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隐藏的宇宙》读后感1000字

《隐藏的宇宙》读后感1000字

《隐藏的宇宙》是一本由[美]肖恩•卡罗尔著作,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79,页数:37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隐藏的宇宙》读后感(一):尝试从不确定性中寻找确定的答案

看着看着就看不懂了的一本书。

尝试从不确定性中寻找确定的答案,我们不是选择了量子力学,我们只是选择面对量子力学。

自从知道量子物理以后,困惑的一直都是这个世界到底是经典的,还是量子的?当然,想从一本书里找到所有问题的答案恐怕也是有点贪心。

不过在我能理解的范围内,也还是get到了以下几点: 1. 量子力学的任何版本都有两个特点:(1)波函数;(2)薛定谔方程。后者决定了前者如何在时间中演化。 2. 科学家已经成功将这些东西全都归结为两种最基本的物质:粒子和场。粒子是点状物体,位于空间中特定位置,而场(比如引力场)散布在整个空间中,每一点上都有个特定取值。如果场在空间和实践中震荡,我们就称其为“波”。因此,虽然人们经常会拿粒子和波来进行对比,但实际上他们的意思是粒子和场。 3. 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假定意识符合二元论,也就是说“心灵”和“物质”是两个彼此不同但会相互作用的类别。主要思想就是,我们的身体由粒子组成,而这些粒子的波函数服从薛定谔方程;但意识位于单独的、非物质的心灵中,其影响会让波函数在被感觉到的时候坍缩。

就连科学都在不断否定自我向前推进,作为愚蠢的人类又有什么理由停止学习呢?

嗯,从不确定性里寻找确定的答案失败了,终究是没有看懂啊。

《隐藏的宇宙》读后感(二):介绍量子力学与多世界解释的科普读物(进阶)

本书是介绍量子力学、多世界解释的进阶科普读物。亮点:

著作开篇,作者就给出了本书的写作思想:①量子力学虽然令人困惑,但依然是可以被理解的。②量子力学的数学描述是统一的,但有多种解释方式。③量子力学对了解时空的本质、宇宙的命运至关重要。

全书没有解释任何公式。

文字的逻辑性很强。

部分“理论描述”理解起来有些难度,可能要多读几次才行(看过肖恩·卡罗尔的其它著作的诸君都明白,他的其它书也是这种风格)。

第1部分,从量子力学与经典理论之间的比较开始,沿着量子力学发展历程展开介绍。

第60页第2段,作者精辟的总结了20世纪前30年量子力学建立的大事记。

第2部分,关于多世界解释的全面介绍。

第8章,用父女对话的形式,释义了大众对多世界解释的普遍误解。

第9章,对量子力学的其它几种解释(GRW、隐变量、量子贝叶斯主义)做了简要介绍。

第10章,多世界解释引发的道德思考,自由意识,意识在量子力学中的地位。

第173页,“我们在计算总能量的时候就把所有这些世界的能量都乘以相应的权重(振幅的平方)再加起来。如果有个世界一分为二,那么(对于生活在新世界当中的人来说)每个新世界中的能量从根本上讲都跟之前的一个世界中的能量一样,但是,每个世界对宇宙波函数总能量的贡献也减半了,因为每个世界的振幅都降低了。每个世界都变薄了一点……”怎么理解每个世界的振幅都降低了?权重降低会造成实际的能量降低么?期盼诸君指教。

第3部分,作者对多世界解释的偏爱贯穿其中。

第11章,多世界解释描述量子引力的优势。

第246页,“对猫这个物理系统来说,“醒着”和“睡着”一起代表的只是一种可能的基,就像“自旋向上”和“自旋向下”之于电子一样。”这里的“基”是什么意思?该怎样理解?期盼诸君指教。

第12章,量子场论。

第260页,“关于量子场论的流行讨论往往说真空里面充满了“量子涨落”,甚至说“粒子会在空白空间中倏忽明灭”。这么说确实挺带感,但其中错的成分比对的多。”这种说法有道理么?期盼诸君指教。

第13章,对引力场量子化的尝试,作者的思路是:从量子纠缠出发,去了解在什么条件下我们得到的波函数涌现出来的分支,会看起来像是在弯曲时空中传播的量子场。或者说:并不在于将引力量子化,而在于在量子力学中找到引力。

第14章,霍金辐射与黑洞熵

本书的部分内容偏重于思想实验。

第13章以后提及的看法,有些只是一家之谈,或者仅仅是作者自己的观点。

本书不是量子力学科普的入门读物,仅适用于进阶。

《隐藏的宇宙》读后感(三):读有挑战性的书,了解自己的无知,才能走出自己的狭隘与偏见

很不好意思地说,作为门外汉,我对量子力学的浅薄认知就如同阿尔伯特·爱因斯坦所给它贴上的标签一般,那就是“瘆人”。生活中太多以量子为前缀却让人不明所以的词条,量子饮食、量子瑜伽、量子心理学、量子成功学,这些神神叨叨的内容很容易让我们对本就难以理解的量子力学望而却步。但颇为好笑的是,打开这本书我才知道,原来理论物理博士也会对量子力学谈虎色变。

首先,不要害怕,作为物理学小白,第一部分让我们先走进量子世界,用自己的判断去理解它。量子力学是现代物理学的核心与灵魂。天体物理学家、粒子物理学家、原子物理学家、激光物理学家——所有人、任何时候都在用量子力学。

量子力学并非只是个让人难窥堂奥的研究领域。在现代科技中,量子力学无处不在。半导体、晶体管、微型芯片、激光和计算机内存全都要靠量子力学才能发挥作用。从这个角度来说,必须要有量子力学,才能让我们周围的这个世界最基本的特征变得有意义。譬如一道光、一阵风,一切在我们眼中仅仅存有诗意的意向,它们都是量子物理学的领地。

本书的宗旨之一是,不能因为量子力学神秘的有点莫可名状,超出了人类思维的理解范围,就冠之以“瘆人”的名声。量子力学让人赞叹:别出心裁、博大精深、开拓思路,而且对现实世界的看法与我们已经习以为常的方式截然不同。科学有时候也是这样。但是如果某个主题看起来挺难理解、让人困惑,那么科学的应对方式是努力解决这个难题,而不是假装这个难题不存在。完全有理由认为,我们也能解决量子力学的问题,就像任何别的物理理论一样。

本书明晰向上的介绍量子力学,从一开始就最容易理解的叙述方式出发,首先我们要看的是迫使我们接受量子力学的一些基本实验事实,然后我们会简单了解一下让这些观测结果能说得通的多世界诠释,之后我们才会部分以历史顺序观看最开始让人们思考这种颠覆性的新物理学的发现。最后我们会着重理会,量子力学的有些隐含意义究竟有多天翻地覆。

不算是很顺利地读完之后,确实这本书对我来说太难了,不敢说我读懂了什么,但它向我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阅读不要只读自己喜欢读的,我们要读挑战我们的书籍,如果一本书不能挑战我们,我们如何走出自己的狭隘与偏见。卡夫卡说 一本书就像一把厉斧劈开我们的内心。如果你和我一样只是一位普通读者,你也会感受到,科学是如此步步艰辛又引人向往,无数科学家用赤诚的热爱探索一辈子的光阴,只为去往更光明的地方。本书作者在最后的后记中说:“读完本书之后,无论你不会认为自己是埃弗里特派,我都希望你同意,一锤定音地让量子力学走上正轨极为重要。” 他仍然对未来的进展保持乐观,关于量子力学基础的现代研究,并非只是一堆鸡皮鹤发的物理学家在完成了白天真正的工作之后,一边抽烟喝茶一边高谈阔论的奇思妙想。我们已经来到了一个临界点,如今在量子领域和经典领域之间,已经不再可能划出一道清晰的界限。万物皆量子。这种情形已经迫使物理学家对量子力学基础稍微认真了一些,也带来了也许会有助于解释时间和空间本身如何涌现的新见解。让我们拭目以待,量子力学的未来。

《隐藏的宇宙》读后感(四):《隐藏的宇宙》:真的存在多层宇宙吗?

在我们探讨宇宙的时候,平行宇宙的理念最吸引人,也更容易让读者所津津乐道,甚至成为科幻小说的主要素材来源。但平行宇宙的理论是怎样提出来的呢?又是否有科学基础呢?这就是这本美国物理学家肖恩•卡罗尔的科普著作《隐藏的宇宙:量子世界与时空涌现》所讨论的内容。

平行宇宙,也就是多宇宙理论,是基于量子理论与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相互调和的结果。我们现在的宇宙理论大多基于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属于经典物理学的范畴。宇宙是由粒子和场组成,牛顿力学在宇宙的解释上是近乎完美的。甚至于在1900年的时候,英国著名物理学家开尔文男爵在英国皇家学会做演讲说:物理学取得了伟大成就,物理大厦已经落成。但这种理论还是有着一点小小的缺陷的,比如万有引力的超距问题,就是一个悬而未决的疑案。直到把量子理论引入宇宙观之后,对于宇宙的探讨也就有了更多的可能性,出现了多元宇宙理论。

量子理论最开始是面向于微观世界的,量子理论一经提出就颠覆了所有人的认知,甚至爱因斯坦直接给他冠以“瘆人”二字而神秘莫测。 量子理论更多是以数学的形式呈现在我们面前。特别是薛定谔的波函数是关于量子理论最佳的诠释。而波函数代表了很多互不相同的可能能量的取值,简单的说,也就是一个物质在某一位置的概率。它是一个平稳的状态,但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当我们测量时,却会在这其中得到一个确定的值。这在经典的双缝实验中已经得到完美的证实。观测这一行为本身会对观测结果有着根深的影响,当我们观察是,结果就已经改变,而且这种改变还是可以反复测量的到。

这已经严重超出了我们正常的认知,而物理学界对他的解释又是怎样的呢?波函数在观测时会坍缩。在测量之后,结果就会集中在我们测量时得到的结果之上。为什么只要我们不观察量子系统,就会按照薛定谔方程平稳确定的演化?但只要我们一观察,就马上剧烈坍缩?这个系统怎么知道又为什么会在意我们是不是观察,这就是量子力学“瘆人”之处。 我们看向这个世界的时候,我们亲眼所见,似乎跟这个世界的真实情况完全不同,看似量子力学代表的就是一个神谕,而不是真正的理解。我们可以提出特定问题并得到答案,但并不是真正解释清楚,表明背后发生了什么,这就是量子理论现在的困境。 量子理论和现实情景之间的有着巨大鸿沟,而这个鸿沟就是不确定性原理。在我们观测之前,量子世界就处于叠加状态。而“薛定谔的猫”这一经典思想实验,把这一叠加状态解释的淋漓尽致,而那只处于生与死叠加状态的猫,也让科学家们头痛不已,这个世界怎么会是这个样子?为什么物理学开始脱离经典物理的物质和场论的基础而陷入了不确定状态。这也是包括爱因斯坦在内的物理学家们深度思考的问题,他们试图从量子力学中找到确定性,找到这种理论的根源,甚至不惜引入隐变量的因素,还说出了那句“上帝不会掷骰子”的经典论断,但量子力学的不确定性至今悬而未决。

基于量子力学的不确定性,基于观测对于量子理论的影响,如果把量子理论引入宇宙观,那必然也同样因为观测而得到确定的结果,宇宙也会走向不同的分支,这就是多元宇宙的理论来源。当然如果用波函数的解释则会略显复杂:量子系统一旦跟周围更大的环境纠缠起来,我们就可以认为这个系统撕裂成了多个相互独立的副本,也可以说波函数在退相干之后,描述出了各自独立的多个世界。 关于量子理论还有的太多悬而未决的问题,而关于多宇宙理论也仅仅是处于设想阶段。一切都是未知数,一切都还有待于科学家们的继续发现。而这本《隐藏的宇宙》就是把量子理论的大门向我们展开,让我们普通人也可以去思考量子世界那样深奥的问题,岂不快哉!

《隐藏的宇宙》读后感(五):一些小收获

我得痛快地承认,我几乎没怎么看懂这本书。做为一个极度厌学的人,我非常讨厌对一个球进行各种经典力学上的受力分析,但对于世界的构成和运转我依然很好奇。当我看到,1900年,在马克斯·普朗克的努力下,量子力学出现,一众科学家去研究统一场理论,经典力学不怎么管用的时候,我决定要好好看看这本书。

我的努力与耐心在一大堆物理术语的迷宫里几乎被消耗光了,但读这本书还是很有收获。首先,我知道了,为什么要“遇事不决,量子力学”。第10章开头提到一款iPhone应用“宇宙撕裂者”,它的功能是,当你不知道如何选择的时候,可以告诉它潜在的选择,应用会通过量子理论的实际操作,告诉你一个答案。这个答案所依据的原理是量子假说中的“多宇宙假说”,在这个假说中,不同宇宙不会互相影响。所以,遗憾的是,尽管据说在另一个宇宙,“你”做出了另一个选择,但是你却无法知道另一个选择的感觉。

然而,日常生活中,人们说“遇事不决,量子力学”,并不是因为人们真的用了这款应用,更多是因为人们不明白“量子”到底是什么。这个词语给人们一种神秘、万能、测不准的印象,当他们这么说的时候,他们的意思可能是“随便啦,怎么样都没差。”而各种以“量子”来命名的书、学说、运动产品、保健品等等,其实都是在利用人们这一心理,和对科学的迷信。(说实话,我真想学会量子速读法来读读这本书。)

“量子”这个词语的意思是特定的物理量仅能有特定的离散值,“量子力学是我们理解微观世界的最佳理论,它描述了原子和粒子如何通过自然作用力相互作用,预测实验结果的精确程度也让人叹为观止”。

正因为量子理论并不是关于某一对象的专门理论,而只是一种理论类型,因此似乎把它套在任何东西上都能说得过去,这也是为什么产生了这么多“量子”产品的原因。

本书着重阐述了量子理论中的多宇宙学说,作者认为这一现今为止最简洁、简单然而又足够与复杂的现实对应的理论。这一理论展开的图景如同一个不断分叉的树。或许读者会被这样的宇宙吓到,但不要担心,不是你的决定导致了宇宙分叉。量子力学的分叉是从极微观出发,是一个微观过程放大到宏观尺度的结果,最后看起来是你在不同的分支世界中做出了不同的决定。但即使如此,几乎所有的权重都会集中到一个分支上,而不是在很多个选择中平均分配。

所以,像《彗星来的那一夜》这样的故事,主角被来自不同世界的自己侵袭,不过是披着科学幻想的鬼故事罢了。

尽管没有关系,了解量子力学也的确会影响我们对于我们所在的这个世界的观察与描述(我这样的读者不一定能描述得出来)到底可以多深入、精确,而且足够简洁。说起简洁,如果能够理解,那一定是比哲学的繁琐清晰得多。

物理学的探索与哲学探索也是相互交织,或者说物理学一直在回答哲学上的许多问题,比如对世界本原的认识,比如人如何认识世界等问题。

在哲学上延续了几千年的主体与客体的认识论问题,在量子力学中应该是被解决了。在这之前,实证主义努力想通过将可直接被感知的事物认可为存在来解决,然而这样却忽略了构成各种物体的微粒,显然已经被淘汰出局。量子力学对这一问题的解决之道是,在不断地观测中,科学家起先发现了波函数坍缩现象。接着他们提出,坍缩是因为观测系统也是量子系统,因此与被观测对象发生了纠缠。

因此可以说,不存在观测者,或者观测者可以是一个蚯蚓、甚至是一个桌子。既然所有的系统都在互相纠缠,那么主客体的关系还有那么重要吗?

本书也澄清了在不严谨的科学史中爱因斯坦与量子力学的关系。人们往往认为晚年的爱因斯坦反对量子力学,事实并非如此。爱因斯坦在1921年获得诺贝尔奖不是因为他的相对论,而是因为他在1905年运用量子假说来解释光电效应。

爱因斯坦作为物理学家的一生都在想要研究出能够解释所有力的统一场定理,而且他的态度是一定要深入到定理的背后。他非常有名的一句话说,这个世界最不能理解的是它是可以理解的。所以当众多物理学家仅仅只是把量子力学当成执行任务的工具,关注它的实效性的时候,爱因斯坦还在思索其背后真正的运作机制。

尽管作为常人很难理解高深的物理研究,但还是值得庆幸。虽然在这个时代,地球上已经没有任何一片隐藏的陆地等待人们去发现,但关于宇宙,人们尚有许多未解之谜。关于量子力学,它还有很长的路要去走。即使它让那么多聪明透顶的科学家想破了脑袋。但如果我们生活在一个一切规律都已经被发现、掌握的时代,那也许才是可悲的。那个时候,人类还有什么值得去向往和憧憬的呢?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