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飞奔的物种读后感100字

飞奔的物种读后感100字

《飞奔的物种》是一本由[美]大卫·伊格曼(David Eagleman) / [美]安著作,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79.90,页数:34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飞奔的物种》读后感(一):《飞奔的物种》——大卫·伊格曼、安东尼·布兰德

看标题以为是本生物学的书,万万没想到是说创造力的——人类运用创造力实现飞奔,因此飞奔的物种其实就是指人类,而实现飞奔的关键是创造力。

一直以来,很多书都说创造力是天生的,但脑科学表明,事实上每个人都具有创造力,每个人都可以创造。而创造力产生的机制包含两点:一是创造力的基础是博闻强记的知识;二是创造力发生的动机来源于“希望不平凡并引起别人的注意”和“what if假设模式”。

为了让大家更好地激发自身创造力,作者提出了激发创造力的“3B原则”和3个禁忌:(1)3B原则:bending(扭曲)、breaking(打破)、blending(融合),所以创造力既要博识强记,也要守正出奇;(2)3个禁忌:不要和传统开玩笑、不要和错误的人群过分地谈论艺术、不要和实用性发生冲突。

《飞奔的物种》读后感(二):创新突破的核心法则!

看到书名的第一眼,大多数人可能会和我一样,认为这是一本讲进化的书,不然,为啥要扯上物种呢?但作者其实是从更高的层面来进行思考,纵观整个生物发展史,为什么奶牛不会编曲?为什么松鼠不能设计通往树顶的电梯? 而只有人类拥有各种发明创造,实现物种的飞奔?

作者认为,这正是因为在人类大脑运作的程序中,产生了一种进化调节,这使我们不仅可以认识这个世界,还可以进行创造。《飞奔的物种》这本书正是在讲人脑的创造性程序是如何运作的?它有何规律可言,又将把人类带向何方。

这本书由两位作者合著完成,一位是脑科学家、《西部世界》的科学顾问大卫·伊格曼,另一位是知名音乐家安东尼·布兰德,两位不同领域专家的跨界之作,使得书中对创造力的研究拥有了科学和艺术的双重视角。

伊格曼教授从他擅长的脑科学角度,讲述了大脑进行创新思考的独特方式,并从中提炼了创造力突破的核心——“3B”法则:扭曲(Bending)、打破(Breaking)、融合(Blending)。通过运用创造力的“3B”法则,无论组织或个人,都能获得源源不断的创造力。

虽然书中有脑科学的部分,但是你完全不用担心看不懂,不好读。书中有近200个来自商业、科技、艺术、建筑等不同领域的创新案例,你能从中清晰的看到“3B”法则的应用,既好读又有趣,完全可以当成一本人类创新史来看。你可以从中了解到如何运用“3B”法则来进行创新,同时,作者还讲述了什么样的创新才能被大众接受,成为流行。

世界正在飞速发展,我们每一天都要面对以前没出现过的难题,而解决这样的难题正需要我们进行创造性的思考。如果你想拥有这种决胜未来的能力,就来读读这本书吧。

《飞奔的物种》读后感(三):增加可选项才能拥有创造力

《飞奔的物种》,光看书名虽能猜到这里的物种是指“人类”,但对于飞奔其实还不是太能理解。

或者说人类的飞奔是来自于什么?用书中的语言回答就是来自“创造力”。这本书就是在“展示对突破本身期望的追逐是如何使人类拥有超凡创造力的。”

其实关于创造、创新的书已经有很多,那这本书的价值又在哪?

从我的角度总结一下,可以简单汇总成三点:

1、基本矛盾,人类对于现状和未来之间始终会存在的一个矛盾。

一方面是现状稳定性对于人类的重要,也是基于生物本能的一个反应。更甚的是,“如果我们做出的预测是正确的,那就可以节省能量。”生存的一个重要议题就是能量的管理,很多时候这种管理都已经不是意识层面那么简单直观。

而且很有意思的是,我们很习惯去习惯一件事物,按照书中的说法就是,“新生事物很快就变成常态”。这也就是熟悉的重要性,我们会趋向熟悉任何事物。

另一方面是“人类向往未来,从不拘泥于现状”。虽然熟悉是我们的技能,同时“熟悉会滋生出冷漠”。“我们不想要完美的预测,意外之事才能吸引我们。”从表面上看这就是另一种想要。这也是我们经常提及的“创造力”的起点。

很有意思的是,作者也一针见血的指出,“违背期望才能产生幽默的效果。”

那人类到底要的是什么?其实这并没有答案。按照书中的说法就是,“大脑一直都在试图找到并维持利用已知和探索未知之间的平衡。”在这个平衡下才滋生了“创造力”。

2、基本原则,也就是作者总结的认知操作的三个基本法则:

扭曲(Bending),原版会被调整或扭曲到变形。

打破(Breaking),指的是一个整体被拆开。

融合(Blending),两个或者更多的素材会结合在一起。

当然这种说法也见过很多类似的,大家都在用自己的语言在描述同样的事物。而对于我来说有两点特别收获,一个是作者提出的中介行为,即“一种经过深思熟虑而非简单根据命令而做出的行为”。“中介行为才是我们创造新鲜事物的原因,也是创造力的神经基础。”对于中介行为的觉察、甚至引导可以帮助引发更多的创造。

另一个就是对于环境的作用。当然这不是一个新的概念,但作者尤为的强调。“创造的行为只是故事的一半,故事的另一半是创造出来的物体所处的社会环境,仅有新颖性是不够的,还需要与社会产生共鸣。”创造力能否被看见,也许就要看在如何的环境下。“在人类历史上,新的想法扎根并生长于容忍失败的环境中。”

3、书中分享了几百个现实案例,这是我最喜欢的部分。

可以借此看到、学到很多创造力的经验,也不得不赞叹人类飞奔的样子极富创意。还有一个印象特别深的例子,“对海鞘来说,大脑是用来寻找、奋斗和做决策的,一旦海鞘安顿下来,它们的大脑就不再被需要了。”加上本杰明·富兰克林那句话,“如果每个人的想法都相似,那等于没人在思考。”这里让人值得深思的也许是,我们还需要大脑吗?

作为一名讲师来说,这些案例都是可以切实的帮助我更好的去演绎我要传播的内容。其实从这个角度来说,作者对于教育部分的理念我也是高度认同的,即“课堂真正的职责是教会学生如何将现有的原材料变成新的东西。”演绎的教学方法就是在接纳乃至鼓励更多的创造力。

其实整本书就是在谈论一个不随时间变化的量:“认知灵活性”,也是在用案例和论证来松动大家的认知,增加更多的灵活性。借用作者的一句话来总结就是,“大自然巨大的成功却可归到一条原则:增加可选项。”创造力本身就是在增加可选项,是否可以在已经“熟悉”的世界里发现新的可选项,这将决定我们乃至整个人类的未来。

2021-3-16

《飞奔的物种》读后感(四):关于创造力,《飞奔的物种》隐含了什么没明说?

我们先看一段演讲,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2845836/,这家伙酷吧。他的名字叫David Eagleman(大卫·伊格曼),美国作家和神经科学家。他在社会科学的许多方面使用了神经科学方法,并提出了许多重要的思维方法。他赢得了美国著名神经科学家的名声。David Eagleman于1971年出生于美国新墨西哥州。他的父亲Arthur Eagleman是一名医生,母亲Cirel Eagleman是一名生物老师。David Eagleman是HBO的科学顾问,《飞奔的物种》就是他最新作品。

我在作者简介里特地提到了其父母,这是为什么呢?神经科学可能受其父亲的影响,母亲给他的礼物大家一猜应该就会知道——近两百年来生物学最伟大的成果,进化论。可你翻遍整本书,《飞奔的物种》里关于进化论最明显的例子是在其前言部分:这本书是讲创造力的,如果把创造力看做是头脑中运行的算法,这种算法源于进化。

那为什么David Eagleman不明说进化论呢?在第七章有一段讲到了两届普利策奖得主爱德华威尔逊,大卫·伊格曼在表达了的尊敬之余,也明确说爱德华威尔逊处于危险的境界。可能对于国内的读者会感到奇怪,不就是进化论吗,中学不就学过,干嘛要遮遮掩掩。实际在现代西方国家,进化论既反叛了传统宗教的神创论,又因为社会达尔文主义而臭名昭著。取个例子,主张保守的美国共和党,目前明确承认自己相信进化论的只有一人,他的名字是乔治布什,就是打海湾战争的美国前总统乔治布什。说句笑话,如果布什不是出生于有两届总统的家族,他怕也不敢说他相信进化论。

你肯定会说,瞧你吹的那么玄乎,拿出证据来!

古典达尔文理论——创造性的世界观

达尔文的自然选择理论非常简单:

1)变异:同一代的兄弟姐妹个体虽然长得很像,但细细分辨之下,没有两个是完全一样的;

2)自然选择:他们的差异往往会对生存和繁殖产生影响;

3)遗传:后代长得类似于他们的父母。

鉴于这三个条件,物种将随时间而变化。有助于生存和繁殖的特征将变得更加普遍。。物种将很好地适应他们的环境。

这点中学内容就介绍到这,现在我们来看看《飞奔的物种》重点提到的艺术家毕加索。

差不多一百年前,身无分文的毕加索在巴黎的小画室里,用了九年时间创作出了一副了叫《亚威农的妓女》的画,在展出时,主办方把这幅画的名字改成了《亚威农的少女》。这幅被认为具有划时代变革意义的作品是毕加索走向立体主义的第一步,这不仅是他个人艺术上的突破,更是西方现代艺术史上的一次突破,它标志着立体主义的诞生。画我放在了文末。

遗传:《亚威农的少女》创作灵感来源于十七世纪的一副关于世界末日的祭坛画。当毕加索在创作过程中,他附近的博物馆展出了一批非洲面具。他被非洲土著人艺术,特别是黑人雕刻的那种简练朴素、怪异和粗犷的造型所吸引。这张画中有2个面孔就直接来自于这些西非黑人面具。

变异:毕加索为了创作《亚威农的少女》,在那九年里画了多少草稿我不知道,但他在拉斯梅尼纳斯创作的58幅画作,其中的五福我也放在了文末。大家也可以感受一下这种龙生九子各有不同的味道。

自然选择:《亚威农的少女》是毕加索的突破,也是西方现代艺术史的突破。突破的到底是什么?以往西方古典油画主要是写实风格,就像《蒙娜丽莎的微笑》,就是要画得像。随着1839年相机的诞生,你画得再像也没有照片像。十九世纪末,油画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画家不在如实描绘,以选择以想象、幻想等方法构造作品。换句话说,照相机逼出了像毕加索、梵高、莫奈这样一批大师。

大卫·伊格曼的第一身份是神经科学家,他对于创造性的自然选择很自然会用神经科学解释一番。他用的名词很高大上——重复抑制,简单说就是见怪不怪。我们越是了解某样东西,我们对它投入的注意力就越少。大脑喜欢新事物,它总是寻求新奇。可是越是新奇,大脑要理解这东西消耗的能量也越大。如果耗能太多,我们会因为太烧脑而停下来不再用脑。大脑必须在利用以前学到的知识和探索新的可能性之间寻求平衡。

我总结了一下大卫·伊格曼的创造观就是在熟悉中找到新奇。

《飞奔的物种》读后感(五):听《飞奔的物种》

这是我听过的内容和书名最没有相关性的书,也不知道这是译者的主意还是原作者的主意。这其实是一本讲创造力的书,或者说,将创新的书。作者的一个身份引起了我的注意——他是西部世界第二季的科学顾问。西部世界至少在第二部之前,我还是很粉的。值得一听。整本书的解读,有一个很大的特点,有大量的案例和故事,听起来不会枯燥,这还是非常不错的。解读者把整本书分成了3个部分。 第一,创造力的本质是什么?解读者从一个故事开始了整本书的解读,那是一个被闪电击中的女人,然后开始疯狂作曲,成为一个作曲家,还创作了《闪电奏鸣曲》的故事。所有人,尤其是这个女人,都把这个故事归结为,一个平凡人被闪电击中之后,被赋予了神奇的魔力,创造出了一些原本属于上天的曲子。但作者把这个故事祛魅了,作者认为,这不太可能发生,这个女人在之前肯定有过深厚的音乐积累,这次闪电无非是一个噱头而已。作者在这里提到了创造力的一个本质——那就是“What if”思考的能力,作者认为,这是人类区别于其他物种的本质之一。而且,作者拿“科幻小说”举例,作者认为,科幻小说都需要一个设定,而这个设定的本质,就是把真实世界中的某一个参数“极化”,然后设想一下,这个极化的世界会发生什么?因为这个被极化的世界所有人都没见过,所以是一个很新奇的样子,这就是科学小说会吸引人的原因。 第二,如何培养创造力。作者在这里提到了3B原则,3个以B字母开头的英文单词,Bending扭曲,Breaking破碎,Blending混合。解读者在这里也提了一下,因为作者的母语是英语,所以为了方便英语读者记忆,才硬凑了这3个单词,其实大家只要记得它们的本意就好了。其实就是把原来的东西,扭曲,拆解,再混合。作者在这里,又分别讲了几个故事。 第一个故事,是关于毕加索的,他创作《亚威农少女》的故事,在当时那个年代是一种颠覆,刚开始的时候,人们普遍无法接受,这种扭曲的画风,但是直到几十年之后,后世评价这幅作品,认为它开创了一个新的艺术风格,开启了一个新的艺术时代。这就是bending,扭曲。 第二个故事,是关于披头士的《revolution 9》,这是一首有创造力的曲子,这首曲子的风格就是各种音乐,或者声音的组合吧,里面包含了人声,现实世界中真实的声音,甚至是噪音,还有一些奇怪的声音,据说是古典音乐倒着播放的声音,而且,这首曲子改变了传统曲子的编曲风格,以及5分钟左右时长的惯例,这首曲子有8分钟,这就是breaking和blending,先破碎再混合。 作者在这里总结了一下,创造力的本质,其实是“博闻强记”,有强大的记忆力和非常广的见识,才有可能迸发出创造力。 第三,如何避免在现实中误用创造力。同样的,这部分内容,也是几个故事,而这几个故事,都是创造力失败的尝试。首先是一位音乐家在一场燕尾服音乐会上所做的出格尝试,他使用一些钟摆计时器,进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演奏,这些钟摆发出的滴答滴答声,就是整场音乐会的全部内容,音乐会结束之后,现场身穿燕尾服的宾客爆发出了谩骂声,原本当地电视台准备转播这场音乐会的节目安排,也临时被一场足球比赛所代替。这位音乐家,为自己的“创造力”付出了代价。借用这个故事,作者想告诉我们,创造力,不要和特别传统的保守势力,做斗争,比如穿燕尾服的正式音乐会。当然,这位音乐家的这个事迹,后来被写入了艺术史,这位音乐家以这种方式被在历史上留下了名字,也不得不说是一种成就吧。 这个部分的第二个小故事,是一个纽约的装置艺术家,他的艺术,就是在纽约街头摆上一个挡板,就像现在路边的装修挡板一样,然后冠名“装置艺术”,但是这个东西,对于每天需要经过这个街头上班的路人而言,就是让他们增加一些绕路的成本而已,于是在整个城市议会所组织的一场听证会上,市民代表和艺术家代表,对于这个“艺术品”的去留问题,展开了争论,市民认为应该把它们拆除,他们甚至给这个艺术装置取了一个名字“捕鼠器”。而艺术家代表则感叹,普通百姓不懂得欣赏艺术。最终,投票的结果是4:1,拆除。先锋的艺术,还是败给了生活的琐碎。在这里,作者想告诉我们,创造力不要和为了生计的老百姓作对。 第三个小故事,是一款茶壶,这是一款把手和出水口在一起的茶壶,想象一下,假如里面装的是热水,要倒水的话,是必然会烫到手的,就是这么一款反人性的茶壶。被作者拿来当做一个反面教材——创造力不要和实用性对抗。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