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如是之屋》的读后感大全

《如是之屋》的读后感大全

《如是之屋》是一本由[美]林君翰、[美]索尼·德瓦巴克图尼 著著作,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裸背平装图书,本书定价:88,页数:20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如是之屋》读后感(一):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民间建筑

通过对窑洞、侗族木屋、客家土楼、藏族民居及其屋主的田野调查,展现了部分具有独特风格的乡村建筑在中国城镇化进程中的演变,建筑的材料、功能、格局之变化,是社会变迁和当地居民生活方式转变的直观反映。这些民间建筑承载的不只是本地、本民族的建筑文化,中国农民安土重迁的情结,更有现代化进程中当地居民对传统民居的现代化改造呈现的智慧。居民的口述,使各个房屋的历史及围绕房屋的社会关系成为鲜活的影像,使书中的建筑真实可感。我对农村民居变化过程的无知3个小时被这本书部分填充,希望多抽中这样增长智识的好书。

《如是之屋》读后感(二):掘地三尺,高屋建瓴,围土造城,光照门楣

与其说是设计不如说是生活,自建房无非是满足人民生活的需要,并适应其自身的经济能力。所以拿把洛阳铲挖个洞住,自然不是出于设计需要,而是穷。但即便如此,挖个洞就能住,这里面自然有极大的智慧。不过本书也没在这上面纠结过多。基本上就是将四种类型的居所展示出来。描述其实中规中矩,倒是图片更为受用。

作者每种类型的房屋选取了四到五个类型,但既然是改建,其实各种方式应该不一而足。所以基本上就是找了几个人家,精准定位,至于是不是典型也就不可知了。但即使是管中窥豹,也是让人有所触动。山陕地区的窑洞,黔桂地区的木屋、福建的土楼、藏族的玻璃房。无论是因为经济原因,地形原因,防御原因,还是日照原因。这都是几百年来的经验总结留下来的遗产,不是建筑学院里老师可以教出来的。甚至可以作为教学教材给建筑师们上课,这种几乎摒弃了理论概念,而完全从需求出发的建筑,是最大程度体现客户需求的案例。

我依然记得第一次进土楼的震撼,这一幢楼就是一座城,置身狭窄的通路,一边是拓建的低矮的小屋,一边是高高的楼壁上一户户的人家,放眼望去,四下皆同,各种农具用具随处可见,人们穿着特色的服饰串流期间,纷繁杂沓,俨然一座大寨。如果土楼的建造是因为防御外敌,那真是足以产生威慑力。

《如是之屋》读后感(三):如是之屋

有很多人经过不断的努力,从农村走向大城市。我们仿佛更加靠近现代化的生活,而城市与农村的生活状况差异也越来越大。

在《如是之屋》这本书中,作者讲述了很多中国乡村自建房的故事。他们不仅呈现了现代中国乡村建筑,也提倡“向乡村学习”。

与大城市相比,乡村的房子确实显得破旧很多,然而这样的房子总会带给我一种亲切感。或许是因为在我的成长过程中,尤其是在我的童年时光里,乡村的这些房子是我非常熟悉,非常亲近的事物。

在建筑行业的技术发展过程中,我们不得不承认,随着时间的推移,建造技术有比较快速的变化。而建筑本身拥有了越来越多的面向,而不仅仅于给人们提供一个居住或者储存货物的场所。

在农村,至少在我家乡的农村,这里的很多房屋都是人们自行建造的。房屋的设计者不见得有多么高的学问,或者多么高的设计水平。然而,对于乡村的住户来讲,建筑本身的实用性是最关键的。

人们往往并不会因为某间房屋造型奇特或者是装饰优美,就希望自己的房屋也变成和它一样的。无法忽视的一点是,人们更注重建筑本身的安全性。

除了那些历经岁月沧桑,已经建造几十年的房屋,绝大多数的房屋都有很好的安全性。尽管其中一部分房屋完全是用泥土,沙子,木竹等材料建造而成的。

如今在乡衬,人们可以自己盖房来满足实际需求并不断改动房屋,这种可能性引入了新的建筑方法。近年来,侗族的生活居住方式多引了大批游客自驾或乘高铁前来游览,侗族人获得了更多关注,之令他们感到自豪。

卡尔维诺在《看不见的城市》里还写过一段话:“在路过而不进城的人眼里,城市是一种模样;在困守于城里而不出来的人眼里,她又是另一种模样;人们初次抵达的时候,城市是一种模样,而永远离别的时候,她又是另一种模样。”

现代化的城市设计,虽然展现出了高效便捷的一面,但在建筑设计方面有些像彼此的复制品。当人们走进两个不同的小区的时候,他们很可能分不清自己究竟身处何地,因为那里的建筑可能有几乎完全一样的风格。

乡村的房屋有其独到的建筑特点和艺术观赏性,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时代,我们不应该完全忽视农村的特质与优势。

《如是之屋》读后感(四):想要回归农村,建一栋自己风格的房子

前段时间,正好去往浙江一趟,探访了鲁迅故居—绍兴。走在书圣故里跟蔡元培故居的弄堂里,富有生活气息,惹人留恋。晚上去附近沈园听一场演出,顺道欣赏园林景致,风景错落有秩,讲究风水等技法,回来路上就有种想法,建一栋属于自己的房子,这套房子拥有我的烙印。

正好看到了《如是之屋-中国农村自建房故事》,我开始了我的阅读之旅。

篇章是从建筑师的再教育开始的,农村自建房存在的时间比现有城市化建筑物久的多。那这些没有经过专业化训练的人们又是如何在自己的土地上建造出别具一格的房屋呢?这就是作者带给我们的调查报告,里面通过作者介绍每种自建房的特点,黑白轴测分析图加以实景照片,让我能够直观感受房子的形态、功能区与生活化的点点滴滴;最后有亲历者的采访,让我更能了解房子的历史与改造它是为了适应现屋主的需求,这不就是建筑师讲的个性化设计吗?

本书主要讲了四种类型的房屋类型,作者收录的并不是保存完整的土建筑,收集的是差点因改建而遭受破坏的房屋,更能从中观察到民间建筑的特色。

其中我们较为熟知的有窑洞和木屋,也有集合型住宅-土屋、季节性住宅-藏族宅院。作者根据实地走访,看到人们保留当地的建筑特色,根据自身实际跟时代特色,建造一套独特的住宅。

印象较深的是两个:一是陕西西安的窑洞;二是香格里拉的藏族住宅。西安的窑洞是往地下挖的,传统年代的人利用闲时,一下下的挖自己居所,可以说一篮又一篮的土见证了屋主的自立自强,心里装着大概的期许,就一次又一次的挥舞手中工具,挖了院子挖客厅最后挖卧室,现代的人利用前人留下的房子进行或多或少的改造。香格里拉的藏族房屋里面复刻了传统乡村建筑的特色,外面加以改造-利用玻璃和钢铁结构使住宅变成终年被阳光温暖的空间。

观察了这么多的建筑物,我又该如何拥有自己风格的房屋呢?我想需要我先挣到钱,一笔足以支撑我建好梦中情房的资金,才能拥有人人都想有的容身之处。

《如是之屋》读后感(五):从建筑视角看中国乡村发展

随着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推进,农村人居环境得到普遍改善,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告别城市的喧嚣,选择“返乡置业”。中国乡村住宅,到底有什么魅力?《如是之屋:中国乡村自建房故事》是曾获多项国际建筑设计大奖的林君翰及其助手推出的一部社科新著,该书以深入的田野调查为基础,实地考察了中国西北地区的窑洞、中南部山区的侗族木屋、东南部地区的大型集合住宅、西部偏远高海拔地区的藏族住宅,旨在挖掘中国乡村自建房蕴含的建筑逻辑与智慧,讲述房屋建设背后的故事,从建筑的视角看待中国乡村发展。

与破败荒废的印象不同,陕西西安附近的农村,让作者见证了窑洞建筑正在焕发的新活力。越来越多的村民投身遗产保护活动与旅游业,他们将窑洞改建为旅馆和餐馆。有些村庄重新设计了各个窑洞,用新地道将庭院彼此串联起来,并引入新的项目:从一个院子到另一个院子,游客可以购物、用餐和休息,无须中途返回地表。而这也给窑洞内部带来了变化,配备淋浴设施的卫生间不仅常见,还常常带有通风换气功能,解决了潮湿问题;传统炕床也被床垫和白色床单所覆盖。对游客而言,窑洞向他们展示了乡村生活景象。

在贵州省黎平县的侗族村寨,所居木屋极具特色,由传统手工艺制作而成,地板、墙壁、窗户、家具和木屋框架一样,均采用杉树木料。木屋易燃,无法抵御洪水,不好通电,也不隔音。近年来,传统建筑方式与混凝土框架组件的结合,在保留侗族民族文化与建筑风格的同时,使木屋的安全性更高,也更加实用。侗族独特的生活方式,吸引了大批游客自驾或乘高铁前来游览,侗族人获得了更多关注,这令他们感到自豪。

而在福建厦门周边的农村,土楼仍持续散发着魅力,并引导人们做出改进,几乎每座土楼身上,都有老百姓做出的改造。土楼各个部分被重建或彻底拆除,新的施工方法使人们得以强化土楼土墙的结构完整性。住户向外扩建房屋,打破围墙并建设通道,从街道直通住宅。这些创新融合了土楼的组织逻辑和新的空间理念。随着经济活动范围的扩大,这使部分家庭能够借此做些小生意,而这些经济活动已然成了乡村生活的一部分。结果表明,土楼的核心区域不但布局灵活,还彰显了其维持当代集体生活方式的能力。

走进云南香格里拉,周围建有1米厚土墙的传统藏族住宅随处可见。过去,用土墙围起来的前院用于豢养牲畜,墙体还构成了双层斜尖顶房屋的外缘,并以粗壮的木柱和横梁支撑。近年来,这种牢固的住宅经过改造,利用容易购得的钢材和玻璃进行加盖。加盖部分通常面积很大,可以将原本的土屋和庭院包裹在新建棚屋里。结果就形成了混搭建筑,看似相互矛盾,却适合低温极寒且光照强烈的高海拔气候。新房通常在设计中融入玻璃结构。傍晚时分,古老藏族城镇摇身一变,成了琉璃璀璨的现代都市。

“我喜欢看农民们怎么处理自己的小住所,每个东西都很实用,很多东西都可以从农村学!”城市化进程中,很多人在谈论中国的城市,而该书作者看向的则是中国乡村,真实记录中国乡村居民日常生活与建筑的关系,以及中国乡村住宅改造中实用且充满智慧的设计,发出了“向乡村学习”的倡议。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