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描写苗族服饰的作文600字

描写苗族服饰的作文600字

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作文的形式很常见,但是作文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以下是描写苗族服饰的作文600字,欢迎大家分享。

描写苗族服饰的作文600字篇1

少数民族服饰作文400字 苗族服饰

苗族是中国五十五个少数民族之一,有八九四点五万人,为中国第五大少数民族,大部份分布在中国西南或中南省份,苗族历史悠久,在中国古代典籍中,早就有关于五千多年前苗族先民的记载。

苗族的服装十分有特色,苗族妇女上身一般穿窄袖,大领,对襟短衫,下身穿百褶裙,衣裙或长可抵足,飘逸多姿,或短不及膝婀娜动人。便装时则多在头上包头帕,上身大襟短衣,下身长裤,镶绣花边,系一副绣花围腰,再加少许精致银饰衬托。

和女式服装比,男式服装更简单,男子上身一般穿对襟或大襟短衣,下身穿长裤,束大腰带,头裹青色长巾,冬天小腿部裹绑腿。或穿带有花纹的麻布衣服,肩披羊毛毡。

黥东南苗族服饰不下两百种,是我国和世界上服饰种类最多,保存最好的区域,被称为“苗族服饰博物馆”。

银饰在苗族人的生活中是必不可少的东西,苗族银饰,也堪称中国民族文化之一绝。苗族善制银器,能设计制造有极高艺术价值的饰物。苗家女子装,必然配有银饰——头戴银簪,银梳,三五束银铜花,数朵垫头巾的银花牌,两朵银花鬓夹以及银耳环,此外,还须有银项圈,银手镯,银披肩,银戒指。

通过这次习作,我对苗族有了更深的了解。

描写苗族服饰的作文600字篇2

每年三月初九,是居住在贵州龙里、贵定、福泉等地的苗族人民的“杀鱼节”。这天,人们来到河边,从河里叉起一条鲜鱼,架起铁锅,烧起篝火,用河水煮着鲜鱼,喝着米酒,祭天求雨,祝愿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关于这天还有一个传说。

在很久以前,天王爷有个长得十分漂亮的公主,她聪明伶俐,才貌超人。天王爷宠爱得像掌上明珠。一天,公主突然得了病,天王爷非常焦急,派天兵天将送来了天宫的仙丹妙药,采来了昆仑山的灵芝草,挖来了长白山的人参娃,捞来了大海的珍珠。但是这些药都没有治好公主的病。眼看公主的病情一天天加重了,天王爷急得茶饭不思。后来,天王爷听说“人间江河里的百鱼能治百病”,就立刻派天神下到凡间,从江河湖海里捉去了一百种鱼,熬成汤,端给公主。公主吃了以后,没几天病就好啦。为了感谢鱼的救命之恩,天王爷下令保护江河湖海里的鱼类,不准随意伤害它们。天王爷还下令雨神把雨都下到江河湖海里,不许给人类一滴。

此时,天下大旱,苗家人十分忧愁。于是,乡亲们杀猪,宰牛,祭天求雨。可是,天王爷仍旧一滴水也不给人类。最后,猪牛都宰杀完了,在三月初九这天,乡亲们从江河湖海里捉来一些鲤鱼、鲢鱼、鲑鱼、鲫鱼和娃娃鱼,来代替猪牛供品,祭天求雨。谁知,天王爷看到人间为了活地杀死了他的恩鱼,想到鱼对他女儿的救命之恩,不由伤心地痛哭起来。他这一哭,就是三天三夜,哭得乌云滚滚,狂风大作,电闪雷鸣。天王爷的泪水化成了倾盆大雨,从天而降。雨下来三天三夜,遍地流水,灌满了农田,滋润了草木。

直到现在,九里的平坡,贵定的光明,福泉新安寨的苗家人民,每年三月初九这天,都要到河边去杀鱼。

描写苗族服饰的作文600字篇3

苗族祖先开始只有木鼓,也叫皮鼓。铜鼓呢,是天上传下来的。一提到铜鼓,人们都知道只有老仙婆务侯乜才有。据说,她参加开天辟地立了功,天王特地赠给她这珍贵礼物,叫她带回人间,与大家共欢乐。这铜鼓,花纹细致,敲起来,山谷震动。人听了,心激荡;鸟听了,要歌唱。谁知道务侯乜带到人间以后,却独自霸占。她还特地喂了两只恶狗,成年累月守着铜鼓。两只恶狗凶猛异常,无人敢挨边。

每当节日来到,大家欢乐地围着木鼓跳的时候,都自然地想到务侯乜那铜鼓。要是得到铜鼓,那该多好啊!有一年,年节到了,清水江边的龙头寨,有一对青年男女趁节日成婚,他们约了许多客人,准备好好热闹一场。样样齐备,最好还能借到务侯乜的铜鼓来敲一敲,那才真正心满意足了!

大家想出了一个办法:凑钱去找务侯乜把铜鼓租用一天。结果,派去的人彼务侯乜挡了回来,大家很扫兴。这时,有个后生叫波松嘎的站了出来。他说:“亲友们!这样隆重的节日,又举行这样热闹的婚礼,不能没有铜鼓啊!我愿意再走一趟,去找告厅拉、务厅赛①想办法。”大家都赞同,波松嘎便跑去找告厅拉、务厅赛,讲了大家的心愿。告厅拉、务厅赛就给了波松嘎三把菜籽、三把凌、三把水、三把岩石,并教他怎样使用这些东西。波松嘎立刻回家找了两个白萝卜,在火坑里烤成半生半熟,热得滚烫滚烫,用烂棉花包好,装在一个小木盒里。把告厅拉、务厅赛给的东西放进荷包。一切准备妥当,他马上去找务侯乜借铜鼓。

波松嘎到了务侯乜家,正好务侯乜上天作客还没有回来。守铜鼓的两只恶狗见了波松嘎,猛扑过来,波松嘎不慌不忙地丢出两个滚烫滚烫的白萝卜,两只恶狗扑过去就咬,烫得叫不成声,在地上打转转,牙齿全给烫落了。波松嘎三脚并作两步跨进务侯乜的堂屋,背起铜鼓就走。由于走得急,忘记看路,跌了一跤,铜鼓碰在石头上,响声震动山谷,传到天上。务侯乜听到铜鼓声,立忙赶回家来。一进屋,见心爱的铜鼓不在了,两只狗没了牙齿汪汪乱叫,务侯乜气得直跺脚。她立忙把两只手圈脱下,安在两只狗的嘴里,两只狗顿时有了利牙。务侯乜立即带狗追赶。

波松嘎背着铜鼓跑,忽然听到狗叫声,知道是务侯乜追来了。狗的叫声越来越近,他立忙掏出告厅拉、务厅赛送的三把菜籽往路边一撒,眼前出现了三片鲜嫩鲜嫩的菜苗。务侯乜被菜苗吸引住了,她吆住了狗,立忙就打。等她打完三块地的菜苗,波松嘎已经走得很远很远了。

务侯乜打完菜苗又追。狗叫声越来越近,波松嘎回头撒出三把凌,路面顿时又光又滑。务侯乜赶来,摔倒了,狗也没法追。等务侯乜找来火坑灰边撒边追的时候,波松嘎已经走得很远很远了。

务侯乜过了又光又滑的凌冻路面,又拼命追赶。狗叫声越来越近,波松嘎回头撒出三把水,顿时后面出现三条大河,水浪滔滔,把务侯乜挡住了。她立忙撵两只狗回家扛木槽。两只狗去了大半天才扛来木槽。务侯乜立忙坐上木槽,两只狗护着木槽,把务侯乜送过河。等务侯乜渡过三条河,波松嘎已经走得很远很远了。过完三条河,务侯乜又拼命追赶。狗的叫声越来越近,眼看就要被追上了。波松嘎不慌不忙地拿出三把岩石,回头一撒,眼前出现了三堵万丈高的悬崖绝壁,把务侯乜挡住了。务侯乜本来可以跃上悬崖绝壁追赶,但两只狗却毫无办法。没有狗帮忙,她就是上去了,也无力从波松嘎手里夺回铜鼓,只好垂头丧气回去了。

波松嘎站在高高的悬崖绝壁上,看见务侯乜带着两只狗往回走了,他打了个“阿乎”①,高高兴兴地把铜鼓背回了龙头寨。铜鼓拿来了,邻近村寨的男女老少,都围着铜鼓跳呀、唱呀,一直跳了三天三夜。从此,优扬的铜鼓声便响彻苗岭。

描写苗族服饰的作文600字篇4

小伙子口不离笙,姑娘手不离针;不会吹笙的不是苗家的达亨(小伙子),不会绣花的不是苗家的达佩(姑娘)。芦笙,黔东苗族方言叫"给"(Gix),川黔滇苗族方言叫"更"(Ghenb),用竹制作而成。每把芦笙六根管,在芦笙歌中有"芦笙三节筒,长瓢里头空;瓢兜六根杆,吹来向轰轰"的描述,它与方言、服饰一起,是区分苗族支系的重要标志。在苗族传说中,古老的时候天下没有人烟,天帝就派了小女儿勾素下到地上来造万物。有了万物后,有一天贾、凶(即杉木和竹子)两兄弟上到天庭想天帝讨要几件供人娱乐的器具。天帝的女儿勾素就砍下自己的6个手指和一只手臂,做成了一把芦笙,她自己因流血不止而死。天帝十分悲痛,把芦笙交给贾、凶两兄弟说:"这就是你们的母亲,以后凡事必须经过她(许可),她会给你们带来幸福"。苗家自从有了芦笙,便过上了安定、美满和幸福的生活。

几乎苗族每个村寨一般都有一堂(队)芦笙,这是一个村寨生活是否美满幸福的标志。在贵州丹寨、三都、榕江、雷山等地的苗寨,其芦笙队由芒筒和大号、中大号、中号、小号、特小号六种芦笙组合而成。芒筒与其他芦笙不同,它没有六根管,只是一个三四尺长的园筒,筒里插一各小竹管,口含竹管吹奏,声音低沉、浑厚。大号芦笙就是笙母,高达两丈左右,只吹不动,需两人抬。

描写苗族服饰的作文600字篇5

从前,在斗篷山①脚下有个寨子。寨子里头有一户姓金的人家。这年,金家生了个儿子,一下地就不住地哭,用哪样法子也哄不倒。娃娃吵得太凶,老爹无奈何,就抱他出门来。

金家门口有一大蓬竹子。说来也怪,娃娃一抱拢竹林边就不哭了,一抱进家门又哭起来。有见识的人就说,这娃娃和竹子命里相连,要把娃娃拜继②给竹子才能得平安。于是,金老爹就点烛烧香,把娃娃抱到竹林边磕头,并给娃娃取名叫“金竹师”。

从此以后,金竹师果然身康体健,而且聪明得很。九岁上,金竹师的爹爹死了,他家妈妈就一心一意抚养他,望他长大能有个出息。金竹师读书也很用心。他发蒙不久,在家乡就没得老师能教他了。他就打算到京城里去读书。妈妈见儿子要出远门,急急忙忙给他说了个媳妇,希望见了孙孙再放儿子走。过了一年,还是没有见孙孙,金竹师又不耐烦再呆下去,妈妈只好放他上京去读书去了。

金竹师到了京城,读书很长进,得到先生和同学的称赞。可是他想家,想妈妈,想媳妇。正在这样想的时候,他拜继的大金竹来帮助他,教了他法术。从此,金竹师天天用法术在晚上回到斗篷山的家中。第二天,太阳还没得升起,又借大金竹的魔力回到京城去了。

日子一久,媳妇的肚子慢慢大了。老婆婆见了很生气,以为媳妇不正经,做了见不得人的事。媳妇说:“是金竹师天天晚上回家来睡。”老婆婆不相信,要媳妇拿证据出来。

第二天,金竹师又回来了。上床睡觉后,媳妇把他的一只鞋子藏起来了。等到天快亮,金竹师起床找鞋穿,找来找去找不到。太阳升起来了,金竹师连忙用手一挥,太阳又落下去了。他赶快又找鞋,还是找不到;太阳又升起来了,金竹师又用手一挥,太阳又落下去。这样,金竹师一连叫太阳落了三次,还是没得找到鞋。他只得光着一只脚板,吊着大金竹回了京城,连忙用纸做了一只鞋笼在脚上,才到学堂读书。

这天太阳三起三落,把皇上和满朝文武吓得惶惶不安。皇帝就问大臣,这是为哪样。一个大臣说:“陛下,恐怕是天下出了异人,怕会来抢天下。”皇帝又惊又怒,降下圣旨捉拿妖人。这一来,天下鸡犬不宁,官家到处捉人,稍有不顺眼,就要捉拿问罪。

学堂里有人告发了金竹师,说他晚上不在学堂睡觉。于是金竹师就被抓起来审问,问他每晚到底跑哪点去了。金竹师老打老实地说,他是回家睡觉去了。皇上知道后,大吃一惊。这人家住贵州,离京城少说也有几千里,咋个能晚晚回去睡觉?一定是个有魔法的妖人。皇帝连忙降旨把金竹师砍了脑壳,随后又派人去抄金竹师的家。

金竹师被砍掉脑壳后,晚上就吊大金竹回家来了。他去问妈妈:“妈!妈!树子砍了还会长新枝,人的头砍下来会不会长起来?”妈哭着说:“儿呀,哪有人头砍下会长起来的?”金竹师叹了口气,晓得妈妈把话说错了。要是妈妈能回答“人头砍了还会长”,那样,他的脑壳就会立马长好的。于是,金竹师只得对妈妈说:“妈,妈,既然人头砍了不会长,就请你把我的尸体装在一只大缸里,要等满一百天才能把缸盖打开,我要去报仇。”

他家妈照倒金竹师的话把他的尸体装进了大缸里。过了九十九天,缸里头嗡嗡地响起来,震得到处都在抖。他家妈妈发慌了,连忙去揭开缸盖看。突然,从大缸里飞出了一大群马蜂,黑压压的,就象一团团黑云。只可惜差一天时间,气候不足,它飞不到京城去报仇。飞不到京城也不怕,这时奉旨来抄家的官兵已经来到了斗篷山。于是,一群又一群的大马蜂就飞上去叮这些官兵,吓死了不少人。但是,因为自家气候不足,马蜂也死光了。剩余下的官兵到处烧房子,只是找不到金竹师的老妈妈和媳妇。官兵不解恨,就去砍门前的大竹子。官兵刚要动手砍,从竹子里飞出无数的箭,射死了余下的官兵。后来,人们都说,大金竹里还有好多好多兵器和金银,都是老天给金竹师起事时候用的。只可惜金竹师贪恋媳妇,误了天机,到头来落了一场空。现在斗篷山上还有一个大坑,撤得下两升荞种,就是当年大金竹射出箭来的地方。

-------------------------------------------------

讲述者: 王玉成 男 64岁 苗族 读过私塾 农民 花溪人

采录者: 陈学端 男 65岁 教师 花溪区人

杨正彪 男 22岁 苗族 贵州民族学院学生

岑超荣 男 20岁 布依族 贵州民族学院学生

-------------------------------------------------

① 斗篷山:地名,在贵州贵阳花溪区花溪乡。

② 拜继:即过继,将儿女拜认他人或物作父母,以此取吉利的一种方式。

描写苗族服饰的作文600字篇6

贵州省丹寨等地苗家姑娘的围腰,为啥绣着美丽的花朵?说起来还有一个故事呢。传说很古以前,苗寨里有两个手板手背般亲的姐弟,父母虽然都过世了,但凭着姐姐一双勤快的巧手,年年都是谷子漫出仓,棉花堆满堂,吃穿都不愁。阿姐不但有鲜花般的好模样,还有颗赛过鲜花的心,她立志要把阿弟抚养成人。听人讲从大地方来了个教书的先生,她就第一个把阿弟送去念书。先生要十两银,她送十一两;先生要十斗米,她多送五升。为了让阿弟念好书,就是要星星,她也想法去造云梯。

谁想这教书先生最恨的是女人比男人聪明。他听说阿姐是个心灵手巧、聪明过人的姑娘,就打主意整她。有一次,先生对阿弟说:“明天,我去你家吃早饭,去告诉你阿姐,不要多做菜、只煮个红心萝卜就行了、”阿弟转到家,二话不讲,就跑到后园拔来一大篮萝卜,划开来个个都是白心的。阿姐转来家,看见阿弟守着一堆划开的白萝卜哭,忙问他哭哪样?阿弟只得把先生的话告诉了阿姐。阿姐听了报嘴笑:“咱家的红心萝卜一天长十个,十天得一篮,咋个没有呢?快点去请先生来。”第二天,先生来到姐弟俩的家,看见火塘上一锅酸菜,心头想,这回可把她难住了。酒才倒上碗,就见阿姐端来一盘鸡蛋,掰开来个个都是白皮包红心,先生见了,顿时哑呆呆的忘记了喝酒。

先生回到家,越想越生气,凭我一肚子的字都难不倒一个姑娘?过了几天,先生又对阿弟说:“明天去你家吃晌午,叫你阿姐不要太操烦多了,只煮个金钩挂玉盘就行了。”阿弟焦急地跑来家对阿姐说:“这回咋个办呢?先生要吃金钩挂玉盘!”阿姐听了仰头想,晓得先生要难她,就对阿弟讲:“去告诉先生,想吃哪样尽管来。”阿弟实在没见过什么金钩挂玉盘,但他相信阿姐是个说到做到的人,就去把先生请来了。先生心里正盘算着:我看你还有哪样法子。只见阿姐端来一个大碗,里头一块块宝玉般白生生的豆腐,一串串黄金金的豆芽就象一串串金钩,叉里叉丫的挂在玉盘上。先生又惊奇又嫉妒,连筷子也忘记捏在哪只手了。

先生转到学堂里,又气又羞:我读的书能挤破她家三堂屋,难道还治不倒她一个苗家姑娘?先生苦思苦想了三天三夜,又对阿弟说:“明天我去你家吃晚饭,不要炒菜了,只做个虎耳拌龙爪子下酒算了。”阿弟丢魂落胆地跑到家对阿姐说:“就算你有本事能上坡打老虎,又去哪点找龙爪子呢?”没想到阿姐听了大笑起来:“我怕要哪样,这两样我们苗寨多得很!”这回先生来到了姐弟俩家,心头正在七上八下地磕辣子,阿姐端来一大钵里面全是酸辣子生拌的蕨菜和虎耳菜。一根根蕨菜活象一只只龙爪;一张张菜叶活象只虎耳。先生也没尝得菜是酸是甜了,只觉得肚子里有龙爪在抓心。

描写苗族服饰的作文600字篇7

从前,在今天燕楼乡的一个苗家寨子里,住有一个叫央洛的老人。他有两个姑娘,大的叫阿勒克,小的叫阿勒高。两个姑娘还在很小的时候,她们家妈妈就死去了。央洛老人辛辛苦苦地把两个姑娘拉扯大,成了山寨中最漂亮的两个姑娘。特别是大女儿阿勒克,长得就象下凡来的仙女一样,大家都称赞她是苗寨里头的金凤凰。央洛老人爱两个姑娘,也爱自己种的黄瓜。在他家屋子前头的园子里,年年都结满又大又鲜的黄瓜。架子上水淋淋的黄瓜,叫人见到就要淌口水。可是,那一年出了怪事,满园黄瓜只发了一棵苗,开两朵花,结两个瓜。老人也不嫌弃,细细心心地照料这两个瓜,就象对两个姑娘一样。两个瓜也越长越大,比一般的黄瓜要大出几倍来。一天,央洛老人做了一个梦。有个白胡子神仙在梦中对央洛说:“两个黄瓜是宝物,要护到九九八十一天才能摘,多一天,少一天摘都不行。到时候摘下的黄瓜,就是两把金钥匙。用它去南山打开石门,就可以得到砍虎刀和斩龙剑。阿勒克和阿勒高出嫁时,就可以拿刀拿剑当陪嫁,送给她们的情人,用这两件宝物就能保护苗家人太太平平的过日子。可是,黄瓜没得熟,时间没有到。这个事对哪个都不能说,就是你的两个姑娘也一样。”央洛老人得梦之后,更是爱惜这两个大黄瓜,白天寸步不离,晚些搭个棚子,就睡在大黄瓜旁边。过一天就在瓜棚的柱子上刻一道刀印,眼看已经刻了七十七道刀印了。

这一天大早,仡佬寨来了一伙人,要请老央洛去操办一台祭祀。央洛老人是远近有名的热心人,德高望重,大家一定要请他去当主祭。央洛实在推不脱,只好答应下来。临出门,老人翻来复去交待阿勒克和阿勒高两姊妹,一定要好好生生守好园子里头的两个大黄瓜,防倒人家来偷,防倒雀雀来啄。阿勒高说:“爹,你放心去办事,我和姐姐搬条凳子坐到瓜架那点绣花,不准哪个走拢。”央洛老人点点头,放放心心走了。

老人走了,两姊妹真的各人搬一条凳子来瓜架边,一边绣花,一边提防人和雀雀。挨边吃晌午②了,太阳火辣火辣的晒,晒得两姊妹满头大汗。两姊妹抬头看见水淋淋的两个大黄瓜,就动了心。阿勒克说:“爹爹真怪,往年满园的黄瓜不稀奇,大篮大篮讨送人。今年就这两个老黄瓜,偏偏就这样金贵,白天晚些地守。”

阿勒高说:“恐怕爹是要留种,怕断了瓜种。”

阿勒克说:“不是不是,瓜种多得很,爹收在楼上竹箩里头。”

阿勒高说:“这就怪哕,晚些外边凉,爹守在瓜棚里,要是生了病,才倒霉哩。”

阿勒克想了想,笑着说:“干脆哕,我们两个把瓜吃了,免得爹爹天天为这两个瓜操心,你说行不行?”

阿勒高说:“爹爹喜欢这两个瓜喜欢得老火③,要是回来看不倒瓜,怕不挨骂?”

阿勒克说:“我们是老爹爹的心头肉,他有哪样舍不得给我们?两个黄瓜有哪样稀奇,大不了唠叨几句。”于是,姊妹两个就把两个黄瓜摘下来吃了。

太阳还没得落坡,央洛老人就赶回家来了。还没得进屋,老人就先到园子里去看,翻来翻去,也只见瓜叶不见黄瓜。老人又气又急,冲到门边大声吼:“园子里的黄瓜哪点去了?!”声音象炸雷,把两个姑娘吓了一大跳。她们偷偷过来一看,见爹爹脸也青了,嘴也歪了,想说都不敢说了。老央洛冲到阿勒克面前,拉住女儿说:“你聋啦?哑啦?我问黄瓜哪点去了!”

两姊妹从来没得见爹爹发这样大的火,只会摇头。

“是不是你们偷吃了?”央洛老人追问。

两姊妹还是不住地摇头,眼泪刷刷流下来。

央洛老人“哎”了一声,走到园子里,一动不动,站了好久好久。两个姑娘躲在屋里头,大气都不敢出。

月亮从坡后头升起来了。央洛老人朝倒月亮举起双手,嘴里咕哝咕哝地念起咒语:“哪个偷吃了我的黄瓜,就让老虎吃掉他……”

阿勒克和阿勒高听到爹爹对月亮发了咒,吓得魂飞魄散,连忙出来跪在央洛老人面前大哭起来:“爹爹呀!不要叫老虎来吃掉我们,我们二回再也不敢偷吃黄瓜了。爹爹,你要救我们呀!”

央洛老人大吃一惊,悔也悔不及了。他也哭起来:“咋个办呢?我的咒语发都发出去了,吐口水在石头上,石头会开花;吐口水在枯枝上,枯枝会发芽。过了关口的人,回得转来,出了口的话,收不回来啰!”

央洛老人一晚到亮没得睡,天一亮,他想出一个办法。他在离家不远的一个大水塘中间修了一座木楼,把两个姑娘搬到木楼上去住。木楼四面都是很深的水,老虎过不去。他又在塘口修了架吊桥,平常就把吊桥吊起来,哪样人都过不去。木楼修得很漂亮,几个屋角都高高翘起,就活象燕子的尾巴,所以,人们就把这木楼叫燕楼。

阿勒克有个情人,名叫诺德仲,是个勇敢漂亮的小伙子。他和阿勒克相好,央洛老爹还不晓得,两个人只是偷偷的相会。阿勒克搬进水塘中的木楼去住起之后,诺德仲也时常来和她相会。但是,两人总是在晚些才相会。他们约定了暗号,诺德仲来的时候,穿着钉鞋,打着灯笼。要是听不倒声音,看见的是两盏灯笼,就不要放吊桥,那就是老虎来了。

哪晓得老虎已经悄悄听到了他们约会的暗号。老虎就在脚爪爪上套起一对竹筒筒,又蒙起一只眼睛到水塘边来。老虎脚上套起竹筒筒,走起来就“嗒嗒嗒”的响,就象钉子鞋。

阿勒克一个人坐在木楼上,思念诺德仲。天上也没得月亮,地上也没得灯火。她正要起身,忽然看见对岸有一盏灯笼走拢来,再一听,“嗒嗒嗒”的脚步声越来越近。阿勒克心头欢喜得不得了,就连忙解开绳子,放下吊桥迎上去。等她发现不是她的诺德仲时,已经来不及了,毛耸耸的怪物咬住了阿勒克的喉咙。就这样,老虎害了阿勒克,把她扛走了。

诺德仲赶后来到水塘边,到处黑黢黢的,吊桥已经放下来。他心中晓得大事不好,连忙跑过桥去。刚过桥,就跌了一跤,钉鞋和刀鞘也甩脱了,手上粘糊糊的,一看,是血。他冲进屋里,只见阿勒高倒在床上,喊也喊不醒。诺德仲用刀尖指着血迹说:“是阿勒克的血,就顺着刀淌上来。”话还没得说完,血就顺着刀淌上来了。诺德仲悲痛万分,发疯一样地大叫一声,顺着血迹,朝山上追去。

诺德仲追到山梁上,看到山坳中有两盏绿灯,一闪一闪的,他晓得那就是老虎。诺德仲大吼一声,就象半空中打个炸雷。他抡起钢刀就朝老虎砍去。老虎虽说也凶猛,但是抵不住诺德仲的神力。不多一下,诺德仲杀了老虎,把它剁成了碎块。他用尽了全身力气,瘫倒在阿勒克的身边,连哭的力气也没有了。

天刚发白,诺德仲掩埋了阿勒克。他一动也不动地呆坐在阿勒克的坟边,一直坐了好久好久。他的头发乱得跟茅草蓬一样,起了龙窝④,衣服也破得象一片烂树叶,他好象成了一块石头。忽然,诺德仲想起来了,山上还会有老虎,阿勒克的妹妹阿勒高还会有危险。他立马站起身来,朝深山走去,要再去搜寻老虎,把它们斩尽杀绝。再说央洛老人第二天到燕楼去看女儿,发现吊桥边有血迹,心头“格登”一下,就象掉进了无底洞。他跑进楼去一看,阿勒克已不知去向,阿勒高病得昏昏沉沉的,叫也叫不醒。

阿勒克到哪里去了?老人回到吊桥边,又发现一个空刀鞘和一双钉鞋。老人想,阿勒克是被老虎吃了呢,还是被人害了?央洛老人请了许多乡亲帮着到处寻找,最后在老远的山坳中发现了被砍得乱七八糟的老虎尸体,旁边还有一堆新垒的坟土。大家刨开土一看,是阿勒克的尸体。央洛老人痛哭了一场,把女儿的残骨带回寨子重新掩埋了。老人想,一定有一位英雄,见到阿勒克被老虎吃了,就去追杀老虎,这位英雄到底是谁呢?四处打听,也打听不出来。

自从山里最美丽的姑娘阿勒克死后,老天也好象难过得很,太阳再也不出来,天上的乌云越来越厚,天地间昏沉沉飞雾茫茫的;田里的庄稼就要死了,眼看大家就要饿肚皮,大家就聚在央洛老人家想办法。乡亲们认为,只有祭天求神,让太阳照到人间,才能使庄稼活转来,人们才不会饿死。

于是,村村寨寨都选来了最好的歌手和芦笙手,举行盛大的祭神仪式,大家跳舞、吹芦笙、唱颂歌,求老天赐福。央洛老人在人群中拿着刀鞘和钉子鞋到处找啊找,希望能找到杀死老虎的英雄。可是,没有一把刀能投上鞘,也没有一双脚能合上鞋。

再说诺德仲在深山老林里到处搜老虎,翻了七十七座山,过了七十七道河,硬是找不到老虎的踪影。他累得精疲力尽,就倒在一个岩洞中睡着了,一睡就是七七四十九天。诺德仲在睡梦中看见一个白胡子老头对他说:“快点起来,快去救苗家乡亲,苗家人遭难了。”白胡子老人还传给他法咒,叫他到南山去取出法宝,才能救苗家亲人。

诺德仲惊醒过来,发现自己的身上洗得干干净净,头发也梳整好了,又黑又亮,精神也好得很,周身好象有使不完的力气。他照着梦中老人的指点,跑到南山下的一堵大岩壁边,用手拍拍光滑坚硬的岩石说:“石门开,石门开,送出我的衣裳来!”一连叫了三遍,那一大堵石岩“轰隆’,一声响,现出了一扇大大开着的石门。诺德仲走进去,看见洞中的石桌上有一套崭新的衣裳,还有一把芦笙挂在壁头上闪闪发光。诺德仲把衣裳穿到身上,合身得很;又从石壁上取下芦笙,走出洞来,朝寨子走去。

寨上的那些跳场的人,已经跳了七天七夜,天空还是没有放亮。人们越来越着急,男女老少跪满一地,祈求苍天出太阳。

突然,远处山顶传来一阵清脆的芦笙响,声音传到人们的耳朵里,精神马上就起来了,心中也说不出的舒服。就在这时,从乌云层中开出了一个亮晃晃的大洞,一股太阳光从天上射下来,照到山顶上一个周身放光的苗家小伙身上,他正在一边吹芦笙,一边跳芦笙舞呢。

“诺德仲!”许多人喊出了山顶青年的名字。大家欢呼着向他跑去。这时,天空越来越亮。随着诺德仲神奇的芦笙调,乌云很快就消散了。满天满地都是金色的阳光。好久不会唱歌的小鸟成群地飞出树林来,在诺德仲和乡亲们的头顶上绕圈圈飞,打转转口叫。

央洛老人拿着刀鞘和钉鞋走到诺德仲的面前,请他试。当然啰,一试就合。于是,央洛老人把二女儿阿勒高许配给了诺德仲。乡亲们为他俩操办了热闹的婚礼,小伙们又唱了七天七夜的歌,跳了七天七夜的舞,吹了七天七夜的芦笙。这一回,没有一个人觉得累,有的后生,还把鞋底都跳通了哩。

从这时候起,苗家人无论是逢到节日或婚嫁,或是游方,摇马郎,都要吹芦笙,唱歌跳舞。特别是每年正月初九这一天,花溪周围的苗家人都要聚拢花溪桐木岭举行一连几天的 盛大的庆祝活动,而且总要吹一首芦笙曲,这首芦笙曲就叫“诺德仲”。

-----------------------------------------

讲述者: 陈义彬 男 48岁 苗族 农民 初中文化 孟关乡人

王庆云 男 54岁 苗族 初中文化 教师 高坡乡人

吴国荣 男 58岁 苗族 农民 高小文化 高坡乡人

采录者: 吴隆文 张羽超 杨正荣 邓云平 罗福祥

采录地点: 花溪区孟关乡石龙村、高坡乡甲定村、沙坪村

-----------------------------------------

②晌午:贵阳方言,即午饭,大约在中午二点左右。

③ 老火:贵阳方言,棘手,严重,麻烦。

④ 龙窝:或作笼窝。贵阳方言,乱七八糟,搅成一团,极难梳理的样子。

描写苗族服饰的作文600字篇8

大家都知道湘西赶尸,湘西巫术等等,我来跟大家讲讲我小时候自经历的事件,

故事发生在我刚出去不久,而且在我自己身上,我家隔壁有一个老太太,他是我爷爷的亲嫂子,年纪已经很大了,而且是大家常说的巫婆,我奶奶是汉族人,爷爷是苗族,奶奶是以前的药师,因为当时女的不能说成大夫,

在我刚出生不久家里人都看到我很活力,然而家里的人也是很开心每天忙好农活就来逗逗我,有一天隔壁的老太太来非要抱我,我妈自然知道不能给,但在抢的过程力气出奇的大,而且不是一般的大,完全不像70岁的老太太,抱过以后我就成天哭而且皮肤开始泛黄,当时我们那边还没有通车,我家人走到各村拜访各种名医吃过很多药,中药西药都没用,

而且奶奶也给我扎针很多次,但病情越来越坏,就在我家里人意识到肯定是隔壁老太太搞鬼但也束手无策,毕竟我家人又不懂巫术,不是所有苗族都会巫术,每个村基本就有一个会而已,但贵州那边的苗族会的很多,直到过年,我们那边每到过年家里都会杀一头猪,除了可以做腊肉以外还要礼拜家里的守护神,如果你如果苗族旅游你会注意到每家刚进门口都可以看到有一个用白纸活着黄纸折成的小人,小人中间还夹一根香用来当身体,

那天我一个亲戚,他是道士,我们这边的道士可以娶妻生子,平时和普通百姓一样做农活,那天做完法师,我家人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叫他来看看我,他看了一眼就知道情况,对我爸说把你家的狗杀了,给我一点狗肉我去会会她,狗肉是巫婆的克星,后来我才知道,然后他带着一小块狗肉来到巫婆家,说是借水缸用用口渴喝口水,乘机把那一小块丢了进去,我们那边现在还在用水缸,因为自来水还没开放都要挑水,到了晚上巫婆喝了混入狗肉的水后难受的大叫鬼哭狼嚎,道士一下串了出来淡淡的说,把蛊解了饶你不死,最后还是不是道士的对手,

自从解了以后我第二天居然奇迹般的好了起来,但身体虚弱了需要,时隔多年我已经是21岁的小伙也在外地交了个汉族女朋友,而那个老太太现在已经去世了,他的坟墓就埋在马路上,每次路过都可以看到,至于道士现在和我爸在杭州工作,他过年回家还是担任给人杀猪的师傅,我女朋友也经常问过我们那边的风俗习惯,我也会给她多讲讲小时候发生的以及她没接触过的新鲜事故。

描写苗族服饰的作文600字篇9

每年阳春三月,苗族青年男女都以极其欢快的心情,欢度一年一度的爬山节。“爬山节”是苗族青年男女“游方”,即谈情说爱为主要内容的节日。通过爬山活动,达到婚姻自主、取得如意的终身伴侣的目的。在雷山县地区有望丰公社的三角田(五岔路),黄里公社的牛角坡,乌江公社的满天星,大沟公社的送扁富等处,分别在农历三月的子、午日举行。望丰三角田场面最大,每次人数达万余人,因为毗邻丹寨、凯里、麻江、台江等县的男女青年也都来参加。爬山活动除男女青年谈情对歌以为,近年来还增加斗雀、赛马、篮球赛、拔河等民族体育活动。

爬山节的由来还有一个传说。

在雷公山下的黄里公社大龙坳的寨子后面,有个牛角坡。传说古时候,在报干福(大龙坳的旧址)的地方,居住着一户穷人家,只有母子两人。母亲年迈体衰,儿子叫望坚,已有十多岁了。他身强体壮,勤劳朴实,样样活都能干。老妈妈看见望坚一天天长大成人了,很想给他找个媳妇。可是家无长物,一贫如洗。央媒人问了多少家,都嫌望坚穷,无人答应。寨上有户富人家,女儿叫“梅福”,长得十分标致,在这一带是出了名的。许多人家来向她求婚,都遭拒绝了,姑娘的心里却偷偷爱上了小后生望坚。有时两人在路边相遇,都要搭上几句心里话,有机会的时候,还对唱几首互相爱慕的情歌。年长月久,彼此的心灵深处都萌发了爱苗。梅福暗暗发誓,非他不嫁,愿与望坚配成对,共同耕耘,白头到老。两个青年人相爱的情形,在寨上不胫而走,传到梅福父亲的耳朵里,老头子气得胡须倒竖,把梅福关在厢房里,不让她和望坚见面。

冬去春来,该是春耕大忙的时候了。望坚照常勤快地干活,天天在田里犁耘。梅福孤零零地一个人被锁在厢房里,一眼望到望坚,心都快飞出去了。可是,她心里明白,父母管得严,连“游方”都不肯叫她去,要与望坚成双实在比上天还难啊!一天,望坚来梅福家里作帮工,正好下地犁田。梅福想这是一个好机会,找自己的心上人叙一下情怀。恰好她家死了一头黄牯牛,她想出了一个好主意,乘黑夜杀了牛,将牛皮披在自己身上,戴上牛角,装成一头大牯牛。天蒙蒙亮的时候,望坚赶牛出工了。到了田里,准备架犁,哪知牛不听使唤,拔腿就跑,望坚很奇怪,紧紧追赶。追啊,追啊,来到一个山坡,牛停住了。望坚走近一看。哎呀,哪里是牛啊,竟是自己的心上人梅福。两人相逢,真是难解难分。望坚百感交集,万分激动。他俩手拉手,漫步在山坡上,唱了一首首发自肺腑的情歌,从清晨唱到日落,从黑夜唱到拂晓。悠扬的歌声传到寨子里,大家都为这对情人的歌声所打动。渐渐地,寨里和寨外的青年男女都向这个山坡围拢过来。那天,满山满岭都是人群,都各自寻找自己的心上人对歌。 梅福的爹妈知道后,非常生气,他拿着一条扁担,带着一帮家丁,赶到山坡,将梅福和望坚活活打死了。这一天,正是农历三月的子日。

这对不幸的情人死了,山坡上还留下了一对牛角。山一年年地长高,长成了牛角形状的小山包,“牛角坡”就因此而得名。每年春天到来的时候,牛角坡上的草比哪里都先绿,映山红比哪里都先开。人们看到这些,自然而然地想起了这对传说中的情侣。每当暮春三月、莺飞草长的时候,男女青年都要身着盛装,撑着阳伞,手持折扇,从各处汇集到牛角坡来“游方”。表示对这对坚贞情侣的怀念,也是为争取婚姻自主的大集合。

描写苗族服饰的作文600字篇10

每年农历七月十三,贵州黄平施秉两县的苗家照例要过“除恶节”。为什么要过这个节日呢?

传说,从前有个魔王,长得非常高大,力气也很吓人,最可恶的是他专门偷吃人们的牛马,害得人们有田无牛耕,有货无马驮。个个都在咒骂:“要是有人杀掉这个恶魔就好啦。”正在人们期盼的时候,有个小姑娘,名叫阿妮,她说:“我能除掉恶魔。”

人们听了,都很惊奇:“你这么小,怎么杀得掉恶魔?”

阿妮说:“你们找到十箩筐的破锅铁,请到最高明的炼铁匠,我就有法子除掉恶魔。”

人们听了,都非常高兴,马上找到这些东西。阿妮立即叫炼铁匠把破锅铸成三种铁球,一个有囤箩那么大,一个有水缸那么大,一个有鼎罐那么大。

阿妮又叫大家编了一双象渡船那么大的草鞋,摆在大铁球上。最后,她把一头牛拉到草鞋旁边吃草。

一天,恶魔看到了牛,好不高兴,马上跑过去,想把牛吃掉。谁知,来到近处一看,发现三个铁球整整齐齐地放在地上,有看见地上坐着一个小姑娘,就大声问道:“这是哪个人的铁球?”

阿妮答道:“是我爸爸的。”

“你爸爸打铁球干什么?”

“打来玩嘛!”

“你爸爸能玩这些东西?”

阿妮指着草鞋说:“你看这是什么?你说我爸爸的力气大不大?他能不能玩这些铁球?”

恶魔又问:“你爸爸怎么玩这些铁球?”

阿妮说:“我爸爸玩这些铁球,就象那鸡蛋鸭蛋一样容易。他把小铁球抛到天上落下来,脚拇指一顶就顶住了;他把中铁球抛到天上,用膝盖一顶就顶住了;他把大铁球抛到天上,用脑壳一顶就顶住了。你能办到吗?”

恶魔不服气的说:“你爸爸有什么了不起?看我的。”接着他就按照阿妮说的那样,把小铁球抛上天,用脚拇指顶,可惜没顶住,反而被砸出了血。阿妮笑着说:“哈哈,你没接住。”恶魔不服气,又把中铁球抛上天,用膝盖去顶,没有顶住,膝盖掉了一块骨头。阿妮笑着说:“哈哈,你的膝盖受伤了。”

这时,恶魔气得说不出话来,又抓起最大的铁球往上一抛,只有树那么高就落下来了,他急忙用脑壳去顶,哪知,啪一声,他的脑壳开了花。

人们看见恶魔死了,一齐跑出来围住阿妮,夸她是个勇敢的姑娘。这天正是农历七月十三,为了纪念这个小姑娘的聪明勇敢,就把这一天定为“除恶节”。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