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我不再为什么而发愁

我不再为什么而发愁

提升写作能力,做到手到擒来,希望这篇文章对您的作文能力提升有帮助,特地精心编写的我不再为什么而发愁。

我不再为什么而发愁篇1

光阴似浪,一次次地拍打着记忆的礁石,刷洗去许多记忆。在属于我的“礁石”上,有一件事,是不可磨灭的,他让我告别了任性。

那是一个周末的早晨,天气很阴沉。我因起床迟了,被母亲催促了好几遍。可能是由于天气的低沉,那时,我全然忘记了母亲是一个有伤的人——昨天母亲切菜的时候,把手割伤了。

我与母亲争吵起来。末,我冲回房间,“砰”地一声关上房门,失声痛哭起来。留母亲一人迷茫的站在大厅内。

许久,我听到了关门的声音,母亲出去了。我则一个人在看书。

时间仿佛凝固了,我感觉不到它的流逝。知道我的肚子“咕咕”地叫起来,我才意识到:该吃午饭了。

然而,母亲没有回来,我该怎么办呢?这时,我生气地想:哼!不就是因为早上的事不想给我煮饭了嘛。有什么了不起的,我自己煮煮饭吃下咸菜也能饱!

正当我准备吃饭的时候,母亲拖着疲惫的身躯回来了。她看到桌上的饭菜,一脸不悦:“你这傻小子,我不回来你就吃这个?”

说罢,她走向厨房准备做菜。

洗菜的时候,我突然想起来:母亲的手指上还有伤,不能洗菜!

我走上前去,轻声问:“妈,我帮你洗吧?”“不用了,你不会洗。”

这时,母亲脸上的表情是痛苦的,可她还是强忍着,没有表现出来。

我想:母亲此时是多么的痛苦啊!可我呢?我早晨却向她顶嘴!

吃午饭了,望着桌上可口的饭菜,我从心底化开了一阵甜蜜,但愧疚也随之而来。吃完后,我回到房间,终于,眼眶再也挡不住那蓄积已久的泪水。泪,顺着脸颊滑下,流到嘴里,涩涩的,我知道,这是愧疚的味道。可我该怎么安慰母亲呢?只能任泪水无声地滑下、滴落。

我知道,今天以后,我将告别任性,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最好地,安慰母亲。

我不再为什么而发愁篇2

看着卷子上的题目,思绪轻了,飘了,大脑一片空白,究竟要写什么好呢?

《我不再为这事烦恼》这个题目让我想到了许多事例与素材,但总不能提笔呼之,因为太假太假。

写学习上?No!有什么可写,心里对自己的想法打了个大大的错号。

写与朋友之间?No!素材太平凡,又怎么能制胜?坚定的声音告诉我:不能写。

写与老师、父母间的矛盾?No!如若被人看见,一定会大呼:假矣,假矣,算不得真作,我仿佛听见佛曰:坚决不写。

写社会公德?No!"让座""捡钱“”撞到别人“各种事情层出不穷,又怎么会新潮独特?我的大脑疲倦了,不愿意思考了,听着时间滴滴嗒嗒流过,看着自己卷子上的空白,我有些无奈与着急。

我的视线飘到了窗外,看着杨柳随风飘摇,在天空中描绘出一条条优美的弧线,我突然明白了:顺其自然才能谱写出优美的歌曲;顺其自然,才能描绘出最美的风景;顺其自然,才能创造不朽的奇迹!

视野开阔了,心胸宽广了,大脑又开始运作了,眼前的纠结与烦恼不就是最好的素材吗?我抿抿嘴唇,握紧了笔,心中胸有成竹。

我仿佛看见了诗仙李白在游历名胜,大醉酩酊,提笔潇洒写下了流传千古的名篇;我仿佛看见了音乐家贝多芬在面对盲姑娘那热爱音乐的精神面前,他看着月光与大海,抬手创作下经典的《月光曲》;我仿佛看见了海伦·凯勒在黑暗的时光里乐观、积极面对生活,写下了《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无数的经典,无数的永恒都是奠基在真实上的,我何必纠结呢?只有真实的,才是最打动人心的;只有真实的,才是最好的;只有真实的,才是为我所用的!

笔尖在纸上滑过,”唰唰唰唰“我不再为这事烦恼!

我不再为什么而发愁篇3

那个苹果,就在车门边缘,摇摇欲坠。

——题记好不容易才等到车。我找了个靠窗的位置,塞上耳机,把音量调到最大,与世隔绝一般。犹如阳光般温暖美好的歌曲让我疲惫的神经终于松弛了,我闭上眼睛,想好好休息一下。

迷迷糊糊中感觉有人在推我,我不耐烦的睁开眼,想看看到底是“何方神圣”。哈,是一个穿着一套纯白带粉边的耐克运动服的胖胖女生。她见我盯了她半天,开口问我:“我可以坐这里吗?”她指指我身旁的座位。随便我一般会吵醒我睡觉的人无好感。

总是没有风,阳光变着角度切在窗玻璃上,在眼里凿开一个刺目的小孔。我已无心听音乐,扭头去看窗外的风景。路上的行人大多背着包,或独自一人,或三五成群,不知要去哪里。身旁的女生拿着包,四处环顾,也许是在找什么人吧。

突然,我发现了一个苹果,躺在车的过道上,红艳艳的,很是显眼。我诧异,这么完好的苹果应该不是谁故意丢掉的吧?为什么没人捡呢?正想着,车停了,几个大大咧咧的乘客下车时把苹果踢到了车门边缘,只要轻轻一碰,它就会跌落到坚硬的地面上,它正处于危险的边缘地带。那位站在车门边的售票员是一个年轻的小伙子,他看见那个处在悬崖边的苹果,泛着光,似乎在哀求人们把它捡起来。小伙子撇开头,装作没看见,可我分明看见了他眼中的我不以为然。坐在不远处的一个小男孩也看见了那个完好的红苹果,和坐在他身边的妈妈说了几句话,也许是想让妈捡起那个苹果吧。没想到那位穿着高贵的“上等人”不愿意做这种“下等事”,呵斥了小男生几句。

那个苹果的主人就坐在我旁边,那个穿耐克运动装的女生,她不时瞟向那个掉在地上的苹果,腼腆地,鼻尖冒出了细微的汗,时不时看一下周围的人。但她并没有去捡那只处在危险中的苹果,尽管它依旧是那么鲜艳,那么刺眼。也许是车开得太快,也许是她觉得不好意思吧——这年头,谁会对一个小小的苹果太在意呢?车上的其他人也都没有去捡,当然也包括我。我想,苹果的主人都不去捡,我去捡,然后交给主人,这是什么意思?去捡了,放在自己口袋里,更会招来大家怎样的眼神?我依然没有动身,心头却有点不安,为那个危险的苹果的命运儿惋惜。

车门打开,一个约十七八岁的男生背着一个黑色的包,淡漠的上了车,他也注意到了那个苹果,依然完好无损,只是沾上了少许的灰尘。“哎,他也不会理会那个可怜兮兮的苹果吧?”我想,“没人会那样做的。”但出乎意料的一幕发生了,这个看似对任何事漠不关心的男生,居然弯腰捡起了苹果!他看了看车上的人大声问:“这个可爱的苹果是谁的?”他说话时仿佛被阳光笼罩,连眉间都带着笑。车上昏昏欲睡的乘客被成功的被他吸引了,一瞬间,他成了全车的焦点。“呃,这个苹果是谁不小心掉的?不要浪费粮食哦!”他一手举着苹果,有耐心的又问了一句。没人回答。大家都只是看着,只有我旁边的女生紧张不安的用手卷着衣角。不知过了多久,她似乎下了很大的决心一般,终于开口了,小声说:“是我的……”很胆怯的声音。“呵呵,原来是你的啊,诺,给你,记得吃完它呀!”……

我惊讶了,无法用语言来表达。闭上眼,我仿佛看到一个快掉下悬崖的人,旁观者很多,却没人上前拉他一把。就在他濒临绝望的时候,一个如天使般温暖的人义无反顾的拉住了他的手,将他从悬崖边缘拯救了!

下了车,柔和的阳光洒在身上,驱散了我心中的阴霾。我走在白色的水泥道上,脚步轻起轻落,心中却是那么激动,我不再为那个苹果而惋惜……

那个苹果,绝处逢生。

——后记

我不再为什么而发愁篇4

人生在世,所求不同。有人为了中华之崛起而学习,有人为了养家糊口而学习,有人为了皇权富贵而学习,有人为了升官发财而学习,有人为了上重点大学而学习,那么我又是为了什么而学习呢?

我崇拜英雄们的壮志情怀、叱咤风云,那么为了当英雄而学习?不,我想我没能舍得一身千刀万剐的勇气和非常人的胆量,那么我终究又是为了什么而学习呢?是为了自己?还是为了家人吗?亦是追求普遍的富裕?我想大概都有一点吧!可是我真正意识上又是为了什么而学习呢?

虽然没有玉树临风的身姿,也没有芙蓉出水的相貌,且成绩一般,但总得有个理由去学习吧。留下遗憾应该是最让人悲伤难过的事情吧!记得有一句话是这样的:“谁的人生不曾留下过遗憾呢?”我想这句话说得很有道理,生活中、学习上或多或少总得有很多遗憾的事情发生和存在,即然害怕留下遗憾,那为什么不努力去减少自己的遗憾呢?

所以我想我是为了不留下任何遗憾而学习,虽然没有绝顶的天赋,也没有出众的才华,但我相信努力总是会有所收获了,天才不都是用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和百分之一的天赋才取得了成功,连天才都在不断的努力,自己又有什么理由不去努力呢?而学习又何尝不是如此。

人生苦短,难以挽回的遗憾就让它成为过去吧!那些可以尽力去挽回的遗憾就不要再错过了。

我不再为什么而发愁篇5

波特兰·罗素的这篇文章,并没有给我带来生命的波动,可这个标题,却深深的吸引了我的眼球,从出生到现在,没有固定的一片断、一个时刻,专供自己思考出生、活着到底是为什么。

也许,为了我最亲爱得爸爸、妈妈,能让他么可以舒心,减少应有的牵挂和沉重伟岸的爱。

也许,为了帮助过我的恩人,亲密的朋友,存在,是为了那一点一滴,对他们的报答。

也许,为了客观的,稳定的现实而存在,上天给予了宝贵的生命,给予了享受社会的权利和生存的义务。

是啊,存在是客观必然的。那想过自身吗,我,为何而生,又为何而活?罗素说:“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心,这三种纯洁但无比强烈的激情支配这我的一生。”

我为什么而活着。

面对莘莘学子,是为三次讲台而活;面对重复的工作,是为丰衣足食而活;面对一声声关怀,是为感激而活;面对一个个感动,是为感恩而活;面对着一切,我是为责任而活。

空洞、大话、套话充斥了生活的每个角落,填满了永远填不满的思绪。不对。我为什么而活,为自己独特存在而活。追逐的理想,奋斗的方向,不停息的感恩,不止步的一刻真实的心,和那对未来的期待,对未知的渴望。

停笔间,回顾,发现一个自私者的告白。责任……

我不再为什么而发愁篇6

《我为什么而活着》这篇文章选自《罗素自传》,作者是波特兰。罗素。他是当代世界思想文化名人,在他将近一百年的漫长生活历程中,在许多领域获得了巨大的成就。被西方称为“百科全书式作家”。

这篇文章,作者分为三段来进行具体阐述。作者“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这三种纯洁而无比强烈的感情支配着他的一生。这三种感情就像飓风一样,在深深的苦海上,肆意地把他吹来吹去,吹到濒临绝望的边缘。”这时,我陷入沉思,我为什么而活着呢?……

当我试想,在这个浩瀚无垠的世界上,有多少人因疾病、战争而死去,又有多少人因此而流离失所,痛不欲生,那么我为什么还要活着?

在我看来,活着是一种责任、使命。人好不容易来到世上,怎么能白白走这一遭呢?既然我们拥有了生命,为什么不让每一天过得快乐、充实呢?

为人一生,虽然有种种不幸,但又何尝没有丝毫快乐。打击再伤心、再严重也先接受下来再说吧!要知道真正想要的,也是真正能够飞上蓝天的人,是绝对不会在乎短暂的艰苦奋斗的!因为,他们所看到的,只有成功之后永恒的快乐!

活着,更是为了给予我生命的父母、自己及他人的快乐。人一定不要在心情不好的时候做出什么决定,谁都有心情低谷的时候,如果按照沮丧的想法,那么世上每天都会死好多的人,无论什么事情,总是会有解决的办法。就算死了之后现实能够为之改变吗?家人、朋友还有同学会伤心,那你会开心吗?别人会幸福吗?那么这又值得吗?

所以,我们要珍爱生命,生命是世上最为宝贵的东西,一旦失去了,就容不得有第二次。活着是世上最为难得的事情,一旦荒废了,就没有了任何意义所在。

因此,我们要爱护这颗珍贵而又脆弱的生命,笑对生命中的真诚,为自己的生命着色,好好活着,因为活着是一首耐读的好诗。

我不再为什么而发愁篇7

对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心,这三种纯洁而强烈的激情充满我的一生。这三种激情,如那蔚蓝色的大海,深而沉稳,挥之不去。

我寻求情。情分为亲情、友情、爱情,无一不是我所渴望的。之所以渴望,首先因为情可以让我幸福,它的存在能让我在面对一切苦难时,毫不畏惧,哪怕妖魔鬼怪。之所以渴望,其次是因为情可以让我安心,它的存在安抚着一颗莫名忧愁的心,控制着欲扩张的孤寂及消极。之所以渴望,最后是因为情可以让我幻想,它的存在使我脑海中的幻想无比精彩,总幻想着当他人处于危机之时,自己能即刻到其身边保护他/她,不让对方受伤害。这就是我所寻求、所渴望的,就算它对于人生过于美好,我也相信,待我寻到它时,世界能从此光明。

我寻求知识,我渴望问尽人间优秀知识。从书中解读心灵,解读世界,让点点滴滴的感慨逐渐累积,最后一并流出,那样之畅快,真是爽快至极。在写作方面,我倒小有成就。

情与知识,将我引向圣地,但同情心总把我带回尘世。痛苦的呼唤,经常在我心中荡漾。

记得我曾写下这样一段话:“对这肮脏、世俗的世界,已经感到无比厌恶,但心中还是同情那些人类的无知。我累了,倦了,想休息了……真想就这样闭上眼睛,全身放松进入梦乡。可我没有,也不能,因为我怕自己再也不愿睁开双眼,怕自己就这样面带微笑着离开,更怕不能再睁开双眼,看看那美丽的大自然,享受其纯洁之气息。”我渴望唤醒人类,停下那让自己步向深渊的行为,爱世界,爱自然,但我太过微小,只得无奈地看着。

这就是我的一生,若能做到近乎完美,若还能再活一世,我极愿意再活一次。

我不再为什么而发愁篇8

生活就像是复印机,今天和明天,明天和昨天都一模一样,我们只是一天天随波逐流的过着,也许七十岁的时候,才恍然大悟,生涯已在朦胧中越来越细了。站在岁月面前,忽然问自己:“为什么而活着?”

爱人,会离开;狗;会衰老。想了自在不过是如烟火般刹那芳华。我为什么而活着?亲情?友情?还是爱情?似乎都不是。我的眼睛,翻滚着四季更迭,见证了我的回忆;我的耳朵,聆听风吹落叶的沙沙声,听着雪落在地上的细微声音。这些,是灵魂吗?朝代更迭,乱世硝烟,三国归晋,历史上的滚滚长河中,道出多少英雄人物?叶掠过我面前,我似乎,有了答案。为什么而活着?为了不辜负自己来世间一趟,既然来都来了,就更不会虚度此生,我定不会让自己受痛,不管是身体的,还是心灵的。未来,我会失去亲人,会与朋友闹矛盾,会在职场上磕磕撞撞,但那些都不是事,笑一下,就都过去了,要的,只是走好自己的舞台,在人生舞台上展现自己一瞬的芳华。

我不负青春,不负自己。青史留名也好,无名小卒也罢,只要不过的平庸,足矣!

我不再为什么而发愁篇9

书,是你的朋友也是你的老师。一本好书就是良师益友。在寂寞时,书会给我们以安慰;有疑难时,它会给我们解答;遇到挫折时,它会给我们鼓舞和力量;迷失方向时,它会指引我们向光明的前程迈进。

有许多名人都把书比喻成了一样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样东西,而我把书比喻成是人类的灵魂。我之所以把书比喻成灵魂是因为人类没有灵魂就活不下去,而人类没有书活得是毫无意义的,就相当于失去了灵魂。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句话是高尔基先生说的,没错,没有书籍人类就没有创新的思想,没有创新的思想就没有大胆的尝试,也就不会有伟大的杰作,这样人类就不会跨越时代也不会进步了。

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一个人如果在读书时做到了三到就可以把书读到脑子里,我就是一个事例:在一个星期六里,我写完作业发现还有半小时看书,我马上拿了一本书看了起来,我看了半小时后发现差不多把书看完了。这时我觉得奇怪?为什么这本书我以前看了一天才看完,今天只看了半小时就看了十分之九呢?这时我想起了一句话:

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这时我才明白这个道理。

读书,这个行为是一个简单的行为,但是也不简单,因为很多人只是去读书中的字,并没有理解书中的深层意思,所以读书对他们来说是无意义的。而有人只是把读书当作自己的任务一样,我奉劝一句:“世上没有人会逼另一人去读书!”所以不要把读书当作是痛苦的差事!

书是新鲜的,你总能从一本书中不断发现新东西,不管你读过多少次!读书可以使人拥有更加丰富的想象力,也可以使人更加有感情。一本你喜欢的书就是你的朋友,也是一处你随时随地都可以去的故地!

我不再为什么而发愁篇10

记得年年五一的时候,老爸都会从老家到深圳来看我。

这次五一也不例外。我已经很久都没有见到老爸了,心里特想他。当然,还有想他的秘密。在老家,我爷爷、奶奶开了一个小卖部,生意还不错,每次老爸来,他们都会让老爸给我带许多我喜欢吃的零食,这,更让我对老爸的到来兴奋不已。这次我又电话老爸,提到了自己喜爱的种种零食,看来,未来的几天,我又该开心了!我多么希望老爸能快点来呀,可老爸要后天才能到,唉,这两天可怎么熬呀!

第二天,老爸终于上火车了。我在焦急与兴奋中不停的给老爸打电话,我真希望、期望以及盼望我老爸坐的车能装上两个火箭喷射器,嗖的一声就飞到了我这里。甚至忍不住隔一个小时都要打个电话唱两句:你快过来,我已经承受不来;你快过来,我的大门为你而开;你快过来

这一天,老爸终于来了。我马上跑过去接他。远远地就看见老爸提着一个大大的皮箱。艰难的走着。由于身体的肥胖,他不得不向前倾着身子,头伸着,使劲的拉着拖箱,走得就更吃力了。我不由得心里一酸:好老爸,为了儿子,您辛苦了。我不由得想,如此重的皮箱,老爸上下火车和台阶时该怎么办呢?不敢再继续想下去,隐隐地为自己的自私感到惭愧都是因为我,是我让他从大老远带这么多东西的。想到这里,我赶快跑过去,抢着拖皮箱。老爸见到我,高兴地合不拢嘴,脸上的汗水在四处绽放。

回到家,我赶忙帮他倒水,换拖鞋。老爸直夸我懂事了,他哪里知道我心里正愧疚着呢!

今天,老爸坚持不顾疲劳亲自陪我出去玩,我好开心呀!我们选择了欢乐谷。那是我最喜欢的地方。

我们一早就到了那儿。我坚持要玩最刺激的雪山飞龙。老爸犹豫了一下还是爽快的答应了。我们在下面边看边等待,只见那些人一会儿头倒过来,一会儿又被甩出去,天旋地转,发出一阵阵的尖叫声。我好兴奋,都有些迫不及待了。最终临到我们了,在一阵飞速前行中头昏脑胀的结束了,好过瘾。下来后,老爸直喘气,脸色苍白,妈妈忙扶住了他。妈妈告诉我,爸爸身体太胖,玩这个游戏心脏会承受不了的。老爸忙摆手,说没事的没事的。我不禁为自己的任性而愧疚,真不该让老爸玩这个节目。同时又很感动,为自己有这样一个好老爸而自豪。那一天,我们玩了很多节目,玩的特开心,这些事,让我永远也忘不了。

就像电视上的主持人说的一样:欢乐的时光总是太短,过得总是太快。转眼间,几天过去了,老爸要回老家了。我和妈妈一起去车站送他。爸爸走的时候拉着我的手说:儿子,你长大了,要坚强,努力学习呀!很快暑假到了,你又可以回老家了

送走了老爸,我又开始盼望着暑假了。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