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快乐影子之舞读后感锦集

快乐影子之舞读后感锦集

《快乐影子之舞》是一本由[加] 艾丽丝·门罗著作,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8.00元,页数:27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快乐影子之舞》读后感(一):剔出人物灵魂的骨架

通常来说,无论是类型还是非类型的文学作品都是很难以短篇的文字体量来承载细密深厚的思想的,我们甚至可以在很多中短篇作品中,看到那种作者试图做些什么却只能尴尬地将他们讲不明白的东西模糊又潦草地铺在纸面上并亟待读者努力辨析其中“深意”的无能。在这样的对比下,门罗的精准使得她的表达有一种让人心惊的优雅,这个“当代短篇小说大师”能够在有限的篇幅内通过细节的最大化来携领读者进入她所建构的生活场景之中——通常是小镇,不着声色地勾出人物鲜活立面,并直抵那种会被人有意无意淡忘掉的局促、自私,以及一种极软和的温情。

拣选两篇想说的最多的来聊一聊。

《办公室》的叙事很有意思,门罗铺垫了马利太太的疲倦神态,“她总是逆来顺受,身上散发着一股疲惫而忧心忡忡的气息,这说明她一生都在无微不至地关心着一个男人。而这个男人时而精力充沛,时而脾气乖戾,时而喜欢黏人。”其实已经暗示了这个房东会是一个矛盾的角色,然而马利先生出场时的热情可亲几乎能让所有人卸下心防,他总是坚持要让“我”租住写作更加愉快顺利,总是送礼,总是来“提供写作素材”,这时“我”终于有所察觉——这是一份裹挟着威胁的热情,他侵犯了边界,并无谓流露出对“女人”租房写作的天然不信任——而“我”外出租房正是因为身为“女人”无法将家和工作完全区分。多么漂亮的讽刺!

喜欢《红裙子》,则是出于非常切身的共鸣。青春期的女孩不愿意再穿妈妈亲手缝制的衣裙,门罗写“妈妈”专注于裁量时的姿态有多么不体面,实际上就是在写“我”的内心出于一种虚荣而不可得的自卑和局促有多么想要体面(并不是要昂贵的,而是想要和他人一样的)——“我想要我朋友朗妮从比尔的店里买来的那些衣服。”正文主要书写的舞会篇章也很精彩,充满了青春期特有的朦胧,但是最打动我的还是末尾,“我”结束了舞会,发现妈妈仍守候在厨房里昏昏欲睡却满脸期待着女儿回家会告诉她舞会上发生了什么——“我明白了自己肩负着一项多么神秘、多么沉重的职责——要快乐,我却差点搞砸了,且今后每次都有可能搞砸,而她永远不会知道。”

作为首作,《快乐影子之舞》里我最喜欢《红裙子》《那天的蝴蝶》和同名篇。整体上能看出门罗既关心社会议题,也有性别意识,并且对人内心深处的秘密有着绝佳的洞察,她的文字并不像表面那般温和无害,而且暗藏锋芒以剔出人物灵魂的骨架。

《快乐影子之舞》读后感(二):生活中的快乐就像一道影子

读完这本艾丽丝·门罗,我想也该歇歇脚了,门罗的作品总是从最平淡的生活开始,但是总能给你会心一击,你的不成熟的愿望、潜意识的想法、不想说出口的抱怨,都藏在书中每个短短的故事里,阅读就像找回自己秘密的过程,让人小心翼翼。

在《快乐影子之舞》里,门罗也延续了一贯的风格,她常常用小女孩的眼睛看这个世界,好像这样会更加清晰并深刻。事实也确是如此,有些荒唐的场景,或许会被成年人的眼睛接收到,但他们会将其合理化,一个未经世事的孩子,只会如实地记录一切。

生活中的快乐,或是其他任意一种情绪,都像影子一样,看似实体,却缺少面目,只有一个轮廓。《快乐影子之舞》里收录的故事有一个隐隐约约的故事线,比如做毛皮生意的父亲,有些高冷和善意的母亲,羞怯但内心丰富的孩子,好像每个故事都有相似的地方,但从不同的视角插入,故事就呈现出了全然不同的样子。

艾丽丝·门罗惯常会将平凡写出不一样的感觉,《办公室》一篇让人怀疑这就是门罗真实的生活演化而成的故事,充满了嘲讽。但更具震撼的还是《海岸之旅》,一个小镇商店里的故事,整个故事场景都没有脱离出这个商店,但突发的事件让人仿佛亲临了一场不得已而为之的成长,变化就在一瞬间发生了。

小说创作的重点大概就在于对于变化的掌控吧,在一个寻常的场景里——舞会、商店、派对、办公室,原来可以发生这么多变化,短短的时间里一些无意识的决定,可能就会让生活产生巨大的变化,又或是心态的转变,很多没能说出的话,其实都藏在行为当中。

真实的生活或许也是这样,我们在做决定的时候丝毫没有注意到,人生的走向就此改变,艾丽丝·门罗以轻描淡写的语气,重现了这样的场景,读到的时候我们才会发现,原来人生那些讲不清楚的变化,都来自这些冷静观察的日常。

《快乐影子之舞》读后感(三):诺奖得主成名作❗️一本书看透生活∽

“可我告诉你,这样的事情总在发生,唯一要做的就是继续前进,并且记住你并非唯一的一个。”

《沃克兄弟公司的牛仔》

在我看来,爸爸一直活得很自在。爸爸有份工作,是为沃克兄弟公司做推销。爸爸带着我和弟弟来到乡下推销,在车上他唱着自己编的一首歌“沃克兄弟公司的牛仔”,然后爸爸带着我们拜访了熟人,我们还跳了舞,一圈又一圈……父亲似乎潜藏着一段恋情。

《那天的蝴蝶》

迈拉·萨伊拉读六年级那一年,弟弟吉米萨伊拉刚读一年级。迈拉几乎没有时间和小伙伴们一起玩耍,因为她要照顾弟弟,说不定哪时她就要带弟弟回家换裤子。很久很久以后我发现迈拉已经很长一段时间没来学校了,原来她得了白血病。达林小姐打算召集班上的部分同学去医院给她过生日派对。那天病床前很热闹。

《明信片》

克莱尔去佛罗里达三周后我收到了他的明信片。明信片上“做个好姑娘。克莱尔。”后来,妈妈和我说克莱尔结婚了,在佛罗里达。我不相信,但报纸上的新闻证实了这一事实。在他离开以前我们仍在亲密接触,我想起了过往,我在等他的一个解释。

15个短篇,初读时内心异常烦躁,平淡的故事并没有让我内心掀起怎样的波澜。可渐渐的读完两三篇之后,我的内心归于平静,我沉浸在了故事里,再回头重读一遍时,我感受到了意境之美。作者门罗以不同寻常的视角,写尽平凡的生活。

生活也许一地鸡毛,充满遗憾、痛苦、悲哀、欢愉……但这恰恰是生活的奇妙之处。

《快乐影子之舞》读后感(四):《快乐影子之舞》:过去是回不去的旅程

【看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多看看】:

我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带这本《快乐影子之舞》回家,可能是因为豆瓣上那句推荐语“与青春中难以逃离的时刻和解”。 也或许在我心里,看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我想看见更多更广阔的人生吧。

【过去是回不去的旅程】:

第一篇小说《沃克兄弟公司的牛仔》,就给了我一个震撼,爸爸因为创业失败,当了沃克兄弟公司的推销员,走街串巷的推销产品,经常被人拒绝,偶尔倒霉还会被人泼尿轰出去。 那天妈妈为家中生计发愁,爸爸为了让妈妈休息一天,说带着2个孩子出去推销,让妈妈能好好在家休养,于是他带上2个孩子前往他推销的乡镇,为了在孩子们面前保持父亲的尊严,我拒绝让孩子们下车看他推销,只让他们在车上等着。一路推销,一路被拒绝,卖掉的东西很少,收获的难堪很多。于是他干脆驶离了城镇,前往他儿时的地方,见到了童年的朋友,一起忆从前,喝下午茶,听音乐,跳舞,无忧无忧,仿佛回到了过去,度过了他这段时间以来最开心的时光。 回程的路上,父亲很沉默,孩子们也默契得没有开口。

【人长大了反而是负累】:

在《闪亮的房子》里,住着脾气古怪、不喜与人打交道的老阿姨,她比现在搬过来的所有人都早存在这里,她的院子里养着各种家禽,种着各种蔬菜,就像一个自给自足的世外桃源,新搬来的人们,却嫌弃她的房子又脏又破又吵,影响了新建小区的房价,希望公投让政府把老人的房子拆走,建一条公路,除了我们的女主,其他所有人都签了同意,并署名。 故事的结局是没有结局,我们不知道老人的家还在不在,也不知道那条公路修了没修。 看到这里,我的拳头握紧又松开,因为我既然很能理解新搬来的人们,对于房价的痴迷,因为我也是这样的俗人,我家附近如果有个养鸡场,每天鸡屎臭、早上鸡叫的,还有那作者花了大篇幅描写,那脏兮兮的房子,我也会觉得有碍观瞻;但同时我也能共情老人,那是她活了一辈子的家,那是她养的鸡,她唯一谋生的工具,她没有多余的钱可以去修缮她的房子,她才是先来的那个,其他人有什么资格对她的私产指指点点,甚至强迫她搬迁。 就像一个难解的死局,作者给不了答案,我们也给不了。 end。

《快乐影子之舞》读后感(五):这么多荒诞的事,人生不就是这样?

“门罗写的是那些通常被称为普通人的人,但她展示的是在那个被称为“平凡”的拥挤空隙中可以容纳多少不平凡,她以智慧、同情心和惊人的感知力赋予人们的生活以非凡的尊严——实际上是救赎。”

——这是2013年门罗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颁奖辞

.

这本《快乐影子之舞》是门罗成名作、入门之选,获加拿大总督文学奖。收录了十五篇短篇小说。在这些故事中,门罗讲述了人在青春期的探索、亲密关系的真相和女性在生命中遭遇的各种隐秘的挫折。

门罗喜欢写女性,但笔下没带太强烈的女性主义色彩。她经常写小女孩的成长或者老太太的衰亡,那是很多人一生必有的经历。她能用一种几乎不带感情的传统现实主义写法,用一种很淡然的态度、很简朴的语言去掌握现实,或者那些不可能被掌握的现实。

在看《办公室》这篇小说时,开篇第一句,我就被吸引了。

“某天晚上,我在熨裙子的时候,我人生的解决方案突然跳进了我的脑海。”于是,这个家庭主妇跟丈夫说,她想在外面租间办公室写作。

读到这里,你应该会联想起弗吉尼亚·伍尔夫的《一间自己的房间》。对女人来说,家就是一个劳作的地方,她们渴望暂时摆脱家庭生活的负担去追求自我。

20 世纪50-60年代,如果一个女人不去做家务而去写作,这在加拿大一些比较偏僻的地方被认为很奇怪。

在《男孩和女孩》这篇小说中,讲述了一个小女孩在牧场长大,从小被当成男孩子抚养。这家人养殖狐狸,会给每只狐狸取名字天天呵护它们。

然而时候一到就剥它们的皮,卖给商人制作皮草。剥狐狸皮的场面相当恐怖,满屋子充盈着尸体的怪味,而小女孩居然觉得这是一种令人镇定的季节性的味道。

但是在得知爸爸要射杀家里其中一匹母马来喂养狐狸的似乎,却故意敞开门让马跑掉了。她以为自己会被惩罚,没想到爸爸在饭桌上笑话她到底是个女孩子,她没有反驳,心里想也许这是真的。

.

在《红裙子—1946》中,被这句话击中:“我明白了自己肩负着一项多么神秘、多么沉重的职责——要快乐,我却差点搞砸了。”

人生的确有太多难以理解的荒唐事,可是哪有那么多为什么呢?

门罗说:“一切都是非常神秘的,即便最平常的生活也不能被轻易解释清楚,而正是这一特质,才使得生活奇妙无穷。”

既然事实无法改变,何不试着和解?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