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数学思维经典读后感有感

数学思维经典读后感有感

《数学思维》是一本由[英] 郑乐隽著作,中信出版集团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8,页数:35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数学思维》读后感(一):数学思维

《数学思维》,(英)郑乐隽著,朱思聪、张任宇译,中信出版社,2020年1月版(微信读书)。前半部分还算循序渐进,比较好读,讲得很清楚;后半部分讲到拓扑学和范畴论就开始不明白了,勉强翻完。到后面才发现,这个数学家专门研究范畴论,也就是数学家中的数学家。好吧,怪我,就不该打开这本书。说句题外话,人都有固有偏见。看每章前面都有个做蛋糕的食谱,然后才引到正文,觉得有点奇怪,也没多想。后来才发现作者是个女数学家。偏见啊,以为女的数学都不好。再上网一搜,原来是个华裔女青年,与印象里是个叼着烟斗的老者完全不同啊。

(公号:行云楼)

《数学思维》读后感(二):为假意的趣味来一场可鄙的牵强附会

用食谱吸引人

不幸的是,我们往往会选择压抑孩子问为什么的天性,仅仅因为被问了几次以后我们就会感到厌烦,因为我们很快就到了回答不出来的时候。

真的很废话。真的很讨厌哗众取宠,大噱头,讲废话的书。如:

我确实对里面的食谱很感兴趣,但是,想不起跟主题有什么联系。

为了所谓的趣味而牵强附会。

在很久以前,欧几里得就尝试着总结出了几何学的规则。

书中提到一些补充硬知识的数学史,却也是随意啰嗦,难成大器。

很悲伤遇到这本书,又被骗了。

我不知道我学得了什么。数学思维吗?

别再打着数学的旗号瞎编书了。

虽然很少,但宁缺毋滥。

虽然渴求,但切勿敷衍。

公理化,讲姜汁蛋糕。这什么呀?

拿食谱书和数学杂谈兑一兑就成数学思维了吗?至少得搅拌呀!

《数学思维》读后感(三):为该书正名:这的确是一本好书

在书下看到了很多差评,别骂了别骂了,差评的原因要么是你读书太少,要么是找错了书。该书唯一的缺点是,书名起得不对。它所说的并不是传统的做题思维,而是范畴论思维。范畴论在目前并不是主流的数学思维。如果你想利用此书学习范畴论,那是找错书了,你应该老老实实读代数类的教材。

该书的面向对象也绝不是什么中小学生,请不要把它与数学史、数学科普读物混为一谈。它有阅读门槛,要求你至少懂一点范畴论再来读,就会发现数学书里写得超级难的知识被作者轻易讲清楚并串起来了。

还有,不要再说这是用“类比”的方法来描述数学思维了,请用数学领域的术语:同构。

……

还有很多偏哲学的点。

比如谁是首相:用它是做什么的来描述事物。这句话的意思是,用它的功能去定义事物,即对应哲学上实用主义学派的定义方法。

泛性质的章节提到了关系定义法:0是加它后任何数字都不会改变的数字。

我们传统的定义方式即亚里士多德传下来的种属定义。而哲学扩充了定义范畴,从而可以重构观点,把一个不可知的物体用多种角度描述,盲人摸象一样一点一点拼起来,让事物可知。

作者也给真理做了三元定义,哲学里,也有一种三元定义,不过内容不同。

也就是说,此书是一本极好的哲学方法论著作。我充分相信作者在读了大量哲学读物。

还有其他很多让我感觉惊喜的思维方式。真是一本好书。

《数学思维》读后感(四):把原因变成证明,再变回去。

1.学数学,抽象成模型很重要。最简单的数数,其实就是数学的一种抽象。列方程同样也是。

建模的要点:去繁化简,关注研究的问题。(如关注高矮就不要关注发色)不同的问题侧重点不一样。

抽象看上去带我们远离真实事物,实际上正是抽象才让我们逐渐接近核心。

2.逻辑。最重要的是符合数学中制定的逻辑规则。也许定义是错的,但只要符合逻辑,在数学中就没错。

在抽象的世界里运用逻辑,再将得到的结果应用回真实世界。

3.新东西。只要符合逻辑,可以创造出新概念。如虚数。(但是我们发现了虚数还是发明了虚数呢)

4.注意条件。在不同的情形下,事物会表现出不同的特质。最简单的就是不同进制中,每个数在该情形下的地位会发生变化(?好像不够严谨)

5.内在动机与外在动机。解题通常是外在动机,散步像是内在动机。我最大的一个问题是解题时常常不记得外在动机,在原地兜圈很久才想起来自己的目的。

6.对待错误。关注错题中包含的知识点固然没错,但更重要的是当时的思路,逻辑推理,思维方式。

感觉自己之前思维还是不够开阔。想起学微积分的时候,总想着和高中学的知识联系在一起,但微积分的思想和初等数学很不一样,像局限在低维空间思考高维的事情,怪不得学不好。

看完后总有种跃跃欲试想要学数学的冲动,感觉我的思维还挺偏数学的,但为什么学不好呢(怒)!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