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徽州之行作文2篇

徽州之行作文2篇

作文是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那么你有了解过作文吗?徽州之行作文2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第一篇

清明时分,在这浓雾漫漫、细雨绵绵的天气里,我们一家三口前往西递宏村踏青。

周围一山接着一山,层出不穷,颇有种宣纸上画出来的水墨山水图的感觉。一路上我们看着外边的风景,身心的疲惫也消除了不少。

随着徽派建筑的出现,古韵也越来越浓了。这些建筑物以砖、木、石为原料,在总体布局上依山就势,构思精巧;在平面布局上规模灵活,变幻无穷;在空间结构利用上,造型丰富。徽派建筑十分讲究韵律美,马头墙和小青瓦最具特色。

抵达西递古镇,就看见许多古色古香的建筑,在千百年岁月的冲刷下,依然完好无损。在山水和花草的映衬下,白墙青瓦显得更加独特,许多美院的艺术生,也在这里写生。

最欣赏的,就是徽派建筑的一大特色——砖雕。

我想,若这些高大的房屋只是单调的白墙青瓦的话,那也就不会被人们所重视,所称赞了。不论如何,它们的美,和这些精细的雕刻,脱不了干系。雕刻的内容都是仔仔细细设计过的,就连凹凸处的落差高度,都精细到每一毫米,同时也特别讲究美的韵味和丰富的寓意。看着这些精雕细刻的图案和线条,使得每幅作品中的人物、动物都鲜活了起来,我不禁惊叹古人技艺的巧夺天工。

古时候,没有机器,没有电,不可能大规模自动化生产这些砖刻,所以眼前这一切砖雕的制造者,都是那些辛勤劳动的工匠们。他们饱经风霜的双手,刻出来的成品是那么的美丽、独特。我在古镇里也看见了一个正在做石刻的工匠,那眼神,十分专注;那手艺,十分熟练;那态度,十分认真。他们将自己的心血付诸于这些艺术品上,供人们装饰自己的居室,供人们享受美好的生活,自己却默默无闻数十年辛苦钻研着。

我对这些雕刻品又产生了一个新的“定义”,它们既体现了古人优雅的审美情趣,也是大国工匠精神的代表。

现在,随着制造业的不断进步,传承发扬这些传统手艺的人越来越少,我们应该在时代的推进中,也保留下这些传承着古典审美、传承着工匠精神的手工艺,不能让他们仅仅成为供人们瞻仰的老古董,而是具有新鲜的生命力。

第二篇

假期是放松的时节,劳动着的人们放下手中的工作,赶着出门旅游。览众山群小,赏名山险峻,尝美食鲜滋,风光无限好。游者笔下的文字惹得你想钻进书里,更想凑上前去,要临于山脚,要泛舟湖面,要重温历史……这次,北风伴随着我的脚步,来到了安徽。

淳朴民风

下车后的第一站,来到了宿松县小镇上的一户人家。一大家子的人都一一就位,客厅里顿时被挤满了。几乎都是在外打工回家过年的兄弟姊妹,他们没有一点儿羞涩与我们交谈,仿佛有一大堆的故事要与我们分享。

主人热情地招呼,视我们为最尊贵的客人。我对他们说:“一下子那么多人来访,给你们添麻烦了!”当地人的回答自然而朴实,他们说:“这是我们的荣幸,那一点点麻烦微不足道。”我在一旁听着乐了,因“微不足道”这个词用得极妙,这诚恳的回答中带着淡淡的乡音,听着令人更暖心。

这时,大灶头上热气腾腾的农家菜上桌了。往昔的农家饭如今成了大饭店招徕顾客的招牌菜,成了美味,成了特色,成了大家品尝的佳肴。红绿相间的小炒肉、油光闪闪的炖猪手……顿时打开了我们的味蕾。对于偏好回归乡里的人们来说,这是花多少钱都买不来的家乡情。这普通老百姓家里的大锅饭,让人吃出了一种记忆的味道,包涵着浓浓的乡情。

此刻,处处都是淳朴民风、民俗的体现!

秀美山水

徽州之行,最不能错过的就是高山大川。此次旅行,我登上了黄山与天柱山这两大名山。

这两座山,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山间的奇峰异石和云雾。

旅游节假日高峰,进入园区就已经是人山人海。乘上了索道,我一路哆嗦,但还是能清楚地看到黄山的奇峰怪石和古松隐现于云海之中,更增加了美感。下了缆车,我们沿着石梯登上了光明顶,黄山的大小山峰尽收眼底。冬天的黄山虽然寒冷,但是雾茫茫的一片让人觉得像仙境一般,神秘而壮观!近处仿佛触手可及,不禁想掬起一捧云来感受它的温柔质感。

天柱山却恰恰相反。一进入山中寒风飕飕,而真正开始吸引我们眼球的是那里的苍松、枯草、石级上居然都沾满了白霜,这就是天柱山千姿百态的雾凇美景。远眺,松树上仿佛开满朵朵银菊,又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近观,那些无名枯枝宛如根根蓬松的白色棉条,令人赏心悦目,赞叹不已。

我们沿着一条条蜿蜒的山道向上攀登,尽管天柱山山路崎岖陡峭、冰冻路滑,走得又冷又累,但我们都乐此不疲,陶醉其中,感到不虚此行。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