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关于学习励志的故事

关于学习励志的故事

提升写作能力,做到手到擒来,希望这篇文章对您的作文能力提升有帮助,特地精心编写的关于学习励志的故事。

第一篇

亚历山大大帝给希腊和东方、远东的世界带来了文化的融合,开辟了一直影响到现在的丝绸之路的丰饶世界。据说他投入了全部青春和活力,出发远征波斯之际,曾将他所有的财产分给了臣下。

为了登上征伐波斯的漫长征途,他必须买进种种军需品和粮食等物,为此他需要巨额的资金。但他把从珍爱的财宝到他拥有的土地,几乎全部给臣下分配光了。

群臣之一的庇尔狄迦斯深以为怪,便问亚力山大大帝:

“陛下带什么启程呢?”

对此,亚历山大回答说:“我只有一个财宝,那就是‘希望’。”

据说,庇尔狄迦斯听了这个回答以后说:“那么请允许我们也来分享它吧。”于是他谢绝了分配给他的财产,而且臣下中的许多人也效仿了他的做法。

我的恩师,户田城圣创价学会第二代会长,经常向我们青年人说:“人生不能无希望,所有的人都是生活在希望当中的。假如真的有人是生活在无望的人生当中,那么他只能是败者。”人很容易遇到些失败或障碍,于是悲观失望,挫折下去,或在残酷的现实面前失掉活下去的勇气,或怨恨他人,结果落得个唉声叹气、牢骚满腹。其实,身处逆境而不丢掉希望的人,肯定会打开一条活路,在内心里他会体会到真正的人生欢乐。

保持“希望”的人生是有力的。失掉“希望”的人生,则通向失败之路。“希望”是人生的力量,在心里一直抱着美“梦”的人是幸福的。也可以说抱有“希望”活下去,是只有人类才被赋予的特权。只有人,才由其自身产生出面向未来的希望之“光”,才能创造自己的人生。

在人生这个征途中,最重要的既不是财产,也不是地位。而是在自己胸中要有像火焰一般熊熊燃起的一念,即“希望”。因为那种毫不计较得失、为了巨大希望而活下去的人,肯定会生出勇气,不为困难所吓倒,从而激发出巨大的激情,闪烁出洞察现实的睿智之光。只有睿智之光与时俱增、终生怀有希望的人,才是具有最高信念的人,才会成为人生的胜利者。

第二篇

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2。季孙之忧,不在?臾,而在萧墙之内也。——孔子

3。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曹植《赠白马王彪》

4。不患贫而患不均,不患寡而患不安。——孔子

5。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孔子

6。若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曹学《蜀中广记·上川南道彭山县》

7。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

8。当仁不让于师。——孔子

9。损者三乐:乐骄东,乐佚游,乐宴乐,损矣。——孔子

10。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孔子

11。朝闻道,夕可死矣。——孔子

12。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礼记》

13。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孔子

14。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

15。绳锯木断,水滴石穿。——罗大经《鹤林玉露》

16。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论语》

17。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孔子

18。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孟子·告子下》

19。皇皇不可终日。——《礼记》

20。文武之道,一张一弛。——《礼记》

21。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论语》

22。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

23。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孔子

24。君子谋道不谋食,忧道不忧贫。——孔子

25。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远。——《易经》

26。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

27。苛政猛于虎。——《礼记》

28。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礼记》

29。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易经》

30。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31。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增广贤文》

32。礼之用,和为贵。——《论语》

33。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孔子

34。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屈原《卜居》

35。士可杀不可辱。——孔子

36。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孔子

37。志当存高远。——诸葛亮《诫外生书》

38。有朋自远方来,不亦悦乎!——孔子

39。天下之事常成于困约,而败于奢靡。——陆游

40。道不同,不相为谋。——孔子

4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

42。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孔子

43。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子

44。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论语》

45。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孔子

46。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孔子

47。敏于事而慎于言。——孔子

48。为山九仞,功亏一篑。——《书经》

49。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汉乐府古辞《长歌行》

50。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晁错论》

51。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赤。——《吕氏春秋·诚廉》

52。过而不改,是为过矣。——孔子

第三篇

总有一天,这个世界会因为我们的不变形而更加好。

相信大多数人都与我一样,曾经在书里或者朋友圈热文里读到过很多关于绝地反击、困境逆袭的人生励志文字。

比如办公室小白屡遭同事孤立、领导欺压,于是触电一般唤醒了身体内所有的奋斗细胞学习充电苦练内功,终于在某一天成功逆袭,成为新一代青年完美标杆。

再比如180斤的胖女孩做了多年备胎之后,终于被男神偶尔正眼看了一次,却仍敌不过女神无意间的回眸一笑,于是她决意置之死地而后生,终于在某一日扭着小蛮腰袅袅归来,在男神惊愕错乱的表情里,轻启朱唇丢下一句:“对不起,我已经不再爱你了。”

这些故事,听起来励志又激烈,令失意者瞬间能够自动完成角色代入,仿佛自己也不知不觉生长出了主角光环,随着明天一起到来的是奔涌不息的激情和磅礴旺盛的希望。

可是第二天,当你睁开眼的那一刻,你会发现故事永远只是故事,在我们的世界里,只有自己是主角。那些真真假假的逆袭故事,能暖你一夜的心,却暖不了此生际遇。

所以,我从不轻易相信逆袭,也不认为自己真的有那种翻天覆地的能力。当遭遇坎坷时,我相信,自己能给予自己最大的保护就是保持自我不变形。

对于每一个普通人而言,保持失意不变形要比逆袭人生,来得更加实在,更加靠谱,更加贴近人间烟火。

多年前我有一位同学,年少辍学外出打工,好不容易攒了一些积蓄娶得佳人归。岂料新婚不过半月,新娘便携家财借故进城逛街而一去不返,连其父母都消失得无影无踪。同学是憨厚老实的男子,外出寻觅数月,终是灰头土脸没有任何结果。

可生活还是要继续,朴实的人自有一套简单的生活哲学。同学借钱买了辆二手面包车,开始在当地拉出租,每日往返在几十里山路上,尽心尽力挣钱养家。客人不多时,他便开车带着父母去山外散心,日子虽然平淡如水,但也渐渐变得有了欢笑。

他是最普通不过的农村小伙,文化不高见识有限,在遭遇磨难时没有足够的能力去逆袭人生,也不懂得怎样才能华丽转身。他能做的最好的选择,就是继续善良继续孝顺,继续挣钱养家继续好好生活。

不是每个失意的人,都能在困境里猛然有了对抗生活的洪荒之力,那样的传奇只存在于小说和电影里,对于平凡的我们,没什么能比失意不变形更加珍贵了。

我们虽然只是普通人,却又都有着不普通的故事。而与那些不知真假的人生逆袭和华丽转身相比,我们的守拙和保持自我,才是最不凡最高级的励志。

总有一天,这个世界会因为我们的不变形而更加好看。也总有一天,我们会骄傲地说,虽然并没有太多机会去尝试得意时,自己到底会不会忘形,但至少,失意时,我们没有变。

这是一件多么值得骄傲又多么励志的事情啊。

第四篇

励志作文500字 励志的演出

残疾人是断翼的天使,他们有的失去了双眼,难以看见世间的缤纷美好;有的失去了双脚,难以在世间踏出他们的足迹;有的失去了双手,难以触摸世间的温暖与多姿……但,却有这么一群残疾人,他们因为对艺术的共同追求,因为同样坚强的意志和信念,组成了北京“心灵之声”残疾人艺术表演团。今天,他们用他们的意志为我们乐从小学的同学们带来了史上最励志的演出。

给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便是第一个出场的一位约莫三十来岁的男人。他戴着黑黑的墨镜,不是因为耍酷,而是因为他双目失明。他给我们带来了一首歌,虽然我没记住这首歌的歌名,但他雄浑的音色感染了整个现场,听着他的歌,我在想,看不见歌谱、歌词的他比平常人学会一首歌要多付出多少辛苦,要靠多少顽强的意志支撑啊。同学们似乎也和我一样,发自内心的掌声如潮水般响起。随后,他又继续为我们表演,这次的表演让我们大跌眼镜,双目失明的他竟先后用了笛子等好几种乐器分别演奏了几首我们喜闻乐见的歌曲,有婉转优美的《菊花台》,也有狂野热情的《西班牙斗牛曲》,同学们都被乐曲声给感染了,随着音乐的节拍自发鼓起掌来。

感受着全场的热潮,我心中也腾涌万分:一位双目失明的残疾人,尚且能够这样热爱生活,凭借自己坚强的意志,在艺术上不断追求,给我们带来这么励声的演出,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去拼搏努力呢?

第五篇

关于学习的作文600字 学习真有趣

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它既可以让你学到知识,又可以体验到快乐。我刚上小学学习20以内的加减法时,由于我太小脑筋转不过来,爸爸为此付出了许多,甚至进行了实践操作。随着我年龄的长大,数学越来越难,当学到钱时,爸爸总是在结账时把钱包给我让我来付钱,结完帐后还把账单给我,让我再算一遍,锻炼我的计算能力,同时我也对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我五年级了,数学就更难了。一天晚上,我在家做数学练习,结果有一道题怎么也弄不明白,老师要后天才讲,可我已经迫不及待想学会了,于是我去问爸爸。这是一道方程:x-195=86。我想了好长时间都想不出来,爸爸给我讲解说:“要先弄明白量与量之间的关系,找出它们的等量关系,然后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再解方程,最后带入检验,并且写出答案。”但是我就是想不明白为什么,我自言自语道:“我真笨!”爸爸见我灰心了,他拍拍我的肩膀对我说:“举例子嘛!”爸爸举了这样一个例子:x-7=2“当x是9时这个等式就成立了!那这个9是怎么来的得呢?”爸爸耐心得说,“要把等式左边的7去掉就要加7,既然是等式,那左边加了7,右边也要加7。这样一来这个等式就是:x=2+7。2+7=9所以x=9。”我听得一头雾水,后来爸爸用做游戏的方法来教我。爸爸在桌上放了两堆花生,左边有7个,右边有2个,爸爸吃了左边的7个,他见两边不相等了于是又在左边放了2个,随后他又把刚才吃的花生壳放在了左边,我顿时恍然大悟!虽然这道题花了我30多分钟的时间,但我最后终于会做了,比别人领先了一步。

我觉得学数学很有趣,特别是经过思考做出数学难题时,心里的那种兴奋和愉快,比考100分还高兴呢!学数学真有趣,我爱数学。

第六篇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家长们:

大家新年好!

大家都应该认识我吧?没错,我就是六(2)精英中队的副中队长——邱明柔。开了六个年头的家长会,我几乎每年都参加了,所以我呀差不多把班里同学的爸爸妈妈都认识遍了!

明年,我们就要小升初了,升学大关迫在眉睫,同学们个个都在往前冲,都想考个好学校,真是压力山大呀!我这里有一点平时学习的心得体会想和大家分享一下。

第一,就是态度要认真。上课要认真听讲,多举手勤回答,让自己思路跟着老师走,不分心。课后要赶快完成作业,好好复习。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学习就要靠平时点点滴滴的积累,打下稳固的基础。

第二,就是要注意学习方法。方法对学习很重要,方法有很多,用对了就会事半功倍。例如,课后要及时复习老师讲的内容,温故而知新。做完作业后,还要多预习,为第二天学习做准备;其次,平时要注意收集整理错题,也就是查漏补缺,期末考前归纳知识点等等。我觉得错题集非常重要,平时养成把错题归纳在一个本子上,改正错题,做到每个知识点都能掌握。错题归纳一定要在平时积累,不要等到考前才来恶补,最后关头的死记硬背,不但学习内容没掌握,反而可能造成事倍功半的坏效果!

第三,就是要劳逸结合。我们的学习很紧张,大脑会很疲惫。所以我们学习做作业一段时间后,就要放松休息。可以跳绳、踢毽子啊。

第四,就是要合理安排时间。每天除了完成学校作业,还要坚持看书和体育锻炼。

上面就是我的一点心得,由于时间关系,我和大家分享到此。

最后,我祝可爱的同学们都如愿考上理想的好学校!也感谢老师对我们的悉心教导和关爱呵护!还有就是要感谢爸爸妈妈们对我们无私的爱和奉献!

谢谢大家!

第七篇

关于学习的作文400字 学习中的醒悟

昨天,我和黄祺涵一起去学英语。我们俩骑着自行车,悠闲地在街道上游荡。虽说是悠闲,但我心里还是有些忐忑,我边骑边想:“那里的老师会不会很严肃,会不会很严格呢?老师的外貌一定非常端庄吧!”我不禁想象起那情景。

我一进门,老师的样貌实在是出乎我的意料!她的样子有点邋遢,头发似乎像无数条线,没有规律地环绕在一起,最后用一条“较粗的绳子”捆起来,衣服是一件绣着一只小黄鸭的白色体恤衫......老师的样子令我想上完这节课就不来了。

开始上课了,刚开始的时候,我心不在焉,只想着“什么时候下课回家呀”这个问题。有一个环节,老师的教学方法令我聚精会神地学习!我想我错了,人不该只看外表,而是要看内涵!那个老师把老师还没教的单词,先叫我们背会,老师还没教的课文,先叫我们背熟。怪不得我们班有这么多同学来这学习。(有孙杭涵、李芯仪、蔡卓乘、黄祺涵)

老师以独特的教学方式让我对她刮目相看!那时我想我也要跟姜老师好好学习学习,拥有学习中的财富!

第八篇

大家好,我是枫树山小学五(2)班的陈姿夷,今天我要跟大家分享我的学习小故事。

学习是一件奇妙的事,它丰富多彩,让人增长知识,但学起来有时候又觉得枯燥乏味,在学习中,我尝到了“酸”“甜”“苦”“辣”。

有一次,同学生日,那天刚好是星期四,而且要写作文,作业多得很。七点半吃完饭,我就开始拼命地写作业,直到九点半,我才把作业写完,吃完蛋糕,都差不多到十点了,结果什么都没玩着,真苦啊!

每天的语文作业不是背就是读,不是读就是写。由此,我总结出一个学习语文的方法:课前预习课文和课后阅读。预习课文时,要准备一张纸、一支笔,将课本中的关键词语、产生的疑问和需要思考的问题随手记下;家庭作业是课堂学习的延伸,可以解决在预习和课堂中仍然没有解决的问题,还可以加深和巩固对课堂学习内容的理解和记忆。课后要大量阅读有益的课外书,有利于作文水平的提高。

有一次数学测验,我想既然我已经认真地复习了,应该能拿第一吧,但结果非常糟糕,与第一的距离还长过长城!虽然心里有点酸溜溜的滋味,但我相信自己,一定不会输的,要争取下次考高分!

所以,我多了一个学数学方法,就是多做习题。做习题的目的首先是巩固学习的知识;其次是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第三是提高准确性,认真审题、读懂题意、用心作答,尽量避免眼误、手误等情况。只有这样,考试做题才会得心应手!

一个星期六的晚上,阿姨从国外回来,到我家做客,本来我很高兴,想把我所学的英语展示一下,由于自己发音不标准,出了不少笑话。当时,我的心里觉得辣辣的,有种说不出的滋味。

往后,我学习英语的方法就是英语老师上课说的方法:在英语学习中,我们要跟读,不要只是听,重复跟着读,一篇文章,我们听完了,再去重复读,要一句一句的,最少复读5遍。先要掌握这种语感,感觉来了,后面才会顺利进行!

虽然学习有“酸”,有“苦”,有“辣”,但在知识海洋中我尝到了“甜”!因为我读了许多优美的句子、词语,还有许多精彩的文章,饱读之后,让我有一种满足感和充实感,我在阅读中感受到语文带来的无穷智慧与快乐。数学这门课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它可以培养人的理性思维,“0-9”这10个数字就像快乐的精灵,给我们带来无穷的乐趣。

最后,还跟大家分享我的一个学习方法:我们一定要坚持早晨学习。早晨的记忆力是最好的,可以朗读和背诵学习中重要的部分。

现在我已经四年级了,学习也越来越难。我有时上课精力不集中,我一定要克服这个坏毛病,认真听老师讲课。我始终相信,虚心学习、不懂就问的人,才能成为学习上的真正强者。我一定不会放松自己,加强复习,争取在学习上取得最好的成绩。

第九篇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学习对于我们来说好像没那么重要了。如果你要问我你有什么,我可能毫不犹豫的说我有手机啊。现在的学生几乎人手一台手机了吧。放学回家第一件事就是刷QQ,刷微信,玩游戏等等。即使是作业,倒也不是什么难题,小袁在手,再也不怕老师检查作业了。

那个周末,数学布置了十二道题,马马虎虎应付了事,为自己的机智沾沾自喜,直到第二天的课上,才发现这只不过就是个笑话。因为没有扎实的基础,所以后面的题目只要和前面的有关联就会卡死在哪,不知从何下手。

这一天,第一节课老师说预习再做题目。问题是习我预了,可是题目却惨不忍睹。写完之后我对了答案,竟没有一个是正确的,顿时心里拔凉拔凉的。英语老师常对我们说这样一句话:“学习知识来不得半点虚假,必须要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我总是对此不以为然,这或许就是人们常说的自以为是吧?果然,老天爷总是铁面无私的。无论你做了什么,总是瞒不过它的法眼。

所以我们应该重视基础,对吧?当你想要建造一间豪华的宫殿之时,没有稳固的地基,即使建成了,也终究会崩塌,瓦解。学习亦是如此,我很喜欢这样一句话,糊涂时睡觉,清醒时学习,烦躁时看书。无论如何,总会往好的方向发展的,最重要的是你想不想。很多人都喜欢问别人这样一句话:“我现在努力还来得及吗?”我只能说如果你把思考这个问题的时间用上,可能已经背了好几个单词了。

没有来不来得及,只有想不想,敢不敢。

第十篇

母亲很认真地问了我一个问题:囡囡,你知道你为什么要读书吗?一时间我答不上来。母亲说:你思考思考和我说说你内心的想法吧。于是我开始思考,的确很多人结束了初二的学业就踏入了社会,我留下来的意义是什么呢?

发起一个群聊,朋友各抒己见。有些人回答很高大上:“为了报效祖国”、“为了学更多知识,成为有用的人”,也有人说“为了有更高的学历,赚大钱”、“为了成为XX样的人”……一阵热议后却是无尽的彷徨,令我惊讶的是那些形式各样的回答都是他们父母给他们灌输的想法。有人很无奈地说自己一点也不想读书,更不知道读书的意义是什么?

于是我开始浏览各大网站,一篇题为"读书是为了什么?"的讨论吸引了我的眼球。读书是为了别人还是为了自己?如果在学习方向的选择上内心的选择不能拥有一个人所尽知的光明的未来,我们是要听从父母的选择还是自己的内心呢?曾看过一篇报道,由于日本是盛出漫画家,所以漫画家在日本竞争很大,父母为了阻止孩子学习画画,竟然以断绝关系相要挟。同样地在中国,受家中亲人观念的影响,像博物馆系等冷门专业通常没有人选。求社会的人才需求量太低了。我曾看过一条新闻说某名牌大学的博物馆系一年就一个毕业生,很多人宁愿去二三流的学校读一个热门的专业,也不要去一个名校读一个冷门的专业。这不禁让人思考我们是为了兴趣而去学习,还是为了工作而去学习或者更直白的说我们是为了一份赚钱的工作而去学习?

学习是件伟大的事情,因为学习,才让我们无知的大脑变得智慧,才让我们摆脱愚味,才能让我们客观地看世界,也从而让我们拥有能力改造世界。但是在某一些外力的作用下我们对学习的态度会发生了改变,从而也让我们迷惘:学习的意义是什么?某些老师对分数的要求、父母对成绩的重视,补习的压力,一点点一点点麻痹了我们学习的心。难道优秀真的只限于成绩吗?难道个性的魅力不重要吗?在我看来,学习是很重要的。但盲目的逼迫与沉重的作业,或许有一天,会让我们产生厌学的心理,甚至磨灭我们的创造力,成为一个民族的悲哀。

学习的意义是什么?是为了向前,是为了变优秀。但朝着的方向是我们甘之如饴的!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