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玉山之巅读后感锦集

玉山之巅读后感锦集

《玉山之巅》是一本由朱怡芳著作,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 / 江苏美术出版社出版的555图书,本书定价:平装,页数:2022-7-1,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玉山之巅》读后感(一):解开密码才能读懂

看来作者分上下两部分有道理,真庞大。粗看是上下呼应的说为何坚定不移的信玉,有没有人怀疑我们学的玉文化历史?

这个提法很有必要,特别是如今的学术环境里教条、固守、模仿的东西太多,没啥思想和质疑。《玉山之巅》这名字看上去和质疑玉石历史没啥关系,读进去了就会发现,字字珠玑……

好多假设也不是不合理,书里说:历史记录或书写者的想象性叙事,并不等于当时、后世阅读或解读者的想象性构建,在文本意义的生产问题上,书写者和解读者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想象性信息生产。

看到作者对山海经里词句的逻辑分析时吓了一跳,可能我们真的忽略了里面的密码机关,被古人愚弄了都不知道。想起凯文凯利的《失控》《技术元素》里就说到有人类发展过程里技术体的几个生命阶段。有同感。《玉山之巅》里给出了三种密码表,用这个表解释《山海经》里的玉石,真的让人颠覆到怀疑人生。

原罪和救赎的说法很有深意。古代不是落后的,现代不是先进的,高科技要不要选择,选择什么,对什么有利,有没有道德才是关键。这本书里很多地方都看得到信念、伦理、价值意义的关键词,可能是作者用的密码。要说明什么,得仔细看完才晓得。

《玉山之巅》读后感(二):原来我们都误解了“玉”的意思

作者在开篇说:人类能够“想象”,这一能力是“真实”的。由于相信我们想象的、效法了自然之道的“社会生存法则”绝对存在的缘故,人类被隐去的历史、治玉手艺人的社会关系网络由此变成了不可见、不可真实记载或无法客观呈现的想象的历史。不同历史时期,人们在“玉”的叙事中所使用的概念、方式和情境的切换,慢慢地与“社会生存法则(政治包含在内)”共同促成玉之神秘化的人为传统,也因此,附会给玉的综合价值(人文的、经济的)越来越丰富甚至复杂。望文生义,“玉”所传递出的信息经历不断地误读,亦是必然。这种误读,既有选择性、故意的误读,也有无知的、无意的误读。那么,历史进程中作为“物”的“玉”和作为文字符号的“玉”,怎样不断地切换叙事呢?这一章就山海经中有关玉石造字、符号概念、能指与所指,以及当代人如何解读山海经等与玉石文化直接或间接相关的问题,结合人类学、叙事学、符号学的理论方法,提出技术遮蔽层面的假设和推理辨析。

你理解错了,为什么错?作者先假设存在过未知的文明。再用新宗教批判的观点讨论玉文化里有的不能解释的现象。一是《山海经》文本存在一个密码系统,二是前文字时代存在过高科技。其实用科技和文学叙事来探讨人类起源传说和创世神话的研究不是没有,不过作者的研究又强调的科技的伦理,是说要慎用高科技术,玉文化就可能就是高科技被列入禁忌巫术的一种。

作者对《山海经》的研究不同于已有的研究方法,挺新颖:“比较研究《山海经》的成书背景以及文本表述逻辑后,会发现《山海经》很可能采用了特殊的编码方式,遮蔽了一些其时的避讳或秘密信息,希望以怪异的文本符号流传而免遭被后世删除或遗忘。因而首先得要从《山海经》中提取释读的相关密码,以此重新破译“天书”被遮蔽的内容和意义。”

《玉山之巅》读后感(三):因为是朗读的本书,所以格外感叹

可以说是在第一时间拿到的本书,而且为了发到喜马拉雅,还是朗读的,所以格外仔细。

在各种文学体裁中,只有小说是可以虚构的,但很明显,本书并不是小说,但是“身为”一本中国艺术人类学研究丛书,作者却认为,一些甲骨文或金文可能是古代外星人高科技设备的描绘;“印第安人”是中国人的后裔,应该叫做‘殷第安人’;《山海经》及其他宗教典籍中“腾云驾雾”“登天入地”的描述,即为当时飞行器所喷射的烟雾;这看似荒谬的说法,却被作者用历史典籍中的证据,鞭辟着里的分析,以及鳌掷鲸吞的语句佐证。 大体读完后,我竟然信了。因为如果我们无法将作者的观点证伪,那么它就的确有真实存在的可能性。这不是颠覆科学,只是合理的想象。

当然,也不是所有人都能信,但并不妨碍增加一些“奇奇怪怪”的知识。比如关于“巫术”的另一种解释,他只是我们还未理解的新技术;还有在不知不觉中我们已经布下了结界,画地为界烧纸祭祀的正确方法;你还可以认识奇门遁甲秘笈大全中各种的大吉之相;玉器原始四象寰宇关也可以构建在立体坐标系中。在第三章第二节,作者收集了全世界最全的星座生辰石对照表,后来跟作者聊天才知道,为了和出版社抗争这不是封建迷信,还颇费一些周折。

本书的研究体系和语言逻辑都严重超越了我的知识范畴。支撑我能完成阅读的原因之一是因为作者是我的好朋友。在阅读过程中也是困难重重,首先很多字不认识,字会读了却不知道是啥意思,理解了意思之后却不知道在表达什么,大概理解了的作者表达之后惊叹道:这都行?!当然,归根结底还是因为我只是一名仅有本科学历的倔强青铜,还学的是理工科。但这并不妨碍我人菜瘾大。仅仅读完一半的时候便与作者进行了一次探讨,因为我从前三章中找出了17处我觉得不合理的地方,我还怀揣着从百度上收集下来的证据与作者开展了一次辩论,事实证明我还是太肤浅,作者耐心的为我一一解释,作者完胜。后来我发现作者著书的用心程度大大超乎了我的想象,文中大量的引用,是作者从古籍原文上拓下来的,书中星罗棋布的学科分支并不是一时兴起,实则是作者进行深入研究后的结论,她甚至可以清晰地记得每一项的页码。

一开始我以为谁会去读一本这样的学术类书籍,难道不困吗?若不是作者的朋友,我觉得我不会读一本叫做“墨山之巅”或者“砚山之巅”的书一样。然后我第二次发现了我的肤浅,直到我发现大量管作者所要签名赠书的读者,专业领域内,一些业玉人和治玉人,都是受众群体。

但是作为一名坚定的相信科学的唯物主义者,我还是在我擅长的物理领域内与作者开展了一场激烈的争辩。试图用现有科学理论战胜作者的合理想象。事实证明一个艺术学博士打败一个工科学士不需要用力,只需要一点智慧就够了。没有大胆的想象你的学科就很难发展,让人哑口无言。

君子比德于玉,作者研究与文化多年,或者受到这种神奇的石头的影响,作者如玉的品德也一直是我学习的榜样。虽有时玩笑,但她为人谦和智慧,对专业全力以赴,对学习一以贯之,这种精神也一直影响着我。我也很期待有一天,一个新的研究表明,本书竟然揣测对了一些历史,或者预测对了一些未来,然后它就火了。我也很期待作者下一本真正小说的问世,到时候再来写书评啦。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