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我仍能活得像风读后感1000字

我仍能活得像风读后感1000字

《我仍能活得像风》是一本由[巴基斯坦] 法哈尔·扎曼 主编 / 巴基斯坦文学院 编著作,四川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59.80元,页数:37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我仍能活得像风》读后感(一):风从巴基斯坦吹来

回顾过去的2023年,女性主义依旧是热门话题之一,特别是涌现出一批打破刻板性别印象、倡导尊重女性主体的影视剧作、综艺节目、书籍刊物,女性主义的观念逐渐普及并扩展深入,人们不断的在生活、工作等方面的细节中思考存在对女性的束缚,努力创造一个更加平等、和谐的环境与氛围,已然从女性主义的“觉醒”走向更广泛的接受与积极“发声”,女性在面对不公、暴力等问题时,敢于面对、敢于曝光、敢于讨论、主张权利。

国际妇女解放运动从萌芽兴起,至现代亦有200多年的历史。但在不同的地域、民族间,在不同的代际、年龄间,在不同的人生阶段、个人状态间,都存在差异化的理解,这也导致理性的讨论走向极端,概念被异化和乱用,引发不必要的争端。回归理性来看,我们需要结合现实与实际去看到这一问题,我们习惯了身处环境的具体情况,为此产生一个方向性的固化思考,最近阅读到巴基斯坦女性文学选集《我仍能活得像风》一书,有了深刻认识。

巴基斯坦对我们而言并不是陌生的国度,但在习俗习惯、民族信仰、语言文化等多方面存在差异,通过22篇短小说和41首诗歌,从一个侧面呈现出巴基斯坦女性形象,在情节的布局、人物的塑造及意象的设定上带读者有效探索巴基斯坦女性实现自我解放的路径和可能性。真正的女性主义绝不是读一本书、看一部剧,喊一喊口号来发声这么简单,需要的是一种切实的改变与行动,于当下依旧保守文化语境更为浓郁的巴基斯坦,更呼唤真正的女性主义。

我们能有机会与巴基斯坦文学会面,能读到《我仍能活得像风》一书,丰富拓展对女性文学的阅读,源自于“亚洲经典著作互译计划”对本书的引进,书中涉及了女性职业从事、婚姻家庭、生育养育、亲情友情、社会活动、权力平等、制度秩序、命运际遇等话题,可想这一本书收录的内容在巴基斯坦会有何深刻于深远的影响,从短篇小说与诗歌的阅读角度看,极具地域风格,内容主题鲜明,为读者塑造起一个文学中的巴基斯坦立体场景。

就当下而言,巴基斯坦女性依旧遮蔽于社会现实场景之后,这些女性作家以自身真实的经历讲述着,也在为这个社会记录着。带给人特殊的女性视角,必将是一场最有利的变革。女性的真实处境与现实命运得以被讲述,必将能引发共鸣与思考。《永别了,新娘》在一个畸形的生活环境中,塑造一起悲剧。《放逐》将一场重大家庭变故的影响发酵,女主以卑微得以苟活。《首席嘉宾》呈现出对社会现象极力讽刺的勇气,为女性呐喊。

读毕,我在这些女性作家的创作中,更感受到了一种希望,她们的笔在书写自己、家人,更是在与命运相搏,真正的权力|运动,并非什么轰轰烈烈的重大举动,振臂高呼的隆重场面,最细微处的呼声,产生于生活的细节,最普通视角的记录,对复杂性的拆解,源自于日常的书写,必将汇聚成撬动保守、固化、陈旧的力量,打开精神世界。《我仍能活得像风》中还有许多故事我没有剧透,因为希望每一个感兴趣的读者都能走入书中,有所读有所思。

最后借用书中所收录阿夫扎尔·陶西夫的诗作《一个影子,一段过往》中的一句,“黑暗也许会降临,暴风雨会肆虐,枪林弹雨开火,……,我们的希望不灭。”我们的希望不灭!

《我仍能活得像风》读后感(二):展现巴基斯坦女性的力量与挑战

这本《我仍能活得像风》是巴基斯坦女性文学选集。在我的记忆中,我好像是第一次看到巴基斯坦女性文学的书籍。这一点让我觉得十分惊喜。

因为历史的遗留问题,巴基斯坦被公认为世界上妇女受教育程度最低的地区。巴基斯坦女性连自己身体的支配权都得不到保障,更不要说受教育的权利和表达自己的权利。

在我们的印象之中,生活在那一片地区的女性,感觉她们是压抑的,生活在充满束缚和桎梏的环境之中,但是这本《我仍能活得像风》却让我感觉到,即使在十分严苛的环境之中,作为巴基斯坦女性,依旧有自由的思想,并且能将它记录下来。

从这本《我仍能活得像风》的书名就能够深深感受到,渴望自由的讯息。在现代与传统双重影响下的巴基斯坦女性作家们通过自己的作品,勇敢地探索了社会、文化和家庭中的性别问题,以及女性在其中所面临的挑战和困境。她们以独特的视角揭示了巴基斯坦女性的内心世界和社会地位,并以自己的声音为女性发声。这些作家们通过文字,传达了女性的力量、智慧和坚韧不拔的精神。

这本书中收录的文学类型,包括了小说和诗歌的部分。这两个部分都是我比较喜欢看的类型。读完之后,我感觉巴基斯坦女性作家们所写的小说,其实和其他国家的女性小说差别并不大。她们更多是以身边的常见事例为题材,风格多样。有些充满哀思,有些则充满了反讽。

比如说,蒙塔兹·希林的《下降》这一篇讲述的,其实是当地的社会现象。巴基斯坦的童婚现象十分严重。虽然政府已经经过大力整改。但是依然有很多女性非常年轻就结婚生育。在不合适的年龄生了很多个孩子。这也导致了这些女孩的寿命明显缩短。在这本小说中,巴基斯坦的男性也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不在乎自己妻子。他们和所有人一样关心自己的妻子和家庭。在失去妻子之后,对于未来生活一样感到绝望。整部作品让人感到压抑和悲伤。很明显,这篇小说就是对于通婚制度的一种控诉。

阿赫塔尔·贾迈勒的《首席嘉宾》则是对于社会现象的讽刺作品。学校里要邀请有出息的毕业生回来,担任学校庆祝活动的首席嘉宾。有些人推荐了致力于基层教育工作的优秀毕业生,但是被校长否决了,因为这位毕业生的社会地位并不高,无法代表学校的杰出成就。而他们最后找到的首席嘉宾人选,却是副局长的新婚妻子。大家松了一口气,因为新任副局长的上一任妻子,他们已经邀请过了。而这次副局长的再婚,又给他们提供了一位可以选择的嘉宾。让很多人意外的是,这位新婚妻子却是他们学校出了名的后进生。很多老师知道嘉宾是这位出名的差生之后都沉默了。到了最后,这位新任的副局长夫人还是参加了他们学校的庆典活动,成为了首席嘉宾。当所有的学生问首席嘉宾该如何成功的时候,那位首席嘉宾说道,不需要在学习上浪费时间。如果要想成功的话,就应该看看当时老师从她那里没收的书。

《首席嘉宾》的反讽意味十分的强烈。其实这个现象在任何社会上都普遍存在。也就是所谓的笑贫不笑娼。很多时候,真正对社会有用的工作不被人认可,反而是那些花团锦簇的社会寄生虫受到人们的羡慕。而阿赫塔尔·贾迈勒写这本小说正是对于这个社会现象的看不惯。

从中也可以看出,即使巴基斯坦的女性在社会地位上依旧遭受着不公平,但是她们从未降低过自己的道德标准,心中依然向往着公正、美好、善良的事物。

这本《我仍能活得像风》成书于1994年,也就是说,其中的作品已经是30年前的作品。巴基斯坦的女性文学以其独特的视角和丰富的主题,展现了巴基斯坦女性的力量、挑战与创新。女性作家们通过自己的作品,探索了性别问题、社会不公和家庭压力等议题,为社会带来了深刻的思考和启示。

《我仍能活得像风》读后感(三):她们来自巴基斯坦,她们是火,是烈焰丨《我仍能活得像风》

(原文为《我仍能活得像风:巴基斯坦女性文学选集》序言)

其中有火。起初火苗微弱,继而开始燃烧。红蓝交织的火花顷刻间化作熊熊烈焰,彼此交相辉映,浓烟四起,在阴影密布的世界里形成又一个阴影世界。在我们的世界中,女性作者承担着火苗的角色,它一度被屏蔽在视线之外。一位批评家如发现了新大陆般指出,“大西洋彼岸有一团火在烧”,拉丁美洲著名女诗人阿莱杭德娜·皮扎尼克则在一首诗中这样回应道,“我们还生起了永恒的火焰”。这团火就是我们熟知的拉美文学。阿尔贝托·曼古埃尔的拉美女作家作品选集的标题《其他火焰》(Other Fires),正是从此诗中诞生。更有其他火焰在熊熊燃烧,就藏在“挡住眼睛的手之后”,这些女性作家来自巴基斯坦,她们就是火,是烈焰。

伊莎贝尔·阿连德在《其他火焰》的前言中写道:“生在拉丁美洲(或者任何第三世界国家)的女人,她们的命运就是受奴役,最好的情况是成为二等公民。需要强大的精神作为支撑,需要十分清醒,有良好的指引才能克服社会为我们定下的命运。”在巴基斯坦,大部分女人特别是作家就是如此。女性正站在十字路口,在社会地位、受教育程度、健康状况以及综合发展等方面,她们长期处于不利地位,是弱势群体;与此同时,她们在各领域做出无法用价值衡量的贡献,却一度不被承认。巴基斯坦的文学传统由多语种写作构成,而女性作家一直在用各个语种进行创作,她们以自己特有的感性丰富着这些语言,为文学作品注入新鲜特质。她们的作品或温和优美或激烈强劲,在欣赏这些作品的同时,我们也认识到这团火的来之不易。

曼古埃尔引用1936年拉美作家维多利亚·奥坎波在妇女联盟的讲话,她的开场词正适合作为这部选集的引言。

“直到现在,女性事件的主要话语权还是掌握在男性手中。法庭都不许这样的事发生了,因为男性证人会被怀疑证词有偏颇。女性自己几乎不发声。但现在,轮到女性发声了,她们不仅要探索自己所在的这片大陆,更要轮流发言,从自己的视角讲述男性。如果她们能做到,世界文学得到的充盈将是不可计量的,而我毫不怀疑她们能做到。”

她们做到了!来自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女性为世界文学增添了一抹崭新的光辉,带来了一种前所未有的体验,她们无限的热情和复杂性是未曾被文字记录过的。

过去的五十年来,巴基斯坦女性作者作为一股强劲且富有影响力的势力涌入文学舞台,她们不再奉承、不再恐惧、不再封闭、不再低语,而是清晰地讲出真相,展现一种新视野,展现她们自己对环境的理解。女人终于开始讲话了,不仅讲男人,还讲封闭在她们心内和心外的整个世界。

《我仍能活得像风:巴基斯坦女性文学选集》

这部选集聚焦巴基斯坦女性作者。她们是自身真相的见证者,是人迹罕至大陆上勇敢的探险者。希望它能激起所有阅读和喜爱世界文学的读者的兴趣。

定义了选集的目的,还有必要讲讲这部选集的范围。我们的选择范围尽可能囊括巴基斯坦的所有重要语种,然而选文最看重的还是作品的质量而不是它代表了哪个地区。因此在最终的选集中,某一种语种所占的篇幅长短并不能用来衡量该语种的重要程度,我们希望选集所展现的是该语种作家的相对优点。我们也认为女性写作并不是一个整合的或同质性的整体。本书所展示的作者可能持有一些相似的基本观点,这可能跟她们本族语言的传统,或者与相同的时代背景有关。我们这么做的目的不是断章取义,而是聚焦她们在自己立场上所做的卓越贡献。我们也没有把“女性写作”等同于“女权主义”写作。正如杰出作家克里斯塔·沃尔夫表达的忧虑:将“女性写作”这个整体归为一个宗派,只会是死路一条。她定义的女性写作有所不同,理由是经历不同,生物历史环境也不同。这些不同的经历正是我们想要收入选集的。有时候她们散发出强烈的女权主义光芒,有时候她们代表着个人或者宇宙中的真理。一个女人的思想蕴含着她对外界的理解和反应体系,但这并不意味着她的创作潜能不能超过她自身的主题。最后,本选集并非要展现一种历史视角,而是展现不同的真理和情感—它们的演变产生于更近的时代,因此我们主要聚焦于当代写作。除了这些决定性因素,我们也要面对其他限制因素,对此,读者可能会在某种层面上有所察觉。在诸多限制条件下,为了保证内容多样和优质,我们在这部选集中尽最大努力选取了这些文章。

感谢巴基斯坦文学院主管伊夫蒂哈尔·阿里夫先生,以及始终与我们保持一致的翻译团队,没有你们的支持就不会有这部选集。感谢你们,也感谢同意收录文章的作者。特别鸣谢阿提亚·沙阿、拉齐亚·霍哈尔和阿提亚·达乌德,感谢她们在策划阶段的帮助和建议,感谢塔里克·沙希德协助各项出版工作。

雅斯敏·哈米德

阿西夫·阿斯拉姆·法罗希

本书巴基斯坦原版特约编辑

我仍能活得像风

评价人数不足

[巴基斯坦] 法哈尔·扎曼 主编 巴基斯坦文学院 编 / 2023 / 四川文艺出版社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