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初三上册语文第六单元作文:话说千古风流人物800字

初三上册语文第六单元作文:话说千古风流人物800字

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作文的形式很常见,但是作文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以下是初三上册语文第六单元作文:话说千古风流人物800字,欢迎大家分享。

第一篇

2012年10月11日,瑞典皇家科学院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宣布中国作家莫言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国人为之高呼,因为这是零的突破。在获奖后莫言直言“惊喜而惶恐”。

莫老对于获奖为什么说是“惊喜而惶恐”呢?

莫老的“惊”,是没想到奖项会落到自己的头上,因为他从不为获奖而写作。

其实,我们国人也感到“惊”。不过,我们的“惊”与莫老的“惊”含义不同。通过了解,我知道莫老的学历只不过是五年级。只读五年级的莫老能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真的是让我们大“惊”。我们现在的学生听了有谁会相信呢?如果没有莫老先生的例子,恐怕每个人想都不敢想。可是谁又能了解莫老站到台上领奖前所受的种种磨难呢?我们的童年是幸福的,是自由自在的,是无忧的,而莫老的童年却是忍饥挨饿的,惊恐的,提心吊胆的。如果我们一天不吃饭恐怕就已经哭爹喊娘了,而对于莫老这种情况是他童年时的常事。在这种情况下他不忘看书,坚持学习,没有书,干脆读字典,所以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又变得于情于理了。

对于莫老来说能在近亿的人群里成为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奖者当然是喜事了。有很多作家都具备了获奖的资格,但为什么偏偏是莫老呢?可以这样来说亲生经历的、刻骨铭心的事迹,感受起来要比想象的来得可真、可感、可悟。如果莫老没有在当时他们那个一天能死十八个人的村里呆过,如果没有周围人的事件,没有当时社会的碰撞,能有内容可写吗?能有感受体会吗?因为每个人在遇到许多挫折时或挫折后都希望雨过天晴,而莫老就体验到了,所以是大“喜”,“喜”的是大奖落到了他的头上,这点,我们和他的“喜”是相同的。

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当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成为获奖者后就有成千上万人的关注了,做事不可有一点马虎,要做到完美至极,而且现在的社会记者的想象力,编造力,可是说是很强的。成为诺贝尔文学奖的得者之后会有压抑,对所行所言都要极度小心,小心加小心,所以莫老说“惊恐”。我很佩服莫老的直言。

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一定有很多的话要说,莫老只用了五个字就体现了他内心所有的感受,那就是“惊喜而惶恐”,真是含义深刻啊。

第二篇

项羽横剑一挥,生命之劲松瞬时枯槁成萧瑟秋风中的悲壮。我看到,那伟岸英姿划掠过滴血残阳,乌江悲鸣,苍穹黯然,楚民哭之如父。

余秋雨说过,没有悲剧就没有悲壮,没有悲壮就没有崇高。霸王别姬的千古悲剧,缘于一个男儿对自我认识的太过偏激。当连营挂出了汉家的旗,当垓下响起刘邦的马蹄声。我们的英雄惟有以从凋零生命之花来扞卫人活于世的至重尊严。我好恨,恨我没有早生千年,不能飞临乌江岸,用我孱弱的手,誓死拽下霸王欲将血刃的剑。轻轻地告诉他“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辱是男儿。江东弟子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困境中的自我否定,桎枯了英雄的雄霸天下的太阳梦;四面楚歌的凄凉,熄灭了男儿曾燃亮过天地的极光。

东坡仰天一啸,生命之佩瑶瞬时飘溢出盈天漫地的磬香。我看到那飘飘白衣猎猎于萧萧风中,风度翩翩风情万种风华绝代。

这位被林语堂先生誉为“不能为一”却“难能有二”的旷世奇才,一生颠沛流离的坎坷命运,便是一篇超越狭隘自我,演绎壮丽人生的辉煌篇章。

一场莫须有的“乌台诗案”使我们的文豪几近陷入灭顶之灾,吐纳珠玑的玉口在严刑拷供中凄惨哀号;泼墨风流的秀士在长枷锁铁镣中迎风颤抖,发配荒蛮,风尘满怀,浪迹四野,身如浮萍。苍茫茫的天涯路,是你居无定所的漂泊;涛隐隐的故垒边却依然响起你震撼苍穹的凯歌。你认识的自己是旷达的,所以你在烟瘴四布的密州仍“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里卷平冈”;你认识的自己是洒脱的,所以你在凄风苦雨的黄州仍“何妨吟啸且徐行”不怕“一蓑烟雨任平生”;你认识自己是超然的,所以你在独处荒僻的琼州仍挚情的吟唱“九死南荒吾不恨,慈游奇绝冠平生”。苦难历程中的热忱不减,赢得了东坡浪漫潇洒的一生,超越狭隘自我的男儿本色,造就了一段瑰丽的文明。

项羽被突袭的浮云遮住眺望的慧眼。鸿图霸业灰飞烟灭于自我的孱弱,而傲岸的苏子凭借笃定的自我超越,为漫长的历史,增添了一片经久不衰的绚丽春色。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