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肖像画描写的作文

肖像画描写的作文

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作文的形式很常见,但是作文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以下是肖像画描写的作文,欢迎大家分享。

肖像画描写的作文篇一

画师初出道时,一文不名。整天画呀,画呀,画得成堆的宣纸在墙角发霉。

日子便过得很艰难。

妻子对他说:“何不去市中心办个画展?”

画师的心动了动。

画师一无所有,却欣慰有一位美丽贤惠的妻子。

画师说:“一个无名的画师,办画展会成功吗?”

妻子说:“没试试怎么会知道呢?”

两天后,妻子让画师画了一幅她的肖像。妻子说,“不要画眼睛。”

画师不解其意。没眼睛的肖像画算什么呢?

画展在妻子的帮助下布置妥当了。那幅身高体胖跟妻子一模一样的肖像画就放置在展览厅的一角。参展这天,来了很多很多人,画师还在狐疑,没有眼睛的肖像画会不会令所有的来宾笑掉大牙呢?

寻找妻子,妻子却已不见。

画展办得并不是很成功。其实那无非一幅幅平庸之作,缺少灵气。但来宾们还是在大厅一角那幅少妇肖像画前驻足了。 []

“好!”禁不住传过一阵阵喝彩声。

一幅没眼睛的画有啥好呀?看来这帮家伙不懂艺术!画师忿忿不平地想,无精打采地挤上前去。

画师不禁呆了呆。

这哪里是一幅没有眼睛的肖像画呀?整个画面线条优美、色彩逼真,特别是那一双清澈、明亮、凝重、隽永的水汪汪的眼睛,简直就跟真人一样,飞来的神笔!

画展成功了,画师获得了极大的荣誉。只是暗暗揣摩没眼睛的肖像画咋会有了任何绝妙丹青高手也画不出的那种眼睛呢?

但画师已没闲心去细究这些细枝末节了。有好多画坛盛会等候他去参加哩。

一年后,画师已成了画家。成了画家的画师拿出了一纸离婚协议书。

妻子握笔的手很平静。 []

妻子说:“从搞画展的那一天起,我便知道这一天迟早会来临。”

两人分居了,约好一月后上法庭。

没想到画师初生牛犊,大肆诽谤一位画坛泰斗而陷入一场危机。画坛各种谣言一齐向他泼来:心胸狭窄、眼光势利、目中无人……更让人气愤的竟有人说,什么画家呀,三流画师都不如哩!

画师的画开始无人问津。

画师重陷窘困之中,日日烦闷,开始与烈酒为伴。

有一天,妻子来了。

妻子平静地说:“有什么呢?大不了重新来过。”

妻子又说:“再去参加一个画展。还是画我的肖像,依然不要画眼睛。”

画展这天,因了画师的名声,参观者寥寥无几。但是这一天,却给寥寥无几的参观者留下震撼人心的印象。

他们驻足在肖像画前,如痴如狂。那是一幅美艳绝伦的少妇画像,少妇的面容美丽、善良,挂一丝淡淡的忧伤……突然间,那清澈明丽的眼睛里竟有一滴滴泪珠滴落,一滴滴,一滴滴,顺画布缓缓流淌……

“看哪,画中人流泪了!”所有参观者无不震撼。

所有参观者都离去了,画师仍呆站着。空荡荡的展览厅仅剩下他一人。忽地,他冲上前去,掀开了画布。

画布后,呆站着妻子。

肖像画描写的作文篇二

她的头发烫的又卷又长,脸有点白,长了几颗痘痘,嘴角旁有一颗美人痣,眼睛给人一种严厉的感觉,每次回家都看见身上和手上都有很多粉笔末,手腕上一个纯白的手链。个子有一点矮,一副眼镜静静地架在鼻子上,手里总会拿着一本书和本子,显得非常文雅。早上总会看到她坐在在化妆柜前化妆,而柜子里有很多的化妆品。别人都说我妈妈每次穿的衣服很好看,衣柜里大部分都是颜色很鲜艳的衣服,她特别爱说话,对人很热情又很大方,所以她的人缘很好。其实在学校很多人都很怕她,因为听说在班里发脾气的时候,在一楼都听得见,而在家里她立马变成了淑女,穿着围裙在厨房里里做饭。我觉得她是一个“刀子嘴豆腐心”的人,每次狠狠的批评了我,过了一会儿她又会过来安慰我给我讲道理。她就是我的妈妈,独一无二的好妈妈。

肖像画描写的作文篇三

让学生学会描写、善于描写的方法_记叙文怎么写

小朋友们常常写记叙文,但写起来却不能令人满意。说它不完整吧,那时间、地点、人物、事情(包括起因、经过、结果)这些记叙文的几个要素也都有了,但总觉得无话可说,只能写个极短的,并且还是平平淡淡的。

如有位小朋友写了一篇《浇花》:“我把书包放在教室里,就拿了喷壶给校园的花坛浇水。花坛里种着好多种花。这些花长得很旺盛,花开得都很好看。我浇完水,就回教室上课去了。”这篇作文很空洞,只是干巴巴地叙述了浇花的大概的过程。喷壶从哪儿拿来的?到什么地方去装水?花坛里栽些什么花?这些花怎样旺盛,怎么好看?花儿喷上水后,又是一种怎样的情态?自己当时有怎样的心情?这些方面都没有作具体的描写。

记叙文中没有具体细致的描写,就不可能给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就不可能生动感人。有一篇《顽童阿吉》的故事,作者是这样描写阿吉的肖像的:“阿吉瘦精精,一副黑黑的脸。两只眼睛滴溜溜的格外灵秀。右边那个鼻孔里常挂着一串鼻涕梭来梭去,也不擦掉,使人见了有些邋遢的感觉。”作者象个画家,抓住特征,仅仅几笔,就把阿吉的形象刻划出来了。假如叫有些小朋友去写,他可就“阿吉很瘦很黑,有点邋遢相。”这么一句。

有什么办法使自己也会学描写呢?我的意见是:第一,要养成仔细观察的习惯。不仔细观察怎么能把事物的情状具体地描写出来呢?什么形状?什么颜色?什么动作?什么声音?等等,都要留心观察,并要把观察到的写在日记本中。平时能做到这样的话,以后写起记叙文来就不会干巴巴了。第二,我们要强迫自己把概括性的词语换成具体的描写。如“很热”,你就强迫自己不用这“热”字,你想办法把“热”的情状写出来,如“阳光炙烤着大地,柏油马路晒出了油。我满身是汗,急促地喘着气。”如“很冷”,你就强迫自己不用这个“冷”字。你想办法把“冷”的情景,如“嗷嗷怪叫的西北风夹着碎雪粉抖起威风,横冲直撞,把门窗打得辟啪响。我穿上棉袄,躲在家里,牙齿还不停地打架。”又如写胆小,就不用“胆小”这词。“爸爸妈妈都不在家。我把门锁得紧紧的。我一边吃饭,一边竖起耳朵,听着门外有什么响动。突然,砰砰两声,我吓了一大跳。‘谁?’我慌忙一叫。“这样一描写,不就把“胆小”形象地表现出来了吗?

写记叙文一定要学会描写。时常用的有环境景物的描写、有动态静态的描写、有肖像神态的描写、有动作对话的描写、有心里活动的描写等等。当然,我们写记叙文,首先要认真审清题意,弄明白题目的要求后,才能决定什么地方该详,什么地方来点描写。另外,叙述与描写也不能截然公开,描写也不能孤立进行,往往叙述中穿插描写,描写中夹有叙述。总之,要“勤于积累,巧于安排”,平时多读、多写、多观察、多思考,是一定能学会描写的本领的。

肖像画描写的作文篇四

肖像描写三则

(一)

他的脑袋不方不正,经常是活泼开朗的样子。他笑起来眼睛闭得小小的,只够塞进一根头发丝,小小的鼻子翘起来。最有特点的,还是他那张大大的嘴巴,足以吞下一个大苹果。里面那雪白整齐的牙齿,好像也笑得打颤呢!

(二)

她面容苍白,看不见一点血色,似乎不愿施舍别人一分钱。眼角发黑,嘴巴没有微笑,好像是因为金钱而造成。头发凌乱,略有银白色,应该是和别人争夺金钱时,被抓乱的。

(三)

黑白相间的短发,不时在阳光下闪着光。浓眉下方有双大眼睛,被阳光晒得土黄的鼻子,再配上微微干裂的嘴唇,这就是我老爸。

他不高不矮,经常显得蛮严肃。他的脸最有特点了,尤其是笑起来时,两块肌肉分别都挤到眼睛的余角。哟,都可看见好多皱纹了,那一条条细细的鱼尾纹,像有许多分叉口的小溪。他双鬓发白,眼神严肃,让人觉得是一个严格的老教师,有时嘴角微微上扬,又好像很幽默地对待学生。

肖像画描写的作文篇五

你知道怎么描写一个人的外貌吗?太阳晒得墨黑的清瘦的脸上,有一对稍稍洼进去的大大的双眼皮儿眼睛;眉毛细而斜;黑里带黄的头发用花布条子扎两条短辫子;衣服都很旧;右裤脚上的一个破洞别一支别针;春夏秋三季都打赤脚,只有上山抓柴禾的时节,怕刺破脚板,才穿双鞋子,但一下山就脱了。

1、她的脸上有一双带着稚气的、被长长的睫毛装饰起来的美丽的眼睛,就像两颗水晶葡萄。

2、妹妹刚上小学一年级,既聪明又懂事,能歌善舞,可爱得很。也的小辫子向上翘着,两只黑亮的眼睛荡漾着微波,两个脸蛋红红的,两条眉毛又变小细。她唱起歌来,细黑眉毛一挑一挑的,黑黑的眼睛深情地望着远方,张开的两只小手,仿佛是一双翅膀,欲飞上九霄云外。

3、他地耳朵白里透红,耳轮分明,外圈和里圈很匀称,像是一件雕刻出来地艺术品。

4、我的同学萧红,梳着一条大辫子,黑亮黑亮的,浓浓的眉毛下嵌着一双乌黑发亮的大眼睛,看起来蛮漂亮的。

5、他地耳朵白里透红,耳轮分明,外圈和里圈很匀称,像是一件雕刻出来地艺术品。

6、妹妹今年十岁,读小学三年级。她那红扑扑的脸蛋上,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睛适着聪明伶俐的神色。乌黑的头发下,两条弯弯的眉毛,像那月牙儿。她那一排雪白的牙齿当中,缺了颗门牙,一笑起来,就成了个豁牙巴,十分逗人喜欢。

7、玲玲不到两岁,胖墩墩的。红扑扑的小脸蛋上,有一双水灵灵的眼镜。小辫儿朝天翘着,粉红色的发带在头上一颠一颠的,像两只飞舞的彩蝶。尤其逗人喜爱的,是她那张伶俐的小嘴。

8、孙老师是我们班的数学老师。她中等身材,35岁模样。一张和蔼可亲的面庞,总是那么慈祥。从那黑边眼镜中透出的目光,总是那么炯炯有神,那么和善。她的语言总是那么含意深刻,那么奇妙,引人发笑。

9、她那张小嘴巴蕴藏着丰富的表情:高兴时,撇撇嘴,扮个鬼脸;生气时,撅起的小嘴能挂住一把小油壶。从这张嘴巴说出的话,有时能让人气得火冒三丈,抽泣不止,有时却让人忍俊不禁,大笑不已。

10、这是个三十来岁的年轻人。身穿军用棉大衣,脚穿高筒皮靴。高个子,方脸盘,长得很魁梧。下巴上有一颗黑痣,那双眼睛在黑暗中闪着亮,使人觉得粗犷又精明。

11、这位老汉的眉毛胡子都花白了。但脸膛仍是紫红色的,显得神采奕奕。他身穿崭新的青布棉袄棉裤,头上还包着一块雪白的毛巾。老汉蹲在地上,乐滋滋地抽着旱烟。

12、李老师有一头漂亮得头发,乌黑油亮,又浓又密,她站在阳光下,轻轻地一摇头,那头发就会闪出五颜六色地光环。

13、女儿长得像她娘,眼睛长得尤其像。白眼珠鸭蛋清,黑眼珠棋子黑,定神时如清水,闪动时像星星。浑身上下,头是头,脚是脚。头发滑溜溜的,衣服格挣挣的。

14、建华同学身材均匀,不胖不瘦,乌黑的头发梳成两条细长的辫子,红润的瓜子脸,圆圆的大眼睛,脸颊上有两个深深的酒窝,显得活泼可爱。

15、二道杠周莉,是我们班最厉害的女同学了。她长得黑黝黝的,一双小圆眼总是灵活地转来转去,小嘴唇很薄。我奶奶说嘴唇薄的人会说话,这不假,周莉说起话来像打机关枪。每当她说话时,脑后那把蓬松松的大刷子还神气地一摆一摆的。她看见我和施同在一起,就把小嘴一撇,毫不客气地说:“施同在打保镖呢。”

16、太阳晒得墨黑的清瘦的脸上,有一对稍稍洼进去的大大的双眼皮儿眼睛;眉毛细而斜;黑里带黄的头发用花布条子扎两条短辫子;衣服都很旧;右裤脚上的一个破洞别一支别针;春夏秋三季都打赤脚,只有上山抓柴禾的时节,怕刺破脚板,才穿双鞋子,但一下山就脱了。

17、她那张小嘴巴蕴藏着丰富的表情:高兴时,撇撇嘴,扮个鬼脸;生气时,撅起的小嘴能挂住一把小油壶。从这张嘴巴说出的话,有时能让人气得火冒三丈,抽泣不止,有时却让人忍俊不禁,大笑不已。

18、那是个十来岁的瘦骨伶仃的小孩,却长得眉清目秀。特别是那双长得比常人都大的眼睛,闪动着聪慧的光芒。他拖着木屐,一件破旧的绿军服垂到膝前。

19、我的妈妈在卫生学校当老师。她浓浓的眉毛下面有一双明亮的大眼睛,端正的鼻子下面有一张爱唠叨的嘴,胸中却有一颗关心人的心。

20、李腊梅因爱管闲事,才当上了“两道杠”的卫生委员。你别看她“官”小、个矮,可嗓门儿高。不管是谁做了错事,她非要弄个水落石出并让你认错不可。因此,我把她的名字偷偷改为“辣梅”。

21、他大约有十三、四岁。又黑又胖的小脸上,嵌着一个尖尖的翘鼻子。长长的头发,好久没理了。浓浓的眉毛下闪着一对大眼睛,乌黑的眼珠挺神气地转来转去。

22、李老师有一头漂亮得头发,乌黑油亮,又浓又密,她站在阳光下,轻轻地一摇头,那头发就会闪出五颜六色地光环。

23、他那红嘟嘟地脸蛋闪着光亮,像九月里熟透地苹果一样。

24、我的同桌张珊,人长得挺秀气,挺水灵,却落得个毛头小子的绰号——“张露能”。

25、妈妈特别爱看书学习。我的妈妈是位农民,一年四季忙里忙外,没有闲着的时候。她的那双手总是又黑又粗糙。妈妈还是一位参加自学考试的农民大学生呢,真了不起!

26、树丛被拨开了,一个小孩的脑袋钻了进来,这是个男孩子,大约有十二、三岁,又黑又瘦的小脸上,满是灰尘,头发约有二寸多长,乱蓬蓬的,活像个喜鹊窝。

27、翠儿是这里远近山区里出名的俊女孩,成日价雨淋日晒,就是淋不萎,晒不黑,脸盘白白净净,眉眼清清亮亮。一笑起来,嘴瓣儿像恬静的弯月,说起话来,声音像黄莺打蹄。

28、他的眉毛时而紧紧地皱起,眉宇间形成一个问号;时而愉快地舒展,像个感叹号。

肖像画描写的作文篇六

在一篇写得比较成功的写事文章中,不仅要有清楚、具体的记叙,还要有形象、生动的描写。因为光有清楚、具体的记叙,读者对文章所叙述的事情仅仅有所了解。而生动、形象的描写,能使读者对事情的各个方面有进一步的具体认识。写事的文章中,既有清楚、具体的记叙,又有恰当的描写,就会更生动、形象,文章的中心思想也能得到鲜明的表现。反之,文章就会干巴巴的,不形象,不生动,中心思想的表现也会受到影响。

例如有位同学写的《路上》一文,写的是退休工人在大雾中,热情地为人民服务的事。其中,写退休工人搀“我”过马路这件事是这样写的:

忽然,一个亲切的声音响在我的耳畔:“小朋友,我送你过马路。”我回头一看,在茫茫的雾中,站着个老人,大约六、七十岁,我还没来得及回答,他那有力的手便搀着我,走下了人行道。我心里有了一种安全感,就放开步子往前走。我平安地过了马路,一踏上街沿,刚才拉紧我的一只手放开了。随即,这不知名的老人消失在浓雾之中。

这段记叙缺少生动形象的描写。如果能对退休老人怎样搀“我”过马路的,及他当时的神态、动作怎样,作一些具体的描写,文章就不会如此干巴巴,事例会更具体、生动。

描写应该有明确的目的,要服从于表现中心思想的需要。特别是在写事的文章中,记叙事情是主要的,描写不能占过多的篇幅,不能花过多的笔墨去进行描写。所以说,在写事的文章中,要进行大量的记叙,也要进行一些描写;只有记叙而没有描写,文章不生动、不形象;而只有极少的记叙而进行过量的描写,事情叙述不清楚、不具体,更是得不偿失。一句话,在写事的文章中,要进行一些描写,但要恰如其分。

例如有篇题为《赛场上》的作文,记叙了蓝队的守门员胡钰为了保护红队队员周丹丽,自己却被另一位运动员撞倒在地,手被擦破了皮。周丹丽马上来到胡钰面前,扶起了她。文章接着描写了人物之间的一段对话:周丹丽来到胡钰面前感激地说;“谢谢你,太谢谢你了。”而胡钰说:“不用谢,这是我应该做的。”而另一位运动员也走上前来急忙向胡钰道歉,胡钰说:“不要紧,你下次当心就是了。”这时场上的人都围上来,问长问短,胡钰高兴地说:“谢谢大家对我的关心,谢谢大家。”

这段对话描写的目的是为了表现比赛双方团结友爱的精神,但过多的描写,反而显得不真实,赛场上似乎已为了一个队员擦破点皮而停止了比赛,“大家围上来,问长问短”。这在紧张的比赛中是不可能出现的,也不可能说这样的话。很明显,这些描写是不恰当的。

肖像画描写的作文篇七

肖像描写如何“传神”_人物描写写作指导

人物描写中的外貌描写,又称“肖像描写”,是指对人物的外形包括容貌、体态、表情、服饰等进行描写。在实际生活中,由于每个人的出身、职业、地位、教育、经历、性格等的不同,必然会在人物的外形上留下不同的痕迹,因此,肖像与性格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成功的肖像描写是深刻解读人物性格的一把钥匙。它的作用不仅在于刻画出人物的外貌特征,而且还可以形传神,进而揭示人物的性格特点,体现人物的身份和生活际遇等内涵。

那么,怎样才能成功运用肖像描写来刻画人物的形象,达到以形传神?

首先,着意选取最能突出人物个性的特征进行肖像描写。

众所周知,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同样在现实社会中,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每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外貌特征。因此在描写中,我们一定要善于仔细观察人物,抓住人物外貌特征的独特之处来进行肖像描写。

例如:《红楼梦》中对于林黛玉的描写:“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似娇花照水,行动如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作者不是泛泛来写,而是抓住“眉”与“目”作为切入点重点来写,突出她的“娇”“弱”的气质。林黛玉外貌的其他部分,则让读者自己去补充想象。又如作家魏巍的《我的老师》中关于老师蔡芸芝先生的描写:“她那时有十八九岁。右嘴角边有榆钱大小一块黑痣。在我的记忆里,她是一个温柔而美丽的人”。一颗美人痣,就足以写出了蔡芸芝先生的美丽,让我们永远留下了深刻的美好印象。一代文豪鲁迅先生在《孔乙己》中写“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没有过多的语言,一句话就总括地勾画出了孔乙己独特的身份和社会地位。

鲁迅先生讲过:“忘记是谁说的了,总之是,要极省俭的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我认为这话是极对的了,倘若画了全副的头发,即使画得逼真,也毫无意思。”采用画龙点晴法描写人物的外貌,并不是说描写人物只能描写眼睛。这里含有抓住重点的意思,也就是说要把最富有个性特点的东西写具体,把人物写活。

其次,善于运用确切的比喻和适当的夸张突出人物肖像的主要特征。

在肖像描写中,别致巧妙的比喻和夸张能给人以想象的空间,会让你描写的人物形象更生动、更传神。许多大作家的大手笔都是在肖像描写中善用比喻的典范,很值得我们学习借鉴。例如鲁迅先生在《高老夫子》中写高老杆肩膀一扇一扇的走路的姿势,“像木匠牵着的钻子似的”。在《故乡》中,写豆腐西施是“凸颧骨、薄嘴唇,五十岁上下的妇人站在我面前,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把张开的两脚比做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生动的刻画了尖酸刻薄的“豆腐西施”杨二嫂形象。魏巍在《谁是最可爱的人》中写马玉祥“他长着一副微黑透红的脸膛,高高的个儿,站在那儿,像秋天田野里一株红高粱那样淳朴可爱”,就运用了确节的比喻,把马玉祥比作“秋天田野里一株红高粱”,形象地写出了马玉祥——一个来自北国青年的淳朴的气质。刘鹗《绝唱》“从后台帘子里面,出来一个男人,穿了一件蓝布长衫,长长的脸儿,一脸疙瘩,仿佛风干福橘皮似的,甚为丑陋。”把他的都是疙瘩的脸比作风干的福橘皮,突出他面容的丑陋。

有时描写人物外貌,可用漫画的笔法。契诃夫的《套中人》在刻画别里科夫的外貌时,就是这样漫画化的:“他(指别里科夫)所以出名,是因为他即使在顶晴朗的天气也穿上雨鞋,带着雨伞,而且一定穿着暖和的棉大衣。他的雨伞总是用套子包好,表也总是用一个灰色的鹿皮套子包好;遇到他拿出小折刀削铅笔,就连那小折刀也是装在一个小套子里的。他的脸也好像蒙着一个套子,因为他老是把它藏在竖起的衣领里面。他戴黑眼镜,穿羊毛衫,用棉花堵上耳朵眼;他一坐马车,总要马车夫支起车篷。总之,在这人身上可以看出一种经常的、难忍难熬的心意,总想用一层壳把自己包起来,仿佛要为自己制造一个套子,好隔绝人世,不受外境影响。现实生活刺激他,惊吓他,老是闹得他六神不安。也许为了替自己的胆怯、自己对现实的憎恶辩护吧,他老是歌颂过去,歌颂那些从没存在过的东西;实际上他所教的古代语言,对他来说,也就是雨鞋和雨伞,使他借此躲避了现实生活”。鲁迅先生在《阿Q正传》中,写阿Q头上的癞疮疤:阿Q“先前阔”,见识高,而且“真能做”,本来几乎是一个“完人了,但可惜。他体质上还有一些缺点。最恼人的是他头皮上颇有几处不知起于何时的癞疮疤。……一犯讳,不问有心与无心,阿Q便全疤通红的发起怒来,估量了对手,口讷的他便骂,气力小的他便打;然而不知怎么一回事,总还是阿Q吃亏的时候多。于是他渐渐的变换了方针,大抵改为怒目而视了”。这两段文字,都没有全面地去写人物的眼睛、鼻子、嘴巴,而是抓住人物外形的某一特征,用漫画笔法,带有一点夸张式地去勾勒。尽管在作品中,这两个人物在这时还是和读者初次见面,但他们的可笑的外表,一下子就深深地刻印到人们的心上。对他们的性格特征:一个是思想僵化的畸形人,一个是精神胜利法的可怜虫,也获得了具体的感受。运用漫画笔法描写人物外貌,往往在“点”上用力,漫画夸张的地方,正是人物外貌中最能反映其性格特征的关键部位。它不全面铺开,而是选准一点,把镜头对准它着力描写,好比把一个物件放到显微镜上让人们观看一样。

以上例子中所用的比喻都很确切,因而这种肖像描写都能鲜明地显示人物的性格,但是运用这种手法并非轻而易举就可奏效,它要求作者对人物性格有深刻的理解,对生活有细致的观察,对喻体和本体的关系有清楚的认识,然后才能运用确切的比喻和适当的夸张使人物肖像活灵活现。否则,只能是一般化的泛泛比喻,也不会写出不同人物的不同肖像,也就不能显示出人物的个性。

肖像画描写的作文篇八

她是一个女孩子。

她瘦瘦高高的,喜欢穿中性的衣服。她的皮肤很白,但也不想雪那样单薄,而是有着俏皮的红润。她有一头黑黑的,软软的头发,扎着马尾。她有挺拔的鼻梁和薄薄的唇,长长的睫毛像脸子一样,阳光一照,就投下一片浓密的阴影。

她有些时候总是盯着前方的某一处,定定地看着,好像在思考着什么事,又好像沉浸在了自己的世界里;有些时候你会看见她皱着眉头,好像有一丝不高兴。但大多时候,她总是在笑的。她一笑起来,原来明亮、闪烁、如太阳一般的眸子就变成了弯弯的月牙,里面好像有星辰大海。还不似夜晚的清冷,她的笑容有温暖人心的力量。这么明媚的笑颜,再配上富有感染力的笑声,很容易的便把你心中的雾霾一扫而光。

这就是我的好朋友。

肖像画描写的作文篇九

今天,我要给自己画一幅像。

我从明亮的镜子中看到了我的眼睛,那就从眼睛开始画吧。我拿着画笔在画纸上专注地画着画,一笔一笔地在纸上勾勾画画,画着我的那双水灵灵的大眼睛。我边画边想:我的大眼睛,每天看着变化莫测的世界,我从眼睛中看到了世界的文化和智慧,但我在看到美好的同时也看到了世界没有同情心,每当我在路边时都会看到穷人和流落街头的人,但是没有一个人去帮助他们,这就是我知道,我看到的世界吗?

画完了我的眼睛,我开始画我两只可以认真倾听别人说话的耳朵。在画耳朵时,我想:我的耳朵每天都可以听到世间万物美妙的声音,我每天早晨醒来听见的是小鸟们愉快的歌声,每当到了晚上我听见的是一阵阵“哗哗”的风吹树叶的声音,我伴着这悠扬的声音沉沉地睡去。但是我听到的不止是这些悦耳的声音,还有吵闹的声音。早晨,我上学时,走在大马路边,我听到了“滴滴”的汽车喇叭,让我一直烦躁不安,到了晚上回到家我写作业的时候,汽车“滴滴”的声音再次响起,让我不能安静地写作业,不能思考不会做的题,让我的脑袋“天昏地暗”。

画完我的两只耳朵,我开始画自己的鼻子。鼻子是大大的,画鼻子时我又想到了每天我的鼻子闻着清新的味道,花儿和小草沾着泥土的芬芳,沁人心脾,可是还有让人恶心的味道,有的人把吃的早餐随便丢在马路上,变质的食物变得发臭,那些人都太不讲文明了。

接下来画我自己的嘴巴,我的嘴巴是小小的,我每天尝着各种食物,都是嘴巴帮的忙呢!有的人用良心做买卖,不用化学物质做出来好东西,可是有的人用一些脏的东西放在一起,做成一些让人吃了以后感觉不舒服。

我的自画画完了,怎么样呢?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