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活在鱼缸里的她》读后感摘抄

《活在鱼缸里的她》读后感摘抄

《活在鱼缸里的她》是一本由(英国)苏•哈伯德著作,译林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8.00,页数:265,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活在鱼缸里的她》读后感(一):活在鱼缸里的她书评

活在鱼缸里的她

一篇感性细腻、幽怨缠绵、向内探寻的一部小说。玛莎来到丈夫死前留下的小屋—坐落在西斯凯利格斯(相距7世纪隐修士开辟的大斯凯利.迈克尔岛最近的地方)整理遗物。她在似乎与世隔绝的地方舔食自己的创伤—儿子布鲁诺意外死亡、艺术评论家兼收藏家丈夫不仅有婚外情且英年早逝,原本想将该屋子卖给商人,但是她不喜欢商人的本能—唯利是图,用虚假的谎言,如给予就业机会等措辞,又得知另有单身汉奥姆死守故土不愿搬迁到被玩弄到骨折。

与此同时,她爱上了一位岛上的愤世嫉俗的诗人—代表着爱尔兰的粗放、狂野和原生态的诗意。忧郁的心结似乎在电光火石间被解开。疗愈完之后,她找到了最终的答案,离开该岛,不愿搬迁,仅寄回伦敦丈夫的经典

《活在鱼缸里的她》读后感(二):天空和我的中间,只剩倾盆的思念

拿起书的时候,有一种想读又不想读的感觉:封面蓝色的大海,让人平静,乌云笼罩,又觉压抑。还好云层间有缝隙,让人有喘息的机会,于是还是翻看了起来。

翻开书后也确实如此,五月天的歌词刚好能呼应书的封面与内容:天空和我的中间,只剩倾盆的思念。

前四十页压抑到我想哭。作者可能是故意的吧,强大的笔触把我完全代入了女主视角,让我这个三十刚出头的人跟随着女主的情绪起起伏伏。

在丈夫去世后,女主重回故地,屋子里的随便一个物件都是一个记忆开关,眼到之处皆是过往的婚姻片段。她整理丈夫的遗物,拾起往日的画面,也发现了丈夫不为己知的事情:原来他曾单独去过约定的地方啊!有欣慰,也有懊恼。这是我第一次发现,人类的情感真的很复杂,在经历过失去后,有的不仅是悲伤一种情绪。我甚至为女主庆幸:她用一些恨来抵消对丈夫的思念,可以更快地走出来。

后知后觉如我,读到邀请函的时候终于意识到了哪里不对劲:作为一部小说,书中的对话少之又少!但细想也很合理:一个失去丈夫的女人,应该没什么心情说话,倒是身边那不会说话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更能支撑她活下去。 还有一点我觉得很有意思:布兰登一个人前往约定的地点、玛莎一个人回故居。布兰登的行为动机已无法追溯,但据我观察,一个人的旅行,往往是疗伤之旅。从这点上来说,夫妇俩事实上是一类人(即使丈夫出轨)。

又或许,作者想表达的是:人生本就孤独,有些路,必须自己来走。

《活在鱼缸里的她》读后感(三):生命从未离开过孤独而独立存在,一切交给时间吧

感谢好友赠书!也因这篇拖了一年多的文字致歉!

读完这本书的那天,正是在三亚度假期间,与书中女主角玛莎的相同的是,一个人+面朝大海的孤单,不同的是,即使在28℃的空气中呼吸,依然对爱尔兰冬季的寒冷肃然起敬。

只是没想到,从读完鱼缸到此刻动笔的这一年多的时间,人生再度掀起波澜,无暇感慨世事难料时,却又遇亲人离世。

虽然“三十未立”,似乎陷入一种人到晚年,找不到情绪宣泄出口的境地,只能在“前半生”人在旅途、学生时代的美好记忆里寻求呼吸的机会,虽然这一切很快就会消失殆尽,未来也将烟消云散。

此刻似乎更能理解孤独的意义:现实中绝望、迷茫的玛莎,只能在对丈夫的回忆、不解和对儿子的思念中寻找出口,但每一次回忆结束,却要接受独自面对今后漫长日子的现实。想逃离现实,却又无路可逃。

此刻似乎也更能理解救赎的方式与意义:书中的对白并不多,细腻的心理活动、景物描摹更加贴合她的心境,一草一木、一砖一瓦、一景一物,以及某一个回忆的片段,这些“微不足道”的事物,都可以成为她“走出来”的力量。

逝去的终将逝去,发生的已无法挽回,纵使不甘,纵使理解你的人很少,纵使你真的只想生活在鱼缸里,但和玛莎一样,作为“当局者”,我们比谁都清楚,生活依然要继续,我们总要走出人生的至暗时刻,没有必要因为执著与痛苦惩罚余生。

也许生命从来不曾离开过孤独而独立存在,一切交给时间吧。

《活在鱼缸里的她》读后感(四):【须叔试读】不一样的桃花源

56岁的玛莎在丈夫突然病逝后,到他生前的小木屋整理遗物。20年前她失去了爱子,如今又回到爱尔兰凯里这个地方,整理丈夫的遗物过程中充斥着玛莎的回忆,拉长了时间跨度,也拉近了空间的距离。一个阴雨季节一个悲伤的妇人,在一个稍显原始的环境中,住了短短的两周,遇到一些人,想了一些事。

本质上玛莎是一个不断逃避,不愿面对的人。爱子去世,她的生活也跟着脱轨,不愿面对现实,生活在自己的世界中,对于出轨的丈夫,她也不说破,只有猜测,似乎这样就能减轻内心的伤痛。她就像鱼缸里的鱼一样,只是看着外面的世界变化,转身仍然在自己的小世界里面游荡。虽然逃避并不能解决问题,但对于玛莎而言,也许在没有答案的时候,把问题交给时间就是最好的方法了。她依旧逃避,用两周的时间只是做了一个决定而已。她拒绝卖掉小木屋给地产开发商尤金,她把小木屋留给了愤青科尔姆,让他继续他诗歌的创作。她还是告别这个地方回到她原本生活的大城市中。

玛莎并不是本地人,她多年的生活空间是在伦敦,一个跟凯里完全不一样的大都市。在凯里的两周于她更像是短暂的休假,一段在旧时代生活中找寻自我的经历。她不属于凯里,她只是过客。凯里的存在宛如另一种世外桃源,那里的乡村生活依然原始,有原汁原味的爱尔兰的风俗。

据说爱尔兰是个最适合养老的国家,自然风景美如画,而凯里代表了原始的爱尔兰乡村生活。有崖壁上的小木屋,需要烧炭填煤,有自由自在散养在山上的牛羊,有乡村的小酒吧。甚至对黑布丁的制作,都有很细致的回忆描写,展现了爱尔兰的乡村生活,其实到现在黑布丁仍然是英国本土食物的代表,黑暗料理就这么来的,食物本身就是一段记忆。用公羊集市来计算日子,也是乡村特有的记忆。

有点愤青的诗人科尔姆的大段抱怨说出了新旧文化的冲突,爱尔兰的变化跟每个文明发展的变化一样,拥抱世界时,迷失了自己。有一种文化不自信,但又被本地人深爱着。

结尾2年后,玛莎再回小木屋,悬崖上还是会有炊烟,世代居住在此的人们生活依旧入故。而由于世界经济局势变化,想改变的资本家反到碰了壁,凯里还是那个凯里,没有一丝丝改变。结局多少有点逆趋势的乌托邦,但全书中对凯里生活的描写还是很让人向往的。

《活在鱼缸里的她》读后感(五):【须叔试读】孤独是人生的必修课!

这是一本好书,真的特别好,读起来不费劲,而且读着读着会有共鸣产生,但是落笔的时候,却无法思如泉涌,就好像站在一幅特别美的画儿跟前却词儿穷了,这样的感觉好久没有过了。

全书从第三人称的视角,讲述了玛莎为了整理亡夫布兰登的遗物,从伦敦来到了大西洋边缘的凯里,她带着惊诧、无助、悲伤来到这里,在数次大风雨的夜里回忆他和丈夫布兰登的点点滴滴,从相识到相爱,而当他们十一岁的儿子突然死去,他们之间原本可以相守的情谊被两地分居代替,她知道丈夫有个小情人,但是却不确定。

时间跳跃在现实和回忆中,逐渐勾勒出玛莎和凯里岛上的邻居之间的关系图,总不想停下的商人尤金,继承父业的派迪,还有热心爱写诗的科尔姆,甚至于活泼而意外夭折的布鲁诺。作者花了不少篇幅描写岛上的风景,让人读起来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故事的最后,玛莎带着布鲁诺的期望,登上了他们一家三口曾经梦想要抵达的大斯凯利格,那个隐藏的海中的小岛,那里曾经是与世隔绝的修士们居住的地方,苦难让他们感觉离上帝更近些。玛莎把布鲁诺的照片放在了小岛上,她想有海鹰、海鸥和旁边孩子的陪伴,布鲁诺会开心的吧?曾经因为布鲁诺的死,她万般的无法放下,进而影响了她和布兰登的感情,如今,算是真的放下了吧?

全书散发的淡淡的忧伤,给人的感觉似乎是在听一个从他人嘴里说出来的故事,讲故事的人情绪稳定但情感饱满,眼神望向远方,空洞但又藏着隐隐的期望,似乎这个世界与他无关,但他却真真实实的存在于这天地之间。

书中很多句子读来都让我心生欢喜,进而感同身受。当玛莎意识到这个世界上她最亲的丈夫和儿子都不在的时候,当有形的白天和孤独的夜晚在提醒她“形单影只”的时候,我在心底默默的对玛莎说:我已经形单影只好久好久了,孤独是人生的必修课,人生要学会享受孤独,感受孤独之美!

是啊,对于那些幸福的人而言,什么是孤独他们是不知道的,而对于曾经幸福或者还没有遇到幸福的人而言,孤独就是生活状态,什么时候都是一个人,但是孤独的人却有及其丰富的内心,他们感知这个世界美好的能力太强了,记得有句话说:孤独和寂寞是两回事,是的,孤独的人有充盈的内心世界,而寂寞的人却是空虚的代名词。

如书中所言:我们先用我们的前半生来习惯,来熟悉情况,犯错,为今后做准备,然后,有那么片刻,我们有种感激,一切终究还算有意义,我们到达终点并理解了这个世界。再然后,不等我们明白,一切全结束了。潮水涌来,洗去我们的足迹,留下一片没有任何印记的沙滩。

既然“赤条条来去无牵挂”,那么不如收起悲伤,学会享受当下的生活和自己,认认真真的过好当下,期待未来!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