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人间草木》经典读后感有感

《人间草木》经典读后感有感

《人间草木》是一本由汪曾祺著作,49.80出版的2021-9图书,本书定价:272,页数:,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人间草木》读后感(一):汪曾祺人间系列|草木虽无情,人间送小温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而事实证明,走进大自然,感受花草树木带给我们的清新淡雅,却能够温暖和治愈我们有血有肉有感情的人。 正如汪曾祺先生的散文集《人间草木》,不仅带给我们乐观的诗意,还送给我们许多温暖。 本书由读者出版社出版。 这本书包括5章,分别是人间草木、世间风物、行者无疆、记忆的味道、星斗其人 赤子其人,有作者几十年来的精品散文38篇。 无论是描写花鸟鱼虫,还是游走四方回忆往事,作者都是用朴素乐观的笔调来写。不仅文笔流畅,而且给人温暖舒适的感觉。 1946年,汪曾祺老先生在举目无亲的香港,因等船滞留。于百无聊赖中,突然发现在租住房屋阳台上的煤堆里,竟然长出一颗芋头!那应该被人随意扔掉的一块不好吃的芋头,它靠着顽强的生命力,活了下来,几片绿叶坚强地摇曳在微风里。 就是这颗芋头上的绿叶,使寂寞难耐的汪老获得了一点生活的勇气。 这就告诉我们,我们的周围不是没有美,而是我们缺乏一种发现美的眼睛。 还有我们熟悉的歌曲“山丹丹花开花又落,一年又一年……”,其实,山丹丹每过一年就多开一朵花。这连唱歌的人都不会知道。 汪曾祺在西南联大上学时,没有固定课程表,老师们都是根据自己的想法来讲课,就是在那个时候,汪曾祺读了很多书。 作为沈从文的学生,汪曾祺后来的文学造诣达到顶峰。他深爱大自然,爱护每一个生命,更是关爱亲人朋友。他入乡随俗、随遇而安的心境,使得他在难熬的日子里,仍然能够达到乐观向上,活得非常有趣。 读老先生的书,便会感到一份温暖舒适,更会感觉到生活是美好的,人是有诗意的。 正如作者所期盼的,草木虽无情,人间送小温。通过先生优美的笔触,给我们带来一股股暖流,永远留在我们心间。

《人间草木》读后感(二):人间送小温❤️感受汪老笔下的草木虫鱼兽,感受自然,生活和爱

提到汪曾祺先生,我的脑海中就浮现出学生时代的课本中那个高邮的咸鸭蛋,课堂上大声朗读课文时馋得直流口水,可惜我从未吃到过又是双黄的又是红油的咸鸭蛋,心心念念想着到底高邮的咸鸭蛋是怎样的味道呢!要放在今日,汪老是妥妥的文化带货高手。

在春节假期的最后,有幸读上汪老的《人间草木》。他写花,写草,还写鸟、虫、鱼、兽……在汪老的笔下,万物可爱、美好,值得我们慢慢品味和珍惜。

就算被戴上“右派”的帽子被派到葡萄园劳动时,汪老的笔下也没有任何抱怨或凄惨的情绪,葡萄园里的一切还是那么美,我们所能感受到的是满满的对劳动的尊重,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

大自然无时无刻不在创造着奇迹,你瞧,煤堆里竟然长出一颗芋头,没有土壤,没有肥料,仅靠一点雨水,它竟然长出了几片绿叶,焕发出勃勃的生机,这几片绿叶也让汪老获得生活的勇气。大自然永远是最好的老师。

虽说在古代,提笼架鸟是对游手好闲的人一种贬词,现在则成为老百姓茶余饭后的爱好。原来遛鸟的人是北京人里头起得最早的一波,他们手里提着鸟笼,笼外罩着布罩,慢慢散步,随时把鸟笼前后摇晃,然后聚在一起,揭开罩,鸟儿们彼此此起彼伏地叫着。一只画眉或百灵,可以叫好几种声音,可真是有趣。不过,最重要的是不要忘记自己本来的声音,让鸟儿自由唱它自己的歌吧!

第三部分行者无疆是我个人非常喜欢的部分,这里留下了汪老行走的足迹和回忆。

说起胡同,是老北京的特色之一,前几年去北京旅行,选择了住在一个胡同里的四合院分割出来改造的民宿,就为了深入体验胡同文化。

汪老曾担心在经济大潮下,胡同及其文化会消失。那一次居住的体验告诉我,胡同是活着的。虽然胡同历经岁月显得衰败老旧,但各家各户仍在这里生活着。

在胡同里不经意间转弯,就可以发现隐藏在其中的杂货店,还有老底子的理发店,上面用毛笔在木板上写着“理发一次五元”。呦呵,现在竟然还能有这么便民且便宜的理发店。希望老北京的胡同能够做好保护性修复,胡同文化能一直保存下去。

汪老曾谢过这样一首诗:我有一好处,平生不整人。写作颇勤快,人间送小温……希望这本《人间草木》也能给你带去那份美好和温暖。

我是盈盈,希望今天你也能邂逅一本好书。关注我,为你分享真诚的文字和感悟。

《人间草木》读后感(三):汪曾祺笔下的绝美文字,既能提升文笔,又能治愈心灵

大家好,我是梦晴。

今天给大家分享一套超赞的书,文笔不好,爱emo的你,一定要看看。

这套书就是《汪曾祺人间文集》,它会治愈你的不安,让你活得更加通透。

这套书一共7册,分别是《人间草木》《人间滋味》《人间自在》《人间有戏》《人间独行》《人间烟火》《人间雅量》。

其实,这也是我第一次好好看汪曾祺先生的作品,在我的记忆里,我对汪曾祺先生的认识,还停留在语文课本里的那篇《端午的鸭蛋》里,至今还分为馋高邮的咸鸭蛋。

看了这套《汪曾祺人间文集》,有种相见恨晚的感觉。

如果能早点翻看先生的文,想必我能活得更加幸福一些,也能更深切地感受这人间的一切。

在《人间草木》中,有一篇文叫“星斗其文,赤子其人”,写的是汪曾祺先生和沈从文先生的故事。

沈从文先生是他的老师,家中有一盆虎耳草,这种草就是小说《边城》里翠翠在梦里采摘的那一种。

从汪曾祺先生的文里,我看到了不一样的沈从文先生。

以前的他,因湘西,因《边城》而留在我的记忆里,现在的他,变得更加立体、更加鲜活。

在《人间滋味》中,汪曾祺先生写道:

一个人的口味要宽一点、杂一点,“南甜北咸东辣西酸”,都去尝尝。对食物如此,对文化也应该这样。

让人触动。

不管是对食物,对文化,还是做人做事,我们都需要有开放性的思维,不能将自己局限在一隅。如此,我们的眼界才会越来越宽阔。

如果你有想做的事,不要害怕,勇敢去尝试就好。

想都是问题,做才是答案。

在《人间自在》里,有一段话让我深深着迷:

“蒲公英的纤絮扬起,它飞,混合忧愁与快乐,一首歌,一个沉默。

从自然领得我所需,我应有的,以我所有的给愿意接受的,于是我把自己又归还自然,于是没有不瞑目的死。”

像诗歌一般的文字,有一丝忧郁、一缕惆怅,一份自在,一种无法言喻的心情。

不得不感慨,汪曾祺先生的文字,真的很美,很有灵气,想要提升文笔的朋友,多看先生的文,多摘抄,多模仿,一定会大有收获。

在《人间有戏》中,一句“人总要待在一种什么东西里,沉溺其中。苟有所得,才能实证自己的存在,切实地掂出自己的价值。”让我忍不住拍手称赞。

我有一个读书小屋,大家在里面一起读书写感悟,做起事来,感觉就更有动力,更有盼头了。

这又何尝不是先生所说的“总要待在一种什么东西里”呢!

一个圈子,一群人,抱团取暖,克服惰性,一起收获更好的自己。

在《人间独行》里,“人生时间有限,但空间无限,最重要的是在有限中寻求无限。为自己活着,也为别人活着。”这句话让我瞬间顿悟。

如今,我们总说要为自己而活,而先生却说,要为自己活着,也为别人活着。

的确,我们的存在的意义,永远不只是为自己,也是为了身边的人。

对爱我们的人而言,我们的存在,就是他们最大的安慰。

所以,无论遇到什么失败和挫折,都请你永远不要放弃自己,永远相信自己活着就是一种意义。

好好去看这山河湖海,人间盛世,过好这短暂的一生。

在《人间烟火》里,我看到一件有关“午门”的趣事。

平时,我们提到午门,都会想到影视剧里的午门斩首。

但是汪曾祺却说,午门斩首是编戏编书的人想象出来的。

那么,午门是用来干什么的呢?

书中写了这三项:

一是大典时,皇上到城楼上接见外国使节;

二是献俘;

三是举行廷杖。

是不是有点颠覆你的认知呢?

在《人间雅量》里,一句“世故是什么?是不向高处飞,不向远处走,也不向深处掘发,守定在一个小圈子内过日子。”

永远不要停在原地打转,否则你终将活成自己讨厌的样子。

趁着年轻的时候,好好拼搏,向上生长,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去找到属于自己的小天地,你的人生就会精彩无比。

写在最后

汪曾祺先生的文字,是这人间的一剂良药,读来有一种宁静飘逸的感觉,仿佛这世间的一切,都有了生命力。

美而不俗,意味深远,治愈心灵。

愿你也能从他的文字里,找到力量,在这人间自在徜徉。

~~~~~~~

作者简介:梦晴空微蓝,自由撰稿人,写作导师,心灵疗愈师,一直向上生长的90后姑娘。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