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嘘!格林童话,门后的秘密》读后感精选

《嘘!格林童话,门后的秘密》读后感精选

《嘘!格林童话,门后的秘密》是一本由[美] 玛丽亚•塔塔尔著作,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88.00,页数:48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嘘!格林童话,门后的秘密》读后感(一):七零八落的现实碎片嵌在整体趋于超自然主义的荒诞文本之中

儿时家里很穷,想看书,只能厚着脸皮,窝在家门口的新华书店里。现在想来,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一千零一夜等等的书都是在那种仿佛偷来的时光中读完的。(感谢老板“收留”了想看书的我)长大后学了文学,上了儿童文学的课,才知道所谓的童话,其实和记忆中的那些是不同的。有幸也不幸地在课上拜读了早些版的故事原型,不说毁三观吧,至少也毁童年了…但也是在那时候开始思考,这些故事的初始诞生是为了什么?童年人看的故事书应该是怎样的?儿童故事书真正给儿童传递了些什么呢?

⭐讲故事的人同观众一起,合作创造了民众的故事。或者我们换种说法,听众构成的民俗团体,充当了某种审查者的角色,他们不断地促进故事内容的调整和修改,直到其完全被团体所接受。

⭐总而言之,民间故事里总是多多少少有零星的历史真实和文化现实,但是这七零八落的现实碎片往往是嵌在整体趋于超自然主义的荒诞文本之中的。

⭐认识并充分理解童话故事的不稳定性(童话故事偏好从一个极端转向另一个极端),对于我们理解童话故事的人物、情节和主题倾向至关重要。童话中的人物的特征很少会固定不变;冒险征程的目的地一到,角色便完成重构,曾经缺乏的特质如今已经具备。……总的来说,童话故事没有中间地带。性格特征的颠倒、叙事准则的打破、初始情况的反转,这些只是全部手段的一小部分而已,事物不变这种观念被童话颠覆,以“唯一确定的就是不确定〞为准则的虚构世界被创造出来。

小时候喜欢读童话故事,是因为主人公往往超脱于现实——多以平凡到平庸的形象实现人生大反转,贫穷小子最后当上国王,拥有财富,迎娶公主,成为屠龙英雄等等——会有一种人定胜天,能改变命运的正面积极暗示。同时,故事中多数情况,好人有好报,恶人有恶报,结局往往以王子和公主幸福地生活在一起而结束——小时候的天真其实是很宝贵的,因为很容易就能编织一个充满未来和希望的梦,长大以后会知道恶人等天收拾;好人有苦难言;王子娶了公主,茶米油盐之后,公主就算有一头魔力长发也只是朱砂痣,始终记挂着错失的白月光。更为痛苦的是,童话只告诉你继母的恶毒,却隐瞒了生母也可能遗弃孩子,抹去了生父也可能伤害孩子;出发去屠龙的孩子大把都是赤手空拳成为了炮灰;丑小鸭长大只会是丑大鸭;恋爱脑的下场只会失去所有,化为海中的泡沫……现实生活可比故事书来得惊险刺激,却可怕真实,成年人需要童话来聊以慰藉,但只能靠凤毛麟角的奇迹事件吊着一口气,贪恋着弥足珍贵又转瞬即逝的甜,在冰冷的钢铁森林中穿梭着,不甘又委屈地寻找属于自己的一席之地。

《嘘!格林童话,门后的秘密》读后感(二):应该让每个人知道的秘密

这本书封面上烫金的“写给大人看的书”说的不只是这本秘密书,更是格林童话本身。就跟金庸琼瑶一样,格林童话在我更低龄的时候也曾占领过我的大脑很长一段时间。怀揣着公主梦的我一边和小伙伴拿着芭比娃娃过家家,一边想象自己就是那个被欺负的公主。总有一天会扬眉吐气让所有人都惊艳。

格林和郑渊洁不一样,后者是纯粹的儿童文学创造者,前者最开始是民间故事收集者。格林童话产生之初并没有想到在一个世纪后的今天成了儿童读物的代名词。格林本人也被美化成了慈眉善目的留着花白胡子的善良老爷爷形象。这本揭秘之作给读者还原了当时格林兄弟出版的真实意图,确实不如通话版美好,也给读者呈现了不同故事版本的演化过程。更是让我回忆起了当时听故事的自己。

在价值观还没建立的时期,格林童话告诉我们,坏人应该死,继母都是坏人,拥有真善美的公主会遇到白马王子。那些情节和前几年流行的偶像剧套路很像。不同的是小时候的我们看不出这些套路,现在的我们闭着眼就能猜到结局。王子和公主的故事很简单,他们都会经历种种磨难最后在一起,使绊子的可能是巫婆,可能是嫉妒心作祟的姐妹或继母,但最后我们都会得到大团圆结局。我相信这些民间故事的初始版本绝对不是这样的。作者罗列出了很多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故事版本。从这些故事差异性中间可以看出当地人们不同的文化背景。口口相传的故事,情节当然会随着讲故事人的改变而改变,就像给食物增加作料一样,同样的食材不同的人做出同样味道的东西反而会奇怪。不用怀疑的是,中国版本的绝对是经过重重审查最最干净的一个版本。书中写的比如被父亲求爱,怀孕,吃人肉之类的情节在我的记忆中不曾出现过。

格林童话中有几个默认的套路,做杂活得永远是女工,公主永远是负责美丽就好,越是傻白甜越是会得到别人的同情。嫁给一个高帅富王子是女人的使命。女人不应该好奇,不然会出现《蓝胡子》中的场景。王子们可以出征打仗,女人们应该在家老老实实等着。继母没有好人,父母永远是对的。这些价值观现在想想有些让人难以忍受。除此之外还有阶级固化很严重,王子永远是王子,贫民永远是贫民,阶级差异无法改变,并且故事中的人物完全没有想改变的意思。对比之下皮皮鲁和鲁西西的故事更适合小朋友,尤其是女孩子阅读。同样是基于想象,但郑渊洁的故事更接地气,王子梦公主梦,还是等小朋友们长大一些了去迪士尼里感受吧。读完之后不禁反省,现金社会的容貌焦虑和拜金虚荣是不是因为我们小时候格林童话读多了。

总的来说这本书读起来心情有些沉重。一方面感觉自己小的时候被骗了,一方面觉得这些不适合小朋友的价值观还是会被不停地传播下去。沉重归沉重,这本书还是一本好书,可以给读者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嘘!格林童话,门后的秘密》读后感(三):美好的童话故事里暗藏着现实生活中最黑暗的事实

长大后的我们忧伤地唱着”童话故事都是骗人的”,却不知道童话故事本身就并不美好。那些美好的结局,不过是身处在绝望生活里的人们通过遥远的想象让自己活下去的勇气,毕竟在残酷的现实里,只有我们的心是唯一自由的,只有我们的思绪可以抵达任何地方。 每一个童话都不是作家的捏造,也不是文人们的再创造,而是来自深层的人民内部,或是在劳作过程中排遣无聊与痛苦的即兴创作,或是在家庭聚会时慰藉彼此心灵的固定曲目。如果人们听到一个触动心灵的好故事,这些故事就会在听者和讲者之间迅速传播开来,并一遍一遍的讲述。

人类的情感是相通的,童话故事的讲述与断文识字毫无关联,它只与人类的普遍情感和讲述者感到的现实有关。因为只有讲述并非记述,所以同样一个故事,在每个人的每次讲述中都会有所不同,而中心思想和核心梗概却永远不变,甚至会通过一遍一遍的讲述得以加强。 而这种通过千万遍讲述中心思想和核心梗概得到加强的故事,则更可能在文字教育普及之后,用书面文字记录下来,用以更广泛的传播,这也就是我们今天看到或听到的童话故事。 因为我们现在听到或看到的童话故事只留下了当初故事的中心思想和核心梗概,让我们更加容易以为童话故事不过是出于催人奋发的心灵鸡汤,是某种植入性广告,因此在长大后,面对现实的一场场暴击,就悟出了这样一个道理:“童话故事都是骗人的”。

但来自生活最深处的苦难者们讲述的故事永远不可能是骗人的,他们那些逃也逃不脱的苦难,只有通过某种夸张的想象才能得以逃脱,只有通过某种想象出来的暴烈报复才能获得某种心理上的平衡。而这些非常逃离现实的成长故事能以一种没有现实依据的方式一代一代地传下去,直至今日成为经典,是因为它给身处绝望和困境中的广大人民带来了心灵的抚慰和疗愈,让他们在最糟糕的情况下也活得不至于太痛苦,就像卖火柴的小女孩在贫困与人们的冷漠中于新年的烟火中死去,却仍可以带着最圣洁的幸福微笑去迎接这世上最终极的苦难与绝望。 一个孩子的心永远是那么明亮而简单,他们的愿望无非是获得食物和关爱,但由于他们自身的弱小和无辜,永远只能靠别人的给予和馈赠,然而这些简单的渴望在现实生活中并不易得,特别是在父母也是残忍冷漠和没有心灵感知能力的人时,孩子的苦痛就更加深重了。 这本《嘘!格林童话,门后的秘密——写给大人看的书》能一眼万年,看穿人最深层的恶毒与渴望,它们交相辉映在我们的人生,编织出无比奇诡而又无望的故事,最终成为我们每个人心底的秘密与渴望。无沦是最残忍的施害者还是最无辜的受害者,他们都能在童话里获得最广泛的共鸣,并统一把自己装扮成最无害的受害者

童话,让你看到最绝望情况下的希望,而童话门后的秘密,让你我真正正视这个世界最残酷的真相和最无解的期望。正是我们,才让这个世界交织着罪恶和欲望,一轮一轮地缠绕下去,永无终结。

《嘘!格林童话,门后的秘密》读后感(四):成年人目光凝视下的童话内核——格林童话背后的秘密

光良在《童话》这首歌中写道:你哭着对我说,童话里都是骗人的。时间过得好快,我已经很久没有听过这首老歌了,同样,成年的我们也已经很久没有听过童话了。终于,我们还是成为了没有想象力,没有探索和追求的大人,我们已经很久没有听过犹豫不决要不要跨过河水的小马、勇敢的穿靴子的小猫,追求爱情的海的女儿们了,只能偶尔在迪士尼出品的动画大电影中,才能不经意间听到这些记忆深处尘封的小小英雄。但是虽然童话看起来是写给儿童看的,当我们成年之后再去看回之前的童话,或者说再去看回童话的原版而不是删节之后的专供儿童的版本,其实我们可以发现在这些童话背后其实光鲜亮丽的后面也有着邪恶的魔爪。

本书《嘘!格林童话门后的秘密》,就是这样一本探索真实的格林童话背后故事的学术书籍。其实小时候在阅读这些童话故事的时候并不知道这些故事是由谁来书写的,也并不知道他们是来自哪个国家和地区。白雪公主、小红帽这些脍炙人口的童话故事,原来都是格林童话的内容。而卖火柴的小女孩和丑小鸭则是安徒生童话的内容。其实对比这两个童话的巨头,个中差距还是比较明显的。格林童话中往往有着许多非常邪恶的反派,而安徒生童话中却略微柔和一些。

作者科学的分析了这些童话故事中结构和内容展开的逻辑和形式,其实抛开所有的外衣不谈,几乎每一篇童话故事的内核都是差不多的,并且在许多细节的处理上也有着异曲同工之处。其实格林童话在最开始的时候并不是叫做格林童话,格林童话只是大家对他的一个简称。真正的格林童话是叫做《儿童与家庭童话集》,并不是只是面对儿童的,而是由家长来选择阅读并且讲述给儿童的故事。那他作为儿童文学,其实也类似于我们国家的一本杂志——《儿童文学》,写的也是从9到99岁都可以阅读。那这本格林童话呢,虽然也是声称成人也可以阅读,但是其中确实包含了不少性和暴力以及残酷血腥场面的描写。作者用学术的目光来审视这个作品的时候,首先确实充分肯定了格林兄弟对于民间传统故事收集和整理的责任感和责任心,但是我们知道一些民间故事,尤其是在作为电子科技和通讯不发达的时代,是许多成年人消遣和娱乐的唯一方式,所以就不难理解里面掺杂着许许多多低俗恶劣的部分。而格林兄弟其实对此并没有做到筛选出不合适的、少儿不宜的东西来专供儿童,反而是一股脑地收纳进去。

《儿童和家庭故事集》这本书也经过多次修订,在许多人的批评下,格林兄弟逐渐将故事变得更加适应儿童,也删掉了一些过于暴力和血腥的画面和甚至整篇文章。终于经过几百年的流传和纯净,形成了现在我们所看到的格林童话。除了体裁方面,作者也对主人公和反派进行了非常深入的分析,发现很多故事中也正是他们俩派的斗争共同促进了故事情节的发展和进步。其实所有童话的内核都是一样的,只是有各种各样不同的笔法和形式,不仅满足了儿童时对世界的好奇和想象,而且对于我们成年人来说,也折射了现实和历史的黑暗与悲哀。

《嘘!格林童话,门后的秘密》读后感(五):真实的格林童话,背后隐藏着怎样的秘密?

有多少人的童年启蒙,是从格林童话开始,《小红帽》《睡美人》《美女与野兽》装点了多少人童年时期的梦,顺便可以影响一个人的饮食偏好。

兰初君有位同学,是位狂热的面包爱好者,有次我问她原因,她说小时候受童话影响,童话故事里面包出现的次数不要太多,导致长大后自己喜欢逛面包店,吃面包。

兰初君小时候也喜欢童话,因为相对于枯燥乏味的现实生活,童话里的世界更加丰富多彩,充满了各种大冒险。长大后转变关注点,开始关注童话背后的故事和历史背景。

比如前几年读过一本书,叫《百变小红帽》,梳理了《小红帽》故事的演变历史,顺便diss了一下童话对女性的性别歧视。而最近又看了一本对《格林童话》梳理更加系统和全面的书籍:《嘘!格林童话,门后的秘密》,以及一些论文,有不少知识是兰初君很少见到的,想分享给大家,就有了以下文字。

现在《格林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代表,但是在它诞生的19世纪初,却是同时面向儿童和成人。原因就在《格林童话》的收集者格林兄弟身上,他们原本收集的是德国民间故事,结集成书也不叫《格林童话》,而是叫《儿童与家庭童话集》。

格林兄弟收集德国民间故事的初衷,就是想在德国民间传统消失殆尽之前,将之记录下来。格林兄弟收集民间故事的另一个目的,是希望通过对收集到的民间故事的研究,建立一种新的研究模式。可以说《格林童话》一开始就面向学术界的,而且如果你看《格林童话》第一版的时候,就能看到格林兄弟是按照学术准则来进行。他们当时表示,只要能出版,让他们放弃版税都行。

不曾想《格林童话》第一版销量远超预期,而且客户大多是家里有孩子的。这激励了格林兄弟,他们听取批评和建议,不断修改,使之更加适合儿童阅读,逐渐《儿童与家庭童话集》变成了《格林童话》,成为全世界儿童的集体记忆。2005年,《格林童话》第一版成为世界文化遗产。

社会科学上有一个名词叫“想象的共同体”,就是民族不是客观实体,而是人们一种主观性的想象。人们通过对一系列符号的认同,想象我们是同一群人,就是一个民族。

《格林童话》在德意志民族的塑造中,起的就是“符号”的作用。具体来说,这还要联系到《格林童话》诞生的时代背景中去。

德意志地区历史上处于长时间分裂之中。到了18世纪末19世纪初,法国发生大革命,接着拿破仑崛起,他率领法军在1805年打败俄罗斯奥地利联军;1806年击败普鲁士,彻底终结了神圣罗马帝国。

这时候德国知识分子发现:“德国既不像美国、法国和瑞士一样,有一部宪法作为立国的基础,形成一个政治民族,甚至德意志在哪里、谁是德意志人,也是一个问题。”德意志民族想要结束混乱,向前发展,只有构建民族国家,但是前提条件是唤醒民族意识,得到民族认同。

这时候《格林童话》的成书正是时候,文化记忆就在这个过程中承担角色,通过对古老民间故事的回忆来表现曾经的德意志民族。

因此我们看到《格林童话》中主人公,形象都是美丽、勤劳、天真,很少带有“聪明”这个特质。而类似故事结构的法国童话,对比起来主人公就是诡计多端。这就给人一种暗示:法国推崇的人是狡猾之辈,而德意志推崇的则是美丽勤劳天真之人,前者是已经堕落的、没有前途的;而后者前途大大的。

就这样,德国共享这样一种共同价值观和文化记忆:我们是什么,不是什么。《格林童话》通过故事来传递价值观、有助于塑造民族认同。

小时候有多少人会带入童话里的主人公,为主人公的遭遇捏一把汗,同时也羡慕主人公的奇妙经历,甚至只是每个都是大团圆结局。

但当我们翻开《格林童话》,就会发现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成为故事主角,那什么样的人才最有资格成为主角呢?

《嘘!格林童话,门后的秘密》自然研究了这个话题。

作者把主角分为男主和女主。

首先来看男主。

如果用一个词来概括《格林童话》中的男主,就是“天真”二字。“无知”、“愚蠢”、“没用”、“傻笨”、“天真”、“无邪”:这些词反反复复被拿来形容格林童话的主人公。

正因为“天真”,所以无所畏惧,他们才不怕未来路途中的未知挑战。

男主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同情。男主一旦展示出,尤其是对自然万物的同情,以及随之而来的谦逊态度,那么他之后肯定会有一个圆满的结局。

天真、谦逊、同情这种男主特质也是德意志文学上的传统,比如中世纪史诗作家艾申巴赫的作品中有个主角,被视为骑士精神的最高理想化身,身上就有天真、谦逊、同情的特质。同样,在瓦格纳的《尼伯龙根的指环》中的主人公,也是不知害怕为何物。之后的歌德作品《威廉·麦斯特的学习时代》,浪漫主义时代许多作家笔下的主人公,都是在对世俗事务一无所知的状态下,踏上前往远方蓝天外的旅程。

那么女主呢?一定要美丽、精通家务,会干活。

美丽自不必说,典型代表是《白雪公主》。故事开头,文字形容白雪公主的美貌是“皮肤长得能像这洁白的雪一样娇嫩,头发像这窗子的乌木一样乌黑发亮”。此外《灰姑娘》《莴苣姑娘》,就连《青蛙王子》中的公主漂亮的也是“让太阳都惊讶不已”。

另外一个女主必备的特质是会干家务活。比如在故事《纺锤、梭子和针》中,女主因为其出色的家庭事务得到王子青睐,这就有个潜台词:假如女子有家庭能力,就能帮助她从卑微到高贵。甚至女主因为纺纱等劳动,可以拯救亲人,故事《十二兄弟》中,年轻的女主为了将哥哥们从诅咒中解救出来,整整七年一言不发地纺纱。

想要故事好看,主角必须经历一番,这时候反派的出场就必不可少。

如果说起《格林童话》中的反派,那么继母就不可少,他们的存在感有时候遮住了主角的光辉。比如《白雪公主》中的继母、《灰姑娘》中的继母等等。

凯特·布兰切特饰演的灰姑娘继母

为什么童话中的反派继母,出场次数高,存在感强呢?

其实当我们翻开《格林童话》第一版,会发现迫害白雪公主的不是继母,而是生母。也许格林兄弟无法解释为什么生母会对自己的孩子进行迫害,就在之后的修改中把生母改成了继母。

另外一个解释是和时代背景有关。当时欧洲产妇死亡率高,很多母亲在生下孩子没多久就去世了,这时候父亲续弦,就产生了很多继母。另外继母迫害前妻生的孩子动机很足,因为当时欧洲实行长子继承制,为了自己孩子有个良好的前途,继母就开始行动了。

还有一点很少人关注的,是孩子的成长心理转变。这一点是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提出的,他认为儿童随着不断长大,感觉自己不再是世界的中心,而且经常会感到被父母怠慢,久而久之他们对父母的不满情绪增加,这种不满驱使孩子产生一种“自己不是亲生”的想法。不少孩子会幻想自己有一个社会经济地位更高的父母,这就是名门幻想。而很多继母反派的诞生,是孩子们幻想中的投射。

《格林童话》自产生后,就产生了不小影响,不过二战后,对它的争议也时有发生,最常见的争议是《格林童话》故事中的性别偏见、反犹主义、黑暗暴力等。甚至当二战德国战败,格林童话就开始被视作德国变态、残忍的国民心理的滋养品和反映物。卡尔维诺就说:“格林残忍童话中的场景绝对不会在意大利童话中出现”。

这个就偏激了,不管怎样,《格林童话》的流行,反映了人们内心的潜意识:人们不想只是听到规训,而是想听巨人和城堡,想听自己不知道的故事,想听可以自己脑袋瓜的故事。对它的解读、演绎,就像童话中主角一样,永远在冒险。

参考资料

[1] [美] 玛丽亚•塔塔尔.嘘!格林童话,门后的秘密[M].南京大学出版社.2022

[2]李莹莹, 董娟. 从民间文学走向儿童文学经典——《格林童话》作为文学经典的生成[J]. 昆明学院学报, 2018, 40(4):7.

[3]马亚丽. 从文化记忆角度解读《格林童话》中的暴力主题[J].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8, 27(4):4.

[4]王辰晖, 李静. 论欧洲民间文学中的民族文化记忆——以《格林童话》为例[J]. 中国教育学刊, 2017(S1):3.

[5]韩晴. 《格林童话》中的德国文化[J]. 戏剧之家, 2014(6):2.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