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与公牛一起奔跑读后感100字

与公牛一起奔跑读后感100字

《与公牛一起奔跑》是一本由瓦莱丽·海明威著作,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简裝本图书,本书定价:26.00元,页数:369,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与公牛一起奔跑》读后感(一):前半部更精彩

书的前半部——瓦莱丽与海明威一起的时光,相当精彩,笔法简洁,情感真挚而细腻;人物描写神准!

之后的章节明显感觉节奏仓促,罗列事件繁琐,眉毛胡子一把抓;

个人感觉对格里高利的描写有些单薄,虽然很深情;

整部书都带着伤痛,无论是海明威一家的悲剧,还是作者本人的悲情;字里行间你能感触的到,虽然瓦莱丽的笔锋是如此简练;

呵呵,是位很坚毅的女人;

《与公牛一起奔跑》读后感(二):无

这是一本日记般冗杂的书。记忆如此美艳日此沉重,不能一直背在身上。不是为了这样一种讲话的姿态,只是,她说,讲话的时候到了。

最初是因为遇见一篇文笔颇佳的推荐,于是非常想找来这本书。并且那时候,我迷恋海明威的劲头还没有过去,研学的资料收集也才刚刚开始。但一个月之后,一切都可能磨灭了光泽。我们在最初的时候总是看到表象及假象而已。虽然我们一直看到的都是表象和假象,因为总有更深的地方以未知的形式存在,但我们确在逐步迫近某个内核。

整本书中,她对人的情感总不及对事物的热爱来的强烈。不知道是因为个性使然,还是她对现实的一种掩饰和保护。我一点儿也不怀疑她那精彩的生活和积极的生活态度,虽然这些并没有完好地出现在她松散冗繁的文字里。最终恍惚想起,那篇推荐里所说的,这是一个出色的女人,关于一个伟人的一个侧面。但它也确实没说这是本好书来着。这是一次不完全坦诚的叙述。她说这是最悲伤的故事。我却不觉得。读者因为不能清晰见到那些情感,而失去了判别的能力。

海明威实在是个大男子主义者,对战争有种无比的热情,对激情有种肆意的追求,晚年对不能写作心存恐惧,家族有自杀史。

《与公牛一起奔跑》读后感(三):毁灭的前兆是狂欢

海明威晚年秘书所作,后来阴差阳错成了他的儿媳。其实是秘书本人自传,但人生真正展开的几次大转折点都和海明威家族有关。关于海明威本人的部分从他死之前三年在西班牙看斗牛写起,此时的海明威,刚得过诺贝尔大奖,却不能扑灭对自己作品存在价值的怀疑。瓦莱丽此时出现在海明威生活中,并伴随了他生命最后的几年时光,欧洲,非洲,美洲,西班牙斗牛自驾游,要我来起名,当然局外人语,会叫做《狂欢是毁灭的前兆》。作者很聪明,这聪明仿佛命运对十多年修道院禁闭生活的回报,让她出现在海明威拿诺贝尔奖后的风光岁月。而传媒人的敏感直觉又让她在海明威堕入消沉之前离去。

作为秘书她一同参与了海明威晚年的斗牛之旅和著名的60寿宴,能和海明威的现任妻子玛丽建立友谊。回到古巴之前,海明威甚至在信中称没有瓦莱丽的生活不值得去过。而早已融入美国式现代生活的瓦莱丽一边惶恐着文豪的爱,一边认为自己无时无刻不在希望抽身而去,她越努力赚取自由便越是演绎出更多的人事纠葛。最终,她在新闻里得知海明威的死讯,却在葬礼上认识并最终嫁给了格雷格,这是海明威最疏远的一个儿子。她慢慢的发现了这种被疏远给格雷格造成的性格烙印,或者这才是他被家族疏远的原因:心理分析法还没有普及的年代,家族里没有人能和一个偶尔暴露异装癖倾向的人和睦相处。而一个四十岁的中年男人想要隐藏和改变性格都是多么徒劳。作为三个孩子的父母,又身为一个大家族的成员,离婚后他们还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包括遗产和如何对作为名人之后的孩子进行教育。

并非所有的狂欢都是毁灭的前兆,但对于一个曾经以玩世的战士姿态在贵族和草原狮群面前出现的人来说,被动的填补绝不能长久。很难想象海明威能理解《河童旅行素描本》之类的东方旅行情调,他最后几年时光其实都在焦虑中度过,剩下的和他前几十年区别就不大了,寻找刺激,在人群中寻找关注,偶尔对别人的议论动肝火,更多时间都花在对别人解释自己的价值观上,那企图就像是要在思想上建立一个不容侵犯的小王国。但他对于生活中的异己所表现出的宽容态度让人钦佩。死前,这个极端自我的老头,敏锐地预感到焦虑过度的后果,与多年来所读过的评论完全不同,他最担心的竟是悉心构建起的无畏形象毁于隐私,在还没有完全失去清晰意识的日子里留下遗言,交代玛丽烧掉了大部分生前书信。而作为这件事的叙述者,瓦莱丽没有流露任何感情色彩。她的一生都交给了这个家族,她体会了太多的才华和才华带来的痛苦,于是行文也遮掩了。令我印象最深一节是格雷格完成变性手术后,瓦莱丽告诉自己的儿子,你们拥有一个想变成女人的父亲,并且已经变了。她能亲口告诉孩子,你们拥有一个女爸爸,却不能把真相告诉回忆录。和海明威毁掉的那些信一样,他们想要控制的东西之多,连回忆也包涵在内。

《与公牛一起奔跑》读后感(四):我们可以对公牛说不

1

一个热爱书籍和文字的灵秀女孩,——用今天的话来说,一个文学女青年,在她19岁的那年夏天,遇到当时已经60岁的海明威。虽然著名的硬汉作家已经垂垂老矣,但是情场浪子的作风宝刀未老,19岁的女孩仿若被冥冥中的神灵套上了童话中的红舞鞋,旋转,旋转,围着作家为轴心,旋转,旋转,再也转不出他巨大的阴影。

女孩在自己也垂垂老矣红颜不在的时候,回忆过往,她选了《与公牛一同奔跑》这个标题,命名自己的一生。与公牛一起奔跑,既是他的爱好,也是她的爱好,想来也是她与他打交道的感觉,高度眩晕,动人心魄,刺激,可是,危险。她的一生,至此被他完全覆盖。

写到这里,我不得不承认,用了一整晚时间阅读这本老妇的回忆,其实并不是对名不见经传的她感兴趣,也并不是对海明威的崇拜。海明威并不是一个符合我阅读趣味的作家。驱使我看下去的,其实是一种对名人隐私的窥视欲。阅读可以让我们减少很多文学女青年不切实际的幼稚幻想,减少我们自己犯错误的几率。

2

那些伟大的搞写作的男人们,对于每一个热爱文字的年轻女孩来说,其实都是潜在的毒药。

不错,他们在煌煌文学史上有显赫的声名,他们对文学的贡献举世共睹,他们惯会摇唇鼓舌,会花言巧语,会以自杀相威胁,会讲殉情故事。他们是最不可靠的情人,也是最坏的丈夫。就像海明威,在我们的印象里,他是一个走硬汉路线的大男人主义者,可是在面对美丽的少女时,他也像个最甜蜜浪漫的情人,会顺手拈一块鹅卵石或者一只金兔脚送她做幸运物;会在送她的书扉页上写下:请记住这个夏天和秋天我们所到过的每一个地方;会暗示要跟自己的第四任妻子离婚,永远和她在一起,甚至,生一个他们的女儿。

少女瓦莱丽一步步步入大师精心编织的情网中,如果不是大作家自己在年龄和抑郁的边缘走向崩溃,也许文坛又会多一段老夫少妻的佳话。

他杀死了自己,结束了没完没了的冒险生涯,以及,单方面挥别了没完没了的情爱纠葛。

3

瓦莱丽的生活并没有因为海明威的去世而重回正轨。

她在海明威的葬礼上认识了他的小儿子,这个儿子有着父亲的姓氏和父亲般男子气的硬派外貌,其实,他的内心远远比别人脆弱。海明威家族的自杀倾向在作家的小儿子身上表现为易性的癖好。他没完没了地偷妻子的衣服来穿,用妻子的化妆品,戴妻子的珠宝,像个顽童般的与妻子作对。在他们结婚20年以后,他终于选择去做彻底的变性手术,幻化为异性,从形式上扼杀了自己。

用一颗女性的心去揣测,我们也许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她嫁给他,其实是弥补没有在最恰当时候遇上大师海明威的遗憾。她的一生,早在她19岁的那年夏天,已经注定了这样的结局。

据说越来越多的人在号召禁止西班牙的奔牛活动,与公牛一起奔跑,这样刺激惊险的举动,为了保命起见,最好还是敬而远之。

作为凡俗女子的我们,在合上书页以后,最好问下自己:为了片刻的眩晕,是否值得搭上我们的一生?

《与公牛一起奔跑》读后感(五):我们可以对公牛说不

2006-3-10 星期五(Friday) 晴

1

一个热爱书籍和文字的灵秀女孩,——用今天的话来说,一个文学女青年,在她19岁的那年夏天,遇到当时已经60岁的海明威。虽然著名的硬汉作家已经垂垂老矣,但是情场浪子的作风宝刀未老,19岁的女孩仿若被冥冥中的神灵套上了童话中的红舞鞋,旋转,旋转,围着作家为轴心,旋转,旋转,再也转不出他巨大的阴影。

女孩在自己也垂垂老矣红颜不在的时候,回忆过往,她选了《与公牛一同奔跑》这个标题,命名自己的一生。与公牛一起奔跑,既是他的爱好,也是她的爱好,想来也是她与他打交道的感觉,高度眩晕,动人心魄,刺激,可是,危险。她的一生,至此被他完全覆盖。

写到这里,我不得不承认,用了一整晚时间阅读这本老妇的回忆,其实并不是对名不见经传的她感兴趣,也并不是对海明威的崇拜。海明威并不是一个符合我阅读趣味的作家。驱使我看下去的,其实是一种对名人隐私的窥视欲。阅读可以让我们减少很多文学女青年不切实际的幼稚幻想,减少我们自己犯错误的几率。

2

那些伟大的搞写作的男人们,对于每一个热爱文字的年轻女孩来说,其实都是潜在的毒药。

不错,他们在煌煌文学史上有显赫的声名,他们对文学的贡献举世共睹,他们惯会摇唇鼓舌,会花言巧语,会以自杀相威胁,会讲殉情故事。他们是最不可靠的情人,也是最坏的丈夫。就像海明威,在我们的印象里,他是一个走硬汉路线的大男人主义者,可是在面对美丽的少女时,他也像个最甜蜜浪漫的情人,会顺手拈一块鹅卵石或者一只金兔脚送她做幸运物;会在送她的书扉页上写下:请记住这个夏天和秋天我们所到过的每一个地方;会暗示要跟自己的第四任妻子离婚,永远和她在一起,甚至,生一个他们的女儿。

少女瓦莱丽一步步步入大师精心编织的情网中,如果不是大作家自己在年龄和抑郁的边缘走向崩溃,也许文坛又会多一段老夫少妻的佳话。

他杀死了自己,结束了没完没了的冒险生涯,以及,单方面挥别了没完没了的情爱纠葛。

3

瓦莱丽的生活并没有因为海明威的去世而重回正轨。

她在海明威的葬礼上认识了他的小儿子,这个儿子有着父亲的姓氏和父亲般男子气的硬派外貌,其实,他的内心远远比别人脆弱。海明威家族的自杀倾向在作家的小儿子身上表现为易性的癖好。他没完没了地偷妻子的衣服来穿,用妻子的化妆品,戴妻子的珠宝,像个顽童般的与妻子作对。在他们结婚20年以后,他终于选择去做彻底的变性手术,幻化为异性,从形式上扼杀了自己。

用一颗女性的心去揣测,我们也许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她嫁给他,其实是弥补没有在最恰当时候遇上大师海明威的遗憾。她的一生,早在她19岁的那年夏天,已经注定了这样的结局。

据说越来越多的人在号召禁止西班牙的奔牛活动,与公牛一起奔跑,这样刺激惊险的举动,为了保命起见,最好还是敬而远之。

作为凡俗女子的我们,在合上书页以后,最好问下自己:为了片刻的眩晕,是否值得搭上我们的一生?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