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半山文集》读后感1000字

《半山文集》读后感1000字

《半山文集》是一本由半山著作,民主与建设出版社出版的裸背锁线图书,本书定价:59.80,页数:28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半山文集》读后感(一):人生最好状态:聆听心声,给予内心丰盛的养料

这个专业好就业、这份工作待遇好、这人不错适合交往……不知从何时起,我们耳边充满了过来人的各种人生建议,被推着向前行走。有多久,我们没有停下来,听听内心的声音了呢? 继作品《生活无法逃避,但你可以选择》后,时隔一年,半山将自己关于社交、阅读、思考、感情、成长等主题的感悟与总结汇集到作品《心的回响》中,希望对读者有所启悟。 人际关系中认知自我 什么才是与真正喜欢的人在一起呢? 不要只盯着对方看,得去看见自己,是否喜欢与这个人待在一起时的自己,自己是否自然、欢喜、温情、平静,并时常都会有所更新。 无论你在发展哪种人际关系时,都会更愿意与自己喜欢的人待在一起。喜欢能让人感到愉悦、舒适、消除烦恼……这些都是向外探索的表现,什么才是喜欢一个人的良好状态呢?这样一个简单的问题我们却很容易忽视,忘记回归自己的本心。 讨好型的人容易因为喜欢一味满足对方的需求,忽视掉自己内心的想法,可我始终认为势均力敌的喜欢是双方能够互相帮助、共同成长,正如半山的感悟一样,我们能从对方的身上看到映射出的自身。 阅读中看百态 书籍是人类各种存在感的主要载体,阅读的过程,阅读者把自己的人生经历,与书籍上所描述的存在感进行对照、深入、共鸣、得到启迪和逐渐丰富内心语言的过程。 经历影响着我们对事物的看法,有限的经历难免会让我们在评判时产生偏差。如何才能让自己更全面的认知事物、认知世界呢?阅读吧,当作者把自己的经历与思考写入书中,文字会带你领略你所不知的人间事,会让你共鸣、震撼,让你发现生活中不是非黑即白,它还有很多色彩,或许你无法理解,但它仍然真实的存在。 我们的喜恶由成长环境、自身经历等众多因素综合后形成作用,内心的色彩难免有所单调,阅读书籍,给了我们充盈内心、汲取养料、不断更新自身的机会。 生活中不缺少美好 把自己内心整理得精致了真的会遇上好多很精致的东西,人最需要的是迷上自己的生活。 人生在世总会有各种烦恼,有的人会陷在其中不可自拔愈发悲观,有的人却能从中发现美好从振旗鼓。半杯水,悲观者和乐观者看到的情景却完全不同。内心精致意味着对生活充满向往,虽然很多方面仍会受到掣肘,却总能找到那些能打动自己的美好,给生活增添一丝乐趣。 人生会遭遇挫折与困难,却也有很多美好与暖心的瞬间支撑着我们度过难关。只要你愿意寻找,总能遇见美好。 人生这场旅途会遇到很多岔路口,希望你在选择时不仅仅只重视视觉,也多听听内心的声音,找到属于自己的《心的回响》。

《半山文集》读后感(二):人的一生,是自我教育的一生

首发:微信读书

书中的文字像封面图般,既有点染般的启迪,又有留白般的回味无穷。这本书的章节,像是一树花开。一个根基(人的思想)不断生长,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大地的滋养中,发芽,分叉,最后长成参天大树(思想成熟)。作为自己个体的园丁,树上的枝叶茂盛,需要不时的修修剪剪,为了更好的生长与发展。眼前需要修剪的分枝有关系分枝,阅读与思考分枝,爱情分枝,孤独分枝,(情绪)痛苦还是快乐分枝。这些分枝的启迪在这本书中会有心的回响。

这本书是作者在居峨眉半山六年来所写的语句汇集而成。有些语录很精辟。他的文字有点像泰戈尔的文字,在一句话中看到了泰戈尔式文字的一点痕迹。“生命如秋天的叶子在风中摇曳,夏季的风再大也吹不落旺盛的绿叶。秋天的叶子失去了自己的养分,是自己要掉的,与风无关。”泰戈尔:“夏天的飞鸟,来到我的窗前,歌唱,又飞走了。秋天的黄叶,它们没有什么曲子可唱,一声叹息,飘落在地上。”虽然表达不同,却有一种同样的情感—伤感。 读到这样的文集,就像饮了一口清澈凉爽的泉水。作者的文字有一种独特的清新,读这些文字就像在雨后的早晨,推开窗户,看到淡泊清亮的风景:阳光洒落在辽阔的海面上,光芒显得格外明亮,这明亮把大海衬托成一种明媚的色彩;海面像是吸足了色彩,让人看到了很多的星星闪闪,是海珠,还是不同情境下沙粒晶体的反光……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解;一切都是那样清新,隽永……

阅读——文字是黑白色的,阅读者让它们变得斑斓。 人的时间与精力有限,书籍汗牛充栋,选择书籍很重要。我们该读什么书,读书,要多读那些能从漫长岁月中流传下来的书,少读一些只能流行于现在的书,要多读那种合上书本,就觉得自己已有所更新的书。 有些书籍,我们会念念不忘,一读再读,这大抵也是阅读的美妙体验,人可以通过重读一本经典,把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故事读出来;把时间的刻度读出来;把自己一丝一毫的成长,都读出来;把错过的人和风景,重新唤回到自己身旁来……阅读是一种旅行,也算是一种流浪,人在文字中出走或是航行,遇见点什么,纠缠点什么,生出点什么,告别点什么…… 我们阅读,了解作者,了解书籍背景,然而请记得,阅读绝不是为了去认知某个作者的世界,而是通过阅读认知自己的世界。阅读,不能只阅读,让自己的思想“躺平”,还需要思考。 最好的阅读效果,是通过阅读加上反省,去消化自己的人生经历。最好的文字应该像消化酶一样,可以协助阅读者,将他的人生经历,转化为他自己的营养。

关系——反复无常的不是情感,是一颗正在打算盘的得失心。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既简单又复杂。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远近,意味着处世方式和行事手法的各不相同。际关系,说到底,就是距离关系。为什么有的人关系比较近,对人付出关心了,才会一直保持联系,细水长流,绵延不绝。为什么有的人关系越走越远,每一份关系都是需要彼此去维护的,若只有一方努力,亦或者双方都不努力,关系就会越来越淡。正如那句,“关系的好坏是,(不忙的情况下)你的消息我秒回,我的消息你轮回。” 说到关系,难免会说起感情。人不能把感情视为严重依赖, 离开了就不行的感情关系,只是一种需求关系,并不是亲密关系。不要把任何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成离不开的关系。一段真正良性的关系,衡量的标准恰恰是离开这种关系独自生活的能力。为什么两人之间情感会变淡,变淡的真正原因是双方都不再能给感情增添新鲜的内容。 聊天群也是一个社会,是一种人际交往,人际交往中最重要的,不过是知道自己能给予什么,因此而可以得到什么,没有这种平衡,这种交往就长久不了。读书分享,你能给什么,才可以得到什么。人人都不去给,何来得到? 在人际关系中,人会患得患失,也会迷茫,不知如何面对人际关系中的纷纷扰扰,有的甚至迷失自我。正确看待人际关系,少关注一点关系中的对象,多从关系中看看自己。 关系里唯一正确的态度,在于允许彼此付出和得到的东西都不一样。有些人际关系已陌生,就该陌生到底,怕半生不熟,更怕熟过之后,再度陌生。 关系的真谛,就是借他人的力量来认识自己,也把自己的力量传递给他人。世间万物,都是相互的。 爱情——成熟的爱是种信念,信念真实存在,爱就一直存在。 好的爱情成就彼此,不好的爱情消耗彼此。爱情,两个人在一起,最差的状况就是彼此都因怨恨而生出戾气,其次就是彼此都感觉到在被对方所消耗。最好的状况肯定是互相都能感受到关系的滋养,其次是一个人能滋养另一个人,但这个人被滋养的人并不会去消耗滋养他的那个人。 好的关系,深层次昭示出来的本质,是需要各自对在这段关系里的自己都满意。否则,分手是迟早的事。所以,每一个人都应该自己去成就对自己的满意度,在恋爱关系上也应该尽量去认识那种对自己满意度较高的人,在一起的时候,应该彼此互相帮助以增加各自对自己的满意度,而不是去破坏这种满意度。 有人说爱情,有人说感情,这两者是存在差别的。爱情是天生的冒险家,探寻的是种种可能性,而感情更像是天生的资本家,寻求的是一种确定性。 真正好的爱情关系所要实现的终极目的,是彼此都能从这段关系中去认识和成为自己,实现的反而是两个不同生命的完整和独立。我们要因为各自都能变得更优秀和更完整,所以才在一起。越是彼此都完整和独立,越容易做到纯粹无间的亲密。 孤独——孤独是一个孩子,人不喂养他,他是长不大的。 一个人若是学会了自己陪伴自己,便学会了人生最重要的一项生活技能。不依赖时间,也不依赖任何人,一个人敢于依赖孤独,以孤独再创造孤独,这会让人拥抱到一个完整、真实的世界。 任何热闹对于人都是一种消耗,人在热闹之后会感到累和虚空。任何宁静对于人都是一种滋养,内心或多或少都可以长出点什么来。独处,是让心腾出足够的位置,自己把自己捉回来,放回心里旁观。 心灵最好的状态是空旷,像夜晚的晴空,虽有繁星却不会拥挤,有流星瞬间的划痕,有喜悦有忧伤,有诞生有毁灭,有空旷而无空荡,有永恒的秩序。 痛苦还是快乐——幸福取决于人看见了什么,而不是得到了什么。 一个人的幸福,往往源于他最具个性的、最与人不同的、最私密的个人追求,得到满足,或是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少收藏阴影,多收集阳光。 人自己带给自己的快乐越来越多了,就是在变得更好;越来越需要别人来带给自己快乐,就是正在变得更差。要获得长久的幸福,就应该把幸福的源头收紧收窄,专注于一个源头的细节,让其成为涓涓细流。 一个拥有日常生活之乐趣的人,肯定是一个人每天都懂得更新自己的人,与这样的人一起生活,想想也是其乐无穷。 内心丰富的人,才可以过好简单且平凡的日子,这种丰富指的是一个人对平淡生活的再创造力,让死气沉沉的生活,因心灵的创造而恢复生机。上街买一趟菜,也能买出点生活之美的情趣来。 写在最后 网上搜到作者半山曾在多家知名企业任高管,亦曾多次创业,后厌倦都市生活,在峨眉山独居,潜心读书写作。居山伴水而不以隐士自居,有大隐隐于市之味道。“繁花似锦觅安宁,淡云流水度此生”。 岁华空冉冉,心曲且悠悠。在繁华之处,心中自有一方世界。安稳于日常,浅喜于光阴。一颗淡泊之心感生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是惬意的,又是知足的。日有小暖,岁有小安。 阳光斑斓,微风含香,人生百味,随遇,随喜,随安。

《半山文集》读后感(三):总有些句子能震撼到你

你是否希望在困境中依然能保持勇气与希望?你是否追求在复杂的人际关系中寻得一份真挚?你是否相信无论生活多繁杂,我们依然可以找到真正的幸福?

推荐你阅读《半山文集》,翻开这本书,你会知道,人生的美好、从容、平和,一直都在,只要你沉下心来,去感悟。

《半山文集》的作者半山先生,曾在多家知名企业担任高管,也曾多次创业。但最终,他选择离开喧嚣的都市,隐居于峨眉山。在山水的陪伴下,他潜心读书写作,用文字诠释着对生活、对世界的独到见解。

在《半山文集》中,我们不仅可以看到他对美好、关系、阅读、思考、爱情、孤独和痛苦等方面的深刻思考,还可以感受到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性的洞察。

《半山文集》是一本由半山居山六年所写的文字集结而成的书籍,分为六个部分,分别是“遇见美好”“关系”“阅读、思考”“爱情、男和女”“孤独”和“痛苦还是快乐”,内容涵盖了社交、阅读、思考、感情、成长等哲学话题的感悟和总结。

他说人要认真,“认真吃饭,认真睡觉,认真做事,认真爱人。每一次不认真的背后,都会制造出一些粗制滥造的自己,这样的自己攒多了,人生会变得像一个烂苹果一样,连自己也嫌弃。”

他说与人相处,“人与人交往,重要的不是互相理解,而是在不理解的地方去发现彼此的尊重。”

这本书的特别之处在于它不是一本传统意义上的散文集或杂文集,而是半山在过去十几年里的一些思考和感悟的记录,藏着他对世界的独特见解。他并不高谈阔论,而是用平实、质朴的语言,讲述着生活的真谛。

这些文字有些是半山在旅途中写下的,有些是他在阅读和学习中的心得,有些则是他对生活和人生的观察和思考。这些文字没有固定的主题和结构,而是像一串串珍珠一样,散落在书中的各个角落。

半山老师善于从细微之处捕捉生活的美好,让人在阅读中感受到一种深深的人文关怀和对生命的敬畏之情。

关于爱自己,他说“什么是爱自己呢?爱自己就是人持续不断地进行自我更新和自我教育,确保自己一直在主动成长。”

关于教养,他说:“教养是人外在的那个自己,修养是人内在的那个自己。以教养待人,以修养待己。”

《半山文集》的特别之处,在于它所蕴含的哲理和思考。他关注人性、情感、自然等多个方面,他不是在告诉我们应该做什么或者不应该做什么,而是让我们在阅读的过程中感受到一种深深的情感共鸣和心灵慰藉。

关于人生,他说:“有两种事应尽量少干:用自己的嘴干扰别人的人生,靠别人的脑子思考自己的人生。”

关于他人的评论,他说:“把每一次对别人的评论转化为对自我的审视,这样的成长是高质量、高效率的,每个人的内心,都藏着太多向外的评论,一旦向内,立刻就会变成财富。”

关于人格独立,他说:“一个人若没有独立的人格,别人一个眼神,便可以把你关进心牢里,别让自己的灵魂,一辈子都在牢笼中度过。”

他倡导的“生活即修行”的理念,更是给人带来了全新的视角,引导我们重新审视自己和世界的关系。在这个飞速发展的世界,有的人迷失在物质的追求和虚无的快乐中,忽略了生活的真正意义。有的人沉浸在压力与焦虑中,无法感受当下的美好。

我们需要一些声音唤醒自己,让我们放慢脚步,回归内心,重新审视自己和世界的关系,找到一丝宁静和力量。

他说:“一个人能够接受的事物越多,越是自由。每一种难以接受,都给自己竖起一道墙,墙竖得多了,不是迷宫即是牢笼。”

他说:“把放在别人身上的希望收回来,搁在自己身上,可保自己一世的浪漫。”

他说:“都说安全感只有自己才能给自己,这里面应该包括有三层意思:第一是自己可以养活自己;第二是自己可以面对自己的孤独;第三是自己可以给自己带来快乐。”

生活并不是一场无休止的奔波,而是一场关于自我、关于内心的探索和修行。这是半山的智慧,也是生活的真谛。让我们在这片灵魂的栖息地中,找寻内心深处的安宁和力量,与生活和谐共舞,创造属于自己的智慧人生。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