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随椋鸟飞行》读后感锦集

《随椋鸟飞行》读后感锦集

《随椋鸟飞行》是一本由[意] 乔治•帕里西著作,新星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9,页数:16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随椋鸟飞行》读后感(一):失控的是群体并不是个人

尾大不掉,系统会失控。

人人都没错,可是就有了悲剧。

也不一定是失控,而是不平衡,数量的引入引起的不是量变,而是质变。

于是有了时间的前后,人们才有了概念。

有点像今天,本来都很拼,结果都躺平。个体影响个体影响个体……数量多了,引入无序。

物理学家一直夸数学,最后说了句,可能需要的不是论证是直觉。

《随椋鸟飞行》读后感(二):追寻真理的美

在能够把高深的科学简易的说出来,那才是很罕见的。关于作者在科学路途中的想法、困难、遗憾、坚持、探索等等,作为一个普通读者(非科研工作者),算是有些稀奇(了解到很多科学家可爱又有趣的一面),但更多的是感动与震撼。

研究椋鸟的飞行,那么多的鸟自由的飞翔,收集数据就已经是很困难了,最后得出的结论却那么简洁优美:椋鸟之间的相互作用与其说取决于它们之间的距离,不如说取决于距离最近的鸟之间的联系。

“科学是一幅巨大的拼图,每一片适得其所的组成部分都能为其他部分的加入创造更多的可能性。在这幅巨大的马赛克拼图中,每个科学家都在为之添砖加瓦,自觉地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当他们的名字终被遗忘时,后来者会爬上他们的肩膀,极目远眺。”这一段话我读的时候眼泪都下来了,有多少人与自己追寻的真理失之交臂、又有多少人在有生之年默默无闻……

读此书的时刻,就会感受到作者的人格魅力。追求真理成为一种信仰的时候,整个人真的会闪闪发光。

《随椋鸟飞行》读后感(三):站队问题与复杂系统中的无序性

想象一种站队场景:有三个人,两队可站。

1.若三人彼此友善,那么他们会站一队;

2.若两人彼此喜欢,讨厌另一人,而另一人也讨厌他们,那么三人自然会站成两队;

3.如果三人互相看不顺眼,会怎样呢?两个互不喜欢的人必然会站同一队中。

在第三种情况下,会产生随机也就是无序问题,因为并不能知道第三人会选择站哪队。

这里的无序问题,放在物理学语境下就是202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乔治·帕里西的获奖理由“发现从原子级到行星级尺度物理系统的无序性与波动之间的相互作用”中的“无序性”。

乔治·帕里西最重要的贡献是提出了自旋玻璃理论,这一理论已成为复杂系统理论的基石。而自旋玻璃理论的关键就是发现了自旋的无序性。

上面的想象场景是乔治·帕里西在《随椋鸟飞行》这本书中为了引出自旋玻璃模型所举的例子,我表述时作了简化。从中可见这本书的科普友好程度。没有公式,但有直觉和莎士比亚。

-2022.9.15

《随椋鸟飞行》读后感(四):物理直觉≠数学直觉

在“新经典”寄来新书之前(再次感谢新经典),我看到题目的副标题,就先入为主地认为是介绍复杂系统建模的数学科普书。

可是,当我翻开书本,惊讶地发现:压根没有数学表达式!

我这里不复述书本的内容了,建议中文读者先看最后的“注释”,会知道每一个篇章都是小讲座的内容,而且主题不同,所以全书不能当连贯的内容看待。

通读全书,不得不感叹作者诺贝尔奖的路程有点长,年轻时候错过了粒子研究正确的研究点,晚年才通过复杂系统的研究获得诺贝尔奖……我猜,这背后也有作者反复说的“隐喻”的“物理直觉”的问题!

为什么我这么猜测?

作者年轻的时候,数学直觉上缺乏当时最前沿的物理学家的数学物理方法水准,没有走到前列。到了老年,一方面自己的研究水平上来了,另一方面是科学发展了,现代科学借助于计算机科学的突飞猛进,过去依赖变分方法的数学物理方法(特别是一百年前柯朗的《数学物理方法》充满了变分的思维),转而可以依赖计算机的离散数学建模和“复本法”模拟了。

可惜的一点是,在这个册子里,作者还是回避了数学话题,用意突出“物理直觉”的话题。这里指出来,就是怕普通读者误以为“物理可以脱离数学去学习”!……不但不行,而且大家学过的高中物理,更是故意隐藏了很多数学细节的“物理学”。

举个例子,书里说的海浪和麦浪是类似的,符合相同的“方程”,在高中物理把一维波动写成正弦表达式,大家估计“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其实,这里的“方程”指的是一个微分方程:波动方程,只不过其中的解是正弦表达式。

在书本里省略的数学概念比比皆是,例如“重整化”的“尺度不变”是“同构”分形、“能量方程的凹坑”比喻的是物理方程的“解的稳定性”、“解不是数而是函数”比喻的是特征解是“概率分布”式的、“计算椋鸟的相关”指的是随机变量的相关性……等等,都离不开数学,而且是高等数学。

作者还是苦口婆心的,没有数学语言的物理是很难的,这因为数学,特别是高等数学是物理的真正语言,作者是“带着脚镣跳舞”!

最后希望读者读完后,可以延伸阅读更多科普书,甚至一点数学书。

《随椋鸟飞行》读后感(五):从科普思维一窥我们为何无诺奖

在讨论此书之前,想先谈谈对如今科普书的看法。

在我看来,科普书也有分类,主要有两种。一类科普书是面相大众的,或是从日常之事出发阐述普适思想的,如《从一到无穷大》,或是系统阐述一门领域或物理整个发展过程的,如《上帝掷骰子吗》和《现实不似你所见》。另一类是面向有一定物理基础的,目的是提升读者的科学taste。代表是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那套第一推动丛书,以及这本书也算做此列。

通过研究方向来切入复杂性的主题,这势必会降低对该领域一无所知读者的阅读欲望。在我看来,本书的面向更多是上述第二类读者。

对我来说,开始了解相变理论始于研究生课程的一门计算物理。当然科大的这门课非常好,只是摊到这一理论的课时不长 且内容位于课程后半段,所以我对这一理论的消化并不好。自此之后,对伊辛模型、序参量、重整化群、自旋玻璃这些概念,更像是卢瑟福老爷子所说的物理概念的“集邮”。

作为拿了诺奖的“自旋玻璃”的祖师爷,来讲这一领域发现的来龙去脉,这种对如何研究一个领域的思路介绍真的很棒。对研究关联性的介绍,正是当下物理学研究割裂严重的我们所或缺的。以大家耳熟能详的固液气三态引出一级相变的微观机制(热力学内容),通过赛车减速的例子,来指出二级相变与之的区别。文中的这种类比经常出人意料让人佩服。而二级相变作为介观系统(尺度介于微观系统和宏观系统之间,这种系统没有如描述微观系统的量子力学或宏观系统的经典力学这种特定的方法,因而相对来说研究更加困难)的研究代表,以美国总统选举制度概念类比出重整化群方法,说明研究介观的模型相当于分形+投票机制。再通过阐述物理模型单元们的同一性和差异性,引出伊辛模型和自旋玻璃模型的区别。进而进一步讲解如何发现自旋玻璃模型的理论。

在我看来,中国的科普书大多是第一类,这种书更好写也更容易偷懒。而第二类科普书大多数都是国外学者写成的。物理学的本质是哲学层面的思考,而没有足够的思考是很难写成这种科普书的。我们做研究时思考偷懒,当然编出的书也在偷懒,经常看这种偷懒的书就会让学生的思维也更加偷懒。由此观之,生长在这种土壤下的科学拿诺奖实在不是易事。改变思想上的偷懒,多读这种第二类科普书等方法提升科学品味和构建物理体系,是从“物理集邮”到研究“真物理”的必经之路,也是普通“科研民工”到“诺奖者”的差距所在。

(感谢新经典编辑的寄书,要是没有纸质书,可能看到豆瓣评分就错过这本了)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