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阅读的常识》的读后感大全

《阅读的常识》的读后感大全

《阅读的常识》是一本由俞晓群著作,辽宁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65.00元,页数:30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阅读的常识》读后感(一):只有读透《阅读的常识》才算读懂阅读的本质!

01 读书仅为休闲吗?读书和其他娱乐方式没有区别吗?读书习惯等同于其他个人爱好吗?读书完全是私人的事情吗?书籍除了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还是什么?当你读完《阅读的常识》之后,就会明白:阅读有常识吗?当然有。阅读的常识一直是常识吗?未必。现在的阅读常识是正确的常识吗?更加未必。 《阅读的常识》是出版人俞晓群的作品,在此之前,作者主持策划出版“中国地域文化丛书”“国学丛书”“书趣文丛”“新世纪万有文库”“海豚书馆”“海豚文存”等作品。 02 《阅读的常识》全书共为“阅读的常识” “读书的方法” “读者与编者”三大部分39个阅读的常识问题,正如书封面所讲到的在有限的时间里,我们只能读一流的书。“ 《阅读的常识》是一部关于“阅读”的短篇文集。从作者角度、这部短篇文集是对自己阅读经历和经验的总结。从读者的观感,更多的是与一位读书人的无声交流,或从一位资深读书人处学习读书的方法。 在“阅读的常识”一章,作者通过将好书与坏书、读书与看书、书单与书目等多对阅读中不可回避的概念进行对比,引用齐格蒙特.鲍曼、尼尔.波兹曼等多位学者的观点,深入浅出地剖析这些概念背后的阅读常识; 在“读书的方法”一章,作者详细讲述了朱熹、张之洞、梁启超、季羡林、吕叔湘、郑振铎、朱自清等古今名家各具特色的读书方法; 在“读者与编者”一章,从出版人和读者两个不同的角度出发,谈及自身的阅读经验、出版理念等诸多话题。 03 阅读的39个常识: 阅读能缓解焦虑吗?谁开的书单更有参考性?怎样区分好书与坏书?书装上有编者潜台词吗?该早读早记还是该晚读晚记?如何理解作者?什么是“经典”?选书品位体现在哪?读书与看书有何不同?怎样正确地提问?经、史分别怎么读?名家的读书法我能学吗?藏书有什么注意事项?只要读书,就避不开这些常识性问题,作者在书中都一一做了讲解。 04 张之洞、梁启超、季羡林、朱自清——大家们都是怎样读书的? 在书中作者分享了张之洞的论学思想,主要集中在三部著作中:《辅轩语》《书目答问》《劝学篇》。这三部书的作用,司马朝军评价,《辅轩语》为读书门径,回答怎么读;《书目答问》为购书门径,回答读什么;《劝学篇》为晚清官方学术门径,回答为什么读。 05 什么是“经典”?我很喜欢钱锺书先生的一段话,他说:“所谓经典,一个是可读,一个是可以再读,或者必须能够再读。” 在有限的时间里,我们只能读一流的书。我们应该早早地给孩子们灌输这样的观念,使之成为他们一生的阅读戒律,使他们未来的阅读生活不会盲目,不会跟风,不会浪费生命的美好时光。

《阅读的常识》读后感(二):一位资深读书人与出版从业者的真诚总结

我自认为自己算不上真正意义上的读书人,读的很杂,掌握的知识也不成体系。但如果被称为爱书之人,我应该算是够格的。我从小就喜欢看书,从图书中获得知识和乐趣早已成为一种习惯,和现在人们玩手机、看视频获得信息和享受没什么区别。对图书也有一种难以言喻的特殊情感,不管是在自己生活的城市还是去到陌生的城市或国家,书店都是能让我驻足的地方。

有一点需要说明的就是爱读书不等于会读书,如何选书和读书同样是很多读书的人困惑。《阅读的常识》这本书就以大多数人并不了解的阅读常识为主题,告诉你“为什么读书;怎么读书;读者与编者的关系”等内容。

本书的作者俞晓群,出版人,专栏作家。曾任辽宁教育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万象》杂志主编,辽宁出版集团副总经理,中国外文局海豚出版社社长。主持策划出版“中国地域文化丛书”“国学丛书”“书趣文丛”“新世纪万有文库”“海豚书馆”“海豚文存”等。

这本书从形式上是一部关于“阅读”的散文集,内容输出角度相对比较个人化。这部短篇文集是作者对自己阅读经历和经验的总结,对于读者的价值,在于既可与这位读书人进行无声交流,更或从中有所启发和学习有效的读书方法。

阅读“经典与再造”一文,对我的启发颇多。凡人皆知,读书首先要读经典著作,但何为经典呢?作者引用钱钟书的一段话,“所谓经典,一个是可读,一个是可以再读,或者必须能够再读。”这段话真是妥妥地精辟啊。

文中作者又谈到,自己作为出版从业者和图书编辑,选书是工作的龙头,不但为自己,更是为读者。一般来说,选书有两个方向,一是选取新稿编辑成书,再一是选取旧书重新出版。

新稿编辑成书风险很大,赚钱还是其次,重要的是一本新稿或新书最终成为优秀著作的可能性极低,更不用说最终成为经典著作了。一部经典的诞生,需要多种因素的促成,如作者所处的时代、时间的检验与积淀等。

关于旧书再造,找寻与再造经典同样是一件艰难的事。其中有几条原则需要遵守:首先,是要尊重原著,尊重原典。擅改经典带来的恶果很多,且贻害后人;其次要尊重文化,尊重历史。总之,经典的再造,不单是一项商业活动,更是一种文化追求。

作者在这本书中将自己的读书感悟与经验进行阐述,其中不乏与我们过往认知有较大出入的观点。作为从业者,作者又谈到了很多普通人并不了解的出版业工作的标准与原则。不管你是否认同作者的全部观点,但阅读本书一定会有启发,有学习,更能看到一个读书人的认真与执着。

《阅读的常识》读后感(三):关于读书方法论和阅读常识的重建

卡尔维诺在《为什么读经典》中说经典是那些你经常听人家说“我正在重读……”而不是“我正在读……”的书。那么关于阅读,是有常识存在的吗?答案是确定的。但常识未必一直是常识,现在的阅读常识也未必是正确的阅读常识。关于阅读常识的重建是难能可贵的经历,也在老师所写的《阅读的常识》中,重新感受到阅读的魅力、读书的方法以及读者与作者、编者之间的关系。 我们在挑选自己想要阅读的书目时,时常对于好书与坏书的区别,是非常模糊不清的。比如说大部分人喜欢读的名著,总有一部分人感觉逻辑不通或者作者的三观不正,认为这并不可以称之为名著。其实对于书籍好坏的认定,不如从书可读性与不可读性划分更加正确。余华老师曾经说,如果一本书一直读一直读,只是硬着头皮干读,却没有丝毫的收获,不如就放下这本书去读别的书,逼迫自己阅读这本书只能说明自己和这本书的缘分还没有到,等某天在某个灵感乍现的时刻,不妨再拿起来,才会感受颇深。“经典作品是这样一些书,它们对读过并喜爱它们的人构成一种宝贵的经验;但是对那些保留这个机会,等到享受它们的最佳状态来临时才阅读它们的人,它们也仍然是一种丰富的经验。” “学问”其实是由学与问两部分构成的,既要多问又要保持怀疑的态度。读书首先要实事求是,不能唯师古是尊,不能唯师是尊,不能唯己师尊。要保持自己的理性客观的判断,提倡怀疑精神,在所有的研究方法与阅读过程中善于发现并且判断问题,不能固步自封。正如论语中所言,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我们在阅读的过程中不仅要保持认真学习的态度,还要认真思考保持怀疑,这样才会事半功倍,通过读书带给自己无穷的乐趣和思考。同时关于书的权利有三个需要得到尊重,也就是写作、阅读和批评的权利,无论是历史或者现实,正面或者反面的例子都是围绕这三个方面的内容所展开的。 有些带节奏的不实报道或者消遣娱乐的读物只是报导些让我们不知道的事实,却没有办法让我们增进对这些现实事物的理解,我们不仅应该为了获得信息而阅读,更要为了帮助我们自身心智的成长而阅读。

《阅读的常识》读后感(四):享受阅读,珍惜与书的缘分

虽然我是一个理科生,却也非常喜欢文学,喜欢阅读与写作。阅读渐渐成为我的一种兴趣爱好,一种无法“戒掉”的习惯。我乐在其中,如痴如迷。

最近我读了《阅读的常识》这本书,资深出版家俞晓群重磅力作,透过阅读的常识,解答“为何要读书”“该怎样读书”“该读哪些书”的读书人普遍困惑。

上了许多年学,也读过不少书,我自认为在阅读方面有一些心得体会了。阅读听起来简单,只要识字,每个人拿起书都也可以读,但每个人都阅读方式,阅读习惯都会有一些区别。

什么是好的阅读方法,什么是值得阅读的书......我们对这些问题也会有一些差异性的理解。然而可以相信的是,好的方法一定是适合自己的,值得阅读的书应当是学有所得,最好能够学以致用的。

在有限的时间里,我们只能读一流的书。我们应该早早地给孩子们灌输这样的观念,使之成为他们一生的阅读戒律,使他们未来的阅读生活,不会盲目,不会眼风,不会浪费生命的美好时光。

庄子曰:“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倘若人的生命是无限的,我们自然可以更加随意一些,什么书都可以去翻阅。而用一种更加务实的态度去阅读,就需要做一番细心挑选了。

挑选是一方面,不过在我的实际生活中,我也喜欢去尝试,去挑战。有时候随手翻开一本书,或许就会看到一些吸引自己的内容。与好书相遇,在我看来,同样需要缘分。

读书有用吗?我愈发肯定地说,是有用的,而且可以从多个角度去看待其价值。

我见过或者听说过,有些人在阅读的过程中突然明白了一些道理,采取了一些新的尝试,随着获得了巨大成功,或者改变了自己的精神状态。大概有点“顿悟”的感觉。

目前我们可读的书种类繁多,几乎任何领域都会涉及,阅读也成为获取知识的一种便捷方式。我平时除了虚构小说,什么书都会读一些,没有什么功利性的想法,只是觉得多了解一些总是好的。反正,阅读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享受。

我阅读效率最高的时候往往是在独处时,无人打扰,岁月静好,自己沉浸在“心流”状态中。当然,在环境氛围好的图书馆阅读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只是很容易读到一半的时候要闭馆,或者错过某班公交车。

社会学家鲍曼说,“没有了独处,人不再可能为了自己的乐趣而沉浸在一本书里,或者纯粹去画一幅画,或者盯着窗外发呆,想象自己之外的世界。”

止庵有一段话:“什么书好卖就出什么书,无可非议;什么书好卖就读什么书,愚不可及。”

据我的观察,一本书好卖并不意味着它真的算得上好书,更不一定就适合自己。那些别人都说好的书,我反而会多一份谨慎,因为可能只是营销手段比较成功罢了。另外,真正的经典佳作,由于种种原因,往往并不受大众待见。

享受阅读的过程吧,至于阅读的价值,姑且交给时间来展现。

《阅读的常识》读后感(五):自主阅读进阶指南:经典的产生,需要时间的检验与积淀

王强说:我不急于读当代的新著,拒绝读一些学人的急就文章,我这样做,是对生命的尊重。因为人的生命有发,在有限的时间里,我们只能读一流的书,只能读经典。

本书作者出版人、专栏作家俞晓群说:历史的记忆是宽容的,现实的认定是严格的。

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让我有一种揽镜自顾之感。年少时,也曾偷偷地读过不少闲书。

我们那时流行借阅言情小说和武侠小说,我倒是没借阅过,虽然同桌好友们经常塞给我几本,我也曾很认真地阅读了几本。当时我只觉得那里面讲的都是爱恨情仇,江湖恩怨之类的,根本就没有细想太多,就觉得阅读这快餐类小说,纯粹浪费宝贵的生命时间。

后来,我的一个同桌很严肃地告诉我,可别小瞧这些闲书,我们能从中学到何为做人之道,将来涉世了,才不会招致任人宰割的地步……现在想来,她说的也不无道理,只是我当时已经看了不少这类小说的影视剧,对纸质书上的同类故事实在提不起兴趣。

学生时代,确实跟风买过N多散文和鸡汤类的畅销书。翻完之后,啥都没留下,好在这些书基本上都被同窗好友借阅走,之后就彻底地消失在我的生命里了,所以也没觉得有啥可惜的。除了精装版本的马尔克斯、莫言和冯友兰的书被借走后,从此下落不明,令我至今依然有些意难平!

不管在什么年纪,读经典书籍,基本上都能收获全新的心得体会。比如我国的四大名著,还有国外的名著。2022年这个十一黄金假期,我阅读了将近十本的19世纪欧美经典文学名著,发现小时候读不明白的,现在这个年纪,却觉得异常通透在理。

比如巴尔扎克的《高老头》:“美好的灵魂不能在这个世界上待久的。真是,伟大的感情怎么能跟一个猥琐、狭小、浅薄的社会沆瀣一气呢?”

以前只看到高里奥自食溺爱苦果与他两个女儿的忘恩负义,现在重读,才发现配角拉斯蒂涅同样出彩,人性有时会被金钱拗折,但人类善良的天性不会打折。邪恶的故事,让我们重新学会热爱善良,发自内心地去珍惜爱这种美妙的情感。

经典文学作品里那些千锤百炼的小说主人公们的人生故事,让我们看到,他们在面对生活非理性的一面时,他们身上独特的个性和品质,让我们学会相对释怀地接受命运的不公,承受苦难。

这本书更像是一本自主阅读进阶指南,让我们更好地学会阅读,懂得阅读,体验阅读的乐趣!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