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我的身体有话说(全12册)读后感锦集

我的身体有话说(全12册)读后感锦集

《我的身体有话说(全12册)》是一本由KaDa故事著作,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68.00元,页数:33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我的身体有话说(全12册)》读后感(一):好习惯不是妈妈“唠叨”出来的!

好习惯不是妈妈“唠叨”出来的! 早上刚起床,就听见女儿哭哭啼啼的声音。正在厨房忙碌的我,赶忙跑了过去,一看女儿鼻子上,手上都是血,就明白了差不多。 我一边拿着纸巾给她擦拭,一边责怪的说:“是不是又抠鼻子了?” 女儿点了点头小声说:“我鼻子里有鼻屎,一点也不舒服,用手抠了抠,就流鼻血了”。看着她委屈的样子,也只好作罢。 不知道女儿从什么时候养成了抠鼻子的坏毛病,而且每次抠出鼻屎还特别有成就感。每每看到她抠鼻子时津津有味的样子,可气又可笑,不免给她一顿语重心长的说教。 但结果却是我唠叨了无数遍,好像她一次也没听见心里去。 其实,像我这样爱唠叨的妈妈不在少数,像我家孩子这样有小毛病的也不在少数。孩子不是完美的,多多少少都有点小毛病,不想让孩子养成这些坏习惯,就不要等到这些坏习惯已经形成了再去说教唠叨,不停的唠叨只会让孩子加深坏习惯的印象。 那我们应该怎么做呢?我们应该尽早给孩子做好身体认知启蒙和好习惯启蒙,用故事的形式让孩子知道哪些习惯是好的,哪些是不好的。 今天给大家带来的《我的身体有话说》这套书籍,就通过故事的形式给小朋友讲述身体的小秘密和好习惯养成小常识。整套书总共12册,一本书一个主题,一个生活好习惯。 一、大开本、插画精美 拿到手就爱上了这种超大开的绘本,相比那些小开本的,只能说看起来更舒适,尤其里面大插图看上去更形象。 比如在《哎呀!牙疼》这本书里,写到这样这样一段话: 每天,小牙齿们负责嚼碎吃进嘴里的食物,等他们咔嚓咔嚓地完成工作后,会有清洁工——牙刷先生,挨个儿给累得满头大汗的小牙齿们洗澡。 一个个可爱的小牙齿,被牙刷过程中会露出各种各样的欢快表情。 而下一段写到,牙刷先生以后,再也不能给牙齿洗澡了。 一个个可爱的小牙齿,就变得垂头丧气,露出满脸痛苦的表情。 整本书就通过简短的文字描述加上精美的插图,把孩子的情绪带动了起来。在亲子共读过程中,我们把这些引入到现实生活中,小朋友就很愿意接受原来不刷牙会有这样的严重后果。 二、12个主题、12个好习惯 小孩子也有猎奇心理,书中故事就通过神奇的王国和千奇百怪的小精灵,开启了他们的冒险之旅。 每本书的主题都包含了一个健康小常识,让小朋友在和小精灵探险的过程中,收获一个好习惯。 比如在《哎呀!流鼻血了》这本书里,就住着一群鼻孔小精灵。小朋友东东就喜欢抠鼻子,还一不小心把鼻子抠流血了,一天东东做了一个梦,梦里鼻孔小精灵对东东讲述了很多关于鼻子的小常识和如何爱护自己的鼻子。 无数次的唠叨,没让孩子记住哪些是对的,可能只让他记住了那些错误的。而我们如果通过故事的形式给孩子讲出来,孩子会更感兴趣,更愿意接受。 三、靠谱的健康小知识 每本书都有健康常识分享,关于医学的知识是由儿科医生专家经过多次审定推荐的。其中一位爱科普的儿科医生,不但工作经验丰富,更是在微博上坐拥了70多万粉丝。 育儿无小事,科学育儿我们就要找靠谱的。 比如在《哎呀!眼睛看不清了》这本书里就介绍了国内外认可度很高的“20-20-20”护眼法则。 “20-20-20”护眼法则就是用眼20分钟,休息20秒,向远处眺望20英尺(大概6米)。 在电子产品泛滥的现代,大人和孩子都难免长时间看电子产品,可以和孩子一起执行这个护眼法则。 绘本是每个孩子都不可缺少的启蒙认知书。在读绘本的过程中,不仅有很好的教育意义,还能很好的促进亲子关系。今天读的《我的身体有话说》这套书籍时,不但教孩子认识了身体的12个部位,还了解了12个部位的作用和12个部位的健康常识。 拒绝做“唠叨”妈妈,让孩子学会管理自己的身体。

《我的身体有话说(全12册)》读后感(二):好习惯不是妈妈“唠叨”出来的!

好习惯不是妈妈“唠叨”出来的! 早上刚起床,就听见女儿哭哭啼啼的声音。正在厨房忙碌的我,赶忙跑了过去,一看女儿鼻子上,手上都是血,就明白了差不多。 我一边拿着纸巾给她擦拭,一边责怪的说:“是不是又抠鼻子了?” 女儿点了点头小声说:“我鼻子里有鼻屎,一点也不舒服,用手抠了抠,就流鼻血了”。看着她委屈的样子,也只好作罢。 不知道女儿从什么时候养成了抠鼻子的坏毛病,而且每次抠出鼻屎还特别有成就感。每每看到她抠鼻子时津津有味的样子,可气又可笑,不免给她一顿语重心长的说教。 但结果却是我唠叨了无数遍,好像她一次也没听见心里去。 其实,像我这样爱唠叨的妈妈不在少数,像我家孩子这样有小毛病的也不在少数。孩子不是完美的,多多少少都有点小毛病,不想让孩子养成这些坏习惯,就不要等到这些坏习惯已经形成了再去说教唠叨,不停的唠叨只会让孩子加深坏习惯的印象。 那我们应该怎么做呢?我们应该尽早给孩子做好身体认知启蒙和好习惯启蒙,用故事的形式让孩子知道哪些习惯是好的,哪些是不好的。 今天给大家带来的《我的身体有话说》这套书籍,就通过故事的形式给小朋友讲述身体的小秘密和好习惯养成小常识。整套书总共12册,一本书一个主题,一个生活好习惯。 一、大开本、插画精美 拿到手就爱上了这种超大开的绘本,相比那些小开本的,只能说看起来更舒适,尤其里面大插图看上去更形象。 比如在《哎呀!牙疼》这本书里,写到这样这样一段话: 每天,小牙齿们负责嚼碎吃进嘴里的食物,等他们咔嚓咔嚓地完成工作后,会有清洁工——牙刷先生,挨个儿给累得满头大汗的小牙齿们洗澡。 一个个可爱的小牙齿,被牙刷过程中会露出各种各样的欢快表情。 而下一段写到,牙刷先生以后,再也不能给牙齿洗澡了。 一个个可爱的小牙齿,就变得垂头丧气,露出满脸痛苦的表情。 整本书就通过简短的文字描述加上精美的插图,把孩子的情绪带动了起来。在亲子共读过程中,我们把这些引入到现实生活中,小朋友就很愿意接受原来不刷牙会有这样的严重后果。 二、12个主题、12个好习惯 小孩子也有猎奇心理,书中故事就通过神奇的王国和千奇百怪的小精灵,开启了他们的冒险之旅。 每本书的主题都包含了一个健康小常识,让小朋友在和小精灵探险的过程中,收获一个好习惯。 比如在《哎呀!流鼻血了》这本书里,就住着一群鼻孔小精灵。小朋友东东就喜欢抠鼻子,还一不小心把鼻子抠流血了,一天东东做了一个梦,梦里鼻孔小精灵对东东讲述了很多关于鼻子的小常识和如何爱护自己的鼻子。 无数次的唠叨,没让孩子记住哪些是对的,可能只让他记住了那些错误的。而我们如果通过故事的形式给孩子讲出来,孩子会更感兴趣,更愿意接受。 三、靠谱的健康小知识 每本书都有健康常识分享,关于医学的知识是由儿科医生专家经过多次审定推荐的。其中一位爱科普的儿科医生,不但工作经验丰富,更是在微博上坐拥了70多万粉丝。 育儿无小事,科学育儿我们就要找靠谱的。 比如在《哎呀!眼睛看不清了》这本书里就介绍了国内外认可度很高的“20-20-20”护眼法则。 “20-20-20”护眼法则就是用眼20分钟,休息20秒,向远处眺望20英尺(大概6米)。 在电子产品泛滥的现代,大人和孩子都难免长时间看电子产品,可以和孩子一起执行这个护眼法则。 绘本是每个孩子都不可缺少的启蒙认知书。在读绘本的过程中,不仅有很好的教育意义,还能很好的促进亲子关系。今天读的《我的身体有话说》这套书籍时,不但教孩子认识了身体的12个部位,还了解了12个部位的作用和12个部位的健康常识。 拒绝做“唠叨”妈妈,让孩子学会管理自己的身体。

《我的身体有话说(全12册)》读后感(三):《我的身体有话说》,告诉孩子如何善待自己的身体

前几天,在网上看到有宝妈问:为什么小孩总喜欢挖鼻孔,是有什么病吗?

这个提问很具有普遍性。当然也有一部分确实是因为鼻子难受,比如过敏或疼痛,但更多的是不自觉养成的坏习惯。面对父母的干涉,小孩要么发脾气,要么就偷偷去挖。

这让很多父母感到困扰。

一般来说,从婴儿时期开始,孩子们就会对自己的身体感兴趣,会通过触摸、拍打、晃动、摩擦等方式,与自己身体的各个部位进行“对话”。而且,他们还会对异性或大人的身体也感到好奇。从父母的视角来看,这些行为多少显得有些“怪异”,忍不住会粗暴阻止。

但从科学的角度来说,这些都是小孩自我认知发展、自我探索的过程,对于成长是非常重要的一步。如果能够得到父母的理解和正确引导,就能更好的帮助小孩建立自我认知,也才能更好的认识自己,保护自己。

那么,我们可以通过哪些方式来帮助孩子,更科学地认识自己的身体呢?

当你发现孩子对自己的身体感兴趣时,你不要直接干涉。你越说不要做什么,孩子可能会越去做那件事。你所说的“不”,在孩子的潜意识里被强化成“是”,好像是被鼓励去做某件事。所以,父母要心平气和去理解孩子的行为,不要用大人的思想去衡量。

当面对孩子的疑问时,不要敷衍回答。如果孩子不能从你这里得到正确的答案,就会想办法去其他地方,通过其他方式去了解。

比如小孩会问,为什么男生要站着尿尿,女生要蹲着尿尿。

有些家长比较保守,或没耐心,可能会吼孩子:问这个干什么,等你长大了就知道了。

有些家长就会做得比较好,不仅耐心告诉孩子这两者的区别,还会告诉孩子如何保护自己的身体部位。

简单说来就是,父母要保持平常心,对孩子的行为和问题不要感觉羞耻或可怕,同时认真回答,正确引导。这样,才能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观念。

虽然现在年轻的家长,在育儿方面有很多进步。但也有不少人不知道怎么引导和表达,那么可以陪着孩子看一些优质的绘本,通过有趣的故事、画面,让孩子知道应该做,既增长知识,又满足好奇心。

比如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的“我的身体有话说”系列绘本,用清新、欢乐的绘画和冒险趣味故事,引导孩子了解自己的身体、学习身体防护小知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其中一本《哎呀!流鼻血了》,书里的小孩东东对自己的鼻子很好奇,总想用手去戳一戳,看看鼻孔里面有什么,有一天鼻子流血了。东东的鼻孔里出来了很多小精灵,在这些小精灵的帮助下,他终于知道了如何善待自己的小鼻子。

这个就很好地解答了文章开头的那些问题,比起父母的严厉制止,这样童趣的故事,更能让孩子理解和接受。

大多数家长都很重视孩子的智力开发,从胎教就开始了。其实,让孩子认识自己的身体,也应该被重视。对孩子们来说,这是探索世界的第一步,父母一定要引导好。

《我的身体有话说(全12册)》读后感(四):如何培养3-6岁宝宝的健康生活习惯?推荐这套轻松有趣的绘本

一提到孩子在生活中的种种不良习惯,一下子就能击中我们的痛点:

孩子挑食厌食,总是一边吃一边玩;

吃饭时磨磨蹭蹭,一顿饭要吃很长时间,甚至有的时候要追着喂才行;

不喜欢刷牙、洗澡,总是讲各种条件,父母“软硬兼施”也不奏效;

看起动画片就没完没了,一说关电视就大喊大叫;

每天晚上都玩到十点半了还意欲未尽,不肯上床睡觉.......

在这个特殊的时期,我们对培养孩子的卫生习惯和健康意识更加重视,但是“熊孩子”往往不给力。面对这些问题,老母亲们常常感到束手无策,甚至崩溃。所以说,生活中击溃我们的可能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而是我们最爱的“熊孩子”不愿意刷牙的瞬间。

3—6岁的孩子对生动形象的事物和现象容易理解,对复杂的事物认知较差。与其枯燥无味的说教,不如通过生动有趣的绘本阅读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卫生习惯。

因此说,绘本阅读是改变孩子认知和行为的有效方式。

如果要推荐一套让宝宝养成良好习惯的绘本,那么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神秘岛出版的这套身体认知系列绘本《我的身体有话说》绝对不能错过。

这套身体认知绘本,用生动有趣的故事带领孩子探索神秘未知的身体王国,开始一场超级刺激的冒险之旅。内容涵盖了3—6岁孩子常见病的健康问题、日常生活小习惯和科学防护小知识,引导孩子认识自己的身体、爱护自己的身体,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卫生习惯,助力孩子健康成长。

一、主题类型多样,基本涵盖3-6岁幼儿常见病的健康问题

作为父母,最害怕的事情就是孩子生病,那种焦虑恐慌的心情相信每个家长都体会过。如果在日常的生活中多了解一些医学常识,教会孩子一些保护自己的小妙招,我们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就会少一些麻烦,多一些从容。

这套书是一套贴心的家庭育儿手册,书中没有晦涩难懂的医学名词,用讲故事加小漫画的形式让孩子了解常见的健康问题,包括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以及我们应该如何预防和治疗等问题。

比如:我们为什么会流鼻血?口腔溃疡是怎么产生的?暴饮暴食有什么危害?小胖墩肚子上的“游泳圈”是怎么产生的?睡眠和我们的身高有什么关系?如何才能保护我们的眼睛?

这套绘本对孩子身体健康问题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解读,能够唤醒孩子相关的生活经验和细腻的身体感受;绘本在正文后附设的“小知识”课堂,能让他们学会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健康行为习惯。通过阅读这些故事,孩子能潜移默化地学到很多健康防护知识。

在《哎呀!长高了》这本书中,通过一对双胞胎生活习惯的对比,孩子就能明白长高的秘诀就是营养均衡、健康作息、多锻炼身体、多晒太阳,只有这样做,才能促进骨骼的发育,快速长高。这种效果要比老母亲在背后苦口婆心地一遍遍唠叨强太多啦!

《哎呀!想尿尿》告诉孩子憋尿的危害,让孩子明白千万不要憋尿,即使是在课堂上,也要及时告诉老师,勇敢地向老师说明情况。在教会孩子健康知识的同时,这套绘本也注重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引导孩子勇敢地说出自己的困难,表达自己的想法。

二、带领孩子探秘身体王国,培养健康生活好习惯

不同于其他科普类绘本,《我的身体有话说》这套绘本让身体的各个器官化身为一个个小精灵,带领孩子开启一场场探寻身体奥秘的旅程。相信每一个读到这套绘本的孩子都会感到新奇有趣。

《哎呀!有耳屎》中,小主人公置身于奇幻的梦境中,在长得像黄色小圆饼干的耳屎小精灵的带领下,了解了耳朵的构造,耳屎的作用,耳膜的重要性以及各种保护耳朵的方法。

《哎呀!拉肚子》让孩子明白我们会拉肚子是因为饭前便后没有洗手,病菌入侵到了肠道。不但如此,这些病菌还会在肠道中喷洒肠毒素,破坏肠道加工厂,让肠道精灵们没有办法正常工作,从而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提醒自己必须养成讲卫生的习惯。

“ 谁也没有注意到,一群病菌蹑手蹑脚地从等待加工的食物中溜了出来,随着传送带前往肠道系统的各个部分。” 这段文字写出了病菌具有隐蔽性、会肆虐横行的特点,又生动又形象,符合小朋友的认知特点和阅读习惯,能给孩子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每天,小牙齿们负责咀嚼吃进嘴里的食物,等它们咔嚓咔嚓地完成工作后,会有清洁工——牙刷先生,挨个给累得满头大汗的小牙齿们洗澡。洗完澡的小牙齿们香喷喷的,可好闻啦!”这段简洁的文字读起来非常有画面感,配上洁白可爱的牙齿精灵,不仅能让孩子喜欢刷牙、爱上刷牙,还能提高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

这套绘本通过形象化的语言,给枯燥的科学知识穿上奇趣的外衣,不但把身体出现疾病的复杂过程简洁清晰地描述出来,让孩子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还能让老母亲们天天都要唠叨的健康好习惯变得简单易懂,妙趣横生。

三、故事短小精悍,形象活泼可爱,符合适龄段儿童的接受和审美程度

3—6岁的孩子对事物相互关系的理解比较简单,注意力持续的时间也很短,所以这套绘本的每册书只有二十几页的超短篇幅,家长们用5分钟左右就能讲完一个故事。

每个故事都具有人物关系简单、主题鲜明的特点,情节单纯而有趣,配合家长声情并茂地讲述,能让孩子注意力高度集中,不会走神分心。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绘本的画风明亮有质感,人物形象有趣味,产生了透明、 清新、奇幻的视觉效果。

鼻孔精灵、耳屎精灵、唾液精灵、肠道精灵、膀胱精灵……这些精灵的漫画形象造型各异,配上简洁生动的文字,增加了绘本的艺术感染力和表现力,很快就能让孩子沉浸其中。

比如,像小胖孩肚子上的“游泳圈”一样的脂肪精灵

像黄色小圆饼干的耳屎精灵

长着一对天使翅膀的紫色鼻孔精灵

带着一顶蓝色帽子的唾液精灵

高大强壮、威武霸气的骨骼精灵

像土豆一样憨态可掬的膀胱精灵

这些灵动活泼、憨态可掬的漫画形象在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培养孩子的审美情趣的同时,也萌化了大人的心。

四、有声伴读,方便亲子共读

为了能让孩子有更好的阅读体验,强化孩子的健康意识,这套绘本还推出了有声伴读。我们可以下载Kada故事App扫码收听,故事主播绘声绘色的讲述能让孩子很快沉浸到故事情节中去。

后面的互动游戏环节趣味性强,让孩子对健康知识活学活用,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星级评价激发孩子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让孩子乐在其中。

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好的绘本能产生“四两拨千斤”的作用,让复杂的养育问题变得简单化。心动不如行动,如果你也遇到了同样的养育烦恼,赶快入手,和孩子一起读起来吧!

《我的身体有话说(全12册)》读后感(五):让孩子们更了解自己身体的科普读物!家长们不用再犯愁了

有宝宝的家长一定有这样的体验——

我也正犯愁怎么让孩子能接受“好好刷牙”“少看电子产品”等等的理论之时,也搜罗了各种书籍,希望能让孩子从心里,了解这么做的重要性和正确性。

这类培养孩子行为习惯的书其实也不少,而最新出的一套书,真是戳的很戳我——

《我的身体有话说 其四》

《我的身体有话说》

这套书共有12本,定位是“身体认知绘本”;

用12个有趣生动的、与身体有关的故事,让孩子们了解健康知识,

最终成为“自己身体的健康卫士”。

这个逻辑真心不错,我看了这套书之后,真的有被说服哎(点赞!)

拿其中几本书感受一下:

1.《哎呀!牙疼》

故事要从一开始说起:每个小朋友的身体里都有一个神奇的王国。身体王国的大门是嘴巴,每天都有各种各样的食物运进来。小牙齿们住在嘴巴里。

清洁工——牙刷先生,每天给大汗淋漓的小牙齿们洗澡——

转折出现了——牙刷先生突然有一天不见啦,而牙虫开始在小牙齿上“挖洞”“建房子”“建游乐场”——

有了蛀牙,自然就要看牙医,用“可怕”的器械清理了(就算是大人,都害怕躺在牙科的床上... ...)

小朋友们还是好好刷牙吧,相信我,这是最舒服、最简单的方式啦。

对了,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牙刷先生突然不见啦?

哈哈,书里给了答案,全赖,是小主人想偷懒不刷牙,偷偷把牙刷先生藏了起来!

是不是像很多“自作聪明”的小朋友一样呀?

健康的小牙齿们排排睡觉的样子好乖呀!像不像幼儿园里午休的宝宝们?

2. 《哎呀!有耳屎》

小朋友的手指都很细,有时候耳朵痒,也是会把小手指伸进耳朵去捅捅捅,掏出耳屎说还觉得很嫌弃。

但其实,耳屎的学名叫“耵聍”,可以“保护外耳道皮肤”“粘附外物”的好帮手呀!

在这本书里,就有了常识的介绍,帮孩子拓宽知识面!

我们的耳朵像“山洞”一样,向里一直走,就会看到“一片椭圆形的半透明薄膜”,就不能再继续走了。

原来,这就是“鼓膜”,但是不要随时掏耳朵哟!为什么?

如果鼓膜破裂了,不仅耳朵会痛,还有可能会发炎、生病、严重的话会影响听力。

“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小朋友看了之后,应该就不会使劲儿掏耳朵了!

这个故事还有一个温馨之处——

3. 《哎呀!看不清了》

现在好多年纪很小的孩子,鼻梁前都架着一幅小眼镜儿,也真是很心酸。现在的电子产品真是无处不在,就算不玩游戏,好多网课也免不了要费眼睛。

这本书直观地展示了眼睛的结构——

为什么电子屏幕会伤害眼睛?——是蓝光!

最重要的还把保护眼睛的办法讲得清清楚楚,一下子就能记住啦——

你看,孩子们自然就会记住20-20-20法则、要做眼保健操和遥望绿色植物来保护自己的眼睛啦!

归纳一下,这套书的亮点:

1. 故事情节生动有趣,选题与孩子们切身相关

2. 绘图形象逼真,紧贴情节发展

3. 两位儿科医生专家多次修订,保证内容的准确性

4. 每本书都整理了小知识,让常识深入人心

5. 扫扫二维码,有声伴读,游戏互动

总之,与其纠结究竟是不是要给孩子牙齿涂氟?

防范于未然,让孩子好好刷牙,配合刷牙,同样重要。

3-6岁的孩子正是培养好习惯,也是让身体“打好底子”的关键时期,真的可以通过这本书,对自己的身体有初步的认识。

这本书中生动的图画、和绚丽的色彩,足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让他们明白故事之中想表达的含义。家长也可以通过亲子共读,更详细为孩子讲解个中道理,

孩子们聪明的小脑瓜,自然就明白该如何做啦!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