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始于未知的设计》读后感1000字

《始于未知的设计》读后感1000字

《始于未知的设计》是一本由[日]原研哉著作,中信出版集团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98,页数:48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始于未知的设计》读后感(一):始于未知的设计

——6天的捕食生活

课题学生从来没去过四万十川,也没有露营和钓鱼的经验,在当地靠吃鱼生活了6天,在此期问记录下体重变化、展示钓鱼图表,代表普通读者,回看初来四万十川生活的现场感。

——培育左右对称的萝卜

所谓标准的萝卜,完全是个悖论,因为萝卜本来就没有什么标准可言,由此产生一种偏见:歪裂的萝卜才是标准的萝卜。

——意外的生长

植物总是会在意想不到的地方生长,井盖缝隙间长出的青苔,屋顶探出头的杂草,墙角开出的鲜花,或许当我们看见植物在意想不到的地方生长时,反而更能体现植物的存在感。当我们翻开书页时,书口露出的文字竟然是书中文章的一部分时,会感到无比惊奇,这种独特的设计,仿佛不经意问看见角落里长出的植物。

——窥视空气

这项研究,学生给各种物品开了四方形的窗口,让人感觉空气开始流通。窗口一一给无边的世界加上框架,而框架则限定了逻辑和意义。

《始于未知的设计》读后感(二):用想象力改变世界

6天的捕食生活

这本小书是原研哉和他的学生们的创意小集子,打破人尽皆知的观念,从崭新的视角出发,展示出世界的鲜活姿态。

遥想几万年前从非洲大草原走出的人类先祖,也许就是因为带着对于“未知”的好奇心,一步步开启了文明的进程。这本书的前言中,原研哉提到了随着媒体的发达,在铺天盖地的报道下,“世界上的所有活动就像草坪被割草机剪去表层一样,变成无数信息的碎片,充斥着媒体空间。”“无论是否愿意,我们的大脑都被迫不断地与其进行接触”可遗憾的是,这些碎片并没有得到进一步的深入拓展,缺少了思考、讨论和内化,这些碎片也无法变成更有想象力的事物。

书中援引了理查德·沃尔曼的一句话,“信息设计的目标是使用户获得力量。”在这本小册子里,让我感触最深的就是开篇的“四万十川”,《如果河流是道路的话》作为头茶真的很让人眼前一亮,水坝像停车场,而宽阔的河口就像飞机场;《捡拾垃圾》和《6个方位》非常有日本人细致细节的一面;《6天的捕食生活》特别有趣,对我来说好玩的点在于,其他同学的研究创意中还是带着一点严谨,这个属于哇塞这也行吗?这个同学在四万十川搭起帐篷,所有食物都是从河里钓出来,一个钓鱼新手意外获得了河神的眷顾吧,居然每天都收获颇丰。他还认真的记录下“钓到28条鱼,被猫抢走8条,伤感的旅行。”“没有生病,但6天里体重减了3公斤。”

这本书与其说是一本作品集,不如说是一扇窗户,它告诉我们,在有限而宝贵的人生中,与世界接触交流,而不是匆匆掠过。

《始于未知的设计》读后感(三):读《Ex-formation》

《Ex-formation》这个标题在输入的时候,变成了乱码,E变成D,X变成W.. 我退出重新登录、输入,依旧如此。突然在这个瞬间我好像理解了原研哉说的“...必须从已知的框架中跳出来”有什么意义。将熟悉的东西陌生化,是经由好奇心而引发思考的开始。

在这本书的序言中,作者有几处比喻让我感同身受。他说信息量超过了临界点,它们就丧失了功能,就像不会发芽、不知死活的种子一样,在我们周围堆积如山。这样的说法细思极恐,如果文字能可视化,那么这幅画面将是人被掩埋在死寂的沙漠中而浑然不知。但是,我们真的不知吗?

作者在书中说有不少人用“我知道,我知道”来结束对话,从而结束思考。这当然是一部分自以为是的人常用的嘴脸。然而现在还有一些人更愿意用“不知道,不知道”来结束思考,因为“不知道”所以没有没有责任,而且没有动力去“知道”。人们在陷入流沙的时候怎么会不知道呢,这时也许本能会比常识更能发挥作用逃离凶险,我想这种本能就是“好奇心”。

好奇心并不能直接让我们获取知识,但是它能够让我们感到“陌生”和“未知”,从而提供思考的契机。原研哉带领他的学生连续做了十年的Ex-formation的设计研究,此书便是对这些研究的集中展示。从中我好像是看到了一些将已知事物陌生化的规律。其一是“五感的转移”。例如《脚印景观——踏足四万十川》篇章中,研究小组用脚印面具板放在四万十川的不同河岸上拍摄,通过视觉唤起一种“光脚踩在地面上的触觉”。镂空的脚印中有石子、树叶、沙粒、杂草、苔藓甚至是死鱼,瞬间让人产生同感。再比如《映出城市的植物》,学生用投射在建筑上的树荫来表现阳光与风。看到了艳阳下树影婆娑,不自觉地会联想到阴凉中的清爽。同理的还有《冰淇淋蛋筒》等项目。

其次是探索“互文性”。例如《错综复杂的道路——日本的河流,日本的道路》。研究小组从比例尺为二十万分之一的地图上提取出河流的纹路和道路的纹路,将同一地点的两种地图并行展示。另一个例子是《好身材的塑料瓶》,好的身材和常见的塑料瓶这两者单独看都是成立的,但作者将两者合二为一,相互作用下产生了新的视觉效果。我最喜欢的是《东京小纹》,这个概念来自于江户时代的几何纹样。研究者将传统与当代符号相结合,把常见的wifi标志、东京塔、导盲砖、铁丝网的纹路相应地与江户小纹对应,从而创作出东京小纹。这些纹样再制成包袱布,不得不说这是一个完成度极高的项目。

还有一种更简单的方式是“脱离常规化”,《素材和婴儿》、《窥视空气》、《东京柿种》等都是这类型作品。我比较喜欢的一篇是《脱皮或新生》,这一组的想法和表现都深得我心。研究者借用昆虫从蛹变为冲的脱皮过程赋予在哺乳动物上,给人一种超现实的奇妙美感。还有一篇名为《漂浮》,常规的线香都是一根直线,但研究者用注射器将线香材料挤出一个不规则的卷曲形态,好似袅袅上升的白烟凝固而成。这种方式极为讨巧,聪明的制作工艺更是灵光。

横向对比归纳总结之后,再纵览这十年的探究,我真心羡慕能参与Ex-formation项目的这些学子。他们在导师的引导下思考和实践,世界在他们的手中变得陌生而有趣。原研哉把这些年轻人称为带着“设计”智慧去面对世界的人,称他们为明日的栋梁,并非仅在艺术设计领域,而是全领域。作者说道:“认为设计只是一种职业的时代已经接近终结了。设计是使世界再生的智慧,能让人看见潜在的可能性,并向人们提供新鲜的觉醒意识。”同样的观点我在维克多.J.帕帕奈克的书《为真实世界设计》中也看到相似的论点。作者说“设计必须成为一种具有高度创造性的交叉学科,对人类真正的需求负责”,这里的“设计”也是超越了某一种学科的、具有基础性和普适性的概念。

*

原研哉在文中引用了苏格拉底的话:“从某种意义上说,无知是巨大的力量。”我想这里的“无知”替换为“好奇心”更为适应当下。悲观地讲,当下并不是一个以无知为耻的社会,无知并不一定带来力量(动力)。好奇心反而是探索与思考的入口,因为它大抵是人的一种本能。另外,促使我阅读及思考的动力,除了好奇心之外还有朋友们的榜样的力量。是他们的分享让我备受鼓舞,让我看到沙漠中的绿洲。希望我也可以坚持下去,看看一年后有怎样的收获。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