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造访星辰》读后感1000字

《造访星辰》读后感1000字

《造访星辰》是一本由江波 / 吕默默 / 万象峰年 / 凌晨 / 昼温 / 杨平 /著作,译林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69.00元,页数:449,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造访星辰》读后感(一):通向未来的征程

非常优秀的一个作品集,之前科幻圈一直有一条“潜规则”,就是作者为“xxx等著”的小说集一律不要买,因为这种短篇集除了封面写着的作者以外基本都是凑数的,但是这一本却并没有这样的“雷区”,每一篇小说都是非常优秀的,它们的作者也大多成名已久。 人们总是想要仰望星空,去“造访星辰”,而这一部《造访星辰》,所有作品都围绕走向星空的努力而展开,他们虽然风格各异,主题也不尽相同,但它们都表达了对于星辰大海的美好想象,以及对探索宇宙空间的夙愿,其中,还蕴含着中华民族独特的航天精神,这种航天精神,也将是中华文明精神内涵在太空时代的集中体现,只有拥有五千年中华文化的国家,才会拥有这样的精神。正因此,这些小说里的想象不再是漫无边际的空想,而成了基于现实对未来中国航天的推导,漫步茫茫宇宙,坐看群星璀璨,科幻拥有着连通历史、现在和未来的奇妙力量,从这种角度上来说,这些小说是急剧现实意义的小说。 21世纪,中国航天迅速发展,我们踏出了太空行走的步伐,让航天器踏入广寒宫的背面,使火星车在遥远的地方驰骋,送空间站环绕蓝色星球……也期待小说中涉及到的技术真正实现的那一天。 我们的征程是星辰大海。

《造访星辰》读后感(二):从扣问星辰到造访星辰

书名:造访星辰:飞往太空的中国故事 作者:江波 等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 以中国空间站为起点,江波、宝树等国内一线作家,书写“飞往太空的中国故事”。 - 2021年,一群科幻作家来到中科院空间技术中心,近距离参观,与航天工作者直面交流。之后,他们各抒胸臆,分别写下了航空航天题材的短篇科幻小说,这就是本书的来源。 - 11篇小说,开启征途 江波《命悬一线》 吕默默《言语》 万象峰年《湖风吹过广寒月》 凌晨《437火锅诞生记》 昼温《失重的语言》 杨平《地球的光环》 赵垒《外来者》 赵雪菲《密林之心》 房泽宇《摇篮曲》 宝树《我们的火星人》 苏莞雯《金鱼的颜色是太阳》 - 书中围绕空间站的云雾是智慧生命,长时间太空驻留将引发语言变迁,将废旧空间站改造为火锅店,火星河流边的宇航员奇遇…… - 吕默默《言语》 故事通过不停的嵌套、清醒,提供了背景,丰满了人物,这个觉醒的人工智能太可爱了。 - 万象峰年《湖风吹过广寒月》 从地球的自然到宇宙的自然,昆虫旅馆到广寒O号基地,诗意而有趣。 - 昼温《失重的语言》 角度独特,将失重和语言、理智和思维联系在一起。讲述人与人之间的故事。 - 凌晨《437火锅诞生记》 在太空旅行的人们,对于食物充满渴望,希望将火锅搬到太空中。 - 从屈原《天问》到张衡《灵宪》,叩问星辰,是中国人的浪漫传统。从神舟载人飞船到天宫空间站,造访星辰,是中国人当代征程。 - 书中将前沿的航空知识与绚烂诗意的东方想象完美融合。有畅想着未来中国空间站的种种可能,也有中国当代航天人的不懈追求。

《造访星辰》读后感(三):咱们真的能造空间站了

这本作品集里的故事都围绕着人类所实现过的最具野心的物件展开,或壮丽,或紧张,或诙谐,或深沉。它们恰如一个漂泊无定的空间站,在不可捉摸的深邃星空中飘荡,我们永远不知道下一站有怎样的精彩。

这其中,宝树《我们的火星人》给我印象极深。这篇故事不论情节编排,还是创意本身,都毫无疑问地是对《战神的后裔》在当今的一种回答。彼时,科幻作家们只能想象中国有了空间站之后会如何。如今,创作者们尽可以从中国航天在地球之外的真人真事挖掘灵感,热情地讨论更加“写实”的命题:因为我们真的能做到!这对于老一辈的薛印青而言,不真的像是一种平行世界吗?

因此我很惊喜地看到,围绕空间站这个关键词的创作不再只有宏伟的技术神话,严肃的人文警示。我们完全可以放松一点,像正儿八经地计划怎样在天上吃火锅一样,聊聊更生活化,更接近地面的事儿。谁说生活在地面上就没法触摸宇宙来着。

这个情形又有点让我想到中国科幻电影的当下。如果没有猜错,《流浪地球》应该是与《独行月球》使用了同一批月球基地的布景资源,讲出来的故事不能说完全不同,起码最终体验上相差极大。大场面拉满的小破球2的的确确让咱扬眉吐气,一声惊雷宣告咱们从此有了重工业电影。这很好。但是,一个通常认为成本可以不用太高的喜剧电影,也像模像样甚至说高度考究地搞了个太空基地,这更让人开心呀。

因为,咱们现在真的能造空间站了。

《造访星辰》读后感(四):【须叔试读】飞向太空

从嫦娥奔月,到屈原的《九问》,再到万户飞月,中华民族至始至终都在对太空充满好奇,孜孜不倦对太空进行探索和研究。新中国成立之后,东方红带着中国人民的期盼在无尽的轨道上播放着红色歌谣。对太空的敬畏和信仰,中国人民开始对太空研究加大力度,为了完成千百年来流淌在中国人民血脉里的追求,在科技和文化上都有所建树。《造访星辰》可以说在中国太空文学上建立了一个里程碑。

全书十一个故事,讲述了中国太空站的科幻故事,描绘了中国人对太空的向往之情,以及对古人追求的延申。

我虽然没看过《三体》,但看过《流浪地球》电影,属实让我震惊。渺渺星球里有着伟大的梦想。之后我就看了未来事务管理局的《未然的历史》和《未来往事》,感觉非常不错,于是就紧接着看《造访星辰》。《造访星辰》有很多脑洞很大的情节。

在《437火锅诞生记》中,作者凌晨把目光放在了“空间站驻留人员如何吃火锅”这一问题上,并最终通过小说人物之手巧妙解决,使太空站生活更加“接地气”;吕默默在《言语》中,直白呈现了长期驻留太空可能会对人类语言造成的影响,并由此展开,探讨关于“自我”的深刻命题;赵垒和宝树分别在《外来者》和《我们的火星人》中,设定了智慧生命的其他存在方式,在两篇小说中,智慧生命的形式并不相同,但都对与之互动的人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虽然《造访星辰》中的小说不能说篇篇都如刘慈欣老师写的那么精彩,但也达到引我入胜的水平,因为其中很多设定与想象会让我在阅读过程中会心一笑。

《造访星辰》读后感(五):其实是3.8分,四舍五入给个4星吧。

最喜欢《我们的火星人》,故事性完整,文笔成熟,剧情环环相扣,递进式层层揭开真相,读起来酣畅淋漓,同时也设置了伏笔,细节上开放式结局。要说缺点的话,剧情平(或者说保守?),缺乏亮点或创意,看了开头就能猜到后面。换句话说,它只是一篇科幻小说。这个作品能得高分,但也就是四平八稳的高分,少了让人眼前一亮或者拍案叫绝的震撼。

相比之下,《湖风吹过广寒月》《失重的语言》这两篇可能写得没前者那么好,但胜在“出挑”,它们提出了很多人没有设想过问题,比如近在咫尺却始终被人类被忽略的不同形态的“生命”,比如失重环境对语言交流产生的影响,进而会让人去思考这些随着技术发展人类可能将面临的问题,以及该如何未雨绸缪去应对解决甚至预防这些问题。我想,这就是科幻小说有别于其他小说的意义价值之一(甚至可以说是最重要的),亦或称之为“科幻小说的一种精神”。而这两篇小说恰恰把“科幻精神”体现出来了。这也是为何这两篇特别受我青睐的原因。

《金鱼的颜色是太阳》这篇,乍看是言情,但其中关于金鱼的利用是个亮点。宇宙是海,生物是鱼,在海中,改造后的金鱼成为了最有效的“帮手”,这何尝不是一个非常棒的研究方向。生物与科技向来是相辅相成的,科学与科技的发展进步,自然界的生物就是最好的老师和学习对象,人类什么时候才能放下自身傲慢,虚心地看一看周围的自然界,汲取其中的智慧并加以合理运用呢?

全书最让我失望的应该是江波那篇。感觉就不是他一贯风格。这篇《命悬一线》不长,却又很伟光正,但除了伟光正也就只有伟光正,除此之外我没看出别的(。它放在全书开篇,就好像红头文件的大标题,盖了个大帽,定下了基调,负责完自己负责的那部分“意义”之后,迈着正步退场,将主场交给后面的那些个作品。看完这篇后我曾一度怀疑江波是不是接下这约稿时不巧正好手上还在赶别的稿子,或者就是接下了什么zz任务,以至于写(或者赶)出这么篇作品。

如果只是冲着江波看这本书的,可能会大失所望。如果坚持看到了最后,或许还能拯救一下自己的失望。至少其中几篇还是很不错的。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