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移动云朵的人》经典读后感有感

《移动云朵的人》经典读后感有感

《移动云朵的人》是一本由[哥伦比亚]英格里德·罗哈斯·孔特雷拉斯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9,页数:36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移动云朵的人》读后感(一):魔幻现实主义回忆录

很长一段时间里,魔幻现实主义是人们对拉美文学的简称,在那些光怪陆离的世界里,人们过着低迷、混乱、孤寂的生活,这种状态持续了一代又一代,进而使得拉美人民的心灵与世隔绝,而不被世界人民理解,就像马尔克斯在《百年孤独》里所描述的那样。今天我要介绍的是哥伦比亚女作家英格里德·罗哈斯·孔特雷拉斯的最新作品《移动云朵的人》,一步同样带着浓厚魔幻现实主义风采的拉美文学作品。

孔特雷拉斯在哥伦比亚波哥大出生长大,14岁时,孔特雷拉斯一家因游击战和毒品战被迫离开哥伦比亚,9年后,她在芝加哥遭遇一场事故,导致失忆8周,但在家人的帮助下,她慢慢恢复了记忆。通过失忆症,孔特雷拉斯通灵的能力也得到了觉醒。在本书中,她从祖父——一位能够预测未来、治愈疾病和改变天气的巫医的故事开始讲述,故事时间不断跳跃,从1984年到2007年,再到1993年,再回到殖民时代。

这是一本充满魔法的回忆录,作者用极为精致的哲学笔调,围绕家族历史,将殖民史、个人叙事,和魔法纺成了一张网。这传承既联合又分离了她哥伦比亚的家人。本书糅合回忆与历史,其中蕴藏的是拉丁美洲被殖民的历史和拉丁美洲动荡的社会现实。在哥伦比亚动荡的社会中长大后移居美国的英格里德更能体会到西方殖民给拉丁美洲带来的苦难,和西方主导的话语体系对拉丁美洲传统文化的侵蚀。

《移动云朵的人》读后感(二):讲故事的人(短评写不下了

好好看,反殖民主义的视角和女性视角呈现得有力且自然,比很多民族志过瘾多了()。

巫医的“天赋”长久以来是不可言说的“秘密”,并没有直接传承给妈妈和我,但失忆的经历却让我们拥有了通灵和占卜的能力,让秘密在我们身上显现。它不可言说,是因为它诉说着主流想要消灭的另一种历史。我们是“第三种人”,是暴力的产物(入侵者侵犯女人生下的),在失忆前,“羞耻曾是我建造自己的奠基性情感”。

妈妈是极其叛逆的女人,并将反抗教给了我,将故事讲给了我。讲故事是占卜时的责任,因为人们不想要直接的真相,真相包含着暴力(无法收回、无法忘却),要把真相藏在故事的背景里。故事也是巫医们治愈病人的方式,就像妈妈说的,我们在故事方面富有。我们经受过的、实存的暴力和创伤无法解释,但同样经历过深渊的巫医提供语境和故事,不可言说之事在鬼魂叙事这样的故事中,让我们得以记住。

当我失忆时,掌权者的叙事消失了,流散状态下成为“秘密”的故事得以重述的空间出现了,羞耻消失了,“我所拥有的就是我所缘起的那些故事”,新故事的创造开始了。暴力可以抹去很多,有时我们的传承不可避免地成为虚无,但“我们并不是什么都没握住”。我没做成外公或妈妈那样的巫医,但我把这些经历和故事写下来,这样的写作是一种传承、一种抵抗,也是新的故事的创造。就像致谢中的最后一句:“尤其要感谢我的母亲,是她给我讲故事,通过给我讲故事,教会我如何生活。”

《移动云朵的人》读后感(三):迷信与理性的距离

我妈低声坦诚道:“这么多年来,我学到的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没人想要真相,每个人都只想听故事。”——《移动云朵的人》英格里德·罗哈斯 诚如作者在致谢里坦诚说的“这本书很难写”,对读者而言,这本书同样很难评,如果我们不能将自己代入到作者的成长经历,乃至她所属的群体的历史中,就会被她发散性的叙述迷惑,或者认为她在利用各种隐喻故弄玄虚。 在叙述的起始,罗哈斯就说到自己因为一次事故导致有八周短暂性的失忆。我想象,如果自己失忆,忘记了自己是谁,会慌乱吧,尤其是那些通过数十年的学习,累积起来的认知,忽然想不起来了,那也太恐怖了。但是,罗哈斯却说那段时间是她最为轻松的时间,回归一种“白板”的状态,让她得以塑造自己。 接着通过她恢复记忆后的叙述,我们终于知道为什么失忆不但没让她恐慌,反而让她安心。因为她从小就背负着多重羞辱,一是自己梅斯蒂索人的身份,二是作为落后文化中的女人,三是外公和母亲的巫医身份,并且又处于哥伦比亚内乱不断,毒品和绑架层出不穷的年代。在家人们历经千辛万苦逃到美国后,虽然人身安全是有了,但不得不压抑所有身世,因为那些与西方文明不符,与现代理性不符,与美国梦不符。 这本书,我认为不能轻描淡写地归为某人的家族史,而是一次正视自己的出身,唤起文化自尊心的努力尝试。 而且,通过哈罗斯对外公和母亲作为巫医行医过程的描述,也揭示了现代理性在破除迷信的同时,其实也削弱了一个人内在的道德规训。就像《草中鸽》中所写:“技术造了精神的反,技术,精神的孩子,那莽撞的、堕落的、爱恶作剧的、冷漠麻木的后代。”不相信地狱了,才会简单地把“没有犯法”当成是“好人”的条件,“良心”和“精神”成了空洞的词。 和《要命还是要灵魂》中讨论的问题一样,“我们没有看见世界的原貌,只在世界中看见自己。”只有数学计算不出人心,只有人心就会衍生愚昧,面见世间所有物不是为了用这个否认那个,而是为了——借作者所言——“是要通往丰盈,并不是要将往昔抛于脑后,将自我分割成好与坏,而是在废墟之中开一条通路。”

《移动云朵的人》读后感(四):巫医与魔幻主义的拉美往事

拉美,总是一个充满了魔幻色彩的词汇。潮湿的雨林气候,神秘的传统仪式,被打破的灿烂文明,巨大的贫富差距,在当代与过去之间徘徊的身份,种族认同等等,这些都是构成拉美的元素。

魔幻现实这个词,或许就是从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开始的。而这个词一直和拉美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因为就像是这本《移动云朵的人》封面上所写的那样,魔幻现实主义,就是我们的现实主义。在这本非虚构的回忆录中,充满了让人难以想象的现实。

巫医、鬼魂、预知、城市、逃亡、分身、乡下、身份,能够移动云彩的人。这些看似的不可思议,却是真实发生的。

实际上,在我看这本书的时候,很长一段时间我以为这是小说。直到每章后面都附有作者家庭的照片,才真的明白,原来这一切在地球的另一边都在发生。

同样的头部受伤,失意,由外祖父传到母亲,又传到作者的巫医天赋与巫医故事。外祖父可以预知未来,舅舅可以移动云朵,母亲可以分身两地,而作者可以看到不该存在这个时间的人。所有的一切就像是集体幻觉,但在拉美那个环境中,却显得如此自然。

在这自然中,就是我前面提到两次的身份。

整本书看似讲的是三代人,三代巫医与这个现实世界的关系。但在我看来,实际上这本书想讲述的是拉美被割裂的身份。

在这本书一开头,作者就讲述了她们有关身份尴尬的认知。她们不是白人,也不是土著。因为土著不是被白人杀了,就是与白人通婚。她们的皮肤颜色让她们进入白人阶层,但是她们也不属于黑人。她们如同幽灵般,在世间游荡寻找属于自己的位置。

她们有自己的传统,有自己的文化。但是在白人文化和全球化的冲击下,这些变得可笑,也变得人难以启齿。就像是她们的身份那样,曾经拉美文化中的核心之一巫医,如今却成了带来母亲耻辱的一部分。

世间的变化之快,让她们感到怀疑,也让她们疑惑。巫术与当代社会格格不入,而有着过去身份阴影,有着土著血统的她们,又如何与这个白人世界接洽呢?

这是整个拉美魔幻现实的起源,她们本身的文化被殖民文化破坏,但她们本人却又被排除在殖民者之外。她们的身份,她们的传统,她们的自我认同,都像是魔幻中的一切,不真实,却又像抓住些真实。

《移动云朵的人》读后感(五):天哪!非虚构,真有能移动云朵的人?

看本书标题,很多人可能会认为这是一种精神象征。然而,在哥伦比亚的山村,巫医却能真正移动得了云朵,为农民们解忧排难。

这不是想象,尽管内容非常让人惊奇与诧异,但却是一本非虚构文学。 是的,非虚构,读这本书时,你得时时提醒自己,这是非虚构的,魔幻才是拉丁美洲的现实! 书中讲述了三代巫医家庭的故事。外公能跟亡灵对话,占卜未来,也能呼风唤雨,治病救人。 及至他下葬的时候,还有许许多多人把写有自己愿望的清单放进他的棺木里。家人怕打扰他的灵魂安息曾竭力阻止,但也无济于事。 第二代巫医母亲,是外公所见过的比男人更像爷们儿的女人。一次意外之后,她失忆了。恢复后,她便能与guihun聊天,还能分身。天哪!书中写着明明母亲在楼下,可同一时间她还出现在楼上。真是不可思议。 第三代,就是我,原本我像其他人一样上学、谈恋爱。就因为我买了一条小黑裙,母亲曾强烈要求我扔掉小黑裙,可我并不做理会。于是,车祸发生了,我同母亲当年一样失忆了,在梦中被外公的的嘱托召唤……。 在读本书之前,我以为只有加西亚 马尔克斯那样富有想象力的作家才能写出魔幻现实主义的作品。虽然在马尔克斯的回忆录中,他也曾交待过关于guihun之类是受了外婆的影响,但给人的感觉就是老太太迷信。 然而这本书却让我更加了解了拉丁美洲的魔幻现实主义。当地人认为人的精神完全可以脱离肉体,并且以实物方式存在。巫师通过讲故事与推理,将求助者引导到发现真理的轨道上,让求助者自行找到了答案。 期望这些似真非幻的故事,能为深处困境的人们送上勇气与信念!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