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连枝苑》读后感1000字

《连枝苑》读后感1000字

《连枝苑》是一本由叶杨莉著作,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5.00,页数:335,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连枝苑》读后感(一):【荐书团】充满烟火气的书

以下为边看边写:

这个作者的内容是比较接地气的那种,充满了烟火气,关注的也是这个时代的年轻人关注的问题,也正是这个时代洪流中最突出的词语,房子。众所周知,中国的房子不只是房产那么简单,它还关乎很多问题,比如户口,户口也算是我国的一个特色,等于说从内部分化了一种地域的认同感,使得归属感这个问题变得很突出。房子还关乎下一代的前途,关乎家庭的安宁。这本书的主题就是围绕房子展开的,然后从各个侧面去写了关于房子的事情,每一个故事都让人产生共鸣。

《连枝苑》读后感(二):[豆瓣鉴书团]安居乐业,大城市小城市各有其优势

这本关于房子的书确实给了很多启发,但是我毕业两年来还没考虑过房子的事,毕竟是回老家五线小城市,熟悉的家人,高中三年上学的地方。 这几天岗位上发生了一些变动,原部门的人各自要各赴其职,又有了新的体验。两年的人际关系和工作节奏要重新适应,不过还好毕业以来不用担心房子,虽然借助在亲戚家里,都是两年来多次思考还是觉得是个最明智的选择。家和租房独住确实要有不同的感觉,虽然吵吵闹闹,但是很温馨很轻松,元旦那阵阳了自己独住了一周,把两种模式都深度体验了,有了体验才有了发言权。安居才能乐业,小城市和大城市体验不一样,也没有其他的感觉,但确实从这本书看到了新的东西,有了新的思考吧。

《连枝苑》读后感(三):【鉴书团】需要当代作家为这个时代的社畜们著书立传

几乎每一个年轻人,都能在这本书里多多少少地看到自己的影子。那些为考上“一中”打气的豪言壮语,那些在微信营销群发水果广告的话术,那些背负房贷的梦想,那些游走在大城市边缘的浮萍,都是这个时代的社畜们的写照。

为什么这个时代的年轻人过得这么苦闷?这不是某个个人的问题,不是年轻人的问题,是整个时代、整个社会的问题。人被颠倒了,被异化了,一方面自己不再是自己,是一个个去完成机器暂时不能完成的工作的人肉机器;另一方面别人也不再是别人,是一个个可能潜在的客户、可能被利用的资源。

但是这本书还远没有达到为这个时代的社畜们著书立传的文学高度,作者对她所描写的群体还没有那么的亲近,还没有那么的了解。这或许与她还没有长时间的成为其中一员有关。所以你会看到自己的模模糊糊的影子,但不那么完整,也不那么直击心灵。

《连枝苑》读后感(四):【鉴书团】在大城市的掌纹之中,房子的故事

《连枝苑》一书一共10故事,大多写在作者的学生时期。文笔清丽,也可以看到故事的技巧性,但是文本一长好像长途跋涉的力竭,无力发展,匆匆结尾。 这10个故事围绕着房子发生。《同舟》描绘着青年男女的合租生活;《砾县》探讨了城乡二元结构,提及令国人伤心失意愤懑的烂尾楼;《班达》都市的大学生困在欲望之中,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连枝苑》是我最喜欢一个故事,在现实中的提纯洗练,使这个故事令人悲伤。买房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一件大事。《不可一日无竹》写的是邻里关系,在钢筋水泥的都市人们对于公共空间接受和争论。 “窗外有车驶过,车影在天花板上拉起了一片斜影,斑驳流动,像水上的涟漪。房间空荡荡,又像已经填满了东西。不知过了多久,我才开口,声音有些颤抖,像是在水下说话,耳里有沉闷的回音。我说,我们没有掉队,我们不是在越过越好吗?”--《同舟》 希望每一个人在房子的故事中可以越过越好。

《连枝苑》读后感(五):专属于90后的“房子百态录”

这本书的出现其实算得上是刚刚好。

最近二十年来中国的房价暴涨主要是以下的几个节点:

1、2008年后,国家为对抗经济危机开启了金融宽松政策和大基建政策后,两年内全国房价基本翻番;

2、2014年到2017年,以深圳为起点的“供给侧改革”和“棚户区改造”带来的新的金融增量,导致全国的房价基本上又是翻倍起步;

3、2019年开始,大城市开启炒房潮,继续把房价推高,并在2020~2021年戛然而止,开启了原地下坠的新时代。

这本书的故事的时间点基本集中在第2个时间节点,背负着不得不逃离原生家庭的理由在他乡蜗居的年轻人、为了赶房价上涨前购房大打出手的情侣、鸽子笼时代的邻里矛盾,无一不是被“房子”这个导火索,撕扯着自我认同和价值矛盾。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