导。在北大中文系的学生眼中,吴晓东老师不仅是老师,是教授,是导师,更是他们男神级的存在,吴晓东老师受学生欢迎的程度可见一斑。

对于喜欢文学的爱好者来说,吴晓东老师的文学评论可以作为文学爱好者阅读的引领者、指导者和陪伴者。当你刚刚对文学有点兴趣,不知道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作者和作品的时候,吴晓东对作品精彩的评论,可以让你迅速选出自己想看的作品,种草速度极快。当你读过一些文学作品的后,再来阅读吴晓东老师的文章,你会发现曾经忽略的点,没有读懂的部分都浮现出来,心中默默的念叨自己,原来自己并不会阅读嘛。读过吴晓东老师的文章后,无论阅读什么作者的什么作品,会发现,吴晓东老师的分析文章,评论文章的方法一直陪伴着你的阅读,从始至终。

《废墟的忧伤》读后感(二):《废墟的忧伤》吴晓东

很好,很好,很喜欢吴晓东老师的文风,朴实简洁凝练又哲思专业,真正秉持了学术性和文学性的创作方式。这本书前几章包括中间穿插的一些部分和《从卡夫卡到昆德拉》有些重复,但是没有那本书描述那么详尽,只是一个精辟的总扼,这样的重复阅读其实也挺好的,温故而知新又发现了许多第一次没注意到的细节,还有的读来竟一点没有印象。

每一章都很喜欢,每一章的命名都很吸人眼球。最受震撼的是《疾病的文学意义》这一章,涉及许多喜欢的作家学者:萧红、郁达夫、史铁生、鲁迅、托马斯·曼、普鲁斯特、陀思妥耶夫斯基、苏珊桑塔格、柄谷行人等等,横向勾连纵向延展,惊异于作者涉猎之广。关于文学对于疾病的审美化的价值颠倒,脱离人体本身演化为隐喻上的幽灵般的缪斯,最终又超越审美范畴,从而在鲁迅这里还原了生命形态的历史性与本真性

《风景观的浪漫主义传统》讲到了柄谷行人和里尔克的山水观,就像卞之琳所说“山水还是用来表现人,尽管不着痕迹。中国人自古以来最习惯于用自然美来形容人格美。”这应和了宗白华的美学观点。

《什么是“黑暗的启示”》以刘禾的《帝国的话语政治》为基调进行他这凝视中的殖民与民族分析,主要以《末代皇帝》和《鲁宾逊漂流记》为例,最感兴趣的是刘禾所提出的“衍指符号”理论,颇具人类学和民族学色彩,使这本书的厚重感陡然增加。

《记忆的神话》不仅在第一次读时很喜欢,再次翻阅依旧喜欢。「回忆既是向过去的沉溺,找回过去的自己,更是对现在的“我”的确证和救赎,是建构此在的方式,从而使回忆在根本上关涉的并不是过去之“我”,而恰恰是此在之“我”。(海德格尔,第二次读才注意到)回溯性叙事是人类讲故事的永远的方式,因为回溯正是人的生存方式本身,回溯在追寻到了过去的时间的同时,也就确证了自我的此在。」

读《情景化的小说》一章,感觉晓东是不是比较喜欢这种复义性开放式小说,比如卡夫卡《城堡》,乔伊斯《尤利西斯》,海明威《白象似的群山》,这些文本分析他都着墨颇多而且他好像更偏爱海明威。这次后文附带了对《老人与海》更多的阐述,读完真的心境明朗破手鼓舞:“一个人并不是生来就要被打败的”“人尽可以被毁灭,但却不能被打败。”《老人与海》是对人生的一个比喻,它形容人生是一种伟大的竞赛,当主人公失败了倒下来的时候,读者却得到难忘的一瞥,看见一个人可以成为怎么样一个顶天立地的大丈夫。

读《田园交响曲》一节,提到许多隐喻手法,猛然惊觉才还掉的《资本发达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中的波德莱尔也极具隐喻能力,翻看笔记,才发现纪德对波德莱尔笔下的词与物之间的裂隙进行过研究。纪德音色互证都手法在列为施特劳斯那里也有印证。

在《荒诞世界中的反抗哲学》中更加理解了加缪。荒谬的虚无的西西弗,荒诞的孤独无助的鼠疫,面对世界的分裂,他所倡导的人类处境的‘荒诞’,不是靠贫瘠的否定论撑腰,而是由一种强有力的‘无上诫命’所支持,可以说是一个‘但是’,一个背叛荒诞的意志,因为要唤醒这一意志,于是创造了一种价值。”

戈尔曼在分析格里耶《嫉妒》小说赋予它深刻的表现世界的物化主题。作为文学批评来说,固然很好,但是,他这样赋予《嫉妒》意义,那不就偏离了新小说派的宗旨吗?到头来深度也没消解,叙事也没瓦解,反而这深度更一般化共性化了,格里耶看到了会不会吐血哈哈哈哈哈。不过晓东最后也给出来了解释,一种在时代印记中挣扎的个人矛盾体作为收束。

读《柯勒律治之花》,深感「假实证幻,余韵悠然。就像现实中的玫瑰构成了天堂经历的物证一样。」

书名《废墟的忧伤》在奥尔罕・帕慕克的《伊斯坦布尔》中出现。由伊斯坦布尔的废墟历史性生发出绘画的偶然之美,这样的美在时因历史堆叠而产生的废墟中,也是在陌生人的凝视中才出现的。就像本雅明所说「寓言在思想之中一如废墟在物体之中。」在某种意义上说,已逝的历史并非贮存在博物馆中,而恰怡是凝聚在无人光顾的废城里。塔可夫斯基《乡愁》里这一段感触很深:“哀愁没有屋顶的教堂围住了落雪的俄罗斯乡村,也封存了塔可夫斯基漫天飞雪般的乡愁。”像一席巨大的从天而降的帐,淡漠的无声的但崩塌的哀愁,随着细小密集的雪花一齐泼下。

真的很喜欢,读的很快,尽管有时会在柄谷行人那里卡壳,不过就像序言说的「走的太快了,灵魂要跟不上的」。吴晓东老师是我认为做书评/文学批评做的极好的一位老师。

《废墟的忧伤》读后感(三):读经典是世上成本最低的自我升值

文/ 桐樾 (原文首发于北京大学出版社微信公号)

网络上流传着一句话,健身和读书,是世界上成本最低的升值方式。但这存在一个前提,读者必须拥有一双鉴别好书的慧眼,若同样的时间阅读了糟粕,恐怕是有百害而无一利。那什么算是好书呢?人的生命有限,而有些作品却能穿越今后的无数世纪,始终照彻人类历史的夜空,这些作品,称为经典。

所谓文学经典是那些最能反映人类历史和社会生活丰富图景,反映人类生存的普遍境遇和重大精神命题,最能反映人类的困扰与绝望、焦虑与梦想的创作,是了解一个时代最应该阅读的作品。博尔赫斯说,“经典是一个民族或几个民族长期以来决定阅读的书籍,是是世世代代的人出于不同的理由,以先期的热情和神秘的忠诚阅读的书。”

经典不是浩繁的图书馆中那些蒙着厚厚的灰尘让人望而生畏的大部头,而是那些与我们读者的种种需求息息相关的鲜活的文学话语。每当我们在现实社会中遭遇困扰和危机从而需要去祖先那里寻求帮助和解答的时候,经典就会焕发出应有的活力。“世世代代的人”之所以对经典具有一种“先期的热情和神秘的忠诚”,正是因为它是后来者与人类那些伟大的先行者进行对话的途径。

普鲁斯特

阅读经典可以与大师为友,知人论世,体会不一样的人生轨迹。普鲁斯特得了哮喘病和花粉过敏症,对环境要求极高,最轻微得植物性香气也会使他窒息。他的房间要衬上软木,隔开外面的声音;窗子总得关上,防的是窗外的栗树的气味和烟味;毛衣也得在火上烤得滚烫之后才能穿,所以他的毛衣一碰就成百衲衣一样的碎片;想出去到乡间看看童年时代的山楂树,也得坐在密不透风的马车中,而且是一件冒着很大风险的事。可以想象,从1901年到1922年去世,普鲁斯特是在怎样一种生活形态下写他的《追忆似水年华》的。

海明威

而海明威是20世纪的传奇英雄,塑造了有名的保持“压力下的风度”的硬汉形象,他自己也正是这样一个形象。1944年他随美军在诺曼底登陆,带领一支游击队最先在凯旋门一带与德军作战,比正规军更早地进驻巴黎,所以经常戏称巴黎是他解放的。一进巴黎他就开着一辆军用吉普车去拜访毕加索,女仆见他两手空空,很不含蓄地提示:“你大概想给先生留下点什么礼物吧?”海明威从吉普车上搬下一个箱子,放在门房里,并在箱子上写下“海明威赠送给毕加索”。女仆一看,原来是一箱手榴弹,吓得赶快跑了出去。

堂·吉诃德和桑丘

阅读经典可以与大师笔下不朽的思想和经典人物进行心灵对话,也造就了无数经典的阐释者。堂·吉诃德这个看上去疯疯癫癫竟与风车进行搏斗的小丑般的形象,即使在问世多年之后的俄罗斯作家屠格涅夫(1818-1883)所处的历史时代,也曾经“是与荒唐、愚蠢这几个字意义相等的”(屠格涅夫,《哈姆雷特与堂·吉诃德》)。倘若我们对课文中堂·吉诃德那句“不过我希望您能觉察出,我并不像一眼看上去那么疯癫愚鲁”的道白没有像堂·吉诃德所期望的那样予以觉察,恐怕会同样把这一不朽人物等同于荒唐、愚蠢的代名词,从而忽略堂·吉诃德身上所具有的丰富的典型意义。但是,文学经典之所以是经典,也因为它们造就了无数经典的阐释者。

屠格涅夫

汗牛充栋的评论中,至今最好的阐释也许仍旧是屠格涅夫在1860年所作出的:堂·吉诃德本身表现了甚么呢?首先是表现了信仰,对某种永恒的不可动摇的事物的信仰,对真理的信仰,简言之,对超出个别人物之外的真理的信仰,这真理不能轻易获得,它要求虔诚的皈依和牺牲,但经由永恒的皈依和牺牲的力量是能够获得的。……他的坚强的道德观念(请注意,这位疯狂的游侠骑士是世界上最道德的人)使他的种种见解和言论以及他整个人具有特殊的力量和威严,尽管他无休止地陷于滑稽可笑的、屈辱的境况之中……堂·吉诃德是一位热情者,一位效忠思想的人,因而他闪耀着思想的光辉。

昆德拉

而捷克小说家昆德拉则从“冒险”这一人类主题的角度去理解《堂·吉柯德》。在《小说的艺术》中,昆德拉曾把“冒险”称为“小说的第一大主题”。可以说,每一代人都在重写一个冒险的故事,冒险的故事因此既是生命个体的故事,同时在总体上又构成了人类的故事。

马克·吐温

美国小说家马克·吐温的《哈克贝利·芬历险记》正可归入这一“冒险”的主题类型中。海明威曾经称“一切现代美国文学来自马克·吐温的一本书,叫做《哈克贝利·芬历险记》,这是我们最好的一本书,一切美国文学创作都从这本书来。在这之前没有什么东西,打它之后的东西没有这么好。”这部缔造了“一切现代美国文学的名著”,讲述的是美国内战以前白人少年哈克贝利·芬与黑奴吉姆沿密西西比河顺流逃亡历险的故事。这也堪称是一个马克·吐温向文学前辈塞万提斯表示致敬的故事,因为文学中关于“冒险”这一主题和故事原型的最著名的创造,正是塞万提斯笔下不朽的堂·吉柯德形象。

梭罗

与经典对话的耐心,和耐心中的寂寞感尤其是阅读梭罗的《瓦尔登湖》所必须的。“寂寞”也构成了作者瓦尔登湖畔独居体验的主导心境,而我们读者只有抱持一种同样寂寞的心绪,才能真正接近梭罗的内心的角隅。缔造这种寂寞的心绪的,是作家所选择的一种“单独”的生存状态。

卢梭

如果试图寻找梭罗的先行者,或许就是伟大的法国思想家卢梭。卢梭最后留给我们的经典是著名的《一个孤独漫步者的遐想》。与梭罗的《瓦尔登湖》一样,《一个孤独漫步者的遐想》也提供着一个孤独的隐居者在与大自然的晤谈的过程中同时与心灵对话的忠实记录。这些对话,不仅慰藉了此后一代代的孤独者,同时启迪的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具有的交流能力——与大自然,与我们同类以及我们每个人自己。而我们与文学经典的对话,最终学到的,正是这样一种人类正在逐渐丧失的能力。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