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如是之屋读后感锦集

如是之屋读后感锦集

《如是之屋》是一本由[美]林君翰、[美]索尼·德瓦巴克图尼 著著作,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裸背平装图书,本书定价:88,页数:20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如是之屋》读后感(一):如是之屋

有很多人经过不断的努力,从农村走向大城市。我们仿佛更加靠近现代化的生活,而城市与农村的生活状况差异也越来越大。

在《如是之屋》这本书中,作者讲述了很多中国乡村自建房的故事。他们不仅呈现了现代中国乡村建筑,也提倡“向乡村学习”。

与大城市相比,乡村的房子确实显得破旧很多,然而这样的房子总会带给我一种亲切感。或许是因为在我的成长过程中,尤其是在我的童年时光里,乡村的这些房子是我非常熟悉,非常亲近的事物。

在建筑行业的技术发展过程中,我们不得不承认,随着时间的推移,建造技术有比较快速的变化。而建筑本身拥有了越来越多的面向,而不仅仅于给人们提供一个居住或者储存货物的场所。

在农村,至少在我家乡的农村,这里的很多房屋都是人们自行建造的。房屋的设计者不见得有多么高的学问,或者多么高的设计水平。然而,对于乡村的住户来讲,建筑本身的实用性是最关键的。

人们往往并不会因为某间房屋造型奇特或者是装饰优美,就希望自己的房屋也变成和它一样的。无法忽视的一点是,人们更注重建筑本身的安全性。

除了那些历经岁月沧桑,已经建造几十年的房屋,绝大多数的房屋都有很好的安全性。尽管其中一部分房屋完全是用泥土,沙子,木竹等材料建造而成的。

如今在乡衬,人们可以自己盖房来满足实际需求并不断改动房屋,这种可能性引入了新的建筑方法。近年来,侗族的生活居住方式多引了大批游客自驾或乘高铁前来游览,侗族人获得了更多关注,之令他们感到自豪。

卡尔维诺在《看不见的城市》里还写过一段话:“在路过而不进城的人眼里,城市是一种模样;在困守于城里而不出来的人眼里,她又是另一种模样;人们初次抵达的时候,城市是一种模样,而永远离别的时候,她又是另一种模样。”

现代化的城市设计,虽然展现出了高效便捷的一面,但在建筑设计方面有些像彼此的复制品。当人们走进两个不同的小区的时候,他们很可能分不清自己究竟身处何地,因为那里的建筑可能有几乎完全一样的风格。

乡村的房屋有其独到的建筑特点和艺术观赏性,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时代,我们不应该完全忽视农村的特质与优势。

《如是之屋》读后感(二):想要回归农村,建一栋自己风格的房子

前段时间,正好去往浙江一趟,探访了鲁迅故居—绍兴。走在书圣故里跟蔡元培故居的弄堂里,富有生活气息,惹人留恋。晚上去附近沈园听一场演出,顺道欣赏园林景致,风景错落有秩,讲究风水等技法,回来路上就有种想法,建一栋属于自己的房子,这套房子拥有我的烙印。

正好看到了《如是之屋-中国农村自建房故事》,我开始了我的阅读之旅。

篇章是从建筑师的再教育开始的,农村自建房存在的时间比现有城市化建筑物久的多。那这些没有经过专业化训练的人们又是如何在自己的土地上建造出别具一格的房屋呢?这就是作者带给我们的调查报告,里面通过作者介绍每种自建房的特点,黑白轴测分析图加以实景照片,让我能够直观感受房子的形态、功能区与生活化的点点滴滴;最后有亲历者的采访,让我更能了解房子的历史与改造它是为了适应现屋主的需求,这不就是建筑师讲的个性化设计吗?

本书主要讲了四种类型的房屋类型,作者收录的并不是保存完整的土建筑,收集的是差点因改建而遭受破坏的房屋,更能从中观察到民间建筑的特色。

其中我们较为熟知的有窑洞和木屋,也有集合型住宅-土屋、季节性住宅-藏族宅院。作者根据实地走访,看到人们保留当地的建筑特色,根据自身实际跟时代特色,建造一套独特的住宅。

印象较深的是两个:一是陕西西安的窑洞;二是香格里拉的藏族住宅。西安的窑洞是往地下挖的,传统年代的人利用闲时,一下下的挖自己居所,可以说一篮又一篮的土见证了屋主的自立自强,心里装着大概的期许,就一次又一次的挥舞手中工具,挖了院子挖客厅最后挖卧室,现代的人利用前人留下的房子进行或多或少的改造。香格里拉的藏族房屋里面复刻了传统乡村建筑的特色,外面加以改造-利用玻璃和钢铁结构使住宅变成终年被阳光温暖的空间。

观察了这么多的建筑物,我又该如何拥有自己风格的房屋呢?我想需要我先挣到钱,一笔足以支撑我建好梦中情房的资金,才能拥有人人都想有的容身之处。

《如是之屋》读后感(三):现代生活罅隙中的世外桃源!

五一回家,枇杷今年结果喜人,远望去,一树树黄灿灿的,爬上树边吃边摘。末了,老爹指着小碗粗的一棵说:“这棵比你还大,这么多年了,今年第一次结果,是我当初花了一毛七分钱买回来的苗子。”

我呆愣在原地,为老爹清晰的记忆,为他随口而出的眷念,也为这五十年才结果的枇杷。

如果正如老爹所说,这棵枇杷树比我年龄还大,那么,如今它也是几次挪窝了。

老爹一席话,我竟听出了过去美好的回忆,几十年的坚持与不放弃,还有收获的喜悦和骄傲。

一毛七分钱,在1972年可也算金贵,但为了孩子的零嘴,也算下了本钱。后来,我出生时,老爹用爷爷分家时的袁大脑壳(银元)在自家地上修了新房,搬离陈家老院,一年年的添土加瓦,砌院墙、修篱笆院,栽果树,种花草,立院大门,妥妥的陈家小院在村子里别具一格。到我记事的时候,感觉自己的家好美,一年四季既有花香,又有果香。

后来,因为城镇化建设,除了部分责任田土,我家的小院、林地和自由地全被征用。老爹也吃上了社保。

一个勤劳的人,习惯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老爹过不惯城镇的生活,他热爱拾掇了一辈子的土地,于是,用赔偿款,去责任地上叫人修了三间正屋,然后把他栽的果树、花草、物件用独轮车一车车的拉到了新家,厨房、厕所、工具屋、杂物间、鸡舍、狗棚……全是老爹一人慢慢的砌出来的。

晃眼十年过去了,我家又有了小院,又有了篱笆院,又有了百草园,瓜果蔬菜,一年四季,应接不暇。

如今,老爹年近八十,每天在虫鸣蛙叫声中睡去,在鸡鸣狗吠中醒来,今天这块地的草该拔了,明天那块地的菜该卖了。

小院紧挨着城镇,高楼与之对矗,竟有闹市中的一份宁静与安然。

我不知道,美国作家林君翰和索尼·德瓦巴克图尼是怎么写出中国乡村自建房故事的《如是之屋》的,但是,当我看到这书名,书面那熟悉的画面,直接破防。加之老爹对那棵枇杷树的唠叨,如是之屋,如是之情怀,浓烈而眷念。

老爹是我们家园的设计者,修缮者,因实用而建,因需要而修。没有具体的设计,也没有过多的雕饰,但是,即便一个鸡舍,也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一丝不苟。

在过去几十年的乡村建设热潮中,人们的眼光都投向了城市,而本书的两位作家却逆向而行,却在民间把目标锁向了乡村“非正统”的民间自建房。

不管是自然天成的窑洞、云贵湘民间独具一格的木楼,还是本土特色自成一家的客家土楼,更或是依照藏包优化仍具传统特色的藏族宅院,足可感知到,传统民间建筑,独具特色,自然天成。

就如我爹的小院,因实用,因需要,因经济能力而建。他们没有科班出身的专业设计,也没有娴熟的专业建筑,但这些民间的自由结构,却充满活力、温馨以及感情。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这是陶渊明那个时代,他的人间天堂。

不过,如今,相对城市的高楼大厦,农村自建房,也是现代生活罅隙中的世外桃源,回归乡村的幸福之地。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