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博物馆体验再探讨经典读后感有感

博物馆体验再探讨经典读后感有感

《博物馆体验再探讨》是一本由[美]约翰·福克(John H. Falk) / [美]林恩·迪著作,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79.00元,页数:41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博物馆体验再探讨》读后感(一):“博物馆学习绝不仅仅局限于事实和概念”

印象最深刻的几点:(一)以个人、社会、实体为三个支点的情境学习模型,是分析博物馆体验很好的抓手;(二)博物馆的自由选择学习和学校学习有很多区别,不能用相同的策略看待两者,然而公众和博物馆都会下意识地用强制性学习的标准来分析博物馆学习;(三)博物馆学习不只有概念知识,还有社会化、动觉和审美学习,且后者也许更重要。 由此我对于美术馆的导览实践也产生思考。我花了很多时间弄清楚每一个艺术家想表达什么,但观众似乎并不在意艺术品的含义,而更愿意与我分享他们对作品本身的理解。我虽然强调每个人对艺术作品的理解是不同的,但在不断寻找和输出“官方解释”的过程中,其实默认了美术馆的解释权威,且把博物馆学习简单化为仅知识概念的学习。“社会化学习”的提法对我很有启发,或许我不需要输出“知识”,而可以花更多时间与观众、促使观众与观众建立联系,这种社交体验和知识学习同等重要。

经典之作,值得再读。

《博物馆体验再探讨》读后感(二):对博物馆人的启发和意见

这不是一本写给参观者体验者的书,而是写给设计者,博物馆管理者的书。

很惊讶的一个地方是,我觉得这本书很适合给建筑设计师,环境设计师,展览设计师,平面设计师,交互设计师,数字媒体艺术师,装饰设计师观看。书中涉及了非常全面的参观群体分类,非常多不同人的参观方式。人群的行为是很影响设计的,设计同样也要起到引导参观者的作用。错误的设计是很影响博物馆给人的感受,文物留给人的深刻印象很重要。设计同样影响参观者的动线,引导参观者以正确的方式参观博物馆,方便人群理解博物馆。

这本书每一章背后都给出来详细的意见。总结了一部分环境设计的意见:1.注意观众的主体性 2.注意不同人的空间使用方式(成人,家庭,爱好者,学校......)3.标识地图引导4.休息区域5.动线设计便利性6.促进人和物的交流7.停车场,咨询台,洗手间,礼品店,咖啡店,餐饮等设施的便利性8.带有纪念性的建筑外观9.建筑物影响人的情绪,情感体验 10.带给人的记忆点,记忆点设计。

《博物馆体验再探讨》读后感(三):带娃逛博物馆,还有比学知识更重要的事|国际博物馆日

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过去一年受到疫情的影响,很多博物馆的展区门可罗雀,各类展览也因故暂停或取消。“恢复与重塑”,不仅是大多数博物馆正在面临的挑战,也是今年第45届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

聊起“带娃逛博物馆”,不少年轻父母常有困惑:好不容易带着自家的孩子来博物馆一趟,可是孩子却没常心,在博物馆里看了没半个小时,就吵着要离开了。有的家长还很困惑,博物馆里那么多宝贝,别说孩子,连大人也不知道,到底要从哪里开始看起呢?还有小部分家长总希望孩子能在博物馆里速速开窍,得到人文的熏陶,吮吸历史的气息,成为新一代慧眼识宝的文物专家。

公众印象中的博物馆。(本文照片均由作者提供)

观众们的种种疑问,其实也是不少博物馆业内人士时常思考的问题。上海博物馆副研究员张经纬在十几年的工作期间经常遇到观众向他抛出这样的问题。作为一名博物馆人,张经纬认为这些参观博物馆的孩子就是博物馆的未来。如果这些代表未来的小观众(以及他们的家长)没能从一开始就看懂博物馆,爱上博物馆,那或许就是博物馆最大的损失了。

在了解观众这件事上,或许没有人比约翰·福克(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和林恩·迪尔金(弗罗里达大学)这两位教育学和博物馆专家更加胜任。他俩经过25年的时间,对广义的博物馆,包括艺术、历史、儿童和自然史博物馆,以及动物园、植物园、科学中心、故居、国家公园等等(甚至还扩展到虚拟博物馆)机构进行研究,完成了一项有趣的研究:《博物馆体验再探讨》。在下文中,张经纬从业内人士的角度,结合这本著作的分析结论,谈谈如何从博物馆方和观众的双重视角,重塑博物馆体验。

《博物馆体验再探讨》,[美]约翰·福克/ [美]林恩·迪尔金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1年4月。

撰文 丨 张经纬(上海博物馆副研究员,人类学者,作家)

01

博物馆人眼中的博物馆VS观众眼中的博物馆

什么是博物馆体验?这本研究型著作将当今博物馆所面临的状况,从根本上分为两个方面:一、博物馆想让参观者看到些什么,得到些什么?二、观众们想在博物馆里看到些什么,而他们实际上又看到了些什么?

简单来说,博物馆体验包括两个视角,博物馆方的自我认知与观众的认知。比方说,博物馆策展人通常认为参观者是为了欣赏艺术、了解历史上的文明、与古典世界融为一体等等崇高的目标,在做好了充分的提前准备工作,甚至精心打扮一番后,才来到向往已久的博物馆。

而实际上,研究显示,绝大多数参观者确实怀着一种“崇敬感”来到这个“宁静且神奇”的场所。但是,他们最关心的,其实是前往博物馆时的交通时间、停车问题、几点关门,以及博物馆餐厅的饭菜好不好吃,有没有值得购买的打折文创纪念品,比如玩偶、徽章、明信片,或者冰箱贴。如果要在这份列表中加入些貌似“专业”的主题,可能会是博物馆里的展品是不是都是真的?这些文物都很贵吧……

博物馆里的网红文创。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真的是“阳春白雪”不巧遇到了“下里巴人”了吗?其实并非如此。站在博物馆策展人的角度,不得不承认,其设想的观众在很多时候都是“学富五车、才高八斗”的资深艺术史专家,来到展厅里,仿佛随时随地都可以笑谈上下五千年。

而现实中来到这里的观众,基本都是在“工作、做礼拜、购物以及其他休闲活动中做出取舍”之后,才选择了博物馆。说得再明白些,在最普遍的观众们看来,去博物馆参观其实和去电影院、健身房、购物中心、网红餐厅,以及家里的沙发一样,是周末或空闲时段里,放松身心、休闲娱乐的一个选择。只不过这个选择,在时下听上去比较“高大上”,能让自己感觉在建构“合格的父母”这个身份时更自信一点,或者只是在朋友圈里晒图时能博得更多点赞。

一方面,是博物馆(或家长)希望参观者仅仅通过参观,就在2-3个小时里,奇迹般地变成古代艺术史的专家——实际上,要全面解读任何一家正规博物馆的陈列,都恐怕需要几个博士学位的积累。另一方面,则是惨淡的现实。当研究者询问一个半大男孩对一年前参观伦敦自然历史博物馆的经历时,他对两三个小时的参观过程只留下这样的记忆,“我不记得了,我想我们去看了恐龙。男孩们在恐龙的周围跑来跑去……除了吃午饭我不记得其他事了”。

观察恐龙化石的孩子与父母。

平心而论,以传授、传播知识为宗旨的博物馆,只给观众留下这样并不算美满的“博物馆体验”,或许是一件令布展者和参观者都略感遗憾而尴尬的事情。

02

如何找回“宁静且神奇”的博物馆

直面尴尬本身,至少好过心照不宣的继续尴尬,因为发现问题本身,就意味着距离问题的解决又迈近了一步。《博物馆体验再探讨》的两位研究者,也确实给广大博物馆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建议。这些建议同样分为两个部分,分别给予馆方和观众。

首先,对于馆方来说,传统的展线逻辑依然重要。展览的策划者通常会借助陈列的结构(参观的顺序),传递一种知识的逻辑。比如,在动物园、植物园、地质馆、科技馆等机构中,布展者会通过分类方式,传递自然世界的体系,以及“进化”的观念——毕竟,哺乳动物、鸟类、水生植物、陨石标本这些分类,对大部分参观者都能一目了然。而这种“交互”机制,可使观众在参观的同时,完成自助的学习过程。

与此同时,如今与日俱增的博物馆也为我们提供了新的思路。越来越多的汽车、金融、电信、航天、3D打印等行业或新兴产业博物馆,可以满足参观者多元的兴趣。毕竟,我们虽然无法在2-3个小时里,速成为一个古代艺术专家,但要在这段时间里了解一个充实、具象的主题,已经足够了。

中国3D打印文化博物馆。

其次,对于参观者来说,这样的建议同样奏效、可行。既然博物馆可以从一个“大目标”分解成若干个“小目标”,那么参观者也可以通过拆分目标,来获得更多积极的体验。研究者调查发现,许多带着孩子前往博物馆的年轻父母自己也只有极其有限的参观经历,他们在博物馆里两眼茫然的同时,又怎能奢望自己在展厅中跑来跑去的孩子,在极短的时间里就展现天赋异禀,成为艺术品鉴赏小天才呢。

因此,我们的体验专家也建议,如果观众们放弃一次看个够,一口吃成文物专家的“雄心壮志”,每次都带着一个短期就可以实现的“小目标”来博物馆寻找答案,或许就有更高的满足感。比如,花一个小时来了解一下陶瓷的烧制过程,或是从史前马车轮子到现代汽车橡胶轮胎的进化之旅,又或者古代造纸工艺的流程,都是方便操作且卓有成效的参观策略。

当然,更真实的观展数据其实还显示,虽然人们在回想观展的过程中,都很难指出哪些具体领域给人留下最深印象,但无疑都将参观博物馆的经历记忆为一段与家人、朋友、同学或老师共同相处的温馨时光。

在博物馆里学习新知的孩子与父母。

因此,有时将参观博物馆理解成一种等同于享受游乐场、电影院、网红餐厅一样的休闲体验,而非“崇高、典雅”的学习场所,也能让我们回归博物致知的初心。

03

迈出体验博物馆的第一步

诚如书中所言,拜各类书籍、电视和电影中塑造的博物馆形象所赐,今日的博物馆“仍然被媒体描述称古老、陈旧的异国(古代)藏品之渊薮”,满足人们对于猎奇的想象。但我们作为博物馆的当代从业者,依然有信心将其从“稀奇古怪东西的陈列柜”形象中拯救出来。努力帮助参观者改变那种,在陈列品/文物面前,混合了敬畏感、距离感、迷失感,又不知如何表达的失语状态。

两年多前,我在拙作《博物馆里的极简中国史》中,就已经畅想过:我们面对中国的博物馆中那些古代艺术品时,除了发自内心地感叹太漂亮,太精美了,了不得的“宝贝”之外,还能再想到一些什么。其实,当我们将这些艺术品,还原成人类先民在历史上创造出来的“有用之物”,就能发现,古人是如何借助这些物品的生产和交换,建立友谊、结成婚姻,推动了人口的增长、文化的演变。此时的我们就已经迈出了体验博物馆的第一步。

《博物馆里的极简中国史》,张经纬著,铁葫芦·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8年2月。

今天第45个世界博物馆日的主题是“恢复与重塑”。抛开“高尚、典雅”知识殿堂的固有印象,回归博物致知的初心,在博物馆中找到与家人、朋友共度的温馨时光,不妨可以视作重塑博物馆体验的好办法。

共度博物馆里的温馨时光。

带娃逛博物馆,还有比学知识更重要的事|国际博物馆日 (qq.com)

新京报书评周刊(2021年5月18日)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