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华夏边缘》读后感精选

《华夏边缘》读后感精选

《华夏边缘》是一本由王明珂著作,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79.00,页数:51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华夏边缘》读后感(一):日记

正如书中所讲的一段话”有时我们不得不承认,真正的过去已经永远失落了,我们所记得的过去,是为了现实所重建的过去”。

通过华夏边缘来确定华夏的由来,以及什么是中国人。这种边缘的演变和认同,是我们之所以称之为中国人的根源所在。不同时期的“边缘认同”和“历史记忆”都是不同的,这些都受环境和资源竞争的影响,族群的血缘关系是一种主观的历史记忆,以彼此联系并排除外人的人群结群成“族群”。而族群是由族群边界来维持和界定的。只是这个“边界”不是死的,是活的,是服务于历史中,也是服务于现实中的,边界会随着现实来变化。

当一个新国家成立时,希望各族群放下根基性的族群感情联系,而团结在造成国家群体的公民联系之中。但反而会带来更多诉诸族群感情的对立,造成族群问题。政治群体的感情难以取代族群感情,阶级感情也不能。苏联的解体,以及之后东欧与俄罗斯的局势变化,就是最好的例子。而我们对于少数民族的认知和民族关系似乎也应该重新考量,杜绝极端右翼民族主义的崛起,这既是政策问题,也是民族问题。

《华夏边缘》读后感(二):华夏边缘与族群认同

作者从华夏“边缘”的角度,通过对历史变迁的分析,探讨了华夏及其边缘族群的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探讨了族群本质,并思考了“什么是中国人”这一问题。

对于当下中国与历史中国而言,最大的变化应在“边缘”——过去被视为“蛮夷”的区域人群成为国族内的少数民族。这个庞大的族群认同与政治体系(也是人类生态体系)遭遇重大调整的时代是在清末至民国成立时的前二三十年间。在世界国族主义潮流下的中国国族建造,将以华夏认同意识为核心的中原帝国,改造成以中华民族——传统“华夏”与“华夏边缘”之集结——为基础的新民族国家。

但是,近代民族只是人类族群现象之一,而人类之族群本质是十分悠久、普遍的。一方面“中国人”是个在历史上不断变动的人群范畴概念,另一方面,“中国人”是人类普遍性的族群认同与我族中心主义现象之一。

造成一个族群的,并不是文化或血缘关系等“历史事实”,而是对某一真实或虚构之族群起源的“集体记忆”。一旦宣称新的祖源,即表示他们与原族群间的结构性失忆产生,新的集体起源记忆将他们与一些共有这些记忆的人群联系起来。族群的结合与分裂,即在不断凝结的新集体记忆与结构性失忆中产生。

《华夏边缘》读后感(三):中心与边缘

王大师水平高超,本书试图突破原来的族群中心叙事,尝试以对田野的实际观察与文本互照,从而达到民族史边缘研究的新境界。

全书中对想象的共同体的批评,是我所见观点中最为犀利的点评,“无论是何种想象的共同体,都离不开对应的政治经济实体”,从这一点而言,自中国古代便已有此种现象。葛师的批评注重宋以后的国族意识的产生,而王说的批评更接近要害。

文中大量的运用了各种考古报告与实证研究,但又不拘泥于传统的认知。令人印象至为深刻的就是英雄模型弟兄心性的认识,对此规律的总结与概括已经奠定了此书的地位。诸如太伯奔吴的解释,我认为尤合乎逻辑。但此书对传世文献的运用确实还是太少,有一些地方总有过度阐释的痕迹。秦汉时期在西南地区的扩张和后来明清时期的统治有什么不同?华夏边缘的环境的动态平衡描述地有些少。而作者对羌族语言的表态也主要考引述语言学者的话,作者对口述材料的记载如果只从会汉语的群体中调查,很容易产生某种调查上的取样偏差。还有就是对一段史料的反复征引,如《史记》中的四夷描写,凸显了多篇文章拼凑修改的痕迹。

总体而言,在本世纪初,能够写出这样划时代的微观研究大作,已经难能可贵了。

《华夏边缘》读后感(四):集体记忆

开头很像学术论文的introduction,其他人的工作不足之处,本文工作的创新点

以忘记或虚构祖先来重新整合族群范围,叫做“结构性失忆”或“谱系性失忆”(genealogical amnesia) 为何无论是在口述或文献记载中,“族源”都常有虚构性质,这是因为“起源”对于许多社会人群的凝聚非常重要。我们许多社会活动,是为了强固某一社会群体其他成员的集体记忆,以延续群体的凝聚。(想到人类简史的共同想象 使人类凝聚超越其他动物) 历史记载可以被当作是一群人的集体记忆,这种集体记忆大多是根据过去发生的事实,但也有许多是创造、扭曲、假借而产生的虚构性集体记忆,或至少都是选择性的。

考古的解释也具有选择性,学者以重建历史来阐述本民族为何优越,他族为何低劣。华夏认同需要一些敌对的他者来强化其边缘。

政治群体的情感难以取代族群感情,阶级感情也不能,例如苏联解体之后,又回到以族群为单位的政治对立中。 给予少数民族的优惠,使得在曾往“汉化”方向摆荡的传统华夏边缘上,许多人如今都乐于承认或争取得到少数民族身份。如此将过去狭隘之华夏认同所造成的核心与边缘,结合为一国族国家下之整体资源共享体系。以人类生态来说,这应是两千年来华夏及其边缘发展中最具积极意义的一面。 然而由近年来汉族边缘的“少数民族化”趋势看来,最急切的调整已不在于汉与非汉之间,而在于整体体系内有资源等差的地域、城乡与职业群体之间。

《华夏边缘》读后感(五):《华夏边缘》读书短札

所谓“华夏边缘”,重在“华夏”而非“边缘”。这本书的核心是在探讨“汉族”“汉人”“华夏”这些名词所代表的人类生态系统如何确立、稳固、演变的历史过程,揭示出的是具有某种普遍性的如何认知历史记忆,如何理解族群(政治),如何理解民族主义的问题。既有理论框架,又有扎实的学术工夫。若只想了解理论框架,作者几篇序言就已总结到位,2020文景版收录的几篇序言,一篇比一篇清楚,代序《如何观看与了解边疆》最为透辟,言简意赅。要之,王明珂将族群现象首先理解为人类生态演化的问题,即政治组织之间竞争与分配资源的问题。这并不是在质疑历史记忆的客观与文化表象的真诚,但首先将其视为“人类生态”的表征。如是,才有了长时段视野理解族群变迁的问题,才能更好理解族群之间的微观政治现象,如何理解攀附,如何理解汉化等等。挖掘这一层面的“历史”,而不是追究民族主义意义上的“历史真实”,是因为后者只能加重历史争端背后的认同争端,而前者才能打开更理性地解决人类资源分配、分享的问题的可能性。一个双方抑或多方共处、谅解的通道。

然而理论之下又有工夫。跨学科意味着多种史料处理的能力。对北川县志的批判性阅读,对史语所档案材料的运用,对考古学材料的引证,对汉文史籍的新诠,把史料用活了,讲出了一个新故事。既会讲道理,又会讲故事,这才是好学者的本色,而又能说人话,解世道人心,就是好学者的境界了。第一章对族群理论的分梳是相当精彩的文献综述。好的文献综述是借他人文章说自己的话,读者跟随指引导览,曲折之间就走上了学者划定好的新路。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