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百绘山海经的读后感大全

百绘山海经的读后感大全

《百绘山海经》是一本由著作,出版的图书,本书定价:,页数:,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百绘山海经》读后感(一):不可缺少的山海经绘本。

第一次看见这本书的时候我就已经被书的雅致华贵、明丽且清新的皮囊吸引住了。恢弘大气的山海经书名,封面以中国传统天圆地方的美学哲学为设计基调,外封的圆形镂空就好像是开启《山海经》神秘世界的窗户。裸脊裱布的装帧设计可以随意摊开,阅读体验感极佳。典雅明丽的的色彩完美呈现手绘的细节,值得一提的是这本书的画风与市面上其他的画风很不一样。山精海怪不仅参考了中国传统艺术的经典形象,还结合了作者自己的感悟和想象,赋予其清新雅致、华贵萌憨的鲜活形象,改变了狰狞可憎的妖怪形象,更加符合大众审美。 百绘山海经把涉及到的每一种山精海怪都详细的画了出来,真实的展现在了读者面前,看着图中的背景仿佛身临其境。每种山精海怪都有原文和译文,更有详细的拓展注释,非常贴心。 白鹿在西山经中的申山上,左页以藏青色嵌以稍白的花草树木为底色,使得画面丰富而不冗乱。左页右上角为原文,右上为译文,左下角是该文的拓展和注释,对理解文章起到很大帮助。原文上方有一个白鹿的精致小logo。注释的内容还涉及白鹿的祥瑞形象,和后世对白鹿相关的衍生物—白鹿刀,资料普及十分广泛。右页则为全白背景,一个圆占五分之三,园内以原文的上申山为背景在中央绘制一个蹄踏红云的闭眼白鹿体现祥瑞之气。上方一轮金月悬在空中,别有意韵。圆下方也有白鹿专属的精美符号。介绍每个山精海怪仅用两页,丰富饱满了读者心中的形象。 附送的海报更加直观的表现了其山川和生物的分布,使读者阅读山海经时更加明朗。两张独具匠心的明信片也相当良心。 总而言之,无论是外观设计还是对山海经中山精海怪的独到设计亦或是注释理解都是相当不错的。

《百绘山海经》读后感(二):山海入画,异兽生焉

第一次接触《山海经》,已经可以回溯到六七年前的盛夏。 那是一本大部头,褐色的牛皮纸平装,一个砖头的厚度,内页是朴素的白纸黑字,间有寥寥几笔插画。或许可以称得上古朴简洁,颇得古意,却着实让当时年方十三十四岁的我望而却步。文言本就简洁,尤其是异兽录部分,或“状如龟”,或“声如犬”,久读便觉兴味索然。 于是,那本《山海经》便在我书架上吃灰,连同我对《山海经》的好奇心一并被湮没。 直到看到这本《百绘山海经》。 封面采取内圆外方的双层设计,巧巧圈出山海经中一副图景,异兽落在其中恍如将落凡尘。在这副封面图里,山水不再是黑白,靛蓝着色,更有月牙悬于山上,白鹿轻敛眉目,脚踏淡粉祥云,似乎在邀请书前的每一个人,进入山海之中,一窥其美。奇特的构图已然显示出本书画家的想象力,靛蓝、金黄、鲜红等鲜明颜色的应用更透露出本书清新明亮的特色。 这是活泼泼的山海经,这是栩栩如生的异兽世界!中国的侏罗纪!——翻阅本书的过程中,我无数次感慨,如果在我十三十四岁的少年时光,遇到的是这种版本的《山海经》,那会有多好。 靛蓝作为全书的主色自有深邃质感,就像是深夜里做一场梦。 梦里会有九尾狐,梦里会有白鹿、凤皇、鹿蜀、耳鼠、寓鸟、乘黄、穷奇……这些都是外表非常美丽高贵或者极其可爱的形象。画家按照原著赋予了它们翅膀和首尾——这是形似,同时也在想象力之上添加了明亮色调——这是神似。每一个异兽都变得格外生动。 当然也有一些萌丑甚至丑怪得十分生动的异兽,比如鸣蛇、菌人、鬼国……似乎丑一点的名字都很难念呢…… 其实无论美丑,这本书都让人看得津津有味。看着文字,猜想异兽的模样,再看书中所画的形象,有时会心一笑:“对,就是这样嘛”,有时会被惊艳:“天啊,还可以这么美”,偶尔也吐吐舌头:“嘶,长得好吓人噢”。在这样的一惊一乍之中,《山海经》作为一部富有神话传说的最古老的奇书所能给人带来的惊喜,才被展现得淋漓尽致。 全书分为“南山经”“西山经”“北山经”“东山经”“中山经”五山以及“海内经”“海外经”和“荒经”,慢慢地翻看这本书,就是在中国的神话世界中走了一遭。我一直觉得中国文化中最美的一部分是“留白”的艺术。“言有尽而意无穷”,在文字中被应用,在绘画中也是如此。就像山海经中的异兽,只是简单地交待他们的形象和所居之所,但是读者在猜测他们的外貌和生活形象之时,便不自觉地开始想象这种神兽的身上,会发生什么故事。因此一本文图并茂的书,不仅可以供小孩子作为后楼梯去了解中国文化、中国的神话世界,还可以作为大人的枕边读物,消遣时光,激发灵感,无外乎九尾狐、凤皇、白鹿等形象会成为许多文学创作的主角。 最棒的是,本书配有原文、注释和译文。在欣赏图画之余,不知不觉地亲近了《山海经》的古文言,那些曾让十三十四岁少女望而却步的文字,在此刻变得和蔼可亲起来。阅读《山海经》是一次想象力的旅行。只看文字太过枯燥,只看图画失去原文滋味,并且容易束缚个人想象。或许这本《百绘山海经》会是打开山海世界之门最好的钥匙。 慢慢地合上扉页,真想把它交到六七年前自己的手上。 如果我们能早一点遇见,或许我会多一个世界。其中山海入画,异兽生焉,如梦似幻。

《百绘山海经》读后感(三):中国妖怪的传奇

一开始知道有这本书的时候我就很高兴的申请,如愿以偿的拿到名额之后我就开始了漫长的期待。

我对妖怪的了解,大多数要来源于裟椤双树的创作,其中最多的便是《浮生物语》,其次,便是这部《山海经》了。

《山海经》是中国先秦重要古籍,也是一部富于神话传说的最古老的奇书。该书作者不详,现代学者均认为成书并非一时,作者亦非一人。

《山海经》传世版本共计18卷,包括《山经》5卷,《海经》13卷,各卷著作年代无从定论,其中14卷为战国时作品,4卷为西汉初年作品。山海经内容主要是民间传说中的地理知识,包括山川、道里、民族、物产、药物、祭祀、巫医等。

而这本《百绘山海经》,我觉得大概是目前我看过的最好看的一部了,蓝色的外封,就有一种很仙侠玄幻的感觉。

看了一眼这本书的出版社,名字就很高级的样子,化学工业出版社,并且还是全国百佳图书出版单位。

我印象中的《山海经》,包含着夸父逐日、精卫填海、大禹治水等相关内容在内的不少脍炙人口的远古神话传说和寓言故事。在我上小学时,这些故事也是很出名的,也是童年时的一个美不可及的幻想,但同时,也是年幼时最励志的激励了。

翻开目录,我发现这本书分为了这样几个部分,南山经,西山经,北山经,东山经,中山经,海内经,海外经,荒经。

《南山经》是《山海经》的首篇,说起山海经,首先想到的必然是九尾狐,无论是在中国妖怪名单上,还是在汉服文化里,都是一个很传奇的代表。即使在现如今,白色也是以一个象征着纯洁的形容词存在,这个妖怪的背景来自于《吴越春秋》,曾有一白猿化身成为一老翁,向人展示高超剑术,想想那画面,竟有觉得很是奇特。

在《南山经》里,白猿这个妖怪的绘画很可爱,又很奇特,有着白猿的身材,却有着猴子的脑袋,还有着鹿的角,白色,在神话传说里,一直是有着很不一样的地位,很多大妖都是以白色为象征。

在四大神兽之中,玄武被人认为是很慈祥的存在,在这里,书中绘了一个像鬼,又像鸵鸟,又有着龙的尾巴,却又有着很长的喙,在山海经名单中,龟是长寿的象征,看了简介才知道,原来这是“玄龟”,龟,鸟,蛇,三种动物的结合,百介之长,并且在大禹治水中,还起到很关键的作用。

终于找到了最喜欢的九尾狐,九尾狐一直是中国志怪名单里,很有名的一个妖怪,传说中大禹与涂山狐女便是由九尾狐在其中牵线而促成姻缘,是《山海经》中,最知名的妖怪之一。

如果说除去九尾狐之外,我额外最喜欢的妖怪,大概就是凤凰了吧,这种只存在于虚幻之中的神兽,想必只有《山海经》里才会收录,雌性为风,雄性为凰,,凤凰的传奇十分古老,古时的皇后服装上,常常有着凤凰的图案,象征着权利,和荣誉。

这里收录的妖怪众多,喜欢的也很多,无论如何,我还是很感谢这一本绘画集,不止是因为它收录很多稀奇古怪的妖怪,更是因为这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山海经》具有非凡的文献价值,对中国古代历史、地理、文化、中外交通、民俗、神话等的研究,均有参考。其中的矿物记录,更是世界上最早的有关文献。先人笔下的山海经,穿越过历史的长河,经受过岁月的洗礼,依旧是华夏文明中鲜明的一支元素,

《百绘山海经》读后感(四):集美册,换一个画风的山海经

因缘际会。

有次一个宝妈问我《百绘山海经》怎么样,我连这本书都不知道,就去搜了一下。你提,缘起;我搜,缘聚。

仅画面就把我吸引了,果断下单。其实在此之前,我仅仅停留在知道有《山海经》这本书的层面,最多知道的是鲁迅提到过的美女蛇。

下面说一下这本书给我的感受。

封面:很沉稳的腚蓝,还有浮于纸上或浅或深 蓝白色线条的水纹与群山。古老书籍至今未解的神秘,就那么静静端详着时间及时间里穿梭的人群。那跃于深蓝之上的蓝白色线条,是缄默的指引。

里面的动植物,色彩鲜艳大胆,作者融入了很多个人的理解与创作。有铺满整页的画幅,但大多是页面聚焦的位置,一个圆心区域刻画着对应文字描述的动物。

个人感觉作者重点在突出美感,这是一本集美册。我拿到手之后,第一遍完全是在看里面的造型及色彩。第二遍是带着娃一起看里面的各种各样的动物。第三遍是给孩子爸爸展示这一页一页的画面。

然后我才认真去看里面的文字内容。说个很神奇的事情,这个古文,我竟然读几遍能背下来好几段,例如“伏行人走,其名曰狌狌”。我记得当时看《千古玦尘》里千古背山海经,总觉得莫名的熟悉,还有千古背不出来的地方我都跟着着急,原来神仙也是“凡人”。

至于为什么这本书好记好背,我想应该是描述动物的语言,简短顺溜。而且有规律:比如“其阳多玉,其阴多蒐”,字词对仗工整,说到“阳”,基本上就会提对立的“阴”;再看“其状如牛......其音如婴儿......其名曰犀渠”,都是很规律的文字逻辑,长得像什么,声音像什么,名字叫什么。每次根据这个文字逻辑及对仗押韵,基本上都背个文章大概了。

不过内容我都是跳着看的,好看的造型,我就多读几遍,尽量能背出一两句。有些不喜欢的动物造型,就像扎我的手,不想翻到、不想翻到,不小心翻到了,赶快翻走,当做没看见,没看见。

在这里插个事件:我买这本书的时候,我孩子是4周岁,不认识字,所以我没有读内容、也没解释这本书的渊源,就是让他看里面的造型,希望打开他绘画的局限,及想象的空间。我会问他看这些画的感受,会让他给每个动物起个名字。出乎意料的是,他很喜欢这个游戏,看的很认真,然后找它们的特点去起名字,其中 中山经一四一页的犀渠,他起了“伏冰鹿”,我被震撼到了,实在是太贴切了!一个4岁的孩子能用这么简练的3个字来形容这个造型,老母亲的心甚慰。(可能他当时用的不是“伏”,但是我就是想被感动,就是像把这个聪明伶俐的帽子带他头上哈哈)

但是不得不吐槽一下:

1、为什么那么多动物的脚都是连着腿一笔顺下来的感觉,都可以说没有“脚”这个部位了。无论羽毛/鳞甲多么华丽、造型多么别致,也不管身躯庞大货娇小,很多都没啥“脚”的概念,躯干之下都是腿!

2、整本书,应该是一个人负绘制、润色的,惊艳过后,会发现有很多被局限了的细节,就是很多动物的造型套用了同样的修饰,比如火纹,比如配色,比如姿态,等等。

3、封面好看,但是容易磨损,封面不是精装,也不够厚实,我的那本边角已经磨损了。好可惜。

4、还有一个特点:这本书造型追求美感,还有“萌感”,哪怕“啖人”的动物,都是憨态可掬,萌萌的。这本书 低年龄段的孩子也能看,毕竟画面很讨孩子喜欢。学绘画的也值得入手,天马行空的想象。

《百绘山海经》读后感(五):人生必看书单之一——《山海经》

如果问我最喜欢的古代奇书是哪本的话,我会毫不犹豫的说是《山海经》,我对它的热爱程度已经如同小时候锲而不舍的收集干脆面中的水浒英雄卡一样了,而家中的《山海经》版本众多,这本《百绘山海经》是我在众多《山海经》版本中选出的TOP1,不管是封面还是内容,完全是一场艺术的眼球净化。

《山海经》描写了很多在现代人看来几乎是荒诞的事物,不管是长得像马,叫声和人唱歌一样的鹿蜀;还是集鸟,兽,鱼,蛇四种动物特征于一体的鯥;亦或是人脸,羊身,眼睛还在胳肢窝,老虎的牙齿,人的爪子,声音就和婴儿的啼哭一样的狍鸮。看《山海经》不仅可以让我学习很多生僻字,还能让我大开眼界。

如此颠覆想象力和重口味十足的内容怕是只能在《山海经》中找到了,以致于我虽然喜欢《山海经》,但是很少看绘本类的《山海经》,请问那种不仅爱吃人,发狠起来连自己都吃的怪物得是个什么可怕的样子啊!所以让我安静的被文字洗礼就好,不要再给我视觉冲击了。可是《百绘山海经》中的插图真是让我幸福到可以抱着入睡也不会害怕做噩梦的绘本,里面的每一张图片都将在我的心中永久收藏,我真的非常想要把画师拉出来挨夸:神仙画手,您下凡作画真是辛苦了!

陶渊明在《读山海经》中说过:“泛览《周王传》,流观《山海》图。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

《山海经》中就有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不死之术。书中提到了很多关于不死之术的故事。在穷山附近,女子国的背面有一个轩辕国,那里的人寿命高达八百多岁,人的面孔,蛇的身子,尾巴缠绕在头顶之上。光凭文字可能大家已经能想象出轮廓,但是如果大家看了《百绘山海经》中的绘作之后,当真会被征服。

《百绘山海经》所记录的奇珍异兽,都在一页页纸上生动形象的展现出来,活灵活现的程度说是巧夺天工也不足为过。如果是热爱艺术的读者,这本书绝对是上佳之选。

除了不死之术以外,还有那堪比黑暗料理的“食物”介绍也让我印象深刻。最近正看一部在中国流传的非常火的韩剧——《他人即地狱》,颜控表示对李东旭和任时完的喜爱就和我喜欢《百绘山海经》一样,但是若是提到里面的食物,我只能说,自从我看完两位主角相对而坐吃肉之后我再也没碰过肉了!若找一个能与《他人即地狱》中的食物相抗衡的东西的话,那还得是《山海经》。

《山海经》记录了一种“人间美味”——珠蟞鱼。濮阳“美食家”吕不韦倾情推荐,不仅帮忙推荐,还亲自带货,并称其中滋味乃是人间至味。然而现在已经吃不到了,好歹看书还可以过一下眼瘾,但是这两双眼睛,六只脚的鱼,就算今日能得见,我怕是也不敢吃。

也许很多人对《山海经》的理解还是一部神话著作,那么这种想法可就大错特错了,书中很多内容都是经过科学考证,并非完全的天马行空。说到这,我不禁想到千百年后,我们的后人看到我们这个时代记录的熊猫或是东北虎会不会也觉得它们是奇怪的生物呢?

有人说看《山海经》要边旅行边看,我很赞同这个观点,因为书中描述的地理与现在的世界也非常相似,所以,很多地理学家认为《山海经》是一部非常有价值的地理著作。虽然因为原材料的灭绝,《山海经》在美食界可能无法崛起,但是能在地理界占据着一席之地也是相当了得了。

《山海经》中所记录的每个故事,每个生物,都非常的有内涵。在我看来,《山海经》绝对是一部值得多次阅读的经典。而经典的作品应该有一本值得收藏的版本,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的这本《百绘山海经》绝对是首选,我想,但凡有读者看过这本书的插图后,怕是阻止不了花钱的双手了!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