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奔跑吧,爸爸读后感摘抄

奔跑吧,爸爸读后感摘抄

《奔跑吧,爸爸》是一本由[韩]金爱烂著作,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2.00元,页数:20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奔跑吧,爸爸》读后感(一):天才作者的绝妙文笔

这是我读金爱烂的第三本书。

如果说读前面两本《你的夏天还好吗》和《滔滔生活》时,我更多地关注内容本身,关注作者对

《奔跑吧,爸爸》读后感(二):一条来自水族馆的鱼

一如既往的她,一如既往的她的文字,就像一潭泥浆做成的锁链栓住了我的脚踝,我无力挣脱也没想要挣脱。对比起来,我认为这本书比你的夏天还好吗更加让人窒息,更加凝重、粘稠,几个关于父亲的故事,当然也不全是和父亲有关的故事,都是茫然若失的,都是患得患失的,都是永远看不到头的,被抛弃的孩子,孤独的孩子,不被理解的孩子,固执的孩子,当这些形象用金爱烂的文字展现出来无疑又生动了几分。 最喜欢的是那篇纸鱼,梦想轰然倒塌的一刻,我的文字化成碎屑与线条随风而逝,我的坚持,我的自尊无影无踪,我们终究会被现实打败之后一病不起。 读完她的书,真的要缓一缓,那种窒息感,压迫感,就像我住在玻璃罩里且一直伸出月光下的森林深处,我看得到风,看得到光,但是美好不属于我,一切溃烂的腐败的,才是我需要去忍受的,或许这真的和东亚的教育与社会有关系,也许我们都可以在这本书里找到自己。 而且神奇的是,我认为这本书有非常浓重的第三视角感觉,虽然叙述都是第一视角,可是你却有种社会局外人的感觉,我面对痛苦不喜不悲,情绪缓慢,后知后觉,我冷冷的看着发生的一切,想着我接下来该如何表演我的情绪度过接下来的人生。

《奔跑吧,爸爸》读后感(三):喜欢!!!

我的阅读感受是:

读的第三本金爱烂,喜欢! 比起《你的夏天还好吗?》和《滔滔生活》,可能会更喜欢这本《奔跑吧,爸爸》一点点。(不过反而对这本合集里的《奔跑吧,爸爸》这篇文章最无感……但不是金爱烂老师写的不好,而是我个人的情感倾向来说不喜欢。)

确实从看完后两部作品再翻回前的角度来说,是可以很明显看出金爱烂对文字与故事框架的掌控越来越娴熟、隐匿、游刃有余。

但我会更喜欢这本《奔跑吧,爸爸》的原因就是金爱烂在这本文集中显露出的、比起后期游刃有余的她而更显青涩的、还未完全学会将自身意识轻巧藏匿于故事背后的关于她的投影。我会觉得,我似乎能从这本书中读出更多关于金爱烂,这就是我更喜欢这本的浅薄的原因。

好喜欢《我去便利店》、好喜欢《她有失眠的理由》、好喜欢《永远的叙述人》、好喜欢那篇《纸鱼》。 且,虽仅读过三本金爱烂,但十分喜欢也十分感慨作为女性的金爱烂笔下以男性为第一人称视角的小说。是完全不同于男性作家笔下的女性视角的阅读感受。五味杂陈

一口气看了她笔下的几十个故事,我要去喘口气了!不过,真的很喜欢金爱烂!!!

《奔跑吧,爸爸》读后感(四):一个人的孤独,也是一个人的浪漫

有自由的时间就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呀,于是地铁上和饭后都在看小说。《我去便利店》里的女生小区门口有3个便利店,当这些每天都能见到的人主动来社交,问你是读什么大学什么专业,只会让社恐人感觉想逃避,后来常去的超市其实收银台很了解一个人呀,喝什么水,买什么样的食物,一个人独居,什么时候生理期等等,数据确实记录了一个人的生活轨迹,这样看觉得整个人暴露无遗。《她有失眠的理由》真是人间真实,从这个事情不自觉就想到那个事情,整晚整晚的换姿势,好不容易睡着之后又得马上起来。《纸鱼》是很浪漫的一篇,小时候被独自放在四面墙都是报纸糊住的家里的小孩,毕业后独自来到首尔,租住在一个阁楼,第一面墙的便条写阅读到的各种作者的想法,第二面墙的便条写自己成长的故事,第三面墙的便条写随意冒出来的句子,第四面墙的便条不知道写什么了,去工地上,听工友们的生活,在公交上听青春少年的交流,去公园听大爷之间的话,大妈之间的段子,第五面墙写自己想写的小说,最后只剩一句话没有写。在那个夜晚,便条就像鱼鳞一样,随风抖动,带来海沙。《不敲门的家》也是合租人士历历在目的时光,被隔出来出租的房间,每个人的声音都能被别人听到,每个人的生活又何尝不是相似?

《奔跑吧,爸爸》读后感(五):我们缺少心安理得保持冷漠的机会

书名来自收录的第一篇短篇:爸爸在三条时间线上奔跑:买避孕药回家见妈妈的路上;离开怀孕的妈妈的路上;砍伤前妻现任丈夫后的路上,最终死于车祸,之后“我”收到了同父异母的“家人”来信,得知他的死讯。“我”对妈妈起了恻隐之心,告诉她英文里是对她的爱意和歉疚,她感动了,“我”原谅了。

有三篇想要在脑海里温习的作品。

《她永远有失眠的理由》,生活中琐碎的一切犹如水沟上的垃圾从她身边经过,她的失眠有几万种理由。我们东亚人的好学生心态陷在身体里,每日钻出来指点,要理性谦虚、周到冷静、工作出色、打扮得体,于是每晚站在淋浴喷头前痛苦不堪,总是后悔、忍受、不甘但又拒绝辩解。

《我永远的叙述人》,我也同样讨厌同学,他们只会让我闷闷不乐,光是想到他们见过那段时期里我的样子,都让我难以忍受。我已经把过去扔到百慕大三角,也希望他们忘记我,仿佛我的出现就是为了离开。

《不敲门的家》,原来是我们的灵魂寄居在无人应答的空间里,它狭小偪仄,天花板就在头顶,灵魂嫌弃它就像我厌倦外部世界一样。

金爱烂不是女权主义作家,她写的东亚人,有男有女,但她的女性视角很明显,不妨碍我代入每一个故事。

喜欢她书里平静的冷漠感,偶尔我也想说上一句:我们不要再注视彼此的孤独吧。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