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亡灵之舞经典读后感有感

亡灵之舞经典读后感有感

《亡灵之舞》是一本由[法] 保罗·霍尔特著作,文汇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9.90,页数:31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亡灵之舞》读后感(一):高情商:古典本格 低情商:过时老套!

No.40(2024.2.13) 亡灵之舞:墓室闹鬼的谜题,第一个人死亡的动机和其中一个叶藏于林的诡计精彩,四星 女妖的召唤:雪地密室的谜题,梗是老,但用得很精彩,妙啊,五星 黄皮书:有意思,灵异游戏预告密室杀人,底竟然这样,黄衣之王好评,五星 不详之锣:闹鬼的锣自动响起,接着死者就被箭射死,没想到是这个障眼法,五星 雅各的天梯:不可能坠亡事件,解答一般,结局一句话有意思,四星 稻草人的复仇:梗和不详之锣类似,但包装的不太行了,一星 地狱之火:无聊得看睡着了,无非是预言火灾,太容易想到了,一星 瑙西卡之球:故事和传说结合的不错,但是这个诡计太无趣了,一星 凋零之墓:一块地为何寸草不生的秘密,解答太无聊了,一星 白兰地谋杀案:属实无聊,水怎么变白兰地的你怎么不解释,一星 奇怪的眼神:凶手炫耀系列,一星 金色的幽灵:幽灵之谜,离谱的诡计,故事很精彩,结局很悲伤,四星 午夜小丑:emmm,一星 杀人自动扶梯:看过,行动中的电梯多次杀人,身边的人都不像开枪,解答就是魔术手法,确实古典,二星

《亡灵之舞》读后感(二):未必真的“可怕”,但氛围倒是立刻就给得足足的

看过了当代推理小说大师、法国人保罗·霍尔特的推理短篇小说全集上半部分,也即《恶狼之夜》之后,再来看这部推理短篇小说全集的下半部分《亡灵之舞》,仿佛就立刻有了感觉一般。至少,对于保罗·霍尔特讲故事的风格终于稍微不再那么陌生了。

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的故事编排风格其实是不大一样的。相对来说,《恶狼之夜》中的10个短篇偏重于传统的推理小说,纯粹就是烧脑;而《亡灵之舞》中的14个短篇则更偏重于“群魔乱舞”的感觉,简直可以类比电视剧《聊斋》最开始的那段音乐:故事未必有多么“可怕”,但这氛围从一开始就给得足足的。如果胆子足够大,或者有“保镖”护卫,把整个故事看完,把14个短篇逐个“过堂”、逐篇回味,最后的收获或许会比《恶狼之夜》还要多一些。

和《恶狼之夜》类似,《亡灵之舞》也是以其中的一篇同名之作来命名。14篇中,有10篇的主角是犯罪学博士、大侦探阿兰·图威斯特为主角。比较好玩的是,作者保罗·霍尔特是个法国人,图威斯特博士却来自英吉利海峡对面的英国。看来还是法国人想得开,不是很在意把“主角光环”让给异域人士。

短篇小说的篇幅短,所以节奏相对也比较快,故事的推进都相对紧凑。或许没有一本书介绍得从容,但容量上却丝毫不差。只不过人物的“面貌”相对都比较模糊,能被记住的是情节,而不是人物——在《亡灵之舞》中,图威斯特博士简直就是神又之神,多半时候都不需要到现场,单是听警方或别人的转述,再问一下各种各样的细节,就能如身临其境一般,把案件高度进行还原,找出事情的真相以及真凶。要知道,警方的能力也是比较强的,但就连警方也一再感慨于图威斯特博士的断案能力。

如果需要用一句话来评价图威斯特博士的超级水平,那无疑用《亡灵之舞》这个集子中它的同名之作,也即第一篇作品的开篇一段中的一句话来形容会更贴切一些——“即使是最不可思议、最扑朔迷离的案件”,图威斯特博士也总是能够“为其找到合理的解释”,而且显然是一个逻辑严谨的解答。

如果把图威斯特博士换成是自己,还能像他一样出色吗?答案其实同样不言而喻,一定会很难,顶多是在全神贯注的情况下,能梳理出一些有用的线索而已。这其实也是很多推理小说之所以被人称道之所在——“主角光环”之所以有“主角水平”,那就是他们确实足够敏锐、足够细心,能从别人都看得到的表面现象发现一些别致的东西,经过推理,进而得出最终结论。往往都是这样。

所以答案其实就是显而易见——多多锻炼些时候,等到量变引起质变,或许也就能够距离真正的大侦探更近一步了。

《亡灵之舞》读后感(三):霍尔特短篇集编辑手记:当魑魅魍魉在逻辑之海中起舞

当魑魅魍魉在逻辑之海中起舞

文/见习网络喷子

2012年,刚刚进入推理之门不久的我,在学校附近的图书馆里无意间邂逅了《第七重解答》。当时只读过福尔摩斯、东野圭吾、乱步、克里斯蒂与卡尔的我,很快就被霍尔特小说中那种超越现实的惊悚气氛,以及最后展现的智性之光打动。惊诧与推理居然能这样写。

自那以后,我搜尽了霍尔特老师的小说,优雅的犯罪学教授图威斯特与美学至上的毒舌boy伯恩斯,成为了我书架上的常客。这其中有我特别喜欢的,也有不这么出彩的,但因为霍尔特一以贯之的风味,每一本都让我非常愉快。

2019年,上海的“米斯特瑞”推理展上,时为推理编辑业界小透明的我,在台下第一次得见霍尔特与岛田庄司两位老师的真容。

当时,我绝对没有想到,之后有一天,我能与霍尔特老师合作,出版他的推理作品。而且,是最精彩的那几本。

时间来到2022年,冲击尚未到来的上海,静安的一家土耳其咖啡馆,在霍尔特老师的朋友与经纪人吴非老师面前,我表达了一个想法,或许不太成熟,但很确认自己想要的是什么。

我想签下霍尔特老师的所有短篇,重新规划成册逻辑,做成一个对得起它们的集子。

我至今仍然能感受到霍尔特老师的作品带给我的那种独特的感动。阴冷诡异的谜面,罪恶之物从童话、怪谈、传说、神话中窥视现界,磨牙吮血,而主人公的武器,只有理智与逻辑。他们永远坚信,“世间一切事物都有一个合理的解释”,纵使面对的案件再荒诞可怖,再看似人力所不能及。

而霍尔特的短篇,则能将他的这类构想凝聚到极致。抛开复杂的架构、串联起各种案件的线,抛开宏大的叙事与海量的人物关系,只有传说、谜面与解答。快节奏,零废话,谜面诡异,解答合理。

读霍尔特的短篇小说,就像是捕捉到了一个在最严谨的逻辑之海中跳舞的恶灵。

在他的短篇小说中,你会遇到

在月圆之夜变身行凶的狼人;

会遇到在密闭的墓室之中彻夜狂欢的亡灵;

女妖唱起不祥的歌谣,听者不由自主地投入冰冷彻骨的湍流;

雪人船上逝者的大衣,举刀刺向仇敌……

你甚至可以看到

一条诅咒缠身,开枪杀人的自动扶梯;

一个在降灵会上告知远处正在发生一场密室杀人的鬼魂;

一个在每个午夜零点敲响你家大门的小丑;

或是一个偷走漫天星斗的外星人……

保罗·霍尔特,这个被称作“推理黄金时代最后的继承人”“不可能犯罪之王”

16次上榜日本四大推理小说海外榜的大作家,

真的将小时候住在法国下莱茵时听到的那些诡异故事,

狼人、塞壬、蓝胡子……

刻到了DNA里,又编织到了他的作品之中,

正如他所说,染血的钥匙与不能进入的房间,蓝胡子故事中的这两个元素,就是推理的最好代表。

你会发现,原来事件一切不可能发生的案件,都会在他的短篇小说中发生,

灵异与密室齐飞,鬼怪共推理一色。

而且,最后都能有一个逻辑严谨的解答。

其实,霍尔特的短篇小说,曾经有一部分被引进过国内。

当时的集子也叫做《恶狼之夜》。

而在国外,则有《恶狼之夜》与《哈迪斯之盔》两个短篇集。

但囿于成书时间所限,

都是成书时有哪些短篇就收录哪些,

两大系列、独立短篇,一起塞在一个集子里。

这次重版,因为我们签下了霍尔特从出道到2023年创作的所有短篇,

所以在成册逻辑上,我们能做得更加尽善尽美,

编辑们紧锣密鼓地争论,综合考量品质、体量、主题、系列……

最后终于敲定两本收录的选篇逻辑。

《恶狼之夜》依旧以名篇《恶狼之夜》为名,选篇却完全不一样,

收录了以唯美主义毒舌boy,可以说是推理界奥斯卡·王尔德(确实是角色原型之一)的侦探欧文·伯恩斯为主角的6个故事,

以及其他5个优质独立中短篇;

而《亡灵之舞》以高质量同名短篇为首,

收录了哥特风拉满的犯罪学博士图威斯特为主角的10个故事,

以及其余4个独立短篇,

其中数个故事,比如《染血的手提箱》《黄皮书》等,都是近年来霍尔特的佳作,首次被翻译为中文出版!

《染血的手提箱》是一个反转不断,全员演帝的局中局故事,我愿称之为《第七重解答》lite.

而《黄皮书》,则讲述了一个与通灵、阿兹特克献祭、《黄衣之王》、密室有关的华丽谋杀故事。

编完这套书,我不禁开始怀疑,

那些中国人耳熟能详的都市传说,

背后是不是也藏着一些案件的影子呢?

25个诡异传说,25桩难解谜案。

这个版本真的是全球最全的霍尔特短篇全集了,

通勤路上半小时,提神醒脑一整天,

如果你喜欢推理,喜欢都市传说,

就试试在霍尔特的短篇中,探寻每一则传说背后更诡异的真相吧~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