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亲爱的图书馆》读后感摘抄

《亲爱的图书馆》是一本由[美]苏珊·奥尔琳著作,文汇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69.00,页数:35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亲爱的图书馆》读后感(一):只要人类还存在,图书馆就不会消失。

✒️

「他们读书的目的,不是为了拥有某种必须被永久收藏和保管的物体,不是为了要去获得纪念品。在他们看来,读一本书就是一次旅行,并不需要什么纪念品。」

「实际上时间并非在图书馆停住了,而是时间本身就存在于此,收藏在此,以及在全世界所有的图书馆里——不仅仅只有我的时间和生命,还包括所有人类的时间。」

「一旦文字和思想被注入其中,书籍就不仅仅是纸张、墨水和胶水的集合体:它们呈现出一种人类文明特有的活力。」

「在患难期,图书馆就是避难所。」

《亲爱的图书馆》读后感(二):关于图书馆

一本在图书馆借的关于图书馆的书。和作者一样从小在图书馆长大的我,对于图书馆有特别的情感,以至于去到每个城市都会寻找图书馆。但是从来没有用这样特别的角度去看图书馆。图书馆作为一个书本共享的平台,把书的价值最大化。记得一部记录片说的,书的生命在于在不同人身上产生不同的价值。一本书或许它开拓了一个人的眼界,改变了下个人的人生。图书馆也是一个不同经历阅历的人可以共享的地方。与我所见的十八线图书馆不同洛杉矶的图书馆已经演变成不只借书的地方,而是多元的共享平台。貌似如今图书馆也有这样的趋势在变化,但我还是只是借书还书,下次如果有相关的活动也要积极参与感受一下。想起最近一次去图书馆,一个姐姐在疯狂安利朋友图书馆来借书,而那个朋友就说每次都要来借书还书很麻烦。如今买书已经不是一件奢侈的事情,书以近乎成为最便宜的商品,为什么还有人愿意如此奔波的去图书馆借书,而不是买很多书在家慢慢读呢?

《亲爱的图书馆》读后感(三):书外亦有黄金屋

曾经(在本科)有一个那么大的图书馆摆在我的面前我没有珍惜,现在(研究生在老校区)失去了才追悔莫及。

我一直觉得图书馆是一种复杂的结合体,就相作者讲述的洛杉矶图书馆,不仅仅是抽象上的复杂(各种的书各种的思想各种的人各种故事),也是具体的复杂(各种部门各种活动各种职能)。我很喜欢这种感觉,有一种和作者一样的家的感觉,毕竟一个家庭也是包罗万象。

这种感觉和书店既相似又不同。相似之处在于,二者都是神圣的,都是无声却庄严的,都是一种为人类最宝贵财富传承的地方。但是书店更想一个精英的私人学院,小而精,有时候有些人可能不能入内,也可能里面的书不适合自己;图书馆则像一个公立大学,提供的更多的是机会和权利。

我知道的朝鲜的国家图书馆好像叫人民大学习堂,不仅提供图书,也提供少年宫之类的才艺课程或者其他的培训。你看,即使如朝鲜一样在很多人眼里十分不发达十分封闭的国家,图书馆也和那个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的图书馆承担着一样的社会责任。正如有人说,读书是世界上最便宜的事。也许照葫芦画瓢,图书馆是跨越阶级跨越种族跨越各种障碍的最“共产主义”的一种事业之一。

《亲爱的图书馆》读后感(四):走进有生命的图书馆,与书籍对话,将自己的灵魂与书籍的灵魂做一场契合

曾一度封笔的美国作家苏珊·奥尔琳因偶然得知洛杉矶公共图书馆火灾事件,耗时七年调查和创作出《亲爱的图书馆》。

《亲爱的图书馆》为读者、爱书人梳理了对图书馆的认知、记忆与情感。图书馆不仅仅是陈列、借阅书籍、视听资料的简单场所,它是为书籍、人类赋予鲜活生命的地方。

书籍从出版工艺上十分简单,不过是经过装订、打印,很容易就能复制的纸张的集合,而追源到从最初在作者脑海中逐渐催生的创作思路,一直到从印刷机跳下来的那一刻——这是一条完整的生命线,当有人从图书馆中借书、开启阅读后,它的生命便得以延续,一次接着一次再接着一次,时间在它身上不断延长。因文字和思想被注入其中,书籍就不仅仅是纸张、墨水和胶水的集合体;它们呈现出一种人类文明特有的活力。而图书馆正是这片知识的海洋,它包罗万象,不带有任何批判性、拥有极大包容性且非常友好、安全的地方。

当我们徜徉图书馆时,在一排排的书架边慢步,一遍遍扫视书脊,直到被某一本书吸引而停下脚步与目光,轻取书籍、慢翻书页、浅看几行文字,从中意外发现了思想的碰撞、偶然进入未知的领域,这个过程、这场造访十分梦幻,宛如过渡平滑又自然的幕间乐曲。当借书完成离开图书馆时我总会觉得此时的离开比抵达时更富有了。

造访图书馆是爱书人的幕间乐曲,而开馆前的图书馆恰有一种剧院后台的感觉。爱书人怀着迫切地心情等待着开馆,那座安静的大楼悄无声息,时间仿佛被静止。哪成想,我们没有听到、看到幕布后的忙碌、紧张与筹备,馆未开,但图书已在多位馆员的手中采集、分编、上架、整理、修补、剔除……馆开了,我们奔向爱书,而馆员们仿佛退到场边,静静地等待为我们服务……

作者在《亲爱的图书馆》中介绍了诸如图书馆的建筑、生存与发展、战争对图书馆的摧毁等许许多多的知识,欢迎书友们借阅此书,走进有生命的图书馆,与书籍对话,将自己的灵魂与书籍的灵魂做一场契合!

《亲爱的图书馆》读后感(五):因为我们真的在相信

果然还是要去图书馆才行,感谢好运气让我偶然发现这本书。

本书含括了关于图书馆各方各面的故事。有作者私人的体验,她喜欢图书馆里“温柔、稳重的忙碌感觉”。为更能体会1986年那场洛杉矶中心馆的大火灾,她决定亲自烧一本书试试,但选择哪本十分困难。“我从来没有伤害过任何一本书……唯一接近这种感觉的是当我试图扔掉一棵植物的时候。”太同感了,书和植物都看似不是血肉之躯,而其自内而外对生命力却震慑着人,不敢将它们随意处置。

还有关于读者、馆员、馆长,以及围绕着图书馆开展的各项活动的故事。第一次了解到,一战和二战时美国都有给海外美军筹书、寄书的举措;图书馆火灾后许多馆员有了创后反映,在小组互助心理治疗中他们畅想此时其他图书馆生机勃勃的景象,以此治愈伤痛;读者来电咨询服务竟会接到这么多五花八门的问题,而填字游戏被禁止解答的原因仅是太费时;大萧条时期有的馆区列出针对性的书单,包括算命占星的、资本主义是否在走向灭亡的,以及《负责任地饮酒》。

最感动的是书中着重描写的图书馆从业者,他们为如何更好地满足读者需求及拓展图书馆功能积极献策。若非真心相信图书馆承载着人的希望,是不会有如此蓬勃的创造力的。一位具有传奇色彩的馆主卢米斯,给自己选定的烂书打上显眼的警告记号,图标和“此物剧毒”的化学符号一样。同时他也设立专员来引导进入图书馆后茫然无措的人,并大力招徕常规读者以外的群体。他的年度工作报告会长达一百多页,充满各式新鲜点子和天马行空的分析。通过像卢米斯这样的从业者,作者串联起洛杉矶市从一间小阅览室一步步发展到七十多家公共图书馆的过程,如在世事变迁起落之外一簇不灭的火焰,汇聚了一代代对这项事业抱有热情者的巨大心血。

书中也不乏令人心痛之处,除了那场烧毁40万册书的LA中心馆大火灾,还提及了世界各地的图书馆遭到火灾、战争破坏和焚书的历史。但正如《华氏451度》所描绘的景象,即便面临着万重阻碍,总会有人一意孤行地把书传承下去。哪怕口头背诵不被允许了还可以心中默念,哪怕不奢望某天它们能重见天日,只要明天它们还留于心中便感到安慰。因为我们真的在相信,人类真正的存在立足于此,立足于书中深切的联结和不灭的美。前几天在两个多月的闭馆后第一次去了图书馆,里面一切如常。来到非虚构文学区域时,隔着两排书架隐约看到对面一个老人花白的头发。读完这本书后我羡慕LA的图书馆建设如此完善,但又发觉,即便是这所陈旧、新书上架极慢、限制重重的图书馆,也足以给予我巨大的幸福。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