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内在疗愈》读后感精选

《内在疗愈》读后感精选

《内在疗愈》是一本由[法] 克里斯托夫·安德烈著作,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80元,页数:22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内在疗愈》读后感(一):《内在疗愈》克里斯托夫·安德烈

这本书讲述了许多心理医生面对心理问题时的亲身经历,配有许多心理学小练习,一定程度上我认为这本书的实用性大于阅读性。以下是对我比较有触动的专题建议,附图是文字摘录,供享用。 ① 在治疗社交焦虑症时,凡那医生给出了以下建议:首先了解自己的困扰,然后直面恐惧并慢慢接近它,进行自我揭露。 ②自我揭露的步骤:首先找出那些逃避自我揭露的情形以及不利于进行自我揭露的情形;然后开始实战,从简单做起,循序渐进;记住不要自我贬低,为自己感到高兴,并持之以恒。 ③洛朗医生建议我们在面对焦虑症时接受自己的情绪,“不要试图转移注意力,那样只会加重焦虑情绪。” ④佩利索洛医生建议我们在面对抑郁症时进行认知重组训练,即以现实为标准来检验一个人的消极思想:我的想法符合实际吗?哪些论据支持我的想法等。 ⑤在讨论与自己的记忆做斗争时,让—路易医生建议我们首先认识背负着的记忆,认识到不需要和记忆较劲,放弃逃避,靠近记忆,并活在当下。 ⑥塞尔旺医生建议我们这样调节自己在工作中的紧张情绪:克制住自己的冲动;一天结束后,总结一下今天自己做过的具有积极意义或有趣的小事;工作间要休息几次,哪怕几分钟也可以;八小时之外就不要再想工作的事情了(感觉好难kkkkkk)。 ⑦如何对抗冷遇带来的紧张情绪:我并非一无是处,我不会封闭自我,自己的去留自己做主,我从外部寻找解压出路。 ⑧定期反思自己的价值观和生活目标。 ⑨舍恩多尔夫医生建议我们朝着人生价值努力、为自己的行为赋予意义、学会与自己的思想保持距离。

其实很多观点与建议在书中被不同医生反复提及,于是得到了强化。不过受限于本书是由十几位医生分别写的专题组成这一事实,有时候会觉得逻辑没有那么严谨,阅读密度相对较低。

《内在疗愈》读后感(二):多篇文章的合集

最近明显感觉自己的心境提升,虽然遇到事后又跌落下来,反反复复,但依然觉得有进步。偶尔,内心涌出喜悦之感,犹如积雪融化后,星星点点的小草发芽。该书豆瓣9分有点过誉,但部分章节的理论非常赞同。摘录如下: 1、将自己暴露于某种特定的情境下,并坚持足够长时间,直到不适感降低50%以上。在感到已经能够很好掌握后,还要尽可能多接触这种情况。就如骑自行车,要经过数次练习才能掌握平衡。 2、我决定要幸福起来,因为我想活得更久一些。 3、主动将注意力集中于现时自身感受的变化,并不对此做出任何判断。这样的状态叫正念,它与我们身体的“自动驾驶状态”是相反的。 4、同时做太多的事情会让我们的思维跳来跳去,穿梭在不同的任务之中,会消耗更多的精力。 5、真正的勇气是停止内耗,并投身于自己渴望的、能体现爱的价值和自身价值的事情中去。 6、为驯服死亡而生的宗教和哲学。 7、十万年前,人类社会就出现了墓葬仪式,与语言和文字一同在人类早期文明出现并发展起来。智人是唯一能够使用发音清晰的语言的动物,而不是靠吼叫和咕噜声交流,这使得他们能够将学习的能力、思想和情感代代相传。 8、死亡到来的时间逐渐被推迟了,总有一天,生存比死亡更难,或是出于生理上的痛苦,或是出于精神上的厌倦。“一百年真是太长了”。 9、科学家把意识描述为“原始的情感”,其出现可追溯到物种进化的初期。正是这种情感唤醒了动物的一系列感受:当这种情感促使动物发展出复杂行为时,随之产生的饥饿感、口渴感和对性伴侣的寻找,就是意识的各种状态。 人类出现以来,其大脑体积在进化中逐渐增大,从南方古猿的400至500立方厘米到智人的1400。人类无法通过亲身体验理解死亡,而是在目睹他人的死亡后,想到自己和他人一样,都会死亡消失,这种意识在人类身上引发对死亡的恐惧和焦虑。 10、古埃及文明加重了人类对死者崇拜的心态。在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出现的关于死亡的哲学辩论,大体可分为两个对立的观点: 柏拉图一派认为,人类身上有两个部分,终将消亡的肉体和永生且不可摧毁的灵魂,后者要么下地狱要么上天堂进入神域。(多神教) 伊壁鸠鲁学派(现代科学的前身理论)认为:生命存在于宇宙进化和物质转换的大循环之中。当我们存在时,死亡未至;而当死亡来临时,我们便不复存在。(东方哲学,佛学)

《内在疗愈》读后感(三):休闲读物,不推荐!

《内在疗愈》这本书,选取了一些法国心理医生的文章,讲述了十五个主题,每一个主题针对一个特定的心理问题,或者心理方法。以我的观点来看,这本书是“散文”性质。

如果你有一点心理问题,不严重,不需要去进行心理咨询,可以看一看这本书。这本书能给你提供一些方式方法上的建议。

但这本书不推荐这几类人士观看:

说这些,已经大体表明了我对这本书的态度。

阅读这本书的价值感不够,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就是一本引进版的“知音”。我记得以前看了一本《身体知道答案》,这本书要比《身体知道答案》要好一些,至少没有给普罗大众误导心理咨询。

当然,不推荐心理从业人士阅读。

书的封面说豆瓣9.0分,点击去一看6.2分。可以投诉出版社诈骗不?

只能是本休闲读物!

以下是书中的部分摘录:

01. 想要摆脱自己的害羞情绪,有一个办法,就是将它看成一座山。你站得离山很近的时候,会觉得它大得让你感到压抑。你可以想象一下自己钻进一辆车里,朝远离山的方向开去。当你开到足够远的地方时,下车,转过身去看向那座山,那么山就显得不那么压抑了。处在这样一个较远的位置,你就可以设想一下翻过那座山的各种办法了。你可能会看到山的一侧有一条路,也可能会看到山底有一条隧道。但说到底,在那样远的位置看来,“害羞”这座山是不那么压抑的,同时你还能意识到,你的恐惧和焦虑情绪也变得不那么严重了,其它的负面情绪甚至都可能消失掉了,即便是还有些负面情绪,在这样的位置,其程度也慢慢减轻了。一切都会简单起来,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

02. 儿童只有在安全的亲子关系中才能发展个性,构建自我,将自己认同于生活环境中的一分子来感知存在和进行思考,并将自己投射到未来。

《内在疗愈》读后感(四):这世上并不存在内心毫无裂缝的人

“在我们的一生中,要战胜的不只有艰难的时刻,还有一些小小的心理缺陷:焦虑、羞愧感、恐惧和疑心等。我们要一辈子不停地建立和保持心理平衡。”

这本书评分并不高,它的好与差或许都在于此书是由法国一众心理学家及心理医生的亲身案例自述集合而成。

他们向读者暴露自己的痛苦与隐秘,也向读者介绍了各种自救的疗法与方法论。他们向所有人证明,即便是远近闻名的心理学家,也有解决不了心理问题,内心毫无裂缝的人,并不存在。

但不是所有的方法论都可以复制成功,想要彻底解除某些心理问题,我们有漫长的路要走。

有过“害羞障碍”的心理医生说,过度“害羞”其实是种社交障碍,如果你难以克服,就将它看成一座山。离得近时自然觉得压抑,但当你离得足够远时再看那座山,就显得不那么压抑了。

疑病症是焦虑症的一种,他们中的一些人害怕死亡,另一些则害怕疾病带来的身心折磨。

他们全部的注意力都集中于这种危险以及摆脱它的方法,以至于忽略了一切与之无关的事物。

有过“抑郁情绪”的心理医生也提到了上文写过的MBCT(正念认知疗法)。

在如今这样一个追求效率的社会里,我们凭借着经验与惯性解决一个个迎面而来的难题。却难以将注意力集中在此刻,难以感受当下。

我们常常在做这件事时就已经开始思考着下一件事了。奔涌而来的想法往往掩盖了事实,却不是事实。

而MBCT可以让我们的意识停留在此刻,而不是不停地在脑海中穿行。

还有医生指出,我们内心的痛苦有很大一部分来自于过去的记忆。

所以建议大家不要试图寻找某些或许忘了的记忆,这样做可能会将部分记忆重组,变成一段不存在却让你深信不疑的记忆困扰着你。

你也不能选择回避记忆,否则它很可能会一直纠缠着你。因为记忆是一种招之即来、却挥之不去的东西。

也不要尝试忘记一段不美好的回忆,因为在你忘记之前就已经把注意力集中在了这段回忆,反而让它复制成更多无法清除的片段。

就像辟谣的人刚发布了一条内容,网上却出现了更多相关的谣言。

有过亲子矛盾的医生引用了G玛热罗特的理论,一种强烈的情绪可以阻止另一种情绪侵占大脑。

亲密关系中,很多人会用愤怒保护自己免受焦虑之苦。当这些症状和情绪变得强烈,就变成了恶毒难听的话语,甚至上升为肢体暴力。

在情绪的膨胀面前,所谓的爱通通不堪一击。

很多心灵鸡汤喜欢引用尼采的一句话:"杀不死我的,使我更坚强。"

痛苦的确能使人成长,并训练出同理心。但前提必须是这种痛苦在我们能够承受的范围之内。

最后一章中,作者指出人生价值其实是你所选择的人生方向,而不是人生目标。

若是错把人生目标当做自己的人生方向,那么就会面临两种风险:未能实现目标的话,人生将失去意义;实现了目标的话,接下来又该去向何方呢?

清楚了这一点,便能少追求些虚无缥缈的意义,多做具体的小事。

我们活着本来也不是为了追求意义,而是具体的体验。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