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地道风物·闽南读后感1000字

地道风物·闽南读后感1000字

《地道风物·闽南》是一本由范亚昆著作,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68,页数:25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地道风物·闽南》读后感(一):“野路子”的闽南

《闽南》从采写到铺市已经过去了半年,想说些什么又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虽不是家乡,但闽南对我来说是特别的,时隔一年再回闽南,坐在花现的店里聊天,恍惚中,甚至生出一种情怯之感。曾做过很多在地内容,第一次跳出来再看,觉得之前有太多不了解,怯也是觉得有太多不了解不深入。从学者、渔民、手艺人,生长在这片土地的人和外来的人的描摹与行为中,从他者的角度看到了它的样子。

作为一个独特的文化地理单元,闽南在“长期的边缘游离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特质”。对我来说,闽南令人着迷,大概是因为千百年来,“大传统与小传统在此互动”,你会发现交融之中,时不时透露着一股子野劲,蓬勃混杂,但又源源不断,这些都体现在生活、民俗、饮食等一些日常中。

现在能让我想起来的瞬间,一是坐在糖水店里聊厦门,KX形容厦门是一只被撬开的蚌壳,再也拢不回去了;还有王公诞辰几个人站在白礁慈济宫前看村民抬神游村后的仪式,火光炸裂,鞭炮源源不断地被村子里的男人扔进火池里,身心皆震。

(还有一些一直存在手机里的照片)

《地道风物·闽南》读后感(二):无常即有常

对闽南最初的印象,并不来自于书本,也不是电视,而是母亲的叙述。早年,由于祖父工作的缘故,母亲在闽南生活过一段时间,大约是六岁至十三岁,也就是现代意义的童年。后来祖父退休,母亲也就离开了这片充满生机与希望的土地。于是在我年少时,母亲总是不厌其烦地向我介绍闽南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在她的介绍中,我无数次梦见闽南,于是我对《地道风物闽南》并不陌生,反而很亲切,似乎每阅读一段文字,我都要与尘封记忆中母亲叙述相印证。

向海而生的闽南人,据说是从中原避难而去。在山与海的洗礼下,他们究竟是何样的生存状态,饮食,服饰,起居,从某种程度上说游离于中原,是一种独特而深刻的民族记忆。我们极其迫切地想了解,在遥远而荒凉的处所,先辈们是如何用自己的双手满足了最简单的生存,最终在山海之间构筑了文化的自信与认同,《地道风物闽南》给了我们一个极其光明的答案,从今天这个时点去回头望,那里有无数个不为人知的故事,闪烁的是创造的激情与智慧。

《地道风物闽南》的插图清晰而有骨感,古建筑在岁月中珍藏的光华被一丝不苟地记录下来,更难得的是看那一道道菜肴,发现色食味俱全的同时还冒着热气,甚至说这不适合在我们饥饿的时候去阅读,否则就会更加饥肠辘辘、不知所已。 作为特定的文化概念,闽南对于我们研究人类生存与发展是一个不容错过的社会学样本,甚至在海外,我们可以将闽南等同于福建。通常意义的闽南是包括泉州、厦门、漳州,这里的特色不仅仅是骑楼建筑,也不仅仅是妈祖、关帝等民间信仰,更多的是同饮一江水,同食一桌菜。

或许,中国乃至世界,不会再有一片土地像闽南那样让人魂牵梦绕,旦夕思之。每个人的心中都有自己的闽南,这对于海外游子而言,并非一句空话。从深山里走出的娃子,一步三回首,却总也舍不去的乡愁,爱拼就会赢的品性是流淌在血液里的,永不干涸,代代相承。当然,我的梦,你的梦,他的梦,只要坚持向前奔跑,就一定会实现。尽管《地道风物闽南》没有刻意强调这种家国情怀,但是我们完全可以透过文字的叙述和照片的展示感受到我们的根,并非“无常”,而是“有常”。

《地道风物·闽南》读后感(三):外地人get不到泉州怎么变成网红了

在泉州好多年了,来之前的印象是这里人精明,喜欢搞钱,而且迷信。

找工作时觉得这个城市建设真是县城水平,没什么大城市的感觉,也没啥工作岗位,都是一些民营企业,单休工资低,一股子土味。(所以很多本地人,尤其是大学毕业生,也会去厦门工作,有钱的直接厦门买房生活,但是根还在泉州)

有了一些生活和社会经验之后,才发现其实这个地方的普通人其实是相对幸福的,生活节奏不快,成本不能算高,工资也不能算低。本地人很多可以到小康,民营企业非常多,很多产品远销全国甚至世界。而且发展非常均衡,不吸血,石狮安溪惠安晋江南安全是百强县,几乎每个区县都能出清北的,经济教育医疗资源和实力相对均衡,不像很多其他地方集中化发展甚至吸血周边。外来务工的话,只要不追求市区,努努力也可以住小区房,这里很多镇上的基础设施都不错,外卖、公园、医院、公交、打车都方便,还有娱乐设施,一点不输很多县城。但如果外地高学历人才就不太适合,合适的岗位非常少,产业也都是比较传统,做不到什么年薪几十万三年买车五年买房之类的,甚至会觉得很难融入到本地人群中。当然现在也很多新泉州人,开放的泉州年轻人,让这个地方不再显得保守。毕竟保守从来就不是泉州的关键词。

文旅这块,一开始就觉得泉州没什么可以玩的,景点小,分散,没有特色(有特意了解才知道文化价值)。后来读了一些闽南历史文化的介绍才能看懂一些细节,才明白这里的劳动人民留下了多少物质、精神和文化财富。可是不了解历史的话就会觉得这些东西没什么好看的(我以前就是这样),受众范围应该很小才对。就算突然多了那么多历史文化爱好者,泉州在所有文化之城中应该也不太算有多独特,成为一个网红真是没料到的。

近两年泉州有发展文旅的意识了,街道干净了,设施改善了。其实旅游资源并没有什么变化,只能说靠着网络被发掘了,旅游服务也改善了,于是有了更多游客。这两年突然火了让人有点摸不着头脑,看很多人说是因为这里的烟火气来的。但其实很多中小城市都有这种“烟火气”吧。烟火气这么值钱吗,难道来旅游的都是仙人,不食人间烟火的,需要来专门接接地气?

不过有一说一,这边的人确实都很有自己的信仰和坚持,并且非常能艰苦奋斗,是一个特色。就比如说初二十六必然拜拜,还有各种佛生日,拜关公,妈祖,保生大帝什么的,普通人家花在宗教信仰上面的钱每年估计也要以万来计。这儿的人也确实有拼搏精神,搞钱起来非常努力,搞钱起来脑子也很灵活,可能是因为先天资源不足(现在政策也不倾斜),向海而生而发展出来的个性,崇尚爱拼才会赢。来感受感受不同的生活方式,走走大街小巷,看看当地人的生活,其实是不错的,会有一些趣味性,甚至有一些生活的灵感。但这绝不是短期旅行能够体会到的。

如果只是来打卡网红景点,走马观花拍拍照,那还不如去一些高大上的城市,短期来估计只能感受到泉州的小,乱,杂,很难说有什么旅游体验,尤其是近两年假期期间游客非常多,本地人都得躲着走,酒店价格也高涨,更可能的结果是:我花了这么多钱来就为这?当然如果本身旅游的心态很好,就是抱着出门看看不一样的城市这种心态,去任何地方,包括泉州,都会开心。如果期待一次旅游就带来什么多大的价值,那泉州真不太适合,那你还得去网上劝退要来泉州的人。

其实本地人(甚至我这半个本地人),就很委屈。我们本来也不是靠旅游来赚钱的啊,你甚至都不能叫我们旅游城市(不像隔壁城市),你来了一趟,我们礼貌招待一下,继续过自己的生活。你没达到期待,自己不开心,把我们骂一通,就有些莫名其妙。

当然本地人其实也不太care游客怎么想,礼数做到了就行,不可能去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初二十六还是要拜拜,佛生日,拜关公,妈祖,保生大帝,去开元寺拜佛等等也不能少。他们还要努力搞钱,跟海外的亲戚保持联系,看看有没有搞钱的机会。搞钱回来要盖大厝,修缮祠堂,给各路神仙捐钱烧香。搞钱之余也要喝茶,整整好吃的,搞个大排档唱闽南歌(你不知道这边人有多爱在河边海边唱歌)。

哪怕今年旅游吸引来的GDP很多,私以为泉州也不会想把旅游变成重头戏。几百几千年来,目光都是大海。这些靠海而生的人,大风大浪见过,清楚人生海海,有起有落,也不会着眼于眼前这点热度。他们信仰也敬畏天地和自然,认认真真去讨生活、过生活。

这才是泉州的魅力吧。作为外地人,这么多年了其实我依然是个旁观者,但是能去欣赏泉州的特色和美好。作为游客,如果不清楚他的这些特质,又抱有很高期待,应该只会觉得很平庸和失望,真倒不如不要来。

《地道风物·闽南》读后感(四):每吃掉一个福建人,你就损失大半个中国

比起上大学,高中毕业旅行更值得被称为“十八岁出门去远行”。

那时候我们乘慢车南下,去福建武夷,未知的省份带来激动与新鲜。车在夜里过杭州,我才讶异地发现,福建与江苏,也不过隔了个浙江,远没有印象中的南方那么远。

在地道风物mook《闽南》的92页,这种“不远”更离奇地呈现出一种不思议的近切:

也就是说,祖籍宜兴的我,可能在邻里乡亲里,就有福建人后代,我们或许喝过同一抔水泡的茶,宜兴紫砂掬着福建红袍,如今再没人需要分辨这一口滋味里的界限与差异。

在那次旅行中,在地的武夷导游教了我们很多句当地方言,但我们这些孩子实在贪恋玩乐,旅行结束后就统统忘记了那些“鸟语”。很多年后,当我坐在广州的办公室里隐隐听到厦门的同事接到家乡的电话,又在会议上听到上司敦请祖籍闽南的下属去联系王心心来做活动时,某些通路再次连接。

尽管我依旧听不懂那些方言,尽管我也热衷参与“广东人最喜欢吃福建人”的浅俗闲聊,但闽南,总在某些时刻被推到你眼前,成为贴着肌肤,浸入味蕾的存在。

稍等一下,让我先以“北方人”的位置出发,感知一下这本mook里带给我的“闽南惊诧”。

闽南虽然一直给人依山靠海不缺吃穿的富庶印象,但正因为海洋恣肆,自身甚少产粮,要依靠台湾、长江流域与两广来“接济”大米。大众熟知的南洋贸易等需求,在粮食面前其实是往后站的,厦门港,最初的作用是保障了闽南人民“不被饿死”。这南方的半封闭海湾,通航后至北能吃到天津供应的食粮。

很多人喜欢谈南方地区的偏安和自足,其实回溯到历史,远推到未来,从来没有土地能相互割裂。这里哪怕不谈国族,谈区域,也有相当多的各类交流广阔到打破想象。

此前我和朋友聊语言的孤寂与离散,引马华作家黄锦树的论调,认为只要你说母语方言,哪怕身处异域,也自成一个星球。其实闽南话深感类似凉热吧。学者项飚在温州模式中推敲出的方言力量,普及广之,印证着为什么粤商、闽商能在海外形成力量,也反证着苏商的各自为伍,难以抱团。

由此,衍生出文化、审美、习惯等的连带认同,闽南人逃开“被广东人吃掉”的命运,脚步越走越远,那是如今的签证难出也限制不住的“叛逆”,是其他内地省份难以理解的“海盗”个性。

把美丽的事物带往全球的闽南人,也对原乡有着深厚的认同。前几日泉州街道被“毁灭式改造”的事情在豆瓣上激起风波,相信那种被破坏的悲剧感,引发了不止是闽南人,更是所有对传统有感情的国人的愤怒和感叹。

我们中的许多人都激赏泉州籍艺术家蔡国强,他的烟火作品里,也深深镌刻着闽南式的古典与奔放。

可以深信,这片将“肥皂”唤为“雪文”的可爱土地,这个把“粿”文化(也就是如今日本和果子源头)传递到整个东亚的地区,还能够更加丰饶地生成无数沃美的果实。像是厦门同事把他们的粽子端到我眼前,而我差点被那种饱胀琳琅的馅料惊掉下巴的时刻一样,当我们享用与闽南相关的事物时,愿我们能再多走几步,如同喜爱花砖、鼓浪屿或者其他典型符号一样,再努力去喜欢喜欢他们的建筑、民艺、与对明日生活的自我表述及信仰。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