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华夏边缘: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增订本)》读后感锦集

《华夏边缘: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增订本)》读后感锦集

《华夏边缘: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增订本)》是一本由王明珂著作,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5.00,页数:35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华夏边缘: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增订本)》读后感(一):历史由谁书写,怎样书写,这很重要!

民族是由地理环境、生产方式和资源的分配方式决定的;华夏民族是多源头的共同体,迟至战国时期固定下来;民族的集体记忆是可以改写的,往往是由本民族的领袖和外族征服者设定的;个体往往愿意为了更大的集体作出非“利己”的行动,因此掌握本民族的历史书写权非常重要。

《华夏边缘: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增订本)》读后感(二):历史由谁书写,怎样书写,这是个大问题。

民族是由地理环境、生产方式和资源的分配方式决定的;华夏民族是多源头的共同体,迟至战国时期固定下来;民族的集体记忆是可以改写的,往往是由本民族的领袖和外族征服者设定的;个体往往愿意为了更大的集体作出非“利己”的行动,因此掌握本民族的历史书写权非常重要。

《华夏边缘: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增订本)》读后感(三):什么是中国人

【什么是中国人】

出生在中国、国籍在美国、爱尔兰血统的学者安德森将民族定义为“想象的政治共同体”。当“中国梦”甚嚣尘上,在一个拒绝公民文化的当下,什么才是所谓的“中国人”?用什么来构成14亿人的“想象共同体”?集体记忆与选择性失忆,历史人类学家王明珂试图用《华夏边缘》来寻找中国人的出处。

王明珂在这本书之中,并不是简单的通过后现代的方法“解构“民族主义,而是从田野调查和历史文献中,更深入地理解人类族群认同的本质,并借以理解并反思现在面临的种种问题和困惑。

《华夏边缘: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增订本)》读后感(四):华夏边缘笔记

1.羌”与“姜”联系起来。“羌”是牧羊人,“姜”为牧羊女。甲骨文文化背景是游牧文化. 姜子牙辅佐周。姜.姬.赢。戎本一家。姜姓和犬戎世代通婚,姜姓 申侯 联合犬戎灭周。 所以姜变羌? 女变儿,独立了?

2.华夏 。 华就是花 繁多之意。 华夏来源 春秋多国争霸。强调夏商周一脉相承。

3.汉化,同化, 生物学上叫拟态。

4.明代汶川地区,祭祀走马庙是祭祀 何卿剿灭番人。现代走马庙祭祀被何卿屠杀的羌族英雄走马将军。记忆不断篡改。

5.现代家庭保留照片可以增加家庭凝聚力。特有的情景,排他的群体,图像记忆深刻。

6.P314援引道金斯 《自私的基因》观点

《华夏边缘: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增订本)》读后感(五):隔行如隔山

观点非常的独到,思考到个人心里构图和社会经验相结合导致考古研究具有偏向向,偏于寻找文物中间的相似度来印证历史文献,这种选择注视华夏民族的内涵的观点,名义上具有客观性物质基础的研究方向,实际上存在有许多的缺陷和争议,对于华夏民族的形成并没有完善的考虑。并提出在组群认同和文化亲亲性特质相结合的情况下,华夏民族的形成与华夏边缘关系更为密切,由于外在环境资源的限制和自我群体的进一步发展的矛盾存在,出现所谓的抱团取暖,导致华夏边缘的组群要么成为华夏文化归化的一部分,要么形成华夏之外的那一部分。非历史系学生,一堆考古名词和历史内涵,以及推论的过程蛮枯燥,还有点难懂,最后观点结语那一部分读起来还是蛮有意义。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