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最后的故事》的读后感大全

《最后的故事》的读后感大全

《最后的故事》是一本由[波兰]奥尔加·托卡尔丘克著作,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2.00元,页数:29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最后的故事》读后感(一):回忆

曾经高中有读书分享会,语文老师叫我去作报告。当时正好读了奥尔加的白天的房子夜晚的房子,喜欢得不得了。费劲千辛万苦做完了演讲稿和ppt,突然老师告诉我不能上场了,因为时间安排或者有其他人的问题。这让我灰心丧气了好几天。然而临到活动当天,她又催促我去参加。我带着欣喜和怨恨,报告做得比其他人都好(我依稀记得,那是用约翰多恩的几首诗串联起来的报告主题,引用得最动人的话是奥尔加在太古时间前言说的“探寻我们在这个世界上和历史中存在的方式”)。报告结束,一个我已经遗忘的作者在一本我已经遗忘的书上给大家都签了名。两个月之后,奥尔加获奖的消息传来,我好像报复了那些自以为是的人、为这位伟大作者正名一样畅快。大学以后,我自己也有了写作的爱好,无论我看了多少书,而自从房子和时间两本之后的三年我都没再看过奥尔加了,对我的描写影响最大的还是她和她富有魔力的句子。

《最后的故事》读后感(二):最后的故事观后感

《最后的故事》是一部令人心碎的小说,作者通过细腻的叙述和深刻的情感描写,展现出人性的善恶、生死的无常以及时间的残酷。

小说主要讲述了一个家庭在面对绝症患者的离去时所经历的一切。作者通过多角度的叙述,展现了每个家庭成员在面对这个不可避免的现实时所表现出的情感和反应。尤其是患者的儿子,他的成长和人生轨迹与父亲的逐渐消逝交织在一起,展现了时间的无情和生命的短暂。

作者还通过对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的描绘,深刻地表现了亲情、友情、爱情之间的微妙关系,以及在面临生死时,人们所表现出的感情和行为。

小说虽然情感主导,但并不乏有思考性的部分。作者通过对病人生前的经历和思考,呼唤人们对于生命和时间的珍惜,同时也深刻反思了人性的弱点和缺陷,以及对于生命的深深敬畏。

总的来说,《最后的故事》是一部情感细腻、思考深刻的小说,读完之后不禁让人感慨生命的脆弱与无常,同时也让人对于人性和生命有了更为深刻的思考和认识。

《最后的故事》读后感(三):关于死亡有许多记忆

悲哀的情绪像雨季的水汽潜藏在物体内部,热带植物在喧嚷地生长,真实的雨水总是将落未落。永恒的太阳是现代性的太阳,它被比喻成粘贴在舞台布景上的羊毛制品,而不是某种明媚而温暖的东西被比作太阳。

这种形象是热带的,来自门拉达——宇宙的中心——或者太古。但是记忆不能隐瞒分毫。记忆是单薄的切片,在物体上寄存流动的时间,触摸起来却陌生而死寂。常常出现无法确定是梦境还是记忆的画面,空荡的城市、倒塌的楼房,在一幢战时是屠杀集中营的建筑里读大学,集体记忆吞没了个人记忆,就像扶梯和墙壁上保存了百年的枪弹孔远比建筑内部的触感更清晰更强烈。更容易攫住人的视线。

实际上这是欧洲的记忆,但是悲哀是世界的。最后的故事永远是先天就具有的毁灭因宣告胜利,死亡一寸一寸爬上物体的表面:先是日用品、然后是衣物,再然后是房屋,最后是人自己。还有一种情况,人死了,而物体们永存,就像被遗忘的原始的海洋,植物们随波荡漾,规律而和缓,没有谁在意一具突然出现的尸体——对于此在的遗忘也面临存在的消亡。

世界、关系和记忆一样,边界消解,一直倚靠某类人为的定义和目的奔向人为设定的方向。在后现代星星点点的碎片(就像碎掉的镜子一样莹莹反射着自然界影视灯的光亮)也可汇成集合,片段与片段、文字与文字遥相对应,一切像小时候的连线游戏那样轻松。

魔法女巫吹一口气,世界准备好铺陈在你面前。她一闭眼,所有的物质顷刻化为齑粉。

《最后的故事》读后感(四):奥尔加的神秘主义

本来在微读上写了读后感,但是因为托姐的书老是看不明白,想着豆瓣比我有经验的人多一些,想看更多人的评论所以把那篇读后感扔过来,希望能以此听听大家的想法吧。

托姐的书每次读完就想去翻论文把她的书嚼碎喂给我,结果根本没几篇hhh没办法犯不了懒,只能自己想办法咀嚼一下了。 读过拖姐好几本书了,她是这十几年得诺奖的作家里我最喜欢的一位,首先是她的语言特别加分,清新流畅地白描着事物,背后却有无数隐喻渗出,让人回味无穷。然后她也打破了我对东欧作家的刻板印象:“唉,奥斯维辛”,“唉,斯大林”……..我认为托姐的文字具有使命感,她要讨论的更加永恒且普世的问题,身体、死亡、旅行、这样的命题总是闪烁在她的文字中。以及她很重视自己的女性身份,常常以女性的视角观察这个世界,展现一种反叛于男性叙事传统的心像风景。 这本《最后的故事》不太好读,写作十分意识流。我感觉托姐希望用叙述本身去展现一种抽象的概念,比如她写死亡,她就会用描述这个人身体无穷的细节的缓慢转化,给读者营造一种消弭的“感受”,模模糊糊,隐隐若现,而不是用概括性强的议论去判定。第一部分的时间线不断来回切换,让人感到云里雾里,以此营造一种梦醒时分现实与回忆交错的状态,记忆从来不会像电影常常所展现的那样按照时间顺序从前往后依次闪回,记忆本身就是碎片,是如同芥子一般随机涌现消弭的:碎片贱唯一的联系就在某个方面能给人带来相同的感受。感受,是串联起托姐的文字的重要线索。 至于行文结构,托姐会使她笔下的万物产生联系———但她不打算把这种联系说明白,使之呈现一种“如联系”的感受。不像传统小说按照时间或者空间转换顺序叙事,甚至不打算像《百年孤独》那样把“世界原地打转”这样的逻辑说明白———我感觉托姐是认为万物间具有联系,且这种联系是不可知的,无法被人类真正认识的———从《太古》中对伊齐多尔因为无法把这个世界想透的忧伤以及上帝的八个时间梦呓般的描述:你感觉她说了什么,但是又没说什么————到云游里所有文段“星群”般的组织:你只知道它们都与身体和旅行相关,却思考许久全文的真正主旨(顺带一提,我对《云游》的理解是:移动的身体是神圣的)———托姐经常向读者展示她的这种观念,从这个角度来讲,托姐的确是一位“神秘主义者”。 说到底,看她的书不要老想着要“读懂”什么,而是要沉浸其中去品味她的语言本身。形而上的东西已经阉割语言太久了,真的太久了。

《最后的故事》读后感(五):最后的故事是什么?

托卡尔丘克用三个故事阐述了对死亡的不同看法 第三个故事叙述的好弱我不喜欢,我最爱第一个故事的叙述方式,喜欢第二个故事表达的主题。

第一个故事里女儿因为车祸进入了小村庄住下,它拿小白狗隐喻自己,最后狗死去了,那她也死去了,"伊达躺在路边,她觉得很累"作者最后用"她把头靠在方向盘上,把脸颊放在上面,然后如释重负地闭上眼睛"来结束此篇章。文章对死亡这样描写到:死亡无处不在,无所不能,它字一种温和的方式存在,就像一个无力的,渴望刺激的性无能的人,偷窥着,并贪婪的吞噬每一段被看到的时光。在伊达的眼里,死亡是一件很重要的事,任何他在意的人 事的死亡都会击垮她,她无法释怀,看淡人终会离去的事实。在失去双亲后,她才发现死去就跟我们活着时的生活一样无足亲重。她得慢慢接受,刷新自己对死亡的这个概念,才可以让伊达不那么痛苦。但是这个结果永远无法到来,并且我认为因为伊达无法接受这个观念而杀死了最后的自己。或许只有自己的死去才可以让她真正理解生和死一样无足轻重。

在这个故事里还了解到了媚俗艺术。"媚俗艺术是对真正经历过的,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发现的东西不假思索的,空洞的模仿。他是对情感的模仿,它挖掘基本的,原始的情绪,并用过于紧凑的内容来修饰它。任何为了唤起感情而假装不同的东西都是媚俗的。"模仿究竟是好是坏,这很难评价。在第一次尝试新东西的时候,我们都会模仿,因为这种方式最快,最直接,进步也是最大的。模仿别人的学习方式,模仿别人的相处之道……这何不为是一种媚俗艺术。但文中说的是它试图使用曾经创造过的形式进行次要的,重复的,屈从的创作。这里的它不知道指的是本人还是所有其他人,如果是所有其他人那这种媚俗艺术就无法避免,并会在这个世上加以推崇。

第二个故事里祖母对死亡的概念大有不同,他认为死亡是一个过程,他不是突然死去,死亡应该是慢慢的在身体里蔓延,而生命毫无遮挡地流逝。我说我喜欢第二个表达的主题,也就是说我认可以上的说法。我认为每一天都是新的自己,昨天早就停留在了昨天。所以祖母在书里总是问"人什么时候开始死去?"而祖母究竟在什么时候死去的呢?在和丈夫结婚的那一刻么?在背叛丈夫那一刻么?在和丈夫撒谎那一刻么?还是在顺从丈夫一起住在山顶 与世隔绝那一刻呢?而我觉得在每时每刻,每一个逆反祖母心理的那刻她都死了一次最后在丈夫死去那一刻,她复活了。

第三个故事是第三视角,距离很远我也没多喜欢没多大感受了

最后这本书还是给我带来了很大的启发的,前前后后看了一个多月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