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叙事人生》的读后感大全

《叙事人生》是一本由李杭媛著作,广州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8,页数:25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叙事人生》读后感(一):《叙事人生》书评:做一个会说故事的人

无论是孩子还是大人,我们都不喜欢被说教。如果谁用故事向我们讲述道理,语言生动,幽默有趣,我们更乐意接受。如何把故事讲好,让人喜欢呢?《叙事人生》这本书将带领我们看看,古今中外那些会说故事的人,都是怎么说好故事的。我们从中又可以学到哪些值得借鉴的地方呢?本书作者将引领我们走向故事,学习说故事的技巧。如果你在生活中,不知道怎么和孩子沟通,不知道如何说服别人,不如一起翻开书去看看吧。

《叙事人生》读后感(二):找到阅读小说的钥匙

《叙事人生:小说精读课》可以看作是作者个人的阅读笔记。在本书中,作者选取了中外作家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比如海明威的《杀手》、雨果的《悲惨世界》、卡夫卡的《变形记》、沈从文的《边城》等,作者对这些经典作品的解读,运用了叙事学的相关理论,为我们提供了阅读小说的角度。

在阅读一本小说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哪些问题,需要关注的点有哪些,如何更好地理解一本书,了解作家的写作风格等。在本书中,作者运用叙事性学的相关理论,结合小说的相关内容,对小说进行了个性化的解读。本书的内容具有理论性的高度,运用了隐喻、象征、场景、氛围、张力、空间等理论,对小说进行了解读。

海明威提出了小说创作中的冰山原则。在本书中,同样讲到了这个问题,即小说创作中的留白。一座巨大的冰山,漂浮在水面上的只是整体的八分之一。冰山原则同样地适用于小说创作,一篇优秀的小说同样应该运用留白的艺术。

在本书中,作者写道:“有时候,写好小说不是要做加法,而是要做减法。优秀的小说家也是审美意趣极高的画家,懂得留白的妙处。这种妙处,海明威称之为冰山一角,略萨称之为隐藏的材料。叙事者不需要把所有情节、内幕都告诉读者,而是让读者通过人物对话的蛛丝马迹去捕捉隐情背后的实情。适当的省略反而可以制造悬念,增加内容的丰富性、可能性,激发读者的想象和期待。”

在本书的第七章,作者写到了小说的空间与人物之间的关系,选择了沈从文的《边城》和汪曾祺的小说《受戒》来谈论的。“整个故事走到哪里写到哪里,完全是通过人物在空间的移动来展开对周围环境、风俗、人物的观察和描写。人物不是小说的核心,人物活动的空间才是小说的主题。”从这点来看,营造空间在一篇小说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在这篇小说中,主要写的是出家四年的明海受戒后与邻居女孩小英子之间的关系。无论是人物之间的对话,还是故事情节的展开,都离不开空间的设置。空间为小说中的主人公提供了活动的场所。在很大程度上,空间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在本书中,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作者还引用了小说中的一些段落,结合着关键段落,并对这些书中所引用的文字进行分析和解读,同时也能更好地证明了自己的观点。尤其是在讲到直接引语、间接引语时,都是通过语言和行动来表现出来的,而语言的描写能更形象地表现出一个人的特点。

本书中,在字里行间体现出了作者的价值观与阅读观。“一个人的真正成长不是在避开世俗诱惑的象牙塔里,而是进入世界面对真实的诱惑,面对挑战的信心与勇气。”在阅读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吸纳知识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地去发现自我,去审视自我的过程。阅读这本书,可以给我们提供一种阅读小说的思路。

《叙事人生》读后感(三):读懂小说,洞见人生

手术室的门徐徐打开,一个白大褂推出一张小小的床大叫:“某某的家属在不在?男孩啊。” 一个小伙子面无表情地从不远处稳步走了过去,低头看孩子,不发一语。 与此同时,从不同位置的椅子上站起一个大爷和一个大妈,也走过去看婴儿,还小声谢着白大褂。 白大褂可能没见过这么淡定的家属,愣了愣,就说要把婴儿推走了,并说产妇还要在里面观察一段时间才能出来。 大家目送白大褂推着婴儿离开。大爷伸出右手在小伙子的肩膀上拍了拍,大概是鼓励他当了爸爸要更努力吧。小伙子默然不语,没有给出反馈。 大妈则四下瞅了瞅,走到我身边的空位上一屁股坐下,突然想起什么似的朝白大褂的背影喊:“胎盘我还要呢,别忘了给我。” 我本来就觉得这一家子有些奇怪,她突然这么一喊吓了我一跳,我忙问她要胎盘干嘛用。 她说:“吃啊。这是我女儿生二胎了,头胎的胎盘都让我一个人吃了。先埋院里埋一阵,然后挖出来洗吧洗吧炒炒吃,能强身健体。” 我有些匪夷所思:“这是您亲闺女啊?我以为是儿媳妇呢,瞧您挺淡定的。生大孙子您也不高兴?” 她说:“有什么可高兴的,头胎也是个孙子。反正我身体不好,跟她爸也没精力给她带。” 还没等我问,她又说:“我那姑爷根本都不想要二胎,我闺女非说想再要个女儿。这下可好了,费半天劲,全家没一个高兴的。什么事儿啊。” 我无言以对。感到这次陪我闺蜜做手术可算开了眼了,刷新了我对人类奇葩想法的认知。 如果你看到这里,也是为这件事的特殊性而感到好奇、想知道到底是怎么回事吧? 在此之前,我也听说过“吃胎盘可以美容养颜”,但那一坨血糊糊的东西,就算是来自自己的女儿,难道不觉得恶心吗?真的可以往嘴里放、往肚里咽吗? 而且,产房外,真的有那么淡定的父母和老公吗?见到新生儿一点儿都不高兴吗?丝毫不担心产妇的安危吗? 每天,每时,每刻,我们都能看到各种版本的故事。高兴的、悲伤的、狗血的、愤怒的、不甘心的…… 正如读小说,我们能做的不仅仅是“从头到尾看完那些故事罢了”,而是要从中获取一些对自己有用的经验,多动脑琢磨,以备不时之需。 《叙事人生:小说精读课》这本书,以讲故事的方式向你展现经典小说是如何叙事的,带你进入名著的世界,揭秘如何构造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 都说人生如戏、戏如人生,或者,生活远比小说更狗血。 人类天生就爱听故事,我们爱的也许不是故事本身,而是在听故事、追剧、看小说的过程中,更加了解人性、看到不同的风景、见识到不同的人生。 因为,只有积累的经验足够多,阅历足够丰富了,才可能更有底气地掌控自己的人生。 这本书不仅教你怎样深入地读小说、了解作者意图,更能帮你打通故事思维,用讲故事的方式获得更多人的关注,获取机会,展开无限的可能。

《叙事人生》读后感(四):读懂小说,洞见人生

手术室的门徐徐打开,一个白大褂推出一张小小的床大叫:“某某的家属在不在?男孩啊。” 一个小伙子面无表情地从不远处稳步走了过去,低头看孩子,不发一语。 与此同时,从不同位置的椅子上站起一个大爷和一个大妈,也走过去看婴儿,还小声谢着白大褂。 白大褂可能没见过这么淡定的家属,愣了愣,就说要把婴儿推走了,并说产妇还要在里面观察一段时间才能出来。 大家目送白大褂推着婴儿离开。大爷伸出右手在小伙子的肩膀上拍了拍,大概是鼓励他当了爸爸要更努力吧。小伙子默然不语,没有给出反馈。 大妈则四下瞅了瞅,走到我身边的空位上一屁股坐下,突然想起什么似的朝白大褂的背影喊:“胎盘我还要呢,别忘了给我。” 我本来就觉得这一家子有些奇怪,她突然这么一喊吓了我一跳,我忙问她要胎盘干嘛用。 她说:“吃啊。这是我女儿生二胎了,头胎的胎盘都让我一个人吃了。先埋院里埋一阵,然后挖出来洗吧洗吧炒炒吃,能强身健体。” 我有些匪夷所思:“这是您亲闺女啊?我以为是儿媳妇呢,瞧您挺淡定的。生大孙子您也不高兴?” 她说:“有什么可高兴的,头胎也是个孙子。反正我身体不好,跟她爸也没精力给她带。” 还没等我问,她又说:“我那姑爷根本都不想要二胎,我闺女非说想再要个女儿。这下可好了,费半天劲,全家没一个高兴的。什么事儿啊。” 我无言以对。感到这次陪我闺蜜做手术可算开了眼了,刷新了我对人类奇葩想法的认知。 如果你看到这里,也是为这件事的特殊性而感到好奇、想知道到底是怎么回事吧? 在此之前,我也听说过“吃胎盘可以美容养颜”,但那一坨血糊糊的东西,就算是来自自己的女儿,难道不觉得恶心吗?真的可以往嘴里放、往肚里咽吗? 而且,产房外,真的有那么淡定的父母和老公吗?见到新生儿一点儿都不高兴吗?丝毫不担心产妇的安危吗? 每天,每时,每刻,我们都能看到各种版本的故事。高兴的、悲伤的、狗血的、愤怒的、不甘心的…… 正如读小说,我们能做的不仅仅是“从头到尾看完那些故事罢了”,而是要从中获取一些对自己有用的经验,多动脑琢磨,以备不时之需。 《叙事人生:小说精读课》这本书,以讲故事的方式向你展现经典小说是如何叙事的,带你进入名著的世界,揭秘如何构造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 都说人生如戏、戏如人生,或者,生活远比小说更狗血。 人类天生就爱听故事,我们爱的也许不是故事本身,而是在听故事、追剧、看小说的过程中,更加了解人性、看到不同的风景、见识到不同的人生。 因为,只有积累的经验足够多,阅历足够丰富了,才可能更有底气地掌控自己的人生。 这本书不仅教你怎样深入地读小说、了解作者意图,更能帮你打通故事思维,用讲故事的方式获得更多人的关注,获取机会,展开无限的可能。

《叙事人生》读后感(五):阅读是需要才华的

阅读是需要才华的。

我们大部分的普通读者,书读完了也就过了,囫囵吞枣,一知半解,好一点的也许能够从书中找到精神愉悦,渗透到人生的点滴之中。而有才华的阅读者,能够丝丝入扣拆解故事本身、分析作者的技巧、挖掘文字背后的情感及内涵,甚至还能够从他们阅读的作品里抽丝剥茧般的学到功夫,为自己的写作铺路。读李杭媛老师的《叙事人生:小说精读课》,就深有一种她是一个有才华的阅读者之感。

《叙事人生:小说精读课》里说:“阅读经典小说,需要热情,还有技巧。”甚为赞同。

李老师们对作家们是如何写小说的进行了一场场解构,从叙事、语言、人物、场景、氛围等多维度对名著进行了深入的拆解和分析,包括海明威、雨果、木兰·昆德拉等名人的名著,从普通读者可能不甚在意的一些角度去解读。

于是,她在解读《悲惨的世界》的时候,关注的不是大家都集中目光关注的主角,反而是“纸片人”,看似扁平没有特色的配角们,在小说中的地位其实也不可忽视。在讲小说的氛围营造的时候,她关注到的是细节、光影等等对情绪的影响,而不是从大环境大背景去讲。女性读者的细腻在作品里呈现得淋漓尽致。

同时她也很能共情,毕飞宇在《小说课》里写到:“无论是写小说还是读小说,它绝不只是精神的事情,它牵扯到我们的生理感受,某种程度上说,生理感受也是审美的硬道理。”

而在李杭媛老师的《小说精读课》里,处处也能感受到她在阅读过程中的情绪及审美感受。

她感叹张爱玲《倾城之恋》里白流苏和范柳原的爱情,拆解张爱玲写他们的日常时,她写到:“我以为,这是关于爱情最接地气也是最苍凉的书写。哪有什么为你上刀山、下火海的轰轰烈烈的誓言,真的爱情只不过是两个自私的平凡人互相取暖。”

我不仅被带入了白流苏和范柳原的故事里,也被带入了作者的爱情观里,被带入了这世间千千万万红尘男女的爱情里。

很多专业的阅读者,也是有才华的作家,比如毛姆,比如翁贝托·埃科等等这些大师们,通过对别人作品的解读,精进自己的技艺,创作自己的作品时也才能事半功倍吧。

作者也通过解读这些脍炙人口的名著之时,既有阅读享受,也有审美提升,我更相信她也学到了作家们讲故事的秘籍。

有人曾经说过:读书是站在作者的对岸,接收作者抛在池塘里卵石泛起的涟漪。在作者的眼里“小说就是一场魔术,用虚构的故事表现出对真相的洞见;用虚构的的魔法实现对自我的超越、对世界的想象、对意义的追问。”在我看来,读小说是看一场魔术,而读《小说精读课》是看魔术的解密。就好像一个魔术师在表演,旁边有一个解说告诉你这些玄机都在哪里。

很精彩很过瘾。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