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九月之恋》读后感100字

《九月之恋》读后感100字

《九月之恋》是一本由[日] 松尾由美著作,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8,页数:27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九月之恋》读后感(一):轻松的恋爱小说

非常轻松的恋爱小说,加还算可以且和逻辑的推理元素,让阅读体验直线上升。哦对了,书里还有穿越,不过是很简单但也通俗易懂不会绕圈看不懂那种。

租客志织最近因为跟其他房客闹矛盾而搬迁至新的一家租房,在那里她遇到神奇的事——有人在房间内和可以通过空调管道和志织说话。更离奇的是那个人不是旁边的租户而是自称来自未来,不仅如此,男人的声音告诉他可以拿出证据——往后一个星期里的新闻。事后志织果然验证新闻一个不差全对上了。然后志织接手男人的工作——跟踪某个男人——那个人就是一年前的自己。未知的冒险从此展开。

说是恋爱小说,但推理的桥段可不少,书里有志织的心里描写时,突然会蹦出——啊,那人男人声音好迷人,平野先生努力的样子让我有好感。说实话还是缺少共鸣,而且志织居然表明对平野:虽然我们共处许久,但我还是喜欢西哈诺(就是那个男人自称的名字)脑回路有点神奇,哈哈。说说推理戏份,还是挺能说服人的,印象中最合理的是第二次安排跟踪任务时,西哈诺多说了三天情报,其后这个声音就消失了。随后第七天自上门的平野拿到正好还有三天情报的时候佩服作者埋伏线的能力。西哈诺身处未来知晓一切特意这样安排如此。那么这个西哈诺究竟是谁?说实话意外性不大。

《九月之恋》读后感(二):集科幻推理爱情于一体的小说

九月之恋的故事很简单,就是说一个女生志织搬进了一个房间,结果在房间的孔中听到了来自一年后未来的声音。

志织听从来自未来声音的安排做了各种各样的事,在做事时发现家中被盗,和同住户平野聊了之后发现可能这个未来的声音是要救自己,因为自己可能死于小偷偷盗,而来自未来的安排恰好使她离开了家避免了和小偷直接接触。志织想要找到救自己的人告诉他应该救自己,最后当自己真的知道结果时却大吃一惊。

科幻元素在于与现在世界中的人能于未来世界中的人进行对话。书中提到了一个理论叫“祖父悖论”,就是说一个人穿越回去把自己的祖父给嘎了,那么祖父如果嘎了的话,还会有这个人吗?那如果没有这个人祖父不就不会被嘎了?作者松尾由美是这样理解现在与未来对话所造成的“祖父悖论”的,她在书中表示即使按照未来的话语去做一些事情,改变了现实之后影响未来,但只要能够和未来的所作所为保持一直,那么就不会有什么影响。具体情况就是志织发现自己被救之后就去推理救自己的人是谁,然后就通过一些操作告知这个救自己的人应该怎么样怎么样做,这样一个“闭环”的结果就形成了。

推理元素其实还蛮多的,甚至可以说这部小说的一部分看点就在于推理。看了作者的介绍才发现作者的老本行其实就是推理。一个设定是平野是一位作家,然后他们一起推理究竟这个来自未来的声音是谁。还有关于人物的设定也有进行相应的隐藏,一个就是声音问题,另一个则是时间问题。一直以为声音不同就不是同一个人,实际上一个人在不同时期也可能有不同的声音。另外时间问题就是以为未来的声音是一年后,然而这里也挖了个坑,实际上是半年。

爱情元素就更不用说了,看书的封面就有一股浓浓的青春小说气息。但实际上爱情在前半部分几乎没咋出现,出现也是到后面高潮和结尾了。

整体来说其实还不错,合理运用科幻和推理的情节使得作品完成度更高了,前面挖的一些坑后面也都圆了回来。说实话本书科幻的情节安排和东野圭吾的《解忧杂货店》很像,也是一个双向的现在与未来进行对话,然后又造成这样那样的影响。影视化的评分不高,但是还是打算看看究竟和原著相比有什么不同。

《九月之恋》读后感(三):在纯爱故事里痛快做梦又何妨

虽然《九月之恋》带有幻想和悬疑的元素,但毫无疑问这就是个纯爱故事。作者松尾由美对于中国读者来说不算太熟悉,但看了她所生长的年代和创作履历,很难不联想到上个世纪末大行其道的纯爱日剧。正是她这种颇具年代特色的创作风格,让那部根据《九月之恋》原著小说改编而来的电影,在2019年上映时,即便请来高桥一生担纲男主,也未能挽救其票房和口碑走向双重滑铁卢的厄运。

但即便如此,我们就尽情遨游在这个干净美好的故事里,享受下纯粹的甜蜜又何妨?

女主角北村志织这“社畜+文青”的人设让我们感到很亲切,她打着一份维持温饱的工,每周只休息一天,但却有着和经济水平不太相称的文艺爱好——她喜欢胶卷摄影,并会在租来的寓所搭建暗房,自己冲洗照片,并因此与周遭格格不入。

读到这里,我不仅会心一笑,感到又温暖又心酸。因为常年混迹戏剧圈的缘故,我也见过不少和志织类似的女孩,她们平时在日常生活里锱铢必较,在社交和购物上囊中羞涩,但却会为了进剧场观看喜欢的演出或者演员而一掷千金。

但毕竟《九月之恋》是幻想小说,所以带有主角光环的志织,不会像现实生活中的文青社畜那么狼狈。她的狼狈是暂时的,虽然因为冲洗照片受到旧邻居的驱赶,但很快,她就找到一位愿意扶持文艺青年的和善房东,并且在新的寓所里,她邂逅了真爱——来自一年后的未来的平野主动找到志织,请志织在她每周三的休息日,跟踪当下的平野。

真实的世界里哪有这么美好——你想逃离,就真的有人可以收容你;你一周工作六天,却正好能在那剩余的一天谈个美美的恋爱。

在三次沉浸式的跟踪观察后,真相一层层拨开——原来他们未来时空里深爱彼此,但志织遭遇抢劫犯意外身亡,来自未来的平野,想穿越回过去改变事件的起因,救下志织的命。

用局内人的视角,来讲述一个局外人的故事,这种视角的错位,是这部小说的悬念所在。

至于小说的幻想内核,也的确不新鲜,放到现在看,甚至有些陈腐。毕竟那些有关时空旅行的经典电影如《蝴蝶效应》《恐怖游轮》《忌日快乐》都用过类似的点子,而且对更深刻的哲学母题有反思,相比之下,身为纯爱故事的《九月之恋》,好像肤浅了些。但谁说这样的故事就没有市场呢,前有港剧《EU超时任务》,后有台剧《想见你》,不也是用时空穿越的方法,拯救濒临危机的爱情?

人生有那么多缺憾,让我们放过自己,在纯爱故事里做一场酣畅淋漓的美梦。

毕竟想追求智力快感,想追求思考深度,我们还可以有更多别的选择。

《九月之恋》读后感(四):时空感的恋爱是人类宝贵的通感水晶

很久不看爱情了,甜蜜的恋爱情节已经带来不了什么新意,当然虐恋情深也并不是我现在的口味。

爱情嘛,来来往往要么是感天动地,要么是相忘于江湖,我们在其中获得成长和伤害,也能保留快乐和美好。

但是这本书里的爱情,让我重新燃起了对纯爱战士的仰慕,或许是因为故事融合了科技但却又有纯爱的无私和浪漫 。

这部小说的作者是松尾由美,1960年出生于日本金泽市,1991年凭借《气球镇杀人》入选早川科幻小说大赛,所以说一个热衷于创作科幻推理的女文学作家,她笔下的爱情就会兼具浪漫和超脱现实设定的情节逻辑,加之幽默诙谐的笔风,就会好看许多。

读这本故事的时,我的脑海里想起另一部日本动漫,新新海城的《你的名字》,不论是浪漫还是痛心都是通过映射的情节和含蓄的表情与观众互动,这种通过感受和个人推敲的情绪感应,是日式浪漫独有的熟悉气息。

清新感加上近几大家喜爱的悬疑推理,科幻的时空交错和独特的对话情节,不得不说这是吸引我读下去最大的动力。

后来我发现大概平凡的爱情并不是每一个人需要的,我们依旧需要跳脱出柴米油盐的爱情轮回论,找到那最不易抓到,平日说出来觉得矫情的,但内心却时不时在午夜梦回时常喃喃自语的真心,那些只有在剧情中表达起来才会神圣而不可笑的誓言。

这部作品中作者的文笔依旧悠闲舒适,娓娓道来,就像讲故事一样,没有太多的紧迫感,阅读的时候脑海里可以连接起任何一部场景唯美的浪漫日剧。

甚至我在妄想,希望自己也能遇到类似的情况,会有人告诉我,一年后会有一个人在这里像现在这样对一年前的我说话。

不知道还有多少人对于时空维度存在执念,总是希望能看见平行时空的自己,又想看见不同时间维度那个“我”到底过着怎样的生活。

所以,当作者把时空与爱情对接起来,就像搭建起现实和异度空间的桥梁,让本身平凡的人体会到不同于现实世界的独特,那种从“我”中延伸出的惊奇和一段新的关系,让自我开始饱满灵动,面目逐渐清晰光洁。

书中很打动我的一句话是“这个世界就为了我这样一个不值一提的人“改变了”。

它像一个小锤子,忽然间轻轻的敲打在我的心脏,似乎在和我说故事中男女纯爱的浪漫,又像在坚定的说,呐,你看,世界是不是比你想象的还要神奇呀。

在唯美中体会时空魔法,在不现实中感受爱情的美好,我们之所以在无数作品中展望想象出拥有不同特质的爱情,不过是因为从始至终我们在心底依旧将爱情与最纯洁的心灵视为通感人类最宝贵水晶。

《九月之恋》读后感(五):超时空的爱情为何永不过时

for《北京晚报》

由日本女作家松尾由美所创作的小说《九月之恋》融合幻想、言情、悬疑等多种类型,但爱情的元素,是远远凌驾于其它因素之上的。作品在日本出版也有十几年的时间了,但近几年陆续被翻译成多国文字,并改编成电影和漫画作品。同名电影由高桥一生和川口春奈联袂主演并于2019年上映,口碑不算好,但还是有很多观众愿意买单并为之流泪,说明超越时空的纯爱虽是套路,却依旧奏效。 故事由女主角北村志织的视角展开,讲述她在2004年9月1日搬进新居后,被来自2005年9月的男主角平野要求跟踪现时空的自己——也就是跟踪2004年的平野。北村答应了之后,开始对这位怪异的邻居进行跟踪监视,在几次跟踪之后,她逐渐了解周围的居住环境,感受到人性的温暖,也对平野有进一步了解。在现时空的平野和志织有了真实接触后,故事从幻想转为现实,谜底也随之揭开:未来时空的平野,知道北村会在抢劫案中,遭遇匪徒袭击而意外身亡,因此他想改变过去的时间线,救下北村,而当男女主角在现时空成功相遇后,说明时间线被成功改变,北村也因此逃过一劫,并与平野再续前缘。 这也是小说的悬念所在,不但有时间线的错位,也有视角的错位。北村作为案件的受害者,用局内人的有限视角,试图还原故事的全知视角。当被“当局者迷”覆盖的盲区被一点点揭开,局内人恍然大悟——“原来他让我跟踪他,是为了救我”?是有点老套,但也确实挺甜的。 小说体量不大,叙事一气呵成,读着很愉悦,并且北村这“社畜+文青”的人设,让我感到很亲切。她打着一份维持温饱的工,每周只休息一天,但却有着和经济水平不太相称的文艺爱好——她喜欢胶卷摄影,并会在租来的寓所搭建暗房,自己冲洗照片,她也因此遭到前房东的驱逐,搬到后来和平野当邻居的公寓后,才有了后来的故事。 读到这里,我不禁会心一笑,感到又温暖又心酸。因为常年混迹戏剧圈的缘故,我也见过不少和北村类似的女孩,她们平时在日常生活里锱铢必较,在社交和购物上囊中羞涩,但却会为了进剧场观看喜欢的演出或者演员而一掷千金。但毕竟《九月之恋》是幻想小说,所以带有主角光环的北村,不会像现实生活中的需要与柴米油盐做抗争的文青那么狼狈。她的狼狈是暂时的,虽然因为冲洗照片与周遭格格不入,但很快她就找到一位愿意扶持文艺青年的和善房东。真实的世界里哪有这么美好——你想逃离,就碰巧有人收留你;你像个机器一样一周连轴转工作六天,却正好能在那剩余的一天活得惊心动魄并邂逅真爱。 至于小说的幻想内核也不算新鲜,放到现在看甚至有些陈腐。毕竟那些有关时空旅行的经典电影如《恐怖游轮》《忌日快乐》都用过类似的点子,而且对更深刻的哲学母题有反思,相比之下,身为纯爱故事的《九月之恋》略显肤浅。但谁说这样的故事就没有市场呢,即便在华语地区,前有港剧《EU超时任务》,后有台剧《想见你》,不也是用时空穿越的方法,拯救濒临危机的爱情?就让我们就尽情遨游在这个干净美好的故事里,享受下纯粹的甜蜜又何妨?人生有那么多缺憾,让我们做一场酣畅淋漓的美梦,毕竟想追求智力快感或追求思考深度,我们还可以有更多别的选择。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