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茶馆》经典读后感有感

《茶馆》经典读后感有感

《茶馆》是一本由王笛著作,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9.00元,页数:49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茶馆》读后感(一):《茶馆》

多方主体在茶馆休闲、娱乐、会友的公共生活;茶馆的经营与管理;国家权力,地方权力,精英,大众等在茶馆这个舞台上的博弈等等都写得十分精彩。相信作者今后一定是一位大家,他研究的内容涉及历史,政治学,社会学,人类学,文学,艺术等,而且文字十分感人,通俗易懂,可读性很强。 作者不是作为一个旁观者在冷冰冰地进行描述,书中饱含一个土生土长的成都人对家乡地方文化的热爱与敬佩。他有一种使命感,要为祖辈们作史的使命感,而他也确实做到了。以茶馆为切口,把1900-1950年的成都生动地展现在读者眼前。以下是很喜欢的一句话: “弱小而手无寸铁的茶馆经理人、茶倌和茶客们,在这五十年的反复鏖战中,任凭茶碗中波澜翻滚,茶桌上风云变幻,他们犹如冲锋陷阵的勇士,为茶馆和日常文化的最终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

《茶馆》读后感(二):“泡”出来的区域微观城市史研究 ——以王笛著《茶馆:成都的公共生活和微观世界,1900~1950》为主兼及作者其他著作与学术史钩沉

城市,是当今人类生活的主要空间,城市的面貌及形制承载了大多数人的生活,在这个由人构成的复杂空间里,每天都在上演着各式各样的故事。亚里士多德主张的城市生活就是使生活成为可能,但是它的终极目标是使生活有价值。当大都市正在成为我们不得不居住的城市时,这一格言在今天看来是讽刺性的。然而亚里士多德是正确的,仅仅在庇护场所生存并不能满足人类,因而即使是在大都市中,我们也必须使生活有价值,这意味着要为人类的感情、观念、信仰以及追求内心生活提供精神的空间。[1]“公共空间”以及其中的人们作为重要的载体却常常能够被人们所忽视,充盈在其中的文化意境在“精英视角”下被无情地冲淡。王笛正是看到了其中的意义和价值,运用新视角、新材料和新方法,以茶馆为核心,试图重建历史上的公共空间,《茶馆:成都的公共生活和微观世界,1900~1950》[2](The Teahouse: Small Business, Everyday Culture, and Public Politics in Chengdu, 1900-1950)本书也就应运而生。关于本书的讨论不只在内容以及叙述对象的层面,更重要的是作者的视角以及方法论的问题,西方观念融入中国研究后究竟会呈现出是么样的效果;这种实践是有益的尝试,还是会将传统学术引入歧途;中国学者怎样才能拥有适合自己的话语?这些问题都蕴含其中,本文试图通过各个侧面的分析来为这些问题找到属于自己的答案。

《茶馆》读后感(三):茶馆以及生活方式

王笛的《茶馆:成都的公共生活和微观世界》,是目前为止我视野所及对茶馆最宏大的历史叙事。在这个喜欢总结不喜欢根究的文化氛围中,我们总是习惯拿一些总结陈词来定义某种生活,却少了那份历史叙述的冲动与勤奋。所以,对这本书,我首先就怀着敬意与感激。

一个问题却是,茶馆为何成为成都的一种显著生活方式?那些混杂的记忆与历史到底要如何呈现?王笛采用新旧图像与虚实文本来凸显茶馆的物质空间引发的社会、经济以及政治问题。

在颇具诱导的开篇中,时间似乎是定格的:“1900年1月1日,农历己亥年腊月初一,即20世纪的第一天,这正是一年中最冷和白天最短的时节。”就是在这样一个平淡的清晨,许多人做了同样的一件事,踏着霜露,走进茶馆,开始了自己的早茶生活。

来茶馆的人不一定都会喝茶,有看戏的,有谈生意的,也有来评理调解的……茶馆的功能因此被放大。然而可惜的是,这些问题作者并没有进一步讨论。王笛太在意他所理解的西方理论在成都的对应关系,故削弱了那些文本与图像的价值。

也因为研究主体的关系,作者抛弃茶而切入茶馆,必然会带来研究的致命缺陷,怎么看都会陷入欧洲咖啡馆的窠臼之中。由茶馆这个物质空间带来的性别观、族群观以及地方文化与国家文化的关系,一旦演变成中文便显得生硬而粗糙。考察茶馆的诸多功能,如果失去比较对象,比如青楼,比如堂会,比如茶会,就必然有着过分夸大的嫌疑。

另一个层面上,如果对比英国之下午茶会,那么中国茶馆很显然就是公共领域。在中国概念里,天下为公,缺乏的恰恰是私人空间。所以我觉得宋代以来最了不起的一点正是茶空间(茶寮)的独立出现。王笛忽略对茶的考察,让茶馆的来源变得可疑起来。■

文/周重林(刊于河北青年报)

http://www.hbqnb.com/news/Html/book/2011/830/20254091274855.html

《茶馆》读后感(四):茶馆:转型的历史与权力博弈

真的超喜欢这本书!虽然很长,但是语言很流畅,挺快看完了。非常接地气和有趣,看着看着就会笑出声音。刘老师之前在课上介绍的。老师说这本书受到了哈贝马斯“咖啡馆”的启示,探讨中国的公共领域话语空间,觉得自己应该会很感兴趣,就一直记了下来。拖到寒假才看。历史人类学真的有让历史活过来的魅力。从茶馆的经营、人员流动、管理方式、发展历程等等方面对茶馆进行详尽的介绍,资料详尽(很难想象作者花了多少工夫,几十年前警察局的档案都拿到了……)实际上就是对当时社会生活全方面的展示。 看当时的精英骂茶馆风气不好,为茶馆做辩护的人说:“法国的大文学家巴尔扎克曾饮外国茶和咖啡,而完成了他伟大的《人间喜剧》”“我辈吃闲茶,虽无大道成就,然亦不伤忠厚。未必不能从吃茶中悟得一番小道理……吃一碗茶也是穷人最后一条路。”(中西文化的激荡包含着阶级趣味的嘲弄,西方文化不仅是本身,还是一种符号,一种“标榜”)。精英对茶馆中女员工态度的转变也能体现以上这一点。(从只是自己能够得到服务,到所有阶层都可得到服务。从默许到指责辱骂。)精英嫌人民浪费时间、不务正业,实际上人民也嘲笑精英天天碌碌无为,不知如何享受生活(农业和工业社会时间观的冲突)。还有那个时代茶馆的卫生状况确实是让我在读的时候有一种猎奇的感觉。那个时候的工会与茶馆的关系、茶馆中的“讲茶”,都是政府和民间力量斗争的缩影。(但是其实根源是两者的关系协调得不恰当,问题得不到官方合理的解决,民间力量自然冒头)。茶馆中表演的变化也体现着政府对民间政治宣传的渗透和思想控制。茶馆中女性形象的活跃重新定义了男女在公共场所的关系。作者在最后重新把茶馆和欧洲的“咖啡馆”还有美国的“酒吧”进行对比,探讨三者的相似与不同。茶和酒的对话给了自己很大的启发。茶因为其低廉、对身体伤害较小、能够一次次添水饮用的特点,让茶馆和酒吧的人员、交流方式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区别。 这本书的选题真的太好了,决定了其能把以小见大做到淋漓尽致。把茶馆置于转型时代的文化场所进行研究,必然是开阔且深刻的。看到最后“寻梦”一章真的有些哽咽,作者作为四川人,他对茶馆必然饱含不舍,对四川的人民与土地必然饱含深情。茶馆既是本地文化的象征,也是民间力量的象征,还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在文化趋同化、政府不断加强对社会控制、社会西化的进程中,注定沦为不幸的牺牲品。时代在前进,或许人们不必过度惋惜。但茶馆作为历史

《茶馆》读后感(五):洗煤炭的活儿

“如果他(作者)说他要给茶馆和茶客撰写历史……他们(茶客们)可能会用典型的成都土话把他嘲笑一番:‘你莫得事做,还不如去洗煤炭……’”

可是,作者兼译者王笛还真去“洗煤炭”,而且绝没让人失望。

在野草书店看见它时,我是被“茶馆+成都”吸引的。待把书名看完《茶馆——成都的公共生活和微观时间,1900-1950》,大抵知道它和《叫魂》差不多,是微观史类型的研究。

我认同作者以细微见精彩的角度,也赞赏作者对小人物命运历史的关怀和重视。西方研究方法的严谨和准确,使得哪怕是注释都尽可细读,从中发掘出趣闻。正文从茶馆这个舞台下笔,梳理茶馆和社会、经济和政治的互动关系,探讨了在历史的进程中,“落后”生活方式所代表的独特地域文化和无为而治的城市生活在近代多舛的历史进程中,在一出出的悲喜剧中,为现代化进程和国家权力的强势逐渐渗透和蚕食。尽管它们真正的质变应该发生在20世纪的后半叶,但量变一旦开始,便覆水难收。我也更喜欢《引子——早茶》和《尾声——寻梦》两折,文笔精彩,情感真挚,引人共鸣。

在书中,作者为那个传说中的老成都画了细致的地图,附上了古老的照片,对于一个基本没有坐过茶馆的新时代文青来说,这本书似乎更像是给了我一双眼睛,在飞逝的时光中,重逢一些附着在老成都历史上渐行渐远的人物、旧闻和传说,让我回溯经历一次百年前黑白昏黄的日常人生。中国的历史热衷帝王将相,文学偏爱才子佳人,会有什么人去为茶客、为堂倌、为艺人、为小贩不惜笔墨?他在尾声中,更是热烈颂扬在变幻的历史中恪守日常生活的习俗,在卑微的生命历程中遵循自由的传统,在强力的压迫中挣扎生存的人们:

“他们不会想到,在这位小同乡的眼中,他们就是历史舞台上的主角。在过去的五十年里,他们所光顾的茶馆,他们视为理所当然的坐茶馆的生活习惯,竟一直是国家权力与地方社会、文化的同一性和独特性较量的“战场”。他们每天到茶馆吃茶,竟然就是他们拿起“弱者的武器”所进行的“弱者的反抗”。这也即是说,弱小的而手无寸铁的茶馆经理人、堂倌和茶客们,在这五十年的反复鏖战中,任凭茶碗中波澜翻滚,茶桌上风云变幻,他们犹如冲锋陷阵的勇士,为茶馆和日常文化的最终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

正如王笛盛赞平凡的人们的伟大力量一般,我亦盛赞王笛为平凡的人们著书立说、在被人忽略的微历史中挖掘闪光的种种贡献以及他尊重升斗小民历史价值的深厚的人文情怀。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