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寒夜读后感精选

寒夜读后感精选

《寒夜》是一本由巴金著作,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2.00元,页数:24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寒夜》读后感(一):寒夜

说不上来,整本书主要刻画了三个人物,故事也是围绕着汪文宣一家在那个战乱的年代的困苦的生活展开的,全文都给我一种压抑的感觉,关于汪文宣有大量的心理描写,写出了汪文宣的那种软弱,无能,自卑和无奈的感觉,曾树生是爱汪文宣的,但是她更爱自由,比起汪文宣她更有活力,她想要改变现有的生活环境,我感觉曾树生所做的一切决定都是被逼无奈之举,如果汪文宣对生活积极一点,如果婆婆能对她稍好一点,如果这个家能多一点温暖,如果不是在这么一个特殊的年代……曾树生也可以说是一个比较自我的人吧,因为她不愿意让自己青春就这么消逝……总之,我对曾树生的出走表示理解吧。全书中,好似只有汪文宣的母亲是一个“反面人物”但是,她也不过是一个爱自己孩子的老母亲罢了,虽然读过书,但是旧时代的封建思想还是可以在她的身上找到的,她真的有点爱他的儿子、孙子他可以为他们牺牲一切,但是她对她的“儿媳”就显得有刻薄,其实这种现象在当今的社会中还是可以看见的……

《寒夜》读后感(二):我读《寒夜》

1.艺术特点

采用大量的心理铺排、语言描写,结构单一。

2.人物性格

汪文宣:老好人;

曾树生:生命力旺盛,追求自由、理想与幸福的女性;

母亲:疼爱孩子,任劳任怨的传统母亲形象;同时也是封建、保守的代表。

3.写人生的小说

小说中人物的悲剧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战争造成的,但我认为《寒夜》不是在写时代,而是在写人生。为什么《寒夜》能打动我们?因为里面的所有人都深陷在生活的泥沼中,根本没有办法挣脱。我们也是。我们也是!

《寒夜》写了很多东西,疾病、家庭、爱情、贫穷、理想的破灭,这些东西就构成了——人生。人生的虚幻、痛苦、无助。

为人生而作的书太多,但如此贴近生活的不多。这就使《寒夜》超越了时代的局限,使各时代的读者产生共鸣。因为人生的苦痛,大抵相似。

4.死亡叙写

《寒夜》大概有六分之五的篇幅,涵盖了汪文宣的死亡之路。这在整个文学史上是非常特别的。在许多的小说中,为着小说的结束,人物才死,且死法各异、突然(突兀)、具有传奇性,或为自杀、或为他杀。

《寒夜》读后感(三):3.31

这本书讲的是一个小家庭的婆媳矛盾,反映的是国民党统治下的社会的黑暗以及战争对社会的摧残。

我主观认为树生是没有什么大问题的,她追求自由却从不曾在物质上亏待家庭,即使是后来她决定与宣结束夫妻关系,她也仍然在帮助那个家庭。我不喜欢婆婆这个角色,无论是否迫于社会的压力,她都不应该那样对她自己的儿媳,她总是没事找事,最终逼走了树生,这样说来可能是有些严厉,特别是对当时的她来说,但是无论怎样女人何苦为难女人,都已经处于那样的环境了,为何大家不能好好相处呢?宣实在是太懦弱,我始终认为,婆媳矛盾尖锐,跟男人是脱不了干系的,这不仅反映着男人的无用,也是男人无智商无情商的表现,这样批评一个体弱多病的人属实是有些残忍,所以一切的一切都应该归结于当时的社会,从根本上去找问题。在当时那个社会,谁也不能独善其身,更何况是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百无一用是书生,还是永远做老好人的书生。让我难受的还有唐柏青与钟老,他们不是故事的主人公,却与主人公有着相同的悲惨的命运,最终也被社会杀死。

我不想再说主人公的是与不是,因为巴金先生的原意并不是让我们单单去看到一个小家的婆媳矛盾,而是想让我们知道在国民党统治下的旧中国的黑暗与蒋介石政府对人民造成的伤害以及战争的残忍。

《寒夜》读后感(四):一个又好又弱的人

田晓菲有句话:“慈悲不是怜悯:怜悯来自优越感,慈悲是看到了书中人物的人性,由此产生的广大的同情。”巴金一直说他对于小说中的三个主人公是怜悯,但在我看来,是慈悲。很明显,巴金笔下的男主人公都是胆怯的,巴金似乎很擅长写那种软弱无能的善良人,觉新与汪文宣,就是这类典型。谈谈汪文宣,他爱妻子,同时又爱母亲,但他没有判断力,他没看出,妻子与母亲的矛盾是无法解决的,母亲的自尊心与她固有的传统观念,是容不得一个没有结婚证与爱跳舞打扮的女人,做她儿媳妇的。

另外,曾树生实际上是一个贪图享乐的女人,她口口说追求自由,追求热闹,但化妆,舞会,吃饭聚餐就是真的自由吗?自由的代价实际上需要承受相当的努力与自律,它需要来自内心深处的勇敢与坚定。但曾树生身上,是没有这种精神力量的。

再谈谈汪文宣,从他身上,我看到职业与环境对人的迫害有多大。因为要谋生,要工资,不管周主任的聚餐,大家多排斥他,还是要出份子钱,他在职场里的日子一定是压抑难受的。在家里又面对婆媳之间没完没了的争吵,他同样是感觉压抑和无能的。但他敢反抗吗,敢辞职吗,敢得罪母亲与妻子之间的任何一人吗,不敢。越长大,越发现人生从没有两全,别人不会按照你的想法来,同事之间的交好更多是表面现象,家庭里的争吵更多是价值观的矛盾,处理不好,无法处理。可这就是人生啊!做事是幸福的,但事里就有人,有人就有情绪和争执,这就是人生的困境吧。

《寒夜》读后感(五):太憋屈了

阅读进度57%,我实在忍不下去了!按理说我不应该这样为情节而激动,我应该尽职尽责地体会这本小说的艺术技巧,可是他大爷的我真的太气了受不了了!胸闷心塞,上次读《受活》我也没这么憋屈过,我现在就要骂个痛快!

首先是两个女人的雌竞,当然可鄙可厌。但最令人厌恶的是无能懦弱的男主角,只会和稀泥,只会给妻子说婆婆有多么辛苦让她原谅,妈妈面前大气不敢出一声。拜托,是,又不是你妻子妈,你试图拿对你的付出去感动谁呢?当两个女人吵的时候,他嫌她们吵,也就只有这时候他敢大声了,大声喊一句“你们能不能别吵了”好像自己很有威严、好像自己是个受欺负的人似的。您是完全不找找自己的原因是吧,婆媳关系后隐身的男人是吧,只会嫌别人多事是吧,您可真牛。

再次令人烦躁的,就是作家本人。巴金固然是优秀的作家,只可惜就目前我看到的部分而言,终究也只是“男性作家”,超越不出性别的窠臼。在他的笔下,女人有两副面目,在争夺男人露出的是丑态,是可鄙可厌的;而她在照顾男人的时候呢?就是爱怜、悲悯、温柔、亲切的天使化身了!而男人夹在争吵的女人之间时,他是引人同情的受害者,他好可怜,他还带病,他还只是个孩子啊!

典型的男性视野,无聊至极。但毕竟是老年代作家了,理解。

以及心理描写确实很好,语言也晓畅,带有诗意。比《家》好多了!当初读《家》简直被那拙劣的文风吓跑。

暂时以上。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