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米奇7号》经典读后感有感

《米奇7号》经典读后感有感

《米奇7号》是一本由[美]爱德华·阿什顿著作,南海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9.00元,页数:32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米奇7号》读后感(一):你还活着吗,米奇?

《米奇7号》和这几年比较”出圈“的一些科幻小说区别还是挺大的,它并不像”三体“那样创造了众多概念并构建了全新的视角,相反,这本书里的科幻元素——星际移民、危险的原生生物、人体复制与人格移植等等——都是从阿西莫夫的年代就被反复书写的题材。但这并不意味着《米奇7号》很过时乏味,相反,它是一本非常风趣流畅的书,从开篇博托半推半就丢下7号起,这个故事就在吸引我赶快继续读。

从米奇1号到8号,这还是同一个人吗?作者并未在这个伦理问题上输出大量探讨的笔墨,而是通过其他人的想法提供不同的想法,作为读者,连我的观点也在跟着情节发生变化,有时我会觉得既然DNA和记忆都相同那复制体算是同一个人“死了又复活”,有时候我化身身心一元论的信众觉得复制体真TM是不该存在的邪恶,有时候我又在想成为复制体后经历的死亡与普通人有差别吗……有时候我是马歇尔,有时候我是陈小猫,有时候我是纳沙,但大多数时候我是米奇7号,尚未思考清楚自己的定义,还要因为8号的存在精疲力尽。

在故事的结尾,8号死了,殖民计划阴差阳错地进入了新阶段,留下来的米奇7号在正处在短暂的安宁之中,不过现在的7号还能活多久?米奇巴恩斯又还能活多久?

《米奇7号》读后感(二):这般“永生”,真的很好吗?

本作基于消耗体工具人这个设定,介绍了一种别样的“永生”形态:保存一个人的全部生物信息和人格特质在机器中,消耗体死亡后复制出一个生理条件、性格特点以及记忆经历与“前世”完全相同的“自己”。

个人看法,最核心的的点恐怕还是“忒休斯之船”的故事。复制体之间,真的可以算是同一个人吗?故事情节为我们提供了答案,无论是借米奇7号之口讲述的观点,还是那不可描述的3X情节,都清清楚楚告诉读者:不,每一个个体都是独一无二的。这也是作者无声的呼吁与呐喊吧。

虽然是背景宏大的星际殖民故事,但创作的侧重点显然不在于人类对外太空星际环境的改造与征服,甚至与“爬行者”的接触与冲突也非此书的核心内容。米奇7号的个人经历与内心活动才是作者要着力表达的。

作为一个彻头彻尾的工具人,米奇显然清楚自己的定位与处境。因此他一开始在空间站的飞船上都尽量避免与其他成员接触,抱有猎奇心态的“幽灵猎人”更是对他造成了进一步的影响。纳莎的出现以及老友博托的陪伴才让他真正在情感上有了陪伴,这不就是日趋原子化的社会中每一个个体的真实写照吗?日常的工作环境中强打精神,只有在疲惫后小小的角落里,才有三五好友聊以慰藉;那一次次濒死体验的描述,也令人冷汗涔涔,也许形式上多种多样,但无一例外都十分痛苦难捱,也许打开呼吸阀真的真的是一种解脱。指挥官马歇尔那无休止的压榨更是令米奇的“打工”生活雪上加霜。物质上不丰富,精神上不被尊重乃至欺凌,工作条件恶劣甚至危险,连死活都不被关心,“你难道不是永生的吗”杜甘和陈小猫的观点与做法可以理解,但也确确实实反映出人们对米奇处境的漠视。这样的“永生”,说白了,就是一次次痛苦煎熬的轮回罢了,全都是无聊的重复。从这个角度看,本书以米奇的视角暗合了对人的个体性的消解与践踏,人似乎完全成了实现某种目的的工具。可是这样发展到最后,又会剩下什么呢?借用某电影中的一句台词“没有人的文明,算不上文明”

作为系列首作,后续还是值得期待的。

《米奇7号》读后感(三):我们很高兴,一切终将化作虚无

当加缪以“自杀是唯一严肃的哲学问题”作为《西西弗神话》的开篇,他首先触及的是个人对于死的能动性。显然哲学家都不是什么正常人,毕竟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死”是他们避之不及的,“生”才是值得努力的事情。如何保持青春,延长寿命——我们会并不意外地发现,即便现代科学对传统经验大多弃若敝履,但在“生”的事业上,他们殊途同归。

当然此事并不容易,于是人们只好把美好的期望诉诸文艺创作。关于“永生”的作品层出不穷以至于物极必反,“长生不死之物”(The thing that would not die)甚至成为西方恐怖小说的重要类型(这一点上中国人就比较宽容,人与妖都渴望永生,达成永生即为得道高人,大概只有孔子对此有所保留——“老而不死为贼”)。

但在众多“永生者”当中,米奇·巴恩斯既不伟大也不恐怖。最适合他的标签是“悲催”——是的,他的确可以长生不老,但同时他也要死无数次。重生对他来说就像一场宿醉——一样容易,也一样难受。

《米奇7号》的故事便围绕这样一个设定展开。作为一个不靠谱的年轻人,米奇出于一些原因不得不离开母星(当然不是地球,地球早已沦为废土,这很合理)。他想要参与一个星际殖民计划,却发现所有岗位都竞争激烈,只有一个无人问津,那便是“消耗体”。成为消耗体,你只需要提交自己的身体组织样本,然后便可以随飞船出征,负责执行一切危险任务——一旦不幸身故,系统可以立马复制一个新的“你”,继续执行你的任务。

如此“永生”,乍看起来似乎也不错。但问题在于,死的能动性因此被剥夺。于是米奇需要一次又一次面临死亡时刻,在各种恐怖的体验之后发觉一切仍未终结——他又复活了。同样哲学的问题是,终结之限的消失意味着米奇成了著名的“忒修斯之船”——作为上一代米奇完全复制体的“新米奇”,究竟还是不是米奇?实际上,小说的转折便来自于一次意外后,米奇7号被判定为死亡,米奇8号“出厂”——然而7号最终奇迹生还,于是两个米奇就此相遇……

当然,如果从更日常的角度理解这部作品,米奇所遭遇的“永生技术”,其实更像是一种“近现实”。正如“入职培训”时导师对这个消耗体“岗位”必要性的解释——“替换一个损坏的无人机的难度要远远大过替换一个你”,尽管人们畅想技术进步带来的是对人自身的解放,然而随技术产生的经济成本计算却更可能导致人沦为技术的耗材。如果考虑到经济(economy)的词源乃是希腊语“房屋”(oikos)与“管理”(nemein)组成的复合词,这一现实窘境将变得更加微妙——人在屋檐下沦为它的附庸,其间所属之物按照价值排序,即决定了谁注定被剥削更多。

而哲学的与现实的,也正是在这样的死结之上,浮现出一线生机。当指挥官拘泥于“身心一元论”对米奇这个孽种心怀鄙夷,当米奇自己也受困于“昨日之我究竟是不是今日之我”的经典悖论,他们所遭遇的外星文明却给出了创造性的解决方案——它“似乎对个体生命没什么概念”。于是当人类损失了几个“个体生命”后展开对等报复,在外星人看来却毫无意义,因为“它们是一种集体思维生物”。如果这样一种思维果真能够成立,剥削自然不复存在——个体即整体,以“房屋”为单位寻求繁荣简直荒谬;而纵然千万个“我”也都是“我”,因为万物皆是“我”,如惠特曼所言,“我包罗万象”——永生又何须强求。

莱姆在《技术大全》中写道,“根据热力学,我们知道封闭系统中的信息量(也就是熵)不会增加。我们本身来自恒星尘埃,宇宙是一个封闭系统(因为宇宙外面空无一物),这两个事实清楚表明,《哈姆雷特》和人类创造出来的、想出来的,或者编造出来的一切事物都早已存在于诞生星系、星际系统、行星、我们本身以及本书的最原始星云信息中。因此,我们很高兴,一切都能简化成荒谬虚无。”在《米奇7号》中,米奇不时会做一个梦,梦见自己回到了母星,一只毛虫试图跟他说话——一个毫无美感版本的“庄周梦蝶”。但也许,一切将归入这个梦中,它是结局,也是开始。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