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无所乐观的希望》读后感1000字

《无所乐观的希望》读后感1000字

《无所乐观的希望》是一本由[英] 特里·伊格尔顿著作,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58.00,页数:219,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无所乐观的希望》读后感(一):时代的思想群像(无所乐观的希望版)

https://athenacool.wordpress.com/2023/05/05/%e6%97%b6%e4%bb%a3%e7%9a%84%e6%80%9d%e6%83%b3%e7%be%a4%e5%83%8f/

特里·伊格尔顿《无所乐观的希望》(新行思、艺文志eons,上海文艺出版社,钟远征译)

子扉我 2023年谷雨 季风异次元空间三世

原载风之回响RESONANCE微信2023年5月9日,发表时有改动

《无所乐观的希望》读后感(二):错译一例还是校对有误?

Yale University Press那一版P10,

best days为何在中文里译做“最好的道路”?

要不就是微信读书上传的译本有问题,要不就是翻译错误。

这本书的翻译太板正,没有伊格尔顿信手拈来的自由议论感,建议阅读原文。

BTW,提问一下为什么“i can do anything i want”要翻译成“己之所欲,无所不能”,搞这种古文也不符合作者精简的语言风格,直接说为所欲为不就行了?

前言里面的author为何要译为鄙人???伊格尔顿想说自己写得不严谨而已啊....

《无所乐观的希望》读后感(三):乐观主义与希望

“无所欢欣,唯雀跃于真理之艰”。

乐观主义者肯定无法代表拯救未来的希望,作者特里·伊格尔顿大一开头就表明了自己的观点。在他看来,乐观主义更关乎信念,而非希望,他们之所以对特定的处境保持乐观态度,是因为他们一向如此。“它基于这样一种看法,即世事都会朝向好的方面发展,而不是基于希望所蕴含的那种艰苦卓绝的承担。”

所以一切都很明朗了,专业的乐观主义并非一种美德,它只是一种性情,或者一种癖好,而不是如作者所描述的,通过深思或者自律的学习而获致的气质。它与理性无关,更确切的讲,它同悲观主义一样,只是宿命论的形态。

而真正的希望需要理性的支持,它需要被构建于现实之中。人们相信未来,恰是因为要想方设法去面对不堪至极的现实。

对于希望在整个人类发展历史中的作用,作者广泛列举了政治纲领、经济体制、生物学以及文学等等领域中天真的“乐观主义”与希望两个概念截然不同的效果。例如,小布什那种“基于信念”而非“基于现实”的政治,仅仅是一种心理上的撇清和道德上的逃避,远非真正改善现实情境的希望,而这种政治把戏更无法根除人们的不满支持其永久的狂热情绪。

以历史来讲,“相信历史进步,并不必然就是相信历史在向上攀升”,这也是乐观主义与希望截然不同的观念所在。希望的产生真是基于现实的残酷,人类制度的改善和文明的进步,也正是由于野蛮、不平等和贫困的激发。历史不仅仅是对人类进步的记载,它同样也是萦绕在世人头顶噩梦的描述。

希望并不总是和进步耦合。不同人群的希望会造成文明的割裂和历史的波折,唯一不变的就是永存的苦难。激励现代人为之奋斗的是先辈困难的记忆,给予现代人希望的正是过去的期望。

若要拥有真正的希望,就必须根植于当下;而不管人们对希望作何理解,它都不能与乐观主义划等号。它孕育于未完成的实事中,它源于欲望又远远超越欲望的匮乏;它经常被情绪所遮蔽,但永远脱胎为一种美德;希望是高尚而诚挚的,但它又运用于世俗和平凡中。

《无所乐观的希望》这本小书并不好读,但是作者关键的之处了乐观主义与希望截然不同之处。当前的全球动荡格局正在催发人们从混沌的状态中重新整理认识世界的思路,而如何面对这种新态势并选择自己的行为,需要从希望中汲取力量。

《无所乐观的希望》读后感(四):庸俗乐观主义批判与卡夫卡的秋千

印象中卡夫卡并不喜欢秋千。给科尔维尔的信中他说:“一种冰冷冷的感情转折使我难以接受,这种转变好像是在秋千架上,而不是在心中”;他以猴子的视角说,空中飞人荡秋千的表演是一种自负的动作,人类将这种举动称为自由,令猴捧腹大笑。秋千,在此处或许可被视为卡夫卡对庸俗乐观主义的指称,在旁观者看来,这份自由岌岌可危,随时可能下坠,而表演秋千艺术的人不仅对自己的处境毫不知情,还误以为自己拥有了飞翔的能力。当然,就算这种对卡夫卡的理解是可以说圆的,这份批判也并不十分新鲜。

真正/好的“希望”是什么,人们如何才能在绝望的人生中拥有希望?这些问题在本书中虽说也略有涉及,但并非其核心要旨。但在此我们也略行表态:一方面,从本体论的视角来说,希望是对无所谓之物的无限期开放的期许,只有空洞的希望才是不会被摧毁的希望。对于学者而言,希望就是理论总可以被反驳,提问总能够进行;对于浮士德而言,希望就是永远不会说出“真美啊!请停一停。”;对于婚姻与爱情而言,就是永远可以再爱下一个人。而另一方面,从日常语言学派的角度来说,希望是一种述行与祈愿的语词。“我希望有好结果”,这句话从口中说出,仅仅是想与“不希望事情有好结果”区分开来。

本作的核心目的还是批判庸俗乐观主义,伊格尔顿大体分为两种形式:保守的庸俗与突破的庸俗,并巧妙地融入在一句不太妙的话语中:“阿美和北朝是少数几个把乐观作为意识形态的国家”()保守的庸俗看不到现世与历史中的困难,拒绝改变。突破的庸俗又往往认为历史会让一切都变好的,因此必须一直改变,时刻加速。伊格尔顿认为这是信念取代了理性思考,也就是仍在姿态性的论域里,并在最后一章用莎士比亚的《李尔王》出发,讨论如何以希望对抗希望。我虽然不太认同这是信念取代了理性,(我大概认为这是被庸俗支配的乐观主义,与信念无涉,而与利益、盲从、逢迎、习惯关系更密切),但伊格尔顿对《李尔王》的评述却使得第四章超越了前几章如高射炮打蚊子一般的用力过猛,增添了几分洞见和深刻。

对于希望,伊格尔顿想到的是莎士比亚,我想到的则是卡夫卡的秋千。卡夫卡对“秋千人”更有意思的评判,并不来自对他们的无知之乐的训斥,而在于对他们忐忑不安的洞察。在《最初的痛苦》里,卡夫卡描绘了一位一直居于秋千之上的表演家,他本无忧无虑,生活于秋千之上,直到某一天他似乎猛地察觉到了自己的危险,于是他哭着提出自己的请求:“从今以后,为了我的表演,我必须要有两个秋千。”空中艺术家的哭泣是一种常识的揭露,但同时也是一种对现代性的颠覆,在后者的语境下,人们往往认为不安更倾向于意味着某种老练。而实际上,庸俗之人即使缺乏对生存状态的自觉,也依然难逃恐惧与焦虑的影响。这份隐晦的苦痛没有被凝结提炼为悲观主义的花朵,而是变成了弥散的不安,促使人做出更为滑稽可笑的举动。

“另一个秋千”,可能是对更高权力的追求、对亲近之人的控制、对下一种风潮的迷恋……总之,就是那些实际上完全无力解决真正问题,却占据了常人大多数心力的事物。但人们的眼泪与苦痛却并没有丧失其真实性,它们化作最初的皱纹,爬上空中艺术家光滑的脸颊。人们往往以为庸俗之人总是快乐的,因为他们被浮华遮蔽双眼,唯有深刻的洞见才能体察痛苦,而在卡夫卡的笔下,这份荒谬与滑稽的痛苦循环,往往被真实的肤浅之人占有。这种揭露与人们通常能想到的那些形式相比,似乎更为平和自然,也更为贴近真实。

《无所乐观的希望》读后感(五):保持希望,承认现实,正视未来

有时候面对生活的困难和挫折,人们常说要保持乐观的心态,要相信会有希望。作为一个乐观主义者,对特定的处境抱有乐观态度,相信未来一定会迎来属于自己的光明,事物都会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其实是一件好事。但是《无所乐观的希望》告诉我们,乐观主义者认为的这种观点并不是基于希望所蕴含的那种艰苦卓绝的承担。乐观是一种对世界的原发立场,有时候在道德的散光中,扭曲真相来让自己适应外界,常常忽略了许多。

乐观主义者更详细坏的事物会变成好的事物,现状不那么好,就一定有希望可以变成自己所期望的样子。哪怕自己现在所处的环境并不那么光明,但还是为了自己将要奔赴的目标,也依然能够让现实的缺憾寄托于未来的希望中。 那么对这种现象,我们常常就会觉得有希望,就说明再糟糕的事情,也有挽回的余地,也就相当于是保持乐观。鲁迅反抗绝望,曾说“绝望之于虚妄,正与希望相同”。古希腊人把希望视作祸害而非恩赐。欧里庇得斯把希望称作是对人的诅咒,人作为一种健忘的生物,压抑着过往希望的虚空去追逐那另一种诱人的镜花水月,在无尽的自我遗忘中制造独特的存在。

所以在另一种观点看来,希望也是一种对未来的盲目崇拜,把过往的丰富经历缩减为繁杂的勋章,降低当下徒劳的期待,听起来希望与绝望并没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希望让某种顺势疗法的方式去肯定多样的问题,对于悲伤或者绝望的事情保持希望,是隐瞒自我的情绪和意志。在追逐希望的过程中,似乎人类的主体价值也被贬低,对于不会实现或者很遥远的将来,不断将自身向前投掷。 人们也常常会说寄希望于某人或者寄希望于某件事情,也就是自己所期待的人或者事物不会辜负自己的祈求,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想要自己已经拥有的东西,或者有很大希望拥有的东西,如果有意愿去做某事,那么希望和信念之间也建立了一种联系,徒劳的希望并不是愚蠢,毫无道理的希望才是蠢事。

当把希望和欲望相比,希望就常显得非常“乐观”,希望还有一定程度的期待,可以从单一的对象转移到另外的对象身上,但不能沉浸在这种可怕的期待和悲哀的期望中。即便很多时候希望可能会被急迫、期盼等各种各样的情绪所遮蔽,但作为一种情感,希望中仍然饱含期待。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