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大地往事》读后感1000字

《大地往事》读后感1000字

《大地往事》是一本由徐三保著作,华龄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2,页数:25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大地往事》读后感(一):不同的风景,相同的故乡和故乡的人

我们大多人的生活圈子其实很小,就是那一亩三分地,那些离我们很远的职业的经历对我们来说都很新奇,就像这本书,讲述着一个火车司机的人生和职业。

他走过太多远离家乡的路,也带领着太多人回故乡的路,这路上的风景和土地对他来说可能很陌生,但是是那么多人都在盼望的地方。

他穿越祖国大地,走过山川草木,看日升月落,讲述着“相同”的故乡和故乡的人。

《大地往事》读后感(二):回忆里的夏天,大地上的往事

回忆儿时的经历,就像打开一个五彩斑斓的宝盒,里面装满了无数闪耀着光芒的宝石。那些美好的记忆,仿佛一幕幕绚烂的烟火,点亮了我们生命中的每一个角落。 作者出生在农村,工作在铁路,是一名火车司机,业余写作,职业生涯经历了蒸汽机车到内燃机车的更迭换代。他的文章篇幅短小,没有宏大气象,以朴实文字写平凡生活,细腻入微。 这本《大地往事》涉及面很广,家庭、学校、社会、自然……既有长辈亲人、老屋记忆,也有乡邻陌路与自身职场。读这本书就像邂逅一位故人,说到儿时,经常回忆起曾经的夏天,你是否也会和我一样,怀念长长的暑假? 小时候的夏天,仿佛并不热。一方面是由于温度确实不算高,更多的还是因为那时的我们,心中充满了乐趣和期待,让夏天的炎热变得微不足道。 捉蝉,是每个夏天必不可少的活动。我们带着小竹竿,追逐在树荫间,不知疲倦的仰望着大树,捉住一只只蝉,让它们在欢声笑语中成为我们的“俘虏”。 夜晚纳凉,则是夏夜的一曲轻歌。我们在星空下,围坐在爷爷奶奶身边,听他们讲述那些古老的故事,时而沉思、时而疑惑。 直到夜深人静,远处偶尔传来的几声隐隐约约的犬吠,会把夏天的夜晚衬托的更加亲切。 如今,又是一年盛夏时!伴随着你我的逐渐长大、成熟,那个纯真的时代,那个曾经的夏天,那些看不完的动画片,那些吃不完的零食,已经远去。 但是,那些记忆中的画面,那些无价的情感,却永远留在了我们心中。

《大地往事》读后感(三):也许因为离开了,才更眷念这片大地

刚上大学时,学校旁边有一条铁路线,每天傍晚时分,都会听到火车呼啸而过。有一位南方的同学说,每次听到火车汽笛声,就会格外想家。火车带走旅行的人,也带走无尽的乡愁。“一位火车司机的半生”,大概也是司机独坐在寂寥而喧嚷的机车里时,被悠长的汽笛声引发的乡思乡愁吧?

他写儿时的小学校、曾经最喜欢的老师,孩童出于连自己都捉摸不透的古怪心思而故意捉弄过的姑娘,有点朦胧的好感却终究未能走近只留下淡淡遗憾的旧时同学,乡村里被生活一点点压垮的少年;写农田里庄稼的灌溉,农忙的紧张情景,乡下手艺人和小作坊的谋生之道、生意人的买卖和原则;写家里养的具有君子风范的狗,和小时候养肥了过年的猪;写童年捞鱼、照黄鳝,挤在人家窗口蹭电视看、在野外看露天电影,春节热热闹闹备年货,挨家挨户忍着白眼给人家贴门神;写乡村泥泞的道路,热闹的市场,临街的台球室,村里翻新重盖的楼房、被填平的池塘和通过治理恢复清澈的河道。

他写求学的经历,从父母的殷切期盼到拿到录取通知书,再到登上火车开启一段新的人生,遇到生命中影响最深的人和事。他写家乡的亲人,年迈的奶奶、勤劳的母亲,逐一回忆他们留下的生命印迹。那些平淡朴实的生活,就像脚下的大地一般坚实,又像乡村的人们一样沉默而坚韧,他们用自己独有的方式,细细咀嚼着生活的滋味。

上个世纪长大的孩子,从乡村走向城市,见证了乡村的变化,也学会了用归来者的眼光去打量它、思索它的变化。谁没有过童年?谁不曾有过关于旧时乡村的记忆?谁不曾在泥泞的土路上冒雨前行?谁不曾为身边人们的故事感喟、唏嘘?经历过这一切,有着共同记忆的一群人,又有谁不会被这些文字勾起记忆深处的画面,唤起浓浓的乡愁?

这位“火车司机”不徐不疾地将那些点滴的记忆捡拾、串联起来,像蜿蜒前行的火车一般,带领读者穿透岁月的迷雾,重寻旧日的足迹。他带着怜悯,怀抱深情,注视着这片辽阔大地上的人和事。在其笔端,一切都是那么自然地展开,就像阳光照着麦穗、微风拂过柳梢、河水流过桥头。

遗憾的是,关于火车司机生涯的讲述并不多,更多只是对作者身份的界定。期待后面会有更多“火车”的内容吧。

《大地往事》读后感(四):大地与故乡

徐三保的《大地往事》由华龄出版社出版,是有关一个火车司机的半生,是有关一个出生在农村的人的乡村记忆。两条主线贯穿了徐三保的一生,人和物都随着生活巨流而发生着变迁,由蒸汽机到内燃机、由离开农村到回望农村,在自己的生命体验中,这些文字成为他记忆中的某些烙印,时间越久,记忆越清晰。

《大地往事》可以被看作是作者自己的私人写作,无论在内容上还是文体上,作者似乎都无意于去雕琢,而是自由发挥。对读者来说,这种平和的自由写作最能体现作者当时写作的精神状态和思想。因此,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有一种听写作者娓娓道来的感觉,就像是他坐在你旁边,跟你念叨自己的故乡还有自己的半生火车生涯。这种写作的松弛状态使得这本书、这些文字有一种独特的文学价值。

作品分“少年心”“亲人们”和“街坊们”三部分内容,读者阅读每部分内容的时候会发现,作者将两条叙述的主线穿插其中,无论是谈人、谈物、谈事、谈经历,所到之处,都是自己所经历的生命的考验,这种关注个体和自我,其实质是在探寻一种最原始、最根本的生命感受,由此而显现出平淡且深沉的审美境界,读来有一种洗尽铅华之后的耐人回味之感,充满着平凡人于平凡的世界中质朴的哲学意蕴。平淡的文字、安静的语调,叙述的都是一个个普通的人、平凡的事,少年时的方老师、记忆中的鸬鹚、寒冬里的新年、自己家的猪、“我”的父亲母亲、算命的二伯父、走街串巷的剃头匠,等等,在读这些文字的时候,我们能够看到这些平凡人身上的一种良善,他们从不激情澎湃,他们也不热血沸腾,他们遵照着生活本身的逻辑生活着,但就是这些平凡而质朴的存在在作者记忆中的人和事,不仅留给了作者时时去回味,回想,也同时给了读者以淡泊和恬静的生命体验。

我认为这是一部比较不错的文学修养之书,它朴素且有力,深沉而厚重,不做作,不矫情,平静舒缓的叙述语调,呈现了一个又一个细节,一件又一件小事,总留有让读者回味的空间,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写作者的真诚,这一点特别难能可贵,就是这样的一种写作风格让读者不知不觉间进入了作者所叙述的审美空间当中,它的如倾如诉,如叙家常,内在而含蓄地诠释了自己对大地和故乡的一种深沉的爱和眷恋,这是这本说所涵盖的最有力量的一点。

《大地往事》读后感(五):日升月落,复沓有歌,乡土是永远的精神家园

中国人自古以来都对土地有着浓厚的情感,我们生于这片土地,长于这片土地,怀念这片土地。 其实我们怀念的并不仅仅是周围的环境,更是那回不去的时光,那日升月落,复沓有歌的乡土生活。 今天给大家推荐一本适合在闲适的午后阅读的一本小书,一起回望山川草木,回归四季田园生活。 书名| 《大地往事》 作者| 徐三保 出版| 华龄出版社 这本书是作者徐三保的亲身经历,徐三保的半生都与铁路有关,做了半生的火车司机。当他也不是一开始就热爱工作的。 年轻的徐三保怀揣着青春的梦想当上了机车乘务员,刚上班时还是蒸汽机车,需要一锹一锹的网炉膛里扔煤。 但刚去上班首先要学的却是站稳,直到跟车跑半个多月后,徐三保才能站稳并开始在师傅的带领下手把手学习烧火。 学了一段时间后,第一次独立铲煤的徐三保没有得到师傅的表扬,还受到了一顿奚落,望着自己磨满了血泡的双手,又长满老茧的双手,想着自己自不起的腰。他甚至想要放弃,回家种田! 夏季炎热再加上火炉的炙烤,让不断汗湿的衣服干了又湿,湿了又干,直到结了一层白色的盐花;冬季寒风呼啸,半夜被叫醒出车,“嘎几嘎几”的踩雪声让他感受到无尽的孤寂…… 由于蒸汽机车烧煤,产生灰尘,当时有一句顺口溜就是对蒸汽机乘务员下班形象的真实写照:“远看像个要饭的,近看像个收破烂的,仔细一看才知道是机务段的”。 乡土生活最不缺的就是玩乐,贴财神、照黄鳝、捉鱼、看甘蔗、放水……但那些欢乐的时光终随着时间慢慢流逝,从鲜活的彩色褪成了黑白记忆……滋养了我们童年的故乡啊,却总是再梦李渐渐模糊缥缈,吸引着在外漂泊游子的思念。 作者用朴实通俗的语言带我们回到了乡土生活的纯真,你的记忆中是否也有这样一段朴实的乡土记忆? 让我们一起寻一个宁静的午后,做在书桌前,寻访乡土记忆,伴着日升月落回到旧时的儿时吧~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