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茶馆读后感100字

茶馆读后感100字

《茶馆》是一本由王笛著作,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2021-9图书,本书定价:108.00,页数:,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茶馆》读后感(一):点赞

作者的《尾声——寻梦》写的意境悠远,波澜不惊。一本学术著作,能有这样的结尾,实属圆满。作者的《尾声——寻梦》写的意境悠远,波澜不惊。一本学术著作,能有这样的结尾,实属圆满。作者的《尾声——寻梦》写的意境悠远,波澜不惊。一本学术著作,能有这样的结尾,实属圆满。作者的《尾声——寻梦》写的意境悠远,波澜不惊。一本学术著作,能有这样的结尾,实属圆满。作者的《尾声——寻梦》写的意境悠远,波澜不惊。一本学术著作,能有这样的结尾,实属圆满。作者的《尾声——寻梦》写的意境悠远,波澜不惊。一本学术著作,能有这样的结尾,实属圆满。

《茶馆》读后感(二):我的微观史入门

史料功夫极为扎实,用报纸,用小说,用档案用得手到擒来,实在是高山仰止。

书中中文版序和“结论”章都很有启发性。前者概述了新文化史和微观史学在西方史学界的状况,作者在宏大叙事和日常取向间的抉择;后者则在公共领域和公共空间的语境内将茶馆与西方的类似空间一起讨论,很长见识。

至于本书的问题,笔者在阅读之时常常皱眉摇头,甚至拍案而起,口中骂骂咧咧,甚有“我上我也行!”之感。但学习的路还很长,待笔者著书之时,恐怕才会体会其中的艰辛吧!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茶馆》读后感(三):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我一直认为,市民公共空间的存在与扩大,市民社会的发展和成熟,是一个社会走向现代的一个重要推手和标志。读了这本书我才发现,事物总有两面。当一个传统的市民社会和它的公共空间遇到现代化的要求时,现代化不是促进了市民社会的成熟,反而会反感并扼杀传统社会的发展。 王迪教授在这本书中,从成都的茶馆入手,探讨了普通人在茶馆这个公共空间内的各种活动,展现了大众文化的坚韧性、持续性,以及地方文化的独特性与国家文化的同一性之间的博弈。 成都的茶馆,每天有四分之一的市民们在其中休闲娱乐、做生意、解决相互间的纠纷,但因清末到上个世纪前50年的风云变幻,也受到政治动荡、经济崩溃等各方面的影响,地痞流氓、黑社会分子、持武器的军人也对茶馆的生存造成极大的威胁。同时,现代精英因为认为茶馆所代表的市民地方文化的“不文明”而对其口诛笔伐,力求改变;国家权力则因为这个公共空间汇聚三教九流而且有分割国家权力的嫌疑而极力予以限制和规范。 即使如此,到1950年,在上世纪的前半个世纪,成都茶馆的数量仍然基本稳定,显示了它顽强的生命力。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因为它是成都每一个普通市民的需要。

《茶馆》读后感(四):从微观发现历史脉络

所谓“新文化史”,可以说每逢同门某同学谈及我系某老师的时候都会提及,这使我倍感兴趣,可惜那时的我并不知道这是研究什么的,还以为是研究五四运动。王笛老师是我十分推崇的近代史领域学人,实际上王笛老师并不仅仅只做近代史,不过就他的学术成果与学术背景来看,他主要关注四川,尤其是成都平原的近代社会生活史,通过该书的序言部分,使我对“新文化史”的学术渊源、主要成果、研究对象有所了解,可以说是研究小人物、小历史、社会生活等与传统史学所关注的宏大历史叙事所不同的研究领域。 茶馆是成都的特色,读本书时时常好奇一个鸡蛋难题,即究竟是成都慵懒不喜给自己太多压力的性格造就了近代茶馆这样一种庞大的行业,还是如作者所说,是茶馆养成了闲适的性格,如是后者,那么如何解释茶馆这种行业近代才出现?而成都人闲适的性格显然不是近代才形成的。 这本书将茶馆研究大体分为三部分,即社会、经济、政治。但细分为从茶馆的直观印象入手,逐渐深入,再深入到常人所难见得的政治关系。类似于我总结出历史研究的几个层次。即从古人所见、今人所见到古人所见,今人不见再到古人未见,今人未见。 就启发而言,由于不做近代史,实在遗憾。倘若以后有机会,可以尝试寻找广州地区的肠粉店档案,或者佛山书行档案,在近代广东史,或者中越文学交流史中深入。 作者以偏文学的手法开始写作,又以文学化的书写落笔,前后呼应,巧妙至极。以成都市典型的社会场所茶馆入手,可以说是找到了很好的观察点,从茶馆的社会、经济关系、政治情况三类,十一章,讲述了现代化与国家权力对基层社会的影响,也看出茶馆的顽强生命力。

2022年6月28日

广州

《茶馆》读后感(五):白思奇(Richared Belsky)评《茶馆:成都的公共生活和微观世界(1900-1950)》

近年来,学者们高度关注着现代早期欧洲的茶馆以及类似的公共消费场所。但让人稍感意外的是,中国的茶馆却受到冷落。即使在清末民初,中国的茶馆并未扮演与欧洲茶馆完全相同的角色,但两者之间依然具有丰富的对比研究空间。王笛的著作纠正了这种不平衡。本书是对中国的茶馆及其在城市现代化进程中所扮演的角色的前瞻性研究。

本书的文笔流畅,没有故弄玄虚的表达,阅读体验甚佳。王笛饱含深情的考察了在1900-1950年间四川省首府成都的社会与文化生态,详细阐释了茶馆中的三教九流以及地方风俗。作者认为,成都的茶馆可以被视作地方主义者抵制均质化现代性的场所。(见第252页)但他的论述从未陷入到盲目的怀旧幻想当中。王笛在他的综合研究中出色的运用了不同的写作体裁。全书从商业史、城市地理、文化史、劳动史、社会史等不同角度对茶馆展开研究。读者们最感兴趣的是作者对茶馆作为政治宣讲与行动场所潜力的考察。作者严谨的考证了在二十世纪上半叶,地方政府通过加强管制,成功地取缔了民众将茶馆作为自发的或有组织的妄议时政之所的行为。有趣的是,随着议政空间的不断紧缩,投身现代化事业的地方精英逐渐将此事视作必须加以改革的对象。

《茶馆》这本书是一部不折不扣的地方史,这是无可质疑的。恰恰是因为这是一段紧凑的史事,让王笛能够在特定的历史语境中对成都的茶馆展开分析并梳理其社会文化意义,进而以“深描”的方式来揭示其历史意义。但是,我对本书的质疑正好与此有关。我们现在尚不清楚成都的案例是否适用于中国的其它城市,特别是在论及茶馆时。在二十世纪上半叶,成都是一个被孤立的城市,至少在抗战期间“下游”的人们涌入之前,它一贯如此。更为重要的是,正如作者所述,成都以随处可见的茶馆及其所代表的悠闲的城市生活节奏而闻名。在很多方面,成都的地方社会和文化都是独一无二的,而茶馆正是这种特性的核心。对其它城市来说,它的研究者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借鉴王笛对于成都茶馆与城市生态的研究呢?因此,尽管《茶馆》一书一定会被学界视为力作和未来研究的典范。但是,目前我们不应将其看成“关于中国茶馆的权威著作”(如腰封上的宣传语)。王笛说他的下一本书将要讨论二十世纪下半叶成都茶馆的历史,两书相得益彰。

原文见:The American Historical Review, Vol.114, (Dec., 2009), pp.1425–1426.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