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牛津笔记经典读后感有感

牛津笔记经典读后感有感

《牛津笔记》是一本由张力奋著作,学林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88.00,页数:505,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牛津笔记》读后感(一):给岁月以日常记录,是一件严肃的事情

【给岁月以日常记录,是一件严肃的事情】一本私人日记,短暂的牛津访问时光。记录的是每日寻常的生活碎片,却因为作者独特的新闻人视角和牛津这个传奇的地方,熠熠生光。力奋视角下的牛津,是独立于时间之外的有自己独特倔强的学院荟聚之地。我们欣赏到了英国人的从容与对某些旧时代生活习惯的坚持。阅读的过程,整个人是松弛的,在看一幅幅属于辉煌时期的旧油画。古城墙,旧学院建筑,叹息桥,还有那些看上去考究且冗长的带有贵族色彩的生活仪式。一本私人的日记经历,不仅是他自己的人生记录,也为世界奉献了一个个人视角的精彩故事。合上书本,有一段自己的思索:我们日常的生活记录,是一个平凡人所做的一件严肃事情。日记的记录正在塑造我们一生最独特的人生意义。意义是来自每日的平凡记录,由平凡汇聚成一生的个人历史的流动。平静之下有大波涛,平静之上有属于我们自己的人生星空。

《牛津笔记》读后感(二):记忆,发展与文明

作者用 “流水账”日记体的形式描述了在牛津客座70天的日常经历,以牛津生活为切口,以媒体人观察世界的方式,带你去感受英伦制度与文明。在书中作者故意避开形容词和成语,只使用短句,告诉你英伦“是什么”,把“为什么”留给你思考。 写牛津是主线,期中穿插了作者在复旦的有意思的经历及复旦校长,老师,同学很细节的描写。 对80年代复旦的描写,隐含了作者对今天中国人与人之间信任缺失的担忧。在社会处于高度发展的时候,如何不让信任最后成为牺牲品?可能是留给我们的思考题。 另,最后摘抄一段,感受作者文字的美妙。 几天后,我去了维多利亚街,印度朋友等着我。客厅里,一如往常,只是少了戴瑞克。他的沙发坐垫仍陷得很深。厚窗帘拉得更密,屋内更暗。桌上,是他留给我的遗赠:一排英文辞典,精装的、简装的、牛津版、韦氏词典,朗文同义辞典。其中几本很熟,时常查阅的。我把它们放进随带的双肩包里,背回家中。 这些辞典,随我走过伦敦、香港、台湾、北京,现在多半在我复旦的书架上。每每查阅,我时有幻觉,闪过他严厉的眼神,晃着他胖鼓鼓的手指:“Come on Lifen !You can do better than this !” 今晚,我在牛津想起戴瑞克,一个可爱的“英语帝国主义者”。

《牛津笔记》读后感(三):类似一种文化旅行

开始以为会是一种跳着跳着日历走的记录,因为阅读的时间也是碎片时间。

一个驻外新闻工作者,国外生活的华人,中年后的重返校园。也似乎是我自己所向外的。

记得里面几个片段:

1.关于散步。现在,起码是我身边,三十有几的同龄人,没有多少说我喜欢散步。这是源于自身所在的生活环境造成,还是节奏太紧张,散着散着就怕被抛到后腿呢。国外校园里散步,草坪长椅看书阅读,环境的确影响着节奏,偶尔国外旅行,呆呆的在这种环境下一天,阅读聊天喝酒。反观回到所在生活地,虚度了负罪感好强。

2.就餐礼仪。没有感受过纯正的欧式,英式的餐桌文化。文中多次提及,朋友,同事,同学等,餐桌往往是交流的重要场景。而咱们从古至今,甚至现在我父辈,偶然也会说吃不言寝不语。我觉得,就算是快节奏的城市生活,像香港剧里,lunch time也是一个经常出现的约会,商务等场景。而且,我一次在伊斯坦布尔吃个牛扒,坐下后侍应对于餐具的摆放的确讲究要求,甚至是挑剔。横竖都要直。

3.语言速写。第一次接触这个概念。我想也是本书行文如此的成因。每天都作记录,而每天都没有流水账。有的仅仅是通过小事带出往事,带出一系列的感受。

本书类似许知远的《游荡记》,不过地点是仅仅在牛津。也从一个角度反映了华人旅居海外的状态,以及中西文化冲击下成长的中年人所思所想。

5星似乎过誉,暂给4星

《牛津笔记》读后感(四):牛津笔记书评

说来和这本书颇有渊源,年初就在豆瓣上刷到推荐,在微信读书上搜未果就随手订阅了。4月底在上海大隐书局又看到这本书,并没有想起是年初被推荐的书,却又被宣传语吸引,似乎是留学生必读云云,因为一直没机会体验英国留学,加之那天店里有折扣,不顾行李箱已经放不下的事实,果断买下。

这本书只能说完全符合我期待的学者日常随笔,充斥大量人文社科知识,本文科生读起来实在太过瘾了。不禁自我呼吁,等我去留学也要日行一记,多多摄取风土人情,像作者还特地找到当地老师学习地道英语,才算真正留学一趟。正如作者写牛津热衷于合影留念,「不记录,何为历史」。

叙述实在细碎,以至于半夜翻身拿电脑摊在床上写这篇书评时,竟然脑袋空空。但犹记翻过最后一章,在牛津访学到最后一日那篇,心里正在淡去的毕业的伤感又开始作祟。还未过瘾,却皆有终章。

想起6月底做德育终期ppt时就在一边读这本书,刚好看到作者写,大学是需要围墙的,建立游戏规则,思想就有庇护所,一方天地,天长日久,百花怒放。突然又感慨起自己不自由但是有所庇护的本科,是我没有珍惜这庇护,而匆忙地朝外探索。安慰自己可能每个人在离开校园之际都会有拼尽全力回头的冲动,围墙随着浮躁和天真一起坍塌了,可能也并非都是自己的问题。

想来自己的性格就喜欢这般的仪式感和文人的渊博讲究,又受过了板正的理工教育,也被西海岸的自由之风浸染过…作者最后提到读书留学之地即第二故乡。这几年,从南到北,到异国,我似乎有1234故乡,这周末就要回一趟北京,是补不满一本笔记了,但也突然开始期待话痨式感慨。

《牛津笔记》读后感(五):岁月值得被记录

这本随笔是作者在2017年于牛津大学访学时所写,以每日的见闻为主,穿插了对过去人生的回忆、见解。文字优美,时而穿插些有见解的观点,很适合闲来无事阅读几页。低调帮助妻子的教授、爱吃香酥鸭的学者、怪诞有趣的学生活动、温暖人心的人和事、历史悠久的图书馆、弃笔从戎的牛津学子、还有牛津古板的等级意识.......一幕幕都是生活中最值得记录的影像。

谈到大学中"大师"与"大楼"——作者说☞若没有大师已很遗憾,若连一栋有品味的建筑都没有,那就是罪过了。这一观点很有意思,在大学疯狂扩建的几十年里,不少学校的校园宿舍拥挤、建筑不美观、校园里无精心打造的景致,这种简陋的建筑风格也对应了我们的浮躁。好大学,要有沉淀,要流芳百世。

写到生活中的人物,能让人发现越是学富五车的人,越有生活情调,还有一份朴实、通透的心性,以及对生活的无限热爱,不服老的志气。作者张力奋与父亲像两个老小孩,好奇地游历着异国他乡;教古典学的教授喜欢穿着西装搞园艺;年迈的学者的最爱除了写作就是吃香酥鸭;帮助妻子"隽"又不让她心怀愧疚的导师.......这些人身上有种灵气。

提到牛津大学,英国的精神象征之一,"仪式感""传统"又很有"等级观念"。各个学院都有自己的规矩和特色,每个学院的师生也有很强的身份意识,很是有趣。学生们既可以持续熬夜写论文,又可以划船、派对、泡夜店,生活可以说是多姿多彩;师生既可以书生意气,挥斥方遒,又可以在国家危难之时,弃笔从戎。就是这样的学校,走出了英国甚至世界各行各业的领袖。

说到祖国、家乡、父母、童年,又是满满的温情。童年在各种运动中度过,物质和精神的匮乏给那一代人的行为打下了深刻的烙印。父母都是很可爱的人,母亲是诲人不倦的教师,热爱音乐,哪怕在生病后关节变形也要弹琴。而父亲在她生病后不离不弃、细心照料,这确实是对誓言最好的履行。印象深刻的还有北京的蒲公英学校,在所有孩子内卷的时候,这所学校的学生还不知道什么是起跑线,多谢校长的坚持、善良、无私,为孩子们通往未来铺路。

知识可以很复杂,但生活的本质是简单。我们这一生可能会经历几千人、几万事,才会再最终悟出生活本味。而这经历,值得被记录,它是属于日记主人的,独一无二的一部历史。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