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书见 ·第三季》读后感锦集

《书见 ·第三季》读后感锦集

《书见 ·第三季》是一本由雅倩 / 孙谦著作,金城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78.00元,页数:32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书见 ·第三季》读后感(一):《书见》第三季

因为一间书店爱上一座城,还是有这间书店更爱这座城市?每个城市都有属于自己的书店,我们逛书店时,很少会知道书店背后的故事,触及书店的灵魂,而《书见》就给了这个可能,让读者有未见其店先触其灵魂的可能,或者见店后触,无论哪一种方式,都是好的~24个书店,24个灵魂,挑书一直喜欢先摸再买,看书也喜欢纸质的触感,这只有书店能带给,相信不少人都喜欢这种方式,这也从另一方面说了书店会一直在~《书见》不单单是书店的经营案例,书店主理人的故事,《书见》的背后是一个一个闪着光的星星,一家店经营至今,靠着是书店工作者的热爱~最打动我的是遇见书房,无事此静坐,有福方读书,不同于商场里面的大书店,遇见书房小小一间,就像自己家的书房,如果你去过,或者你看到书里面关于这个书屋的照片,你一定会喜欢的~,没事就来呗,来看看书,越看书越有福气~希望从《书见》开始,去喜欢看书,去喜欢书店,如果你所在的城市刚好有《书见》里的书店~去逛逛呗~用书里的话说“在不经意间和某本你正需要却不知道书名的书不期而遇,像一场浪漫的邂逅,一见钟情买下,然后一往情深地读她千遍也不厌倦”。

《书见 ·第三季》读后感(二):前言

距离《书见》第二季出版,已经过去三年多了。在这三年中,我们每个人都经历了太多。然而无论如何,生活总要继续。就在我们认为最艰难的三年中,同样也有很多新的实体书店涌现。

也许,在“后疫情”时代,更要重新审视书店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意义。回想那些不得不足不出户的日子里,我们开始怀念曾经在书店里的“公共生活”,线上的各种分享会似乎总是不如面对面交流,能给人带来真实的力量。而在面对精神痛苦的时刻,书籍也因此成为了更多人的良药。想到这里,真的不知是喜还是悲。

2023是《中国独立书店漫游指南》出版十周年,这是我的第一本书。如今,当初向我邀约书稿的前辈老师,已经选择了另外一种更加隐世的生活方式。感谢他最初的信任和支持,同时,让我对不同的人生选择有了更多的思考。也正是从这本书开始,我一直想用自己的方式,为书店行业尽一份力量。试图用更多的表现行式,把书店的不同面貌呈现给喜爱书店,想更多了解书店的读者们。

2023年也是我的本命年,而上一个本命年,我还是一个刚刚进入书业的懵懂新人。后来的日子,无论是求学还是生活,有幸还总是围绕着书籍展开。

在《书见》系列已经出版的三本书,所收录的84家书店中,大部分店主是我这12年来熟悉的朋友。然而,当我第一次看到他们关于自己书店的文字时,还是会触及我心底。通过文字,我读到了许多不了解的故事细节,以及每一个决定背后的思量。而这些已经不仅仅是关乎一家书店,而更是关乎人生的抉择。

能够完成《书见》第三季,要感谢每一家参与组稿的书店的支持,感谢孙谦和书萌团队,感谢责任编辑雷燕青,感谢金城出版社,感谢所有在组稿过程中给予我帮助的朋友们,以及读者朋友们对前两季提出的宝贵意见和建议。正是因为有你们,我才有信心把《书见》系列继续做下去。

经过这些年,我开始明白,有些事情的确是因为热爱而坚持,也更是因为坚持所以更加热爱。

《书见 ·第三季》读后感(三):坚如磐石的热爱

国庆回了趟北方的家,那是一个十九线的小县城。一天晚上和小学五年级的侄子在屋外的门槛边上坐着聊天。妈告诉我,这小子痴迷看书,放学回家作业也不做就捧着书看,晚上熄灯后,还偷摸点着小台灯窝在被子里啃书。我好奇,就问这小子看些什么,他告诉我说什么都看,爱看历史、自然、小说。胡乱聊了一通,周天子、曾侯乙、玄武门之变的细节,他都能跟你讲个七七八八,虽然结结巴巴,讲的时候仰头望天、眼珠子一咕噜背书的滑稽感。这个小县城里,除了新华书店和出售教辅的书店外,好像没有什么书店了。我在想,如果有几间独立书店,能在这个小县城生长扎根的话,也许过两年回家时,那小子蹦出来的历史知识没准能问懵我和他叔叔。

初中时就想长大后能开一家书店。随着岁数的增长,对世界的好奇也在偷偷蔓延。于是贪婪地想从书里刨出些什么,来喂养那些爬了一墙的壁虎草似的、盘根错节的求知欲。于是,我离书店越来越近:向往它,经过它,走进它,观察它,到尝试研究它。兜转辗转,在一位前辈的推荐下,读了《书见》。从第一季到现在的第三季,南南北北的书店人,分享了84个书店故事,图文并茂地绘了一幅独立书店漫游地图。

《书见》第三季,仍然采用一店一人的叙事方式,编者在21个城市选择了24个独立书店,由每个店主来讲述书店的故事。每篇故事前后都附有美丽的书店照片,以及书店独特的印章。内容围绕书店,既有店主比较私人的生活经历,也有书店里五颜六色的故事,以及书店经营的经验分享。开店的乐趣,动人的故事,艰难的生存挣扎,务实的经营思考,感性的、理性的,书中都能读到,文字真实温暖。

在翻阅这本书时,我每看完一个书店人的讲述,都会在书封背面找到讲述人的照片,想看看故事背后的面孔,仿佛要从这些面孔里,窥探些什么似的。在此之前,我身边并没有熟识的、经营书店的朋友。只在《书店日记》中见识过“毒舌”店主肖恩,和逛书店时常常都很友善的店员。读完这些文字后,书店老板的形象好像从简笔画被染成了色泽饱满的油画,真实、平淡、不太功利——我脑袋里条件反射出这几个词儿。这是真实的阅读感受。

以书店为伴的生活,这是从书里读到的另一点东西。从一档播客变身而来的野山书店,一周只卖一本书的一書书店,从室外书摊开到室内的雪山书集,为了写毕业论文而开的野百合书店,被主理人玩“坏”的无艺术书店……24种书店生活,都在努力张罗一件事:让书店活下去,一直活着,而且还能活的不错。这可能跟如我这般读者想象中的书店生活有些不同:坐在窗前晒太阳看自己喜欢的书,和阅读趣味相投的书友谈天说地……美妙的故事也许依然会发生,只是,同样会发生的还有选品、在中间商的仓库中大浪淘书、策划活动、社群、导流、想方设法邀请嘉宾、活动没人来怎么办……这些加在一起,也许才是真实的书店生活。用书中序言里的一句话说,“这本书也许会‘劝退’你,但也可能让你更加坚定自己的选择。”我想,这也是这本书的好处之一:让你趴近看你热爱的东西,让热爱变得清晰。

《书见》第三季的副标题是,需要书店的24个理由,从中我们也许能读出一些隐语。现在,让一家实体书店持续健康地存活,已经变成一件颇不容易的事。书店的经营者也在发问和思考,在技术、商业形态进化的路上,实体书店要如何改变,才能迎上变化、健康地存活?这本书的开篇序言便做了直言不讳的、真诚、务实的讨论。24个书店有的在疫情前开业,有的开在疫情中,有的在疫情后诞生,还有的是经历十几个春秋的老书店。24位店主的分享中,也呈现了颇多理性的思考。始于热爱而不囿于情怀,书店也是生意,开书店当然需要赚钱,如此才能长久。当如我这般喜爱书店的读者,读到书中丰富、详实的独立书店经营经验与案例时,坦率地说,是十分喜欢的,一是受用,二是为店主真诚、慷慨的分享感动。

“因为疫情,时间过得很漫长,我常常把账本拿出来盘算一番。以2022年整年计,‘悄咪咪’地发现,截至11月20日,我已经把这一年需要的员工工资、物业费、水电费和房租都赚回来了。还有一个多月的时间,可以为自己赚点钱。”野百合书店的店主写到。

他们说,美好的事物,你趴近看也许就不那么美好了。我以为,如果看清它后,你依然热爱它,这种罗曼·罗兰式的英雄主义,便是一种坚如磐石的、清醒的热爱。书中的24种书店人生,也许讲的就是这件事。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