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我和大师一起画:凡·高经典读后感有感

我和大师一起画:凡·高经典读后感有感

《我和大师一起画:凡·高》是一本由[芬] 汉娜·科诺拉著作,后浪丨湖南美术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6.00元,页数:3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我和大师一起画:凡·高》读后感(一):《莫奈》

手把手教你学大师。

首先分析了莫奈画中的线条,有短横、弯曲线,小圆点,大圆点,方点和波浪线。

然后再画出事物的变化,比如静止的天空,暴风雨的天空,飘动的天空。

大胆用色,并且用更明亮、更鲜艳的颜色。

教你如何画出光线。

画出四季的变化。

比较了印象派和古典派的区别。

手把手教你画睡莲。

小心翼翼的排列组合花朵。

首先不要看画的像不像,先画了再说。

《我和大师一起画:凡·高》读后感(二):马云说,30年后孩子如果找不到工作,原因竟然是……

为什么要从小培养孩子的艺术感呢?有两位名人是这样回答的。 李开复说过:未来什么都有可能被代替,唯独艺术与娱乐不可能被代替。 马云在一次贵州的大数据峰会上语出惊人,他表示:如果不让孩子去体验,不让他们学艺术,我可以保证,30年后孩子找不到工作。 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只有获得全面发展的孩子,才有可能在未来有一席之地。那就请家长们不要犹豫了,让我们一起赶紧行动起来。 培养孩子的艺术感应该是从小时候就开始的,《我和大师一起画》这套书就是非常适合父母们带着孩子一起学,这是一套亲子艺术启蒙类书籍。 这套书会帮助孩子们认识绘画大师,了解他们的故事,理解他们的艺术特色。 这本书会带孩子们上12堂精彩的艺术课,帮助孩子边学边练 ,解读文字简明清晰,同时还有有趣的活动设置。 每册书内都内含50个贴纸和1张大海报,孩子可以自由地创作自己的杰作。 其中可撕下来的大海报,正面是凡·高的代表作品,比如《星夜》《向日葵》《自画像》等;反面是空白的,鼓励孩子在上面画出自己的凡·高风格代表作,并张贴在墙上。 是不是感觉到和孩子一起看完了这本书,不仅培养了孩子的艺术感,同时自己也很有收获呢。 快来听我接着介绍书里的精彩内容。 01 跟随大师一起来创作 《我和大师一起画》一共有四册。其中一册是凡·高篇。 打开书第一页,我们会看到书里是这样写的:在此次的大师课中,你将学习如何像超凡的艺术大师文森特·凡·高那样作画和上色,不过首先要确定你已经准备好这些作画工具了。 这些工具包括铅笔、颜料、笔刷、彩色铅笔、蜡笔和毡尖笔。 颜料要记得准备水彩颜料和油性颜料。蜡笔呢,要选择追闪亮的颜色。底刷最好准备一套,包括圆的,扁的,尖的,大的和小的。 作者在这里的温馨提醒真的是很贴心。 接下来介绍了这位伟大的艺术家,原来他早期是一位农民画手,到27岁才成为一名全职画家。他最初喜欢描绘农民等劳动人民的形象,后来喜欢用较短的笔触和使用明亮的色彩描绘自己想象中的画面,也喜欢描绘自己眼前看到的景象,喜欢描绘大自然。 只是不幸的是,这位伟大的艺术家,他患了抑郁症,最后自杀了。 书中介绍这个人物故事的时候很巧妙的用了一个时间线。这条时间线把梵高一生的关键年份串联了起来。然后在每一年下面写上了发生的事情。 看书的时候,我们可以带着孩子用手指一边看一边滑动,随着s型曲线的滑动,我们给孩子讲述这位伟大艺术家一生中经历的重要事情。 从小细节处可以看出书籍的设置匠心独具。 接下来是练习部分,先是画一些基本的线条,然后是线条简笔画。网格的设计可以帮助孩子们更好的找对位置。 02 掌握绘画的窍门 书里接下来介绍了透视法画风景的窍门。近处的物体画大一些,远处的物体画的很小,这种远近不同的画法,就是透视法。然后也是练习,请孩子画一张属于自己的沙滩风景画。引导孩子画风景画的时候,父母千万不要帮忙,相信孩子们一定会还你一个大大的惊喜。 接下来,书中又教大家一起制作绘图网格,学习临摹。可以说这是一本兼知识与图画本为一体的书籍。边学边画,趣味无穷。 书中又介绍了怎样向凡·高大师那样上色,介绍了“厚涂颜料绘画法”。这部分的亮点是用找颜色的方式让小读者们熟悉不同的颜色,然后了解不同色调,会带给人们不同的感受。 书里是这样写的,请你找到森林绿、温暖红、风暴蓝等颜色。对于颜色的比喻也是非常形象生动的。 而且很有意思的是在后面的练习中,还有一个画自画像的练习。我们来看一下画自画像的步骤: 1:观察自己的脸型,它是心形的,圆形的,还是方形的?观察完画出轮廓。 2:感受一下自己的心情,是高兴还是难过,愤怒还是平和,所以眉毛的形状和嘴型都有助于表达情绪。 3:仔细观察自己的面部特征,简单的勾勒鼻子、眼睛和嘴巴,你会发现眼睛几乎位于脸部的中间位置。 了解完步骤后,那么请画出属于自己的自画像吧! 书后这个大大的海报上面收集了他的名作。感觉到不仅让孩子增长了艺术感,同时父母们也学到了很多。 而且还留了一个作业,请孩子在海报上创作一副属于自己的星夜图。先要选景,然后要画线条,勇敢的下笔后,就可以涂上鲜明大胆、层次感强的颜色了。 03 各有特色的绘画练习 《我和大师一起画》书籍的另一册是莫奈篇。这个里边的书籍内页设计和凡·高篇是一样的。不同的是带孩子一起练习画家莫奈的画法。他是法国最著名的印象派画家,他不喜欢用直线来作画,擅长用点和波线,喜欢明亮鲜艳的色彩。 同样在书的后面也有美丽的贴纸、有作品展海报,海报的背后依然是用来写作业的。 莫奈的这本书的亮点是提到了室外写生,告诉小读者们,不管是画什么,先要学会观察。 莫奈在他人生最后的30年里,画了差不多250幅睡莲图。为了画好睡莲,他在自己的家中建了一个日式水园。同时书里也提到了他著名的鲜花图,让小读者们观察图中花朵的排列顺序。 针对画家莫奈这样的绘画特点,这本书也是在介绍的同时,引领小读者们去练习。 不如让我们开启一个非常愉快的室外写生吧! 作者在书中是这样写的:请你找一个室外场地,然后把看到、听到、闻到、感觉到的先写下来。这样在作画前心中先草草地勾勒出了一个景象的轮廓。画画的时候就可以先画轮廓和形状。 后面的练习内容还有,画出同一个事物,在不同时间段的景象。比如说要画白天的森林和夜晚的森林。 我们一起来看第三册,遇见大师之康定斯基篇。他是莫斯科最重要的艺术家之一,他专注于用三角形和圆形这样的几何图形来作画。 他被称为抽象艺术家,也就是说他在艺术创作的时候会把事物简化或者改变,让它们看上去不再是现实生活中的模样。 这本书的亮点引导小读者们像康定斯基那样,利用图形进行即兴创作。书中有一页提到了画圆,可以重点练习一下画圆的图形。 这册书重点教会小读者们学会图形作画。你不要觉得图形很单调哟,当它们被巧妙的组合在一起,也会成为非常好看的图画。 《我和大师一起画》系列书籍一共有四册,分别介绍了四个有名的画家。最后一册提到的画家是克里姆特。我们来看一下这本书的亮点。 克里姆特出生在奥地利,他的家庭虽不富裕,却充满艺术氛围,他从小就学画画。在14岁的时候就获得了维也纳工艺美术学校的全额奖学金。随后又和好朋友一起创办了“维也纳分离派”。他的画作特点是运用了很多不同图案和金色元素来填充,他的创作灵感来自于希腊神话。 这本书的亮点告诉我们,好的画作都是取材于生活。周边的景物最是熟悉,所以画出来也一定会是立体好看的。他善于使用金、银、铜等颜色作画。 书里也提到了练习部分,练习像克里姆特一一样作画。 1:要选好画的对象,然后多多用铅笔进行练习,正式落笔前先画几遍草图。 2:选择图案作画,想一想在自己的画作中,可以用什么图案来表现,或者也可以把之前画好的图案剪下来,贴在新的作品上。 3:收集一些亮面糖纸或者小亮片,准备把它们贴到自己的画作上。 4:像克里姆特那样激发感官,选择能让你联想到不同材质和触感的颜色和纹理。 以上的这些人物小百科知识,都是书里告诉我们的,是不是感觉到很涨知识呀? 我们再来回顾一下这套书,《我和大师一起画》共介绍了四位绘画大师。而且这四册书会引领着孩子一边学习,一边进行练习。书里写了12堂有趣的艺术实践课。每册书的最后都有一个画家代表作品的大海报,然后小读者们可以用学到的所有技巧,在大海报上创作自己的风格画作。 良好的艺术修养是孩子个人素质的重要体现,是孩子享用一生的财富。然而艺术修养不是孩子天生就就具有的,它需要在艺术欣赏和才艺学习中逐渐培养和锻炼起来。 身为父母,我们的任务就是带孩子了解艺术、接近艺术,尊重孩子自发的表现和创造,并给予适当的指导。让我们一起带孩子走向美好的艺术之旅吧!

《我和大师一起画:凡·高》读后感(三):了解艺术家,培养孩子的艺术感,从这一刻开始

为什么要从小培养孩子的艺术感呢?有两位名人是这样回答的。 微软全球副总裁李开复说过:未来什么都有可能被代替,唯独艺术与娱乐不可能被代替。 马云在一次贵州的大数据峰会上语出惊人,他表示:如果不让孩子去体验,不让他们学艺术,我可以保证,30年后孩子找不到工作。 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只有获得全面发展的孩子,才有可能在未来有一席之地。那就请家长们不要犹豫了,让我们一起赶紧行动起来。 培养孩子的艺术感应该是从小时候就开始的,《我和大师一起画》这套书就是非常适合父母们带着孩子一起学,这是一套亲子艺术启蒙类书籍。 这套书会帮助孩子们认识绘画大师,了解他们的故事,理解他们的艺术特色。 这本书会带孩子们上12堂精彩的艺术课,帮助孩子边学边练 ,解读文字简明清晰,同时还有有趣的活动设置。 每册书内都内含50个贴纸和1张大海报,孩子可以自由地创作自己的杰作。 其中可撕下来的大海报,正面是凡·高的代表作品,比如《星夜》《向日葵》《自画像》等;反面是空白的,鼓励孩子在上面画出自己的凡·高风格代表作,并张贴在墙上。 是不是感觉到和孩子一起看完了这本书,不仅培养了孩子的艺术感,同时自己也很有收获呢。 快来听我接着介绍书里的精彩内容。 01 跟随大师一起来创作 《我和大师一起画》一共有四册。其中一册是凡·高篇。 打开书第一页,我们会看到书里是这样写的:在此次的大师课中,你将学习如何像超凡的艺术大师文森特·凡·高那样作画和上色,不过首先要确定你已经准备好这些作画工具了。 这些工具包括铅笔、颜料、笔刷、彩色铅笔、蜡笔和毡尖笔。 颜料要记得准备水彩颜料和油性颜料。蜡笔呢,要选择追闪亮的颜色。底刷最好准备一套,包括圆的,扁的,尖的,大的和小的。 作者在这里的温馨提醒真的是很贴心。 接下来介绍了这位伟大的艺术家,原来他早期是一位农民画手,到27岁才成为一名全职画家。他最初喜欢描绘农民等劳动人民的形象,后来喜欢用较短的笔触和使用明亮的色彩描绘自己想象中的画面,也喜欢描绘自己眼前看到的景象,喜欢描绘大自然。 只是不幸的是,这位伟大的艺术家,他患了抑郁症,最后自杀了。 书中介绍这个人物故事的时候很巧妙的用了一个时间线。这条时间线把梵高一生的关键年份串联了起来。然后在每一年下面写上了发生的事情。 看书的时候,我们可以带着孩子用手指一边看一边滑动,随着s型曲线的滑动,我们给孩子讲述这位伟大艺术家一生中经历的重要事情。 从小细节处可以看出书籍的设置匠心独具。 接下来是练习部分,先是画一些基本的线条,然后是线条简笔画。网格的设计可以帮助孩子们更好的找对位置。 02 掌握绘画的窍门 书里接下来介绍了透视法画风景的窍门。近处的物体画大一些,远处的物体画的很小,这种远近不同的画法,就是透视法。然后也是练习,请孩子画一张属于自己的沙滩风景画。引导孩子画风景画的时候,父母千万不要帮忙,相信孩子们一定会还你一个大大的惊喜。 接下来,书中又教大家一起制作绘图网格,学习临摹。可以说这是一本兼知识与图画本为一体的书籍。边学边画,趣味无穷。 书中又介绍了怎样向凡·高大师那样上色,介绍了“厚涂颜料绘画法”。这部分的亮点是用找颜色的方式让小读者们熟悉不同的颜色,然后了解不同色调,会带给人们不同的感受。 书里是这样写的,请你找到森林绿、温暖红、风暴蓝等颜色。对于颜色的比喻也是非常形象生动的。 而且很有意思的是在后面的练习中,还有一个画自画像的练习。我们来看一下画自画像的步骤: 1:观察自己的脸型,它是心形的,圆形的,还是方形的?观察完画出轮廓。 2:感受一下自己的心情,是高兴还是难过,愤怒还是平和,所以眉毛的形状和嘴型都有助于表达情绪。 3:仔细观察自己的面部特征,简单的勾勒鼻子、眼睛和嘴巴,你会发现眼睛几乎位于脸部的中间位置。 了解完步骤后,那么请画出属于自己的自画像吧! 书后这个大大的海报上面收集了他的名作。感觉到不仅让孩子增长了艺术感,同时父母们也学到了很多。 而且还留了一个作业,请孩子在海报上创作一副属于自己的星夜图。先要选景,然后要画线条,勇敢的下笔后,就可以涂上鲜明大胆、层次感强的颜色了。 03 各有特色的绘画练习 《我和大师一起画》书籍的另一册是莫奈篇。这个里边的书籍内页设计和凡·高篇是一样的。不同的是带孩子一起练习画家莫奈的画法。他是法国最著名的印象派画家,他不喜欢用直线来作画,擅长用点和波线,喜欢明亮鲜艳的色彩。 同样在书的后面也有美丽的贴纸、有作品展海报,海报的背后依然是用来写作业的。 莫奈的这本书的亮点是提到了室外写生,告诉小读者们,不管是画什么,先要学会观察。 莫奈在他人生最后的30年里,画了差不多250幅睡莲图。为了画好睡莲,他在自己的家中建了一个日式水园。同时书里也提到了他著名的鲜花图,让小读者们观察图中花朵的排列顺序。 针对画家莫奈这样的绘画特点,这本书也是在介绍的同时,引领小读者们去练习。 不如让我们开启一个非常愉快的室外写生吧! 作者在书中是这样写的:请你找一个室外场地,然后把看到、听到、闻到、感觉到的先写下来。这样在作画前心中先草草地勾勒出了一个景象的轮廓。画画的时候就可以先画轮廓和形状。 后面的练习内容还有,画出同一个事物,在不同时间段的景象。比如说要画白天的森林和夜晚的森林。 我们一起来看第三册,遇见大师之康定斯基篇。他是莫斯科最重要的艺术家之一,他专注于用三角形和圆形这样的几何图形来作画。 他被称为抽象艺术家,也就是说他在艺术创作的时候会把事物简化或者改变,让它们看上去不再是现实生活中的模样。 这本书的亮点引导小读者们像康定斯基那样,利用图形进行即兴创作。书中有一页提到了画圆,可以重点练习一下画圆的图形。 这册书重点教会小读者们学会图形作画。你不要觉得图形很单调哟,当它们被巧妙的组合在一起,也会成为非常好看的图画。 《我和大师一起画》系列书籍一共有四册,分别介绍了四个有名的画家。最后一册提到的画家是克里姆特。我们来看一下这本书的亮点。 克里姆特出生在奥地利,他的家庭虽不富裕,却充满艺术氛围,他从小就学画画。在14岁的时候就获得了维也纳工艺美术学校的全额奖学金。随后又和好朋友一起创办了“维也纳分离派”。他的画作特点是运用了很多不同图案和金色元素来填充,他的创作灵感来自于希腊神话。 这本书的亮点告诉我们,好的画作都是取材于生活。周边的景物最是熟悉,所以画出来也一定会是立体好看的。他善于使用金、银、铜等颜色作画。 书里也提到了练习部分,练习像克里姆特一一样作画。 1:要选好画的对象,然后多多用铅笔进行练习,正式落笔前先画几遍草图。 2:选择图案作画,想一想在自己的画作中,可以用什么图案来表现,或者也可以把之前画好的图案剪下来,贴在新的作品上。 3:收集一些亮面糖纸或者小亮片,准备把它们贴到自己的画作上。 4:像克里姆特那样激发感官,选择能让你联想到不同材质和触感的颜色和纹理。 以上的这些人物小百科知识,都是书里告诉我们的,是不是感觉到很涨知识呀? 我们再来回顾一下这套书,《我和大师一起画》共介绍了四位绘画大师。而且这四册书会引领着孩子一边学习,一边进行练习。书里写了12堂有趣的艺术实践课。每册书的最后都有一个画家代表作品的大海报,然后小读者们可以用学到的所有技巧,在大海报上创作自己的风格画作。 良好的艺术修养是孩子个人素质的重要体现,是孩子享用一生的财富。然而艺术修养不是孩子天生就就具有的,它需要在艺术欣赏和才艺学习中逐渐培养和锻炼起来。 身为父母,我们的任务就是带孩子了解艺术、接近艺术,尊重孩子自发的表现和创造,并给予适当的指导。让我们一起带孩子走向美好的艺术之旅吧!

《我和大师一起画:凡·高》读后感(四):马云说,30年后孩子如果找不到工作,原因竟然是……

为什么要从小培养孩子的艺术感呢?有两位名人是这样回答的。 微软全球副总裁李开复说过:未来什么都有可能被代替,唯独艺术与娱乐不可能被代替。 马云在一次贵州的大数据峰会上语出惊人,他表示:如果不让孩子去体验,不让他们学艺术,我可以保证,30年后孩子找不到工作。 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只有获得全面发展的孩子,才有可能在未来有一席之地。那就请家长们不要犹豫了,让我们一起赶紧行动起来。 培养孩子的艺术感应该是从小时候就开始的,《我和大师一起画》这套书就是非常适合父母们带着孩子一起学,这是一套亲子艺术启蒙类书籍。 这套书会帮助孩子们认识绘画大师,了解他们的故事,理解他们的艺术特色。 这本书会带孩子们上12堂精彩的艺术课,帮助孩子边学边练 ,解读文字简明清晰,同时还有有趣的活动设置。 每册书内都内含50个贴纸和1张大海报,孩子可以自由地创作自己的杰作。 其中可撕下来的大海报,正面是凡·高的代表作品,比如《星夜》《向日葵》《自画像》等;反面是空白的,鼓励孩子在上面画出自己的凡·高风格代表作,并张贴在墙上。 是不是感觉到和孩子一起看完了这本书,不仅培养了孩子的艺术感,同时自己也很有收获呢。 快来听我接着介绍书里的精彩内容。 01 跟随大师一起来创作 《我和大师一起画》一共有四册。其中一册是凡·高篇。 打开书第一页,我们会看到书里是这样写的:在此次的大师课中,你将学习如何像超凡的艺术大师文森特·凡·高那样作画和上色,不过首先要确定你已经准备好这些作画工具了。 这些工具包括铅笔、颜料、笔刷、彩色铅笔、蜡笔和毡尖笔。 颜料要记得准备水彩颜料和油性颜料。蜡笔呢,要选择追闪亮的颜色。底刷最好准备一套,包括圆的,扁的,尖的,大的和小的。 作者在这里的温馨提醒真的是很贴心。 接下来介绍了这位伟大的艺术家,原来他早期是一位农民画手,到27岁才成为一名全职画家。他最初喜欢描绘农民等劳动人民的形象,后来喜欢用较短的笔触和使用明亮的色彩描绘自己想象中的画面,也喜欢描绘自己眼前看到的景象,喜欢描绘大自然。 只是不幸的是,这位伟大的艺术家,他患了抑郁症,最后自杀了。 书中介绍这个人物故事的时候很巧妙的用了一个时间线。这条时间线把梵高一生的关键年份串联了起来。然后在每一年下面写上了发生的事情。 看书的时候,我们可以带着孩子用手指一边看一边滑动,随着s型曲线的滑动,我们给孩子讲述这位伟大艺术家一生中经历的重要事情。 从小细节处可以看出书籍的设置匠心独具。 接下来是练习部分,先是画一些基本的线条,然后是线条简笔画。网格的设计可以帮助孩子们更好的找对位置。 02 掌握绘画的窍门 书里接下来介绍了透视法画风景的窍门。近处的物体画大一些,远处的物体画的很小,这种远近不同的画法,就是透视法。然后也是练习,请孩子画一张属于自己的沙滩风景画。引导孩子画风景画的时候,父母千万不要帮忙,相信孩子们一定会还你一个大大的惊喜。 接下来,书中又教大家一起制作绘图网格,学习临摹。可以说这是一本兼知识与图画本为一体的书籍。边学边画,趣味无穷。 书中又介绍了怎样向凡·高大师那样上色,介绍了“厚涂颜料绘画法”。这部分的亮点是用找颜色的方式让小读者们熟悉不同的颜色,然后了解不同色调,会带给人们不同的感受。 书里是这样写的,请你找到森林绿、温暖红、风暴蓝等颜色。对于颜色的比喻也是非常形象生动的。 而且很有意思的是在后面的练习中,还有一个画自画像的练习。我们来看一下画自画像的步骤: 1:观察自己的脸型,它是心形的,圆形的,还是方形的?观察完画出轮廓。 2:感受一下自己的心情,是高兴还是难过,愤怒还是平和,所以眉毛的形状和嘴型都有助于表达情绪。 3:仔细观察自己的面部特征,简单的勾勒鼻子、眼睛和嘴巴,你会发现眼睛几乎位于脸部的中间位置。 了解完步骤后,那么请画出属于自己的自画像吧! 书后这个大大的海报上面收集了他的名作。感觉到不仅让孩子增长了艺术感,同时父母们也学到了很多。 而且还留了一个作业,请孩子在海报上创作一副属于自己的星夜图。先要选景,然后要画线条,勇敢的下笔后,就可以涂上鲜明大胆、层次感强的颜色了。 03 各有特色的绘画练习 《我和大师一起画》书籍的另一册是莫奈篇。这个里边的书籍内页设计和凡·高篇是一样的。不同的是带孩子一起练习画家莫奈的画法。他是法国最著名的印象派画家,他不喜欢用直线来作画,擅长用点和波线,喜欢明亮鲜艳的色彩。 同样在书的后面也有美丽的贴纸、有作品展海报,海报的背后依然是用来写作业的。 莫奈的这本书的亮点是提到了室外写生,告诉小读者们,不管是画什么,先要学会观察。 莫奈在他人生最后的30年里,画了差不多250幅睡莲图。为了画好睡莲,他在自己的家中建了一个日式水园。同时书里也提到了他著名的鲜花图,让小读者们观察图中花朵的排列顺序。 针对画家莫奈这样的绘画特点,这本书也是在介绍的同时,引领小读者们去练习。 不如让我们开启一个非常愉快的室外写生吧! 作者在书中是这样写的:请你找一个室外场地,然后把看到、听到、闻到、感觉到的先写下来。这样在作画前心中先草草地勾勒出了一个景象的轮廓。画画的时候就可以先画轮廓和形状。 后面的练习内容还有,画出同一个事物,在不同时间段的景象。比如说要画白天的森林和夜晚的森林。 我们一起来看第三册,遇见大师之康定斯基篇。他是莫斯科最重要的艺术家之一,他专注于用三角形和圆形这样的几何图形来作画。 他被称为抽象艺术家,也就是说他在艺术创作的时候会把事物简化或者改变,让它们看上去不再是现实生活中的模样。 这本书的亮点引导小读者们像康定斯基那样,利用图形进行即兴创作。书中有一页提到了画圆,可以重点练习一下画圆的图形。 这册书重点教会小读者们学会图形作画。你不要觉得图形很单调哟,当它们被巧妙的组合在一起,也会成为非常好看的图画。 《我和大师一起画》系列书籍一共有四册,分别介绍了四个有名的画家。最后一册提到的画家是克里姆特。我们来看一下这本书的亮点。 克里姆特出生在奥地利,他的家庭虽不富裕,却充满艺术氛围,他从小就学画画。在14岁的时候就获得了维也纳工艺美术学校的全额奖学金。随后又和好朋友一起创办了“维也纳分离派”。他的画作特点是运用了很多不同图案和金色元素来填充,他的创作灵感来自于希腊神话。 这本书的亮点告诉我们,好的画作都是取材于生活。周边的景物最是熟悉,所以画出来也一定会是立体好看的。他善于使用金、银、铜等颜色作画。 书里也提到了练习部分,练习像克里姆特一一样作画。 1:要选好画的对象,然后多多用铅笔进行练习,正式落笔前先画几遍草图。 2:选择图案作画,想一想在自己的画作中,可以用什么图案来表现,或者也可以把之前画好的图案剪下来,贴在新的作品上。 3:收集一些亮面糖纸或者小亮片,准备把它们贴到自己的画作上。 4:像克里姆特那样激发感官,选择能让你联想到不同材质和触感的颜色和纹理。 以上的这些人物小百科知识,都是书里告诉我们的,是不是感觉到很涨知识呀? 我们再来回顾一下这套书,《我和大师一起画》共介绍了四位绘画大师。而且这四册书会引领着孩子一边学习,一边进行练习。书里写了12堂有趣的艺术实践课。每册书的最后都有一个画家代表作品的大海报,然后小读者们可以用学到的所有技巧,在大海报上创作自己的风格画作。 良好的艺术修养是孩子个人素质的重要体现,是孩子享用一生的财富。然而艺术修养不是孩子天生就就具有的,它需要在艺术欣赏和才艺学习中逐渐培养和锻炼起来。 身为父母,我们的任务就是带孩子了解艺术、接近艺术,尊重孩子自发的表现和创造,并给予适当的指导。让我们一起带孩子走向美好的艺术之旅吧!

《我和大师一起画:凡·高》读后感(五):不上画画班,普通父母在家也能给孩子做好艺术启蒙

自从16年走上写作道路后,认识了不少朋友,也加了不少群。前段时间在某个群里聊天,有位朋友晒出了自家7岁儿子画的画,霎时间羡煞一堆群友,因为这个小朋友画得真的是太好了,比很多大人画得都好。不少群友还表示小朋友长大后说不定可以靠画画挣钱。

我自己虽然没啥艺术细胞,但看着别人家的孩子这么优秀,也还是想培养下自己家孩子,万一在绘画上有天赋呢(手动狗头),更何况画画可是件非常费娃(划掉)有意义的事。

绘画班什么的有点贵,在我们这小地方好像也不太有,那就让孩子看绘本吧。

今天就给大家推荐三套个人觉得比较不错的艺术启蒙绘本。

首先要给大家介绍的是一套教孩子如何鉴赏画作的书。

还记得我们读书那会儿,美术课上要么就是画画,要么就是跟着老师一起鉴赏名家作品。美术课上的鉴赏比较偏向于填鸭式,反正就是给你一幅画,然后每个部位引出一段文字,说明这里为什么这样画,体现了什么。

因此,这么多年美术课学下来,我还是不懂如何欣赏画作。

直到看了《儿童艺术大书》,我觉得自己还是可以拯救一下的。

《儿童艺术大书》由世界艺术出版领域的百年王牌——英国费顿出版社——倾力打造,还没正式上市时,就创造了半天时间卖出3000套的好成绩。

这套书分为两本,黄色版和白色版,两本书有什么区别呢?大概就在于颜色不同吧(手动狗头)

好了不开玩笑,其实两本书没啥区别,内容都是差不多的:就是教孩子怎么看画。

每本书都介绍了许多作品,并用启发式的问法,教你如何去欣赏一幅画。

比如这一幅名为《托马斯·威廉·科克》的作品。

老实说,在我看来这幅画挺普通的呀,不就是一男一女外加一狗,然后男的站着,狗坐着,女的躺着嘛。(瞧我这都是什么乱七八糟的形容词,看得出是个没艺术细胞的人了)

那这幅画到底有什么寓意呢?让我们来看看书上是怎么写的吧。

从这位男士的站姿可以看出他是一个非常自信的人。

再来看他的着装,胳膊上披着一块毛皮内衬的披肩,手里拿着一顶装饰着羽毛的帽子,身上穿的套装还镶有蕾丝边,价值不菲,说明他是一个富有的人。

右下角的雕塑说明他对古代罗马的艺术和建筑很感兴趣。

左手下方有几行文字,由此我们得知这幅画是为一位名叫奥尔巴尼的女伯爵所画。

女伯爵虽然已经嫁人,心里却依然爱着这个年轻人,因此请作家为她画了这幅肖像画。

还有这幅《雅典学院》,粗粗一眼看过只觉得人物众多,画面杂乱。

跟着这本书的脚步,才发现画中原来还藏着这么多内情。

对于大部分不会鉴赏、不懂艺术的家长来说,这本简单、清晰、有趣的书非常适合家长和孩子一起阅读。跟随书中直白有趣的讲解、引人思考的问题,家长和孩子一起细致地了解艺术家以及他们的作品。阅读这套书时,就好像跟着一个懂孩子的艺术老师细致、专业地逛了一圈美术馆。

上面的《儿童艺术大书》教你如何欣赏画,这本《这不是一本艺术书》则是教你如何自己动手画画,并且也和《儿童艺术大书》一样,授人以渔,而不是授人以鱼,只教画画的思路、方法,不限制孩子必须画什么,或是画成什么样。

《这不是一本艺术书》是屡获殊荣的国际著名插画师马里恩·杜查斯的又一经典之作。

开篇介绍了一些常用的技术创作材料。

然后通过绘画、色彩、形状、颜料、纸张、印画和图案7大艺术主题,及50种充满创意的游戏中,由浅入深,从简单模仿到自由创作,引导小朋友逐步建立创作自信。

我们可以让孩子用一支铅笔学着书上的这些例子涂涂抹抹。

也可以像这样仅仅用线条和涂色就创作出一幅作品(你还别说,书上这幅还挺好看的)。

还可以尝试着自己调制颜色。

或用油墨创作出大理石花纹。

书里还包含了很多基础的数理知识,比如图形的对称、排列、组合、三维立体,以及视觉错幻等。

如果你想培养孩子的艺术创作能力,但又不知从何开始,打开这本书,带着孩子一起按照书中的内容动手创作吧。

就像书的封底说的那样,“这是一本可以和艺术家互动的游戏书”,孩子可以直接在书上乱涂乱画,纵情挥洒创作激情。

《我和大师一起画》是一套书,一共四本,分别是:《我和大师一起画:凡·高》《我和大师一起画:莫奈》《我和大师一起画:康定斯基》《我和大师一起画:克里姆特》。

原谅没有艺术细胞的老母亲不认识后两人,就以《我和大师一起画:凡·高》为例,来介绍下这套书吧。

书并不厚,拿在手中薄薄一册,但开本很大,封面看着也很可爱,是小朋友会喜欢的类型。

开头是凡·高的生平介绍,通过时间轴的方式,简要介绍凡·高一生,帮助我们快速了解凡·高的事迹,拉近我们与他的距离,也有助于我们理解他的绘画特色及艺术理念。

接下来是围绕凡·高而设计的12堂精彩的艺术课,我们可以跟着每一堂课,学习像凡·高那样画线条、画风景、临摹、上色、布局等等。

简明的文字、充足的留白和科学的活动设置,让孩子们能够边学边练,更好地实践凡·高式绘画技巧。

书的最后部分,还附赠了50个贴纸和1张可撕下来的大海报。

贴纸可以用来让孩子思考在一幅画中如何更巧妙地布局。

大海报的正面则是凡·高的代表作品,比如《星夜》《向日葵》《自画像》等;反面是空白的,孩子可以在上面画出自己的凡·高风格代表作,并张贴在墙上。

著名画家毕加索曾经表示:“我能用很短的时间,就画得像一位大师;却要用一生的时间,去学习像孩子那样画画。”

我想这句话的意思,大概是想表达儿童的世界比较纯真,孩子的思想不受束缚,因此能有机会创作出比成人更令人惊艳的画作吧。

每个大人都曾经是孩子,也有过无穷无尽的想象力,拥有无限可能,最终却因为升学、生活压力等这样那样的原因,慢慢被磨去了棱角,褪去了灵气,成为了一个普通的大人。

如今我们自己也有了孩子,尽己所能保护好孩子的纯真和想象力,不让它过早地被各种条条框框限制,或被粗暴地扼杀,或许就是我们能为孩子做的最有意义的事了。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